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大巴扎|麦克白来了·第一弹

燕园大巴扎|麦克白来了·第一弹

未名阿达西 欧美女星 2017-11-26 23:51:59 593

麦克白来了·第一弹


关注【未名阿达西】,获取北京大学新疆招生组最新讯息


铛铛铛铛~

大家期待已久的麦克白学长采访记录的第一弹终于出炉啦!

名字的来源、对新疆的宣传、对北京上海的感情,还有对北大的感想、准备直博的心得……

真的不来一睹为快吗?


Q
&
A

文森(以下简写为“文”):学长,您的全名是麦合力亚尔·萨德克,那麦克白的绰号是怎么出现的呢?

麦克白(以下简写为“麦”):其实我不是纯维吾尔族,我是维吾尔族和塔塔尔族的混血。我爸爸是塔塔尔族,妈妈是维吾尔族,所以有时候自称维吾尔族,有时候自称塔塔尔族。我们也以塔塔尔族为傲,因为塔塔尔族是一个很出色的少数民族。但在我们家没有传承下来很多塔塔尔族的习俗,从我爷爷那一辈开始,就不会说塔塔尔语了;但塔塔尔族的一些精神还是流传了下来,比如像我弟(努尔)在节目(江苏卫视《一站到底》)中介绍的“比较注重运动”和我提到的“比较注重教育”等。但是我们家主要用维吾尔语交流,过的节日是维吾尔节日,那名字也是维吾尔语了。我的名字Mehliyar意思是“吸引又有魅力”)其实是女名“Mahliya”加了一个儿化音;刚好这个名字和我姐姐的名字押头韵,听着比较好听。只是给维吾尔人说到这个名字时,大家都会以为这是个女生(笑)。“萨德克”是我爸的名字。


文:那麦克白的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呢?什么时候开始用这个绰号的?

麦:“麦克白”是我的微博ID。我的名字、我爸的名字和我妈的名字各取一个字,(就是“麦克白”),而且(麦克白)又是莎士比亚的一个很经典的角色,可能大家耳熟能详吧。


文:我觉得这个名字特别朗朗上口。

      我们作为从新疆去到各地的学子,特别是作为少数民族,大家肯定多多少少会对我们有一些刻板印象。那么您在北大、或者是到香港的时候遇到过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刻板印象吗?您又是怎么去回应他们这个问题的?

麦:我刚去北大的时候确实遇到过很多这样的问题,我的本科同学都有问过。但是我没有遇到过特别奇葩的,像“你们是不是骑马上学、骑骆驼上学”这样的问题。其实大家对新疆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即便遇到一些“刻板印象”,我都会努力去解释。一段时间后也经历过那种愤世嫉俗的阶段,但又回到了一本正经的回答他们的疑惑的那个状态。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也算都经历过。当然还要加上:“这个是据我了解的情况”。因为新疆的很多地方我也没有去过,南北疆的差异又很大,不同城市的地域差异也很大,我出生在一个两个少数民族结合的家庭,其实没有能够保留特别纯洁的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所以我也没有太大的发言权。有时也确实会遇到一些非常奇葩的问题,感觉大家对新疆确实很好奇但又很缺乏了解。


我认为现在的好处在于,网络非常先进,大家可以看到、听到很多东西,比如说可以看到一些博客,有些去了新疆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很不错。我在Facebook上面遇到过一个美国人,他有一个专门介绍新疆的Facebook page: far west China。他会拍一些video blog,分享很多新疆的东西,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而且新疆很常出网红的,比如说艾力、马克、还有铁馆教练。这些网红的出现,在新媒体茁壮成长的这几年里面,顺带科普了很多新疆的东西,我觉得他们做的都不错。


在这样的好的背景下,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微博讲一些东西,但又不想让大家失去兴趣,我想用更加有趣的方式去给大家介绍我的家乡。我觉得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宣传新疆的风土人情,对那些好奇的人来说其实还是有很多途径来了解的。


文:之前我们听说了您在香港地铁里发放《我从新疆来》图书的活动,您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活动吗?

麦:那个活动特别有意思。Emma Watson之前在英国举办了一个“丢书活动”:把书放在地铁里面,希望大家想看时拿起来看。我觉得这个活动办到我们香港来也不错。那我就开始思考:如果我在香港的地铁上发书,我应该发什么样的书,当时就想到了宣传新疆文化的事情。刚好库尔班江的书在当时的环境下基本和这个活动是一个完美的组合(他刚出自己的第二本书——《我从新疆来》),里面的那些角色也都是大家都听说过的大明星,我特别喜欢他们的故事,所以就想做这个活动,顺便拍一个视频,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新疆,还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在香港的新疆人对这件事情的热情。


文:您之前在北京,后面又去了香港,两个都是国际大都市,但是两个城市肯定还是有不同之处,那您觉得以您的这种identity,在两个城市中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麦:有吧。我在北京的时候感觉自己的identity还很明显、很鲜明。我是一个少数民族,我和别人都不太一样,别人也会比较在乎这一点。别人会问清楚:“你是哪里来的啊”,我说我是新疆的,他就会好奇地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香港我的感觉是,大家不太在乎你具体是哪个地方来的、具体是哪个少数民族、人口有多少、你的民族文化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大家不太在乎这些。他们听完你是新疆人以后更多的是“哦,新疆,我听说过。”这个反应,你要是不愿意分享更多,他也不会太积极的去问你更多。所以我在香港这边听到的奇葩问题比在北京听到的少很多。也可能是因为这边的宣传做的好,大家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更多元化,所以人们可能也就更自然地接受了我不同的文化背景吧。


文:我看您的微博,感觉您的一些宣传新疆的活动大多数是去了香港之后才去做的。那之前您在北大的时候有没有尝试过宣传新疆?或者说,为什么去了香港之后,在这种大家并不是特别注意您的不同的这样一个环境下反而激起了你想要宣传新疆的欲望呢?

