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就和儿子乘公交再一次去了基督教泉南堂。在很多地方都去过教堂,但从未遇上过做礼拜,这天恰逢礼拜日,特意赶去教堂体验一番。
走进教堂已是座无虚席,看了一圈总算找了个空位,坐下聆听。在泉州听牧师布道很特别,会有两个牧师分别用闽南话和普通话讲解,这样无论是谁都能听懂,考虑还是蛮周到的。
我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在聆听中感觉有些东西也是相通的。比如讲解到“警戒贪心”时,不管是在宗教还是在世俗中,都是要加以警醒的。
曾在影视剧中看过无数次教堂里唱诗班的献唱,每每被那神圣、和谐的气氛所感动。此刻,在泉南堂里,音乐响起,众信徒和唱诗班一起唱起阿门颂,独特的闽南语给人一种别样的感受,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拨动了我心中的那根弦,我的心也跟着唱起来。
我总喜欢去体验那些不曾经历过的事情,这次到教堂体验了一场主日崇拜,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又添上了新的一笔。
从教堂出来,到钟楼乘公交去蟳埔。蟳埔,是离泉州最近的一个渔村,原名叫前埔村。后因有一次妈祖娘娘做生日时,晋江洋埭村村民联合敬奉一幅缎面彩帐,无意中把“前埔”写成“蟳埔”,村民也认为此地盛产红鲟、蚵虾,用蟳埔命名更为妥切,因此,“蟳埔”村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去蟳埔一是为了看蟳埔女,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很多人知道惠安女,蟳埔女却鲜为人知。
蟳埔女习俗奇特,构成闽南沿海的一大民俗奇观。蟳埔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被俗称为“簪花围”的头饰,“花扮人生自芬芳”,蟳埔女爱戴花,从孩提起,蟳埔女就把头发留长,十五及笄,头发盘到脑后,绾成一个圆髻,佩戴金银首饰,然后再穿上一支“骨笄”,圆髻四周戴上几串四时鲜花缀成的花环,平时一两串,节日四五串,宛若流动着的一个个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的“头顶花园”。
下了公交,跟着导航走进蟳埔村,不时就能看到头戴花环的蟳埔女,她们有的在路边剥蚵,左手一个蚵,右手一把钳,熟练地撬开蚵壳,然后将蚵仔夹到旁边的小碗里,一个接一个,手法娴熟,看得我是眼花缭乱。
有的蟳埔女三五成群凑在一起不知在说着什么闺房私语,有的在菜市场买菜闲话家常,有的晃悠在路上,有的安静在家门。无一例外都是满头鲜花,姹紫嫣红。蟳埔女的簪花头饰除了美观,还有避邪的象征意义:据说戴上茉莉花能驱鬼,戴上菊花能长寿。
蟳埔女的头饰很有特点,耳饰也别具特色:未婚女孩所戴的是圆形丁勾耳环,不加耳坠;结了婚的戴加耳坠的丁勾耳环;做祖母的则戴“老妈丁香坠”耳环。这是区分蟳埔女辈分的重要标志。
蟳埔女的服饰简洁宽松,上着“大裾衫”,下穿宽脚裤,有利于海上操作,兼具实用与美观,可以说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蟳埔女的后腰上都别着一个十分醒目的红色塑料小包,彰显着她们对红色一如既往的偏爱。蟳埔女的服饰体现了一种朴素美与对生活的热爱。
蟳埔女的头饰十分繁复,脚下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不是踩着一双拖鞋,就是打着赤脚。她们头顶花园,脚下天足,即使在封建社会,也是从来不缠足的。她们傍海而生,靠海谋生,浪里踏歌,渔舟唱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代相袭。
蟳埔女的婚俗也非常奇特,出嫁在半夜,生儿育女后,不是教儿女叫自己“阿母”、“妈妈”,而是要儿女称自己为“阿姨”。
看着眼前那一个个蟳埔女,我大感新奇。旅行总是让自己长见识,见到不一样的世界,了解到不曾知道的事物,事实上,蟳埔女生活习俗已经于2007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去蟳埔,一为看蟳浦女,二为看蚵壳厝。蚵壳厝,即用海蛎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话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其建筑的巧妙与精湛,是东南沿海甚至在内地都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构成了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蚵壳厝说起来历史悠久,在宋元时期,泉州是一个异常繁荣的国际性大港口,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蟳埔在当时便是其中通向外洋的重要港口之一,从这里出发的商船满载丝绸、陶瓷、茶叶等各色货物驶往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出口的都是重货,而返航的商船运载的基本上是玳瑁、玛瑙、香料等较为轻便货物,重心不稳显然是不利于航行,出于航海安全的考虑,船员们在返航前将当地散落在海边的蚵壳装在船上压舱,归航后就丢弃在蟳埔的海边。
