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符号和图像解构世界,一个参透了人类本质的偏执狂
这就是Chris Ware
提到他,其实就像提到驾笼真太郎一样,一小部分的人会瞬间疯狂,而大部分人会问:“这是谁呢?”。其实很难说Chris Ware是一位主流的漫画家,虽然在漫画界享誉盛名,但是直到《Jimmy
Corrigan》的出版和得奖才让更多人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位这么神奇的漫画家存在,一位不是为了顺应现代快餐式的阅读发展,而是不断实验和对模式和框架进行挑战的漫画家。
▲工作中的Chris Ware
他出生在奥马哈的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早早的抛弃家庭让他的性格变得内向和敏感,孤独又缺乏友谊,独自一人吃午餐是他贯穿整个童年以至于影响到他作品的经历。高中毕业后,他便到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学习油画和雕塑,在大学的他就开始创作漫画,一毕业,就全身心投入到漫画创作中,宽容的报纸平台给了他更多锻炼的机会,而后创立了自己的独立地下漫画杂《The ACME Novelty Library》使他的事业真正步入正轨,在1999年他又成功成为纽约客的封面画家和漫画供稿者,之后随着《Jimmy Corrigan》和《Building Stories》的出版,他在自己对于漫画的理解和创作上不断深入,为他口中“下一部更好的作品”而奋斗。
▲Chris Ware的部分作品,在我眼里每一本都是绝佳的艺术品
正是他不幸的童年,奠定了在他创作生涯中最常见的主题——离异,出轨,懦弱的孩子以及意外死亡,而不断的抑郁,悲伤,情感丢失也成为了他作品的主线感情。不管是吉米·克瑞根,《Building Stories》还是依旧在连载的《Rusty Brown》,无不透露出悲伤的气息,Ware善于利用一切来衬托这种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把这些感情传达到读者的大脑中,简而言之,不单单是故事,他希望回归到最基本的点,从图像出发,越过这些换汤不换药的故事,来撼动读者的心,很多时候他还会运用电影的拍摄手法,长镜头,广角镜头,正是这些手法的运用让故事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无言,而悲伤,长镜头
看他的漫画其实无需太多思考,他自己也说过他不是在讲什么道理,只是在进行单纯的在表现,就像写小说一样,将一个故事展开,展开,再展开,以至于将其拆解然后平铺在读者面前,所有的一切一目了然,空间、时间、事件都被拆解后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当你读完,可能并不会切身其中,但必然会是一个带着上帝视角的旁观者。这便是他作品在剧情上的成功,我想更是图像的成功。
▲一个美国人的故事
若非要寻找一个Chris Ware作品的核心,大概就是“命运之网”,这个大网将一切联结在了一起,而Ware则把自己变成了一位织网工,在他的漫画世界中将任何事物的微妙联系串联起来,可以是过程,也可以是结果,最终都会将最后一节扣上,可能是一根直线,也可能是一个圆环,总之,所有的东西,对于故事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一枚硬币的自述,在近百年的颠沛之后回到同一个人手中,将关系和命运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成为纽约客的签约画师之后,他的作品也开始更加关注社会矛盾和人际关系之间的问题还有现实事件,从封面到内附的短漫,而事实也证明在刻画现实上Chris Ware也是得心应手的,在2010年,财富杂志原本邀请他来绘制第五百期纪念刊封面,但是由于Ware在画上面对于美国资本市场社会的讽刺让尴尬的编辑部不得不砍了这个意味深重的封面。
▲他为纽约客创作的部分封面
▼未被采用的财富杂志第五百期封面
不断的在漫画上的创新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除了漫画上的投入,他也接各种海报和封面设计的工作,从电影贺图到杂志封面,从专辑包装到展览海报,这些工作除了能够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赚一些外快,更多的是去挑战,并且实验自己的风格,最终将一个更多面的自己展现在人们眼前。
▲电影节海报
▲电影海报
▲杂志封面
▲图书封面
▲漫展海报
▲个人展海报
起源、核心、发展三部曲
Ware的作品并不疯狂,尤其是在他完成《Jimmy Corrigan》后,便鲜有猎奇和具有冲突感的故事,也没有奇怪的生物和光怪陆离的背景,除了他早期创造的土豆先生和昆比鼠,还有那个大腹便便的超人以外,就再没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只有看似单调的日常故事和男女老少的家长里短,这和那一批早期的克拉姆时代的漫画有本质的区别(性、毒品、暴力),若要说美国地下漫画是在埃尔热的丁丁之后引发的第二次漫画革命,那么Chris Ware的作品则是革命没落后的一种沉淀,也可以形容成在嬉皮文化退潮后第二代美国地下漫画家对与地下漫画新出路的一种探索。
