蔡康永的温柔一刀,为什么大家都愿意挨

蔡康永的温柔一刀,为什么大家都愿意挨

进击的书店 港台男星 2017-09-19 20:30:57 666

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知道蔡康永是通过综艺《康熙来了》。厚厚的白色刘海儿加上在肩上放一只玩具鹦鹉的诡异造型,让我对蔡康永的第一印象是颇感浮夸和油腻。


而往往每一次以貌取人都以狠狠打脸告终。从《康熙来了》到《奇葩说》,蔡康永的个人魅力让我把更少的目光停留在他的怪异造型上,他说起话来温和且坚定,这温柔一刀,却让人愿意挨。

 


/


我不是《康熙来了》的死忠粉,断断续续看过几集。但我知道在我这一代人中,有许多人是在《康熙》的陪伴下度过漫长的青涩时光。上半年《康熙》的停播,网络上大家纷纷与这档节目不舍告别,像是告别一个将要远行的老朋友。在这个娱乐时代,各类综艺怪力乱神不断涌现又消失,《康熙》能在这汹涌的洪流中一路坚持下来,我想这本身已经证明其特别之处。

 

在我看过不多的几期《康熙》的节目中,聊的也不过是明星感情,笑的也不过是娱乐八卦。但这样一档节目却不让人觉得反感,虽大尺度话题不断却不觉得低级趣味,甚至常常让人感受到温情,我想这需要归功于蔡康永。

 


看一两期节目就会发现,小S和蔡康永在节目中的分工是很明确的,当小S玩弄起她最擅长的撒泼搞怪,把最敏感的话题丢给嘉宾燃起观众熊熊的八卦之火时,蔡康永在最合适的节点上将她拉回来,让尺度把握在主持人、嘉宾、观众三方都舒服的范围内。这一庄一偕的搭配,我想是许多人喜欢《康熙》的原因。

 

/


如果《康熙来了》让你开始对这个中年大叔颇有好感,而再看《奇葩说》时,必定一把推翻了蔡康永在你心中的印象。这个在娱乐节目中和女主持人疯癫的中年大叔,坐下来表情严肃地发表他的观点时,可能你不赞同他所说的,但你一定可以感受到他言语背后凿凿的力量。

 


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奇葩说》中的观点表达。蔡康永在《奇葩说》中扮演的角色,相比起矮大紧高晓松扮演的一本行走的中外上下五千年的角色,多了许多温情和亲切感。马东曾多次在节目中调笑不敢在康永哥之后说话,他言辞并非有多激烈,情感也并非多浓厚,他说话语速较慢,但这娓娓道来间,你总能感受到背后的不可辩驳。蔡康永自己也坦言在《康熙来了》和《奇葩说》中你会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蔡康永,我想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这让他的形象立体丰富起来,而不再仅仅是远在屏幕中的一个标签。

 


印象深刻的是,蔡康永曾在《奇葩说》中两次纠正自己的立场。因为辩论的持方,他发表了和他与内心相悖的观点,他是唯一一个在之后的节目中将其纠正的。


虽然大家都知道辩论选手在正方说正方的话,换到反方又会有另一套截然相反的说辞,并且辩论本身没有正确答案可言,不可过分当真。看客只当做戏看,而这个戏子却较了真。他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在自己发表了他认为不正确的观点之后,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将其纠正,至于最后听者会接受哪一种是听者的自主选择。你可能笑他的过分较真,但可以从中感受到他对观点表达的谨慎和负责的态度。而我觉得这样的较真十分可爱。


/


这两档节目中的蔡康永,不变的除了夸张的造型之外,他的说话方式也存在许多共同点。不管是在《康熙》中开玩笑,还是在《奇葩说》中认真说话,都能感觉到他说话是有“道”的。这“道”,也可以理解为技巧,或者本身就是一种处事方式。


我们要承认的是,在成人社会,是应该讲究沟通技巧的。这不意味着你需要违心,需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是把你的真实观点通过最合适表达出来,我想这是蔡康永所擅长的。

 

他那温柔一刀,为什么大家都愿意挨?

我们在说话时怎样既让自己舒服又让听者舒服?

说话是不是也有一套方法论,可以让真诚表达和花言巧语不再对立?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或许是这样一本书,可以解答一些疑问,让你不再只是莽莽撞撞,想要保持赤诚,又不至于永远长不大。



- END -

文 | 大码  图 | 网络


书籍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说话之道。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