日积月累,海边的蚵壳越来越多,堆积如山。聪明的蟳埔人就地取材,收旧利废,收集蚵壳拌海泥垒砌墙体,建起一座座蚵壳厝,无意间成就了一个建筑奇观。沿海海风咸湿,红砖古厝易受腐蚀,海蛎壳不怕渗水,冬暖夏凉,非常适合用来做建筑材料,当地就流传着一句“千年砖,万年蚵”的俗语来形容蚵壳的耐用。
可我走在村里,满眼都是新建的房屋,那古老的蚵壳厝呢?好在手机里有张照片,拿着手机逢人就问照片上的房子在哪里。按照村民的指点,走到了菜市场,入口处的一块大石上刻着鲜红的“蟳埔”二字,路两旁的蟳埔女热情地和人打着招呼,出售着新鲜的渔获。
穿过菜市场,走过长长的街,一直走到了海边,也没见到我想见的蚵壳厝,先不管它,看看海再说。如今的蟳埔海边已没有了商船,停泊的都是渔船。时光荏苒,沧海桑田,这里已不复当年的繁荣,只有这海水还像千百年前一样不知疲倦的拍打着海岸。
在海边吹了阵海风,回头继续找蚵壳厝。问了好几个蟳埔女,又把我指向了菜市场那头。我一边走着,一边睁大眼睛左看右看,生怕错过。走着走着回到了菜市场的入口处,还是没找到。蚵壳厝,你在和我捉迷藏吗?
来回两趟没找到,已走得我额头冒汗了,歇了会,不甘心,继续找人问。这回一个大哥和我说得够明白了,他告诉我,从菜市场这里往里走,看到左边的第一个巷口拐进去,就能找到我想看的房子了。
他接着说真是很奇怪,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的蚵壳厝你们外地人倒是都知道,大老远也要跑来看。也许,陌生我们的熟悉,熟悉别人的陌生,这就是本地人和外来人的生活常态吧。
听了大哥的指引,拐进小巷,眼前一亮,一座红砖框,整堵墙均嵌以白色蚵壳的富有闽南特色又有蟳埔遗风的蚵壳厝出现在面前。那一个个蚵壳像鱼的鳞片,一片叠一片,错落有致,长年累月的风雨将它们洗刷得格外明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顷刻间我又嗅到了海的气息。
走在小巷中,发现这里的民居建筑风格有着因地理气候及当时的社会形态影响,小巷非常狭窄,门窗小得现代人很难接受,这些在当时防范海盗和台风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穿行于弯弯曲曲的古老巷道,就像进入迷宫,眼前的蚵壳厝散发着浓浓的古韵,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尘封往事。几株绿植从屋檐垂下,在微风中摇曳,给沧桑的老房子增添了几分生机和灵动。
那些年久失修的蚵壳厝,虽然破落不堪,有的已经坍塌,但它独具的特色,相信永远不会让人遗忘。
蚵壳厝,承载着一段记忆。抚摸着那坚硬、粗糙的蚵壳镶嵌的墙壁,我仿佛是在触摸一段淡去的历史,在找寻一种怅然若失的回忆,在聆听童话里的故事。当我抬起头的时候,眼前的一切依然还是那么真真切切。
如今村里都建起了新房,蚵壳厝是越来越少了,只有那么寥寥几座还在现代建筑群中的夹缝中生存着,这是一种庆幸还在的“存在”,谁也不知道它还会存在多久。真希望这些传统的、民俗的东西能保留传承下去。
我看到一些新建的房屋也在外墙上嵌着一些蚵壳,当然那只是起装饰作用,或许,那也是一种对传统的致敬吧。
古村里很清静,小巷中除了我和儿子,别无他人。我们慢慢地走,静静地看,偶遇几位蟳埔女,微笑、点头、致意。蟳埔村里的蟳埔女和蚵壳厝是“海上丝绸之路”古航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离开蟳埔村,坐公交返回到钟楼,去那家中华老字号“蓝氏钟楼肉粽”店吃午餐,头天晚上没吃到的海蛎煎中午补上。
海蛎煎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小吃,是将海蛎、番薯粉和鸡蛋调合煎成饼,再配上甜辣酱,香鲜细腻、美味可口。我在厦门和台湾吃过多次,儿子是第一次到闽南,特意陪他来吃。
吃过午餐,准备去闽台缘博物馆。跟着导航来到公交车站,在站牌上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们要坐的那趟车,等了半天也不见车来。我去问旁边商店的小妹,她说这里没有我们要坐的那趟车,建议我们坐社区巴士去。
说话间,社区巴士就来了,原来就是前一天我在街头看到的那种电瓶小公交,连忙上了车。感觉坐这种电瓶车比公交更敞亮、凉爽。
途经朝天门,那是泉州古代七城门之一,历史悠久,气势宏伟,灰墙青瓦,质感厚重,如今处于路口的环岛中央,只是等我拿出手机要拍照时,车子已经一晃而过了。