▲土豆先生、吉米·科瑞根、昆比鼠
对于他的作品风格的发展,所有对他有了解的人都会先提到——拉格泰姆爵士乐,这是一种通感吗?其实更准确的说是以拉格泰姆爵士乐为基础衍生而出的设计风格还有那个时代背景建立起的基础表现方式,结合七八十年代后的浮夸纸浆杂志和报纸广告,构成一个奇异的纸上空间,可以说是一种掌控,把全部的空间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并将有限的空间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在他早期的作品里很难看到大片的留白,所有空间里的内容都是有意义的,包括那些广告和插画图案,在你阅读漫画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会儿莫名其妙的蹦出一个像报头一样的插画,一会儿又会插入一幅类似广告海报一样的填格,我想除了这是Ware为了保留在连载期间的分隔标识,也作为了保留他风格的象征。同时,《Jimmy Corrigan》作为他漫画生涯的第一个分水岭,他的漫画风格注重点也在这时开始发生转变。
▲一份典型的拉格泰姆音乐会门票
▼为自己喜欢的音乐创作封面,大概是每一个画家都梦寐以求的事吧
他在访谈中也说到,自己对于八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初两个时间段非常的敏感,如果说模仿拉格泰姆音乐式的文字设计和排版代表了世纪之交的转折与最后的严肃,那么自创的幕间剧和广告单必然是对八十年代科幻之展望与现实未来之迷茫并存的产物。这些广告一部分是Chris Ware的恶趣味,将一些莫须有的,光怪陆离的东西转化为现实,让他的作品在这些“广告”的影响下与现实更加纠缠不清,最终,打破真实与虚幻的界限,从而真正的在作为观察者的同时,自身也成为他作品下的一部分。
▲Chris Ware绘制的一版带着浓郁科幻风的纸浆杂志老广告
▼在Jimmy Corrigan中总会出现这些犹如电视广告和话剧过场般的插图
对Chris Ware来说除了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给他带来的灵感,也有不少漫画界的同仁给他带来的深远影响。其中影响他绘画风格的主要是漫画家Frank King和Jooste Swarte,而要说到对他创作启发最大的应该还是Richard McGuire创作的著名漫画《Here》和日本后浮世绘时代绘画,一个是表现模式,一个是景物描绘。首先历史地位极高的Here成为了还在上大学的Ware的打火石,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隔阂以及传统绘画叙事模式的创作方式被牢牢的烙印在他心里,在创作上对这种模式的应用更是比比皆是。
▲翻阅他早期的短篇作品就可以感受到他对空间的填充以及对Winsor McCay式漫画的模仿
▲影响了一批美国漫画家的颠覆性作品《Here》
▼Chris Ware为一座公园绘制的百年纪念海报
在建筑方面,浮世绘对他画法影响极其大,一种非绝对真实的透视和视觉重叠,将建筑完美的揉入他的二维世界中,在这个时候各种专业建筑和绘画名词对他的作品解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他已经创造了自己的模式,配合着他对关系性的独特描绘,这种图表式的漫画让建筑这个图像元素在近似平面的所谓立体背景成为一个重要的载体,却不和漫画的主体发生冲突,这是极其教科书式的成功。
▲典型的浮世绘时代末期作品
▼Chris Ware笔下的建筑
意识流!性爱!暴力!
对人类的终极解剖
虽然说是日常,但是却会难以读懂,除了特殊的阅读模式,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毫无预警的梦境和意识流插入,就如弗洛伊德的所认为的人类原动力两点:性和暴力,即生本能和死本能。还是用吉米·科瑞根做例子,在詹姆斯去医院包扎腿那段,剧情毫无预告的让吉米与前来给他消毒的女护士翻云覆雨,随后才点明是他的臆想。还有在他的父亲提到迪士尼乐园的时候他在遐想中居然将父亲的形象带入并差点上床!而在另一个故事线,祖父詹姆斯独自一个人为了发泄对父亲的怨恨,想象出一把左轮射杀了他的父亲,这样的剧情在整本书中不断出现来“干扰“读者,但是恰恰就是这点,把这些怪奇而羞耻且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分场合“或者说”毫无意义“的搬出来,其实就是Ware对认为思维的剖析之成功,这才是真正的人,一个普通人,会有控制不住的开小差和思绪分飞,此时的臆想和梦境本身的作用便更倾向于一种潜意识的体现,这就如我之前所说,把故事的一切拆解开摆在读者面前,没错,包括人物的思维也是如此。
▲突然幻想像鸟儿一样飞翔,和父亲在迪士尼共度“美好”时光
基本位!时间!空间!
