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前线 华仔
作为中国HPC产业发展的风向标,HPC China 2017大会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中国HPC市场的核心领域。
10月19日,主题为“应用驱动·生态共建”的HPC China 2017大会在合肥召开。会上,联想表示,其HPC已经成为科研重器,并在诸多领域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人工智能领域更是提早布局,拥有诸多优势。
在前线认为,人工智能已经悄然从消费领域走向商业计算领域,成为HPC市场一决胜败的高地。值得关注的是,经过16年丰富经验的积累,联想的HPC技术一直处于整个行业的领先状态,在推动中国超算与AI技术的融合过程中不断创新,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新时代,推动中国HPC发展。
AI:超算的下个绿地
在每年的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上,到场嘉宾都会就HPC的发展进行观点交流,传递出当时HPC发展的重要信息,以便该领域专家共同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来顺应HPC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更好的促进我国HPC事业的发展。而今年的HPC China向外界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人工智能成为超算领域的下一片绿地。
经过现今与过去HPC发展的相关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2015年,中国HPC产业在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领域的应用只占27%,这个比例在2016年得到大幅提升,达到了48%,而今年又进一步提升到了56%,并且根据预测,这个比例还将继续扩大。
图为联想数据中心业务集团全球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高级总监 Scott Tease
这个变化意味着超算与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走向融合,联想数据中心业务集团全球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高级总监Scott Tease认为,在早先的科学领域,超算一直都是新技术的引领者,而人工智能则是新时代的趋势,两者有着天然的相似之处。
正是因为这样的相似之处,Scott Tease表示,在两者的融合中,超算可以促进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不断成熟的AI技术也可以促进超算更好的行业部署与应用推广,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AI时代:联想提前完善布局
本次的HPC China 2017大会,AI无疑是最亮眼的话题之一。根据预计,随着HPC与AI的不断融合,超算界的下一个“皇冠”——E级系统将会于2019年后出现。
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早先的人工智能研究中,算法的优化以及计算能力的提升一直都是制约其发展的两大问题,而随着HPC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在各科学领域都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不过,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在Scott Tease看来,未来将有三大决定因素会对AI产生影响。首先是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人工智能背后往往体现出来的都是大数据的应用,而人工智能的价值就体现在对这海量数据的分析与高效计算能力上,毕竟如何使这些数据与实际的业务产生关联才是每个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其次便是人才的稀缺。虽然人工智能很早就出现并且处于持续研究状态,但目前整个社会仍然缺少懂人工智能的人才,更遑论专家。
第三是软件与硬件的应用方面。人工智能是依托大数据而生的新技术,会涉及到一套十分复杂的体系结构和开源软件,在部署和维护上也十分困难。
图为联想直接水冷系统
其实,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如何帮助用户更好地应对实际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多变性问题成了每个科技厂商对AI发展的重点思考。Scott Tease表示,联想是全球增速最快的HPC供应商,致力于帮助全球客户解决HPC领域的诸多挑战。对于当下人工智能领域面临的三个挑战,联想同样具备先天的优势。
在大数据分析方面,联想无疑是最具话语权的。联想的大数据业务开始于2011年,是国内最大的制造企业数据集群,产生的总数据量高达12PB,并且仍以每天新增30TB的速度增长。在近6年的实践中联想打造出了专门应用于企业级大数据分析的平台LEAP以及面向数据智能服务的众多行业解决方案。联想大数据将成为这一时代的推动者与赋能者。
在人才方面,从2001年进军高性能服务器领域开始,联想已经拥有一支由业内一流的专家、博士组成的技术团队,而更重要的,则是16年来经验的积累。通过不断的进步,联想在产品设计、研究开发、工程技术与服务方案等方面已经成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应用方面,联想的LiCO智能超算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部署、监管、控制、文件管理等功能。LiCO是联想HPC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也是联想高性能计算产品X8800的核心,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安装部署好一个HPC集群,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技术中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
社会的进步为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16年的积累,联想已经站在了HPC产业的前端,对于接下来的人工智能,联想也在各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在面对即将到来的E级计算和新技术开发的浪潮中,联想将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成为时代的技术创新者。
开放美学:成就科研重器
联想在HPC的建设上一直都行走在行业与技术的前沿阵地,而对于这样的原因,除了时间的沉淀外,ScottTease用“open”一词来形容联想的超算之旅。
在他看来,开放是联想能取得如此成绩的因素之一。在企业不断前进的过程中,联想与国内外众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未来,联想将继续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展示联想的开放之美。
联想的开放,在科学研究与推动创新方面最有体现。
图为联想数据中心业务集团中国区企业级营销产品营销总监 李炜(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崔涛(右)
近期,联想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携手打造了全新高性能集群项目,该集群采用了联想HPC整体建设方案,拥有408个计算节点,每秒的运算速度可达1081万亿次。
这并不是联想第一次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合作。在2002年7月份的时候,联想成功研制了“深腾1800”万亿次集群系统,荣获多项大奖,并且就安装在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崔涛说:“当时在建设高性能计算系统时,我们希望HPC系统的供应商可以提供计算节点大于300个、峰值性能高于350TFLOPS,并且整套系统功耗不超过220KW的建设方案。在众多的厂商中,我们选择了联想。”
联想的高性能计算行业解决方案一直都在科研教育行业有所应用,此次联想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推出的新HPC系统,一步到位满足了HPC系统未来5-7年的使用需求。
此外,在9月份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中国首个温水水冷超算集群成功交付北京大学,该平台采用联想深腾X8800超级计算机系统建设,由227个节点组成,系统理论计算峰值为411万亿次/秒,性能良好。在功耗方面,该平台也有着优异表现,采用温水水冷技术来解决系统的散热问题,LINPACK效率达到92.6%,PUE值达到1.1,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联想数据中心业务集团中国区企业级营销产品营销总监李炜表示,这是联想温水水冷技术与国内高校的首次合作,但在国外这样的案例已有不少。在德国莱布尼茨实验室,他们使用的也是联想温水水冷技术,可以实现1.1PUE,整机效能达到90.95%,5年来节省了超过1000万欧元的电费。
在李炜看来,联想与北大的顺利交付是联想技术创新的表现之一,首创的45℃温水水冷技术可以大幅降低用户成本,同时避免因冷凝水珠的出现而造成的麻烦。使用温水水冷技术的HPC系统不仅占地更少、噪音更低,而且其低功耗的特点可以让CPU与GPU处于超频状态。这可以有效促进AI技术的发展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大潮中,科技行业与传统行业都面临着创新的压力,不同的是,传统行业是技术学习的压力,而科技公司则是生死存亡的压力。在联想的观念中,更是把创新的概念刻在骨子里。
与众多科研院校的合作,不仅能为院内顶尖学者和专家们提供强大的计算力支持,还能更好地加快联想的创新脚步。据了解,联想在中国北京,美国莫里斯维尔,德国斯图加特建设落成三大AI创新中心,助力时代发展。
整体来看,联想在超算领域,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际,持续创新,提前布局,并不断地推动着HPC应用的普及,这种执着精神不仅让它在HPC市场拥有领先优势,更让它为众多关键行业客户打造科研重器,因而受到诸多用户的点赞是理所当然的。
在前线: zaiqianxian121 (←长按复制)
《在前线》是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媒体,不但拥有40多年的媒体运作经验,更拥有前瞻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