十分钟左右,车子就到了终点站闽台缘博物馆,车上也只剩下我和儿子两人了。司机师傅看天热太阳晒,就没让我们在车站下车,而是多开了一段,把我们直接送到了博物馆门口。旅途中,总会有素不相识的人带给我温暖和感动。
闽台缘博物馆建立于2006年5月,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主体建筑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 ,整座建筑浑然天成,较好地体现人文精神和闽台特色,成为泉州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主体建筑前的景观广场以极富闽南建筑特色的红色为基本色调,充分利用天然石板材的颜色,分隔出醒目的图案,远观如一张巨大的地毯,与主体建筑融为一体。
广场的入口处有一对高19米、宽2米,重达135吨的九龙柱,是祖国大陆最高的一对“九龙柱”。前面的卧碑宽12米,高2.5米,厚1米,重达70吨,由一块完整的石块构成。以“九龙吐珠”象征海峡两岸都是龙的传人,以整块卧碑象征海峡两岸关系坚如磐石。
倒影池在景观广场中间,长74米,宽18米,池深0.2米,通过水泵的抽取,整个倒影池的水源源不断向外流动,象征海峡两岸关系源远流长。
步入博物馆大门,迎面是一幅题为《同文、同种、同根生》的火药爆绘壁画,高18米,宽9米,是泉州籍旅美现代艺术家蔡国强先生为闽台缘博物馆开馆的献礼之作。
这幅画是用火药在特制的大麻纸上爆破,炙绘而成,制作方法堪称一绝。作者以扫把为笔,以火药为墨,形象地勾勒出了一颗参天古榕。在闽南语中“榕”和“情”的发音十分接近,而闽南语又是闽台两地的通用方言,暗喻闽台两地情缘相连。此外,榕树具有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特点,符合海峡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根同源的主题。
参观博物馆的人们纷纷在画前拍照留影,我也是专程为此画而来的,仰望这幅世界上最大的火药爆绘壁画,心中除了惊叹、赞美,就是自豪。
博物馆二楼“闽台缘”主题馆按照闽台关系的“五缘”(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法缘相循、商缘相连、文缘相承),分远古家园、血脉相亲、隶属与共、开发同功、文脉相承、诸神同祀、风俗相通七个部分展出了1500多件文物文献,这些珍贵的文物文献见证了闽台两地深厚的历史渊源,再现了闽台骨肉亲的种种历史场景,科学、真实、直观、生动的阐述了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人民与台湾同胞一脉相承、手足情深的历史事实。
三楼的《乡土闽台》专题馆,按照“春、夏、秋、冬”四个时节,通过全场景式的陈列手法,展现闽台两地共同的民俗风貌。集中地体现了闽台两地的历史人文景观,具有浓烈的闽台乡土气息和传统底蕴。
闽台同根同宗,血脉相连,骨肉相亲。在台湾汉族同胞中,有将近一半的人祖籍泉州,我曾三次到台湾自由行,接触了一些台胞,对此深有感受。
站在博物馆内,看阳光洒满极具闽南特色的大厅,内心有一种柔情,有一种感动。“香火长传妈祖庙,风波不阻闽台缘”。相信未来在这里,会有无尽的故事,“两岸一家亲”永远是故事的主题。
从闽台缘博物馆出来,去了比邻而居的泉州博物馆。这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真实再现了泉州古港文明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此设立了“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参观完博物馆内“泉州历史文化”、“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泉州南音·戏曲艺术”等主题馆,系统地了解了泉州的发展历史,深切感受到泉州丰厚的历史积淀,收益良多。
泉州博物馆的对面就是泉州西湖公园,为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走进公园北门,一片令人赏心悦目的翡翠般的湖水呈现在眼前,远处,亭台楼阁,拱桥卧波;湖上,波光潋滟,游船慢摇;岸上,繁花锦簇,绿意盎然。
喜欢坐在湖边,任轻风吹散我长发,感受那份清爽;喜欢躺在地上,让小草轻抚我脸庞,感受那片生机;喜欢走在小路,看绿荫掩映我身影,感受那方幽深;喜欢站在树旁,凭古藤环绕我思绪,感受那种沧桑。我就流连在西湖的湖光山色里,忘了归途。
这一天,行走在泉州,感受她那独特的民俗风情,了解她那厚重的发展历史,欣赏她那美丽的自然风光。邂逅泉州,爱不释手。
往期回顾(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即可查看)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