对时空的完全拆解
在Ware的不少漫画里,尤其是从《Jimmy Corrigan》开始,他越来越多的插入一些图表式的大图,这些大图我们可以看作是目录一样的存在,或者大纲,都可以,终究指向一点是为了创造一个环境,有如沙盒里的蚂蚁,而你则是绝对的旁观者,这在现代漫画发展中漫画家们努力希望让读者更融入作品的潮流不一样,他是另一种极端,将读者完全的脱离,让这些故事成为纯粹的故事,而这时Ware也就能够放开手脚来解剖他创作的故事了。在他的图表语言中,首先是一贯的将旁白和解释导语从图像中提出,由箭头作为导向标来梳理图像关系,而图像就是建立的一个点,再由图像中事物的变迁来分格作为时间轴,这就建立了线,而在这个基础上把概念脱离现物理事物以达到可以解释多个事物的引子,那么这个时候面便产生了,被平铺开来的面上,由Chris Ware巧妙设计的命运之网让所有事物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大的关系网,一切故事都被包含在内。而在《Building Stories》里文字的应用更是被进一步的创新了,这些词组句子不再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存在,而是成为了图表中的连接点,所有的连词、副词、冠词都和图像融为一体。
▲Jimmy Corrigan的精装版书皮让Chris Ware第一次有机会放开手脚创作了这个史诗级的剧情大杂烩图表,这个尝试也给Building Stories的诞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纯手绘的偏执狂
每次安利他的作品,我都会被问到这样两个问题:他是学建筑的吗?他的漫画是电脑做的矢量图吗?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这种犹如轴侧图一般的绘画,与其说是他强迫症般对于模块式建筑的追求,倒不如说是寻找立体的二维平衡,仔细看他的建筑,其实很多在一般透视上是错误的,但是我想他要的就是达到一种“非透视”的效果,让整个画面的所有事物都在视觉上是匹配,不会造成不和谐的感觉。
▲左边是一幅专业的轴侧图,和Chris Ware的建筑放在一起好像并没什么问题
他的作品我想来或许真的是电脑所做,Chris Ware自己就是一台电脑,他在经过长年累月得来的精准线条把控下,以偏执狂般的态度去描绘每一个格子、花边、建筑、艺术字,这也多多少少源于他早年的不愉快而产生的轻度自闭和强迫症,不太善于交流的他每天都花十几个小时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去打稿、画图、填字,我甚至怀疑这已经成为他的一个生活消遣,这种偏执也影响到他的作品出版,在他出版的两本手稿集《The Acme Novelty Datebook One & Two》中,从封面封底,导语页,出版信息甚至条形码号码都是由他亲自绘制和书写,制作而成一本不折不扣的“自己”的书。
▲《The Acme Novelty Datebook One & Two》
▲描线中的Chris Ware
▲内页、封面、文字,无不是Ware一双手完成的
▲线稿与成品图
Building Stories
小楼春秋
2012年,《Building Stories》横空出世,一连串的赞誉纷至沓来,甚至被冠以回击电子化的纸质读物革命第一枪。在我眼里,更让我入迷的是Chris Ware“走火入魔”般偏执的创作以及没有了传统书籍模式束缚后的放飞自我,一个由十四分印刷物和一个画满漫画的纸盒组成的巨型作品,摒弃了所有单一开本、页数、装帧的规则,让故事有更多元化,符合Ware认为应有表现框架的输出,也更“变态”般的把作品中无名女主人公的人生完全拆解,我甚至把这一大盒当成一个档案箱一样的存在,女主人公的一切都在里面。这个作品里每一个小册都是完整的故事,没有规定的阅读顺序是作品的最大成功点,漫画的阅读边界被打破了,而Ware最善于表现的“命运之网”依旧存在,故事没有什么中心重点,却在每个小册子之间都有冥冥的联系,我们最终超脱于时间和空间之上,成了绝对的旁观者和侦探。
▲人们读完芬尼根守灵夜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Building Stories让人们懂得漫画原来还可以这样画
▼从绘制在盒底的册子目录就可以看出Chris Ware有多疯狂
这是一项伟大的尝试,有人批评这是否是一个装置艺术而脱离了漫画本质,我想不然,他的这种尝试恰恰是自救,和无数努力实验着的漫画家一样,在模式化严重和缺乏改变和创新的漫画世界,急需在最根源的顽疾上来上一剂猛药,然后,新的漫画世界才能到来。
后记
在Chris Ware五十岁生日之前,他出版了自己最新的一本书,一本重量足足有二十磅的名为《Monograph by Chris Ware》半自传形式图文集,介绍了自己的成长以及创作历程,还有展示自己曾经的各种作品,已经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未来的计划,我想这也是他给自己插下的一杆旗标,作为自己人生之路上的一个目前达成纪念,又是一个激励的警醒,向着更多的可能进发。
▲《Monograph by Chris Ware》
而在国内,几年前也引进了他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我想这也是一个好兆头吧,越来越多这样优秀的作品应该被带入中国,真正的将更多多元化的内容注入中国人对漫画的理解中,打破牢笼,方能进入更好的天空。
▲《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