麦:以前在北京的时候好像也做过一点这方面的努力呢,我们当时有自己的一个“小corner”,我们在corner里面学维吾尔语,但是当时维吾尔语都是只限给那些维吾尔族学生来学。比如说像我这样没有接受过母语教育的民考汉。我从小学汉语,只在家里用维吾尔语,所以我的读写都特别慢。我当时有这个需求,就向一两个学过维吾尔语的同学求助。后来我们发现好像有很多人都有这个需求,又有很多人可以教课,那不妨搞一个“corner”。当时就有了这么一个小团体,几个人,最后十几个人,活动最好的时候可能会超过二十个人。我们会一起交流,还会学习一些儿歌、民谣,来弥补我们小时候错过的那些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我们觉得很有趣,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新疆,特别亲切。我当时做过一点这个事情。


来了香港之后其实也没有直接开始做这件事情,当时忙自己的学业,所以其实帮助我找到这个定位的应该还是微博。微博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人,大家可能想看我、想听我说话、想看我分享生活,这时我就找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点,那就是来自新疆、是个少数民族、长得不太一样、语言上有一些优势。之后我就从这些方面入手来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观点。


所以主要还是要感谢微博。


文:维语角是西域文化传播协会的一个招牌项目,西协在今年开了哈语角和维语角,也开始面向零基础的学生招生,会从最开始的字母开始教,每次也是会有很多人过去学习。

       麦:这个要是可以传承那就太好了,因为我觉得这个需求只会变得越来越大。很多人其实是不太幸运的。很多人说,“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连自己的母语都不会讲,多么丢人”,但仔细想想,他们难道不努力吗?不是的。他们难道不关心自己的父母、不关心自己的生活吗?也不是。他可能只是因为一些教育上的选择或者是邻居、朋友们的环境和氛围,导致他的母语不熟练,错过了学母语的机会,但是他对自己的母语文化还有少数民族的文化当然是很感兴趣的,也愿意去接触,也许并不是故意的要去抵触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他没什么过错,只是不太幸运,错过了一些环境之后就没能学好母语。这样看来,我觉得我很幸运,因为我们家里除了我以外全是接受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我们在家里只能说维语,我爸妈基本一点都不会说汉语,所以我是在家里一个汉字都不能说。因此我会很努力地把所有的词、句子、想法全部努力翻译成维吾尔语去说给我爸妈听。这种经历帮助我至少熟练地掌握了维吾尔语的听和说。但是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大学的时候又很想找这样一个机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来学习自己的母语,同时又能了解自己的母语和文化:比如有些民族英雄、民族的童谣。现在回顾那段时光又觉得很有趣。我觉得这种平台对传承自己民族语言文化、还有给那些不太幸运错过了母语教育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文:您作为一个在北大生活过四年的人,您觉得在北大读书的这几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北大在哪方面改变了您?

麦:其实具体的学到的知识、知识点,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个不算是我最大的收获。最痛苦的回忆就是觉得:北大的学霸太多了,让我望尘莫及。竞争太激烈,有时候觉得再怎么努力也追不上,不如不努力了,我有过这种特别挫败的时候。所以有时候我会觉得经历了北大之后,我再也不会遇到那么多那么聪明的人在一起竞争。所以从那以后可能有一种释然,就不会再觉得那么痛苦、压力那么大了。这应该是一个回忆。


在北大最大的收获可能是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的时候老师让我学什么,我就学好什么就行了,北大的老师不会明确的告诉你需要学什么,也不会发告诉你哪些是考点、哪些不是,他不会给你一个明确的范围,也不会让你反复做题来巩固知识点。你需要自己搞明白很多东西,自己学会很多东西。而且很多问题的答案又不是标准的,你需要自己去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些过程明显比背知识或者是做习题要有趣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我走上了学术这条路。我觉得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比其他的过程更有趣,而读博或者是做研究就是在做这些事情,自主学习,解决一些前人可能没有解决过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过程非常的刺激,也很有挑战性。


所以最大的收获总结一下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遇到什么问题感觉都能解决,遇到什么人都不怕。


文:您在北大毕业之后去香港中文大学读直博了,那能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直博的事情吗?比如直博是怎么准备的?

麦:其实我和其他准备出国留学的同学的准备情况是类似的,考那些该考的英语考试,准备的文书也类似。我当时也准备申请去美国、欧洲的项目,去先读个硕士,但是“噩耗”传来,大部分硕士项目都没有奖学金,当时给了我沉重的一击。(笑)当时国内的硕士情况也不乐观,助学金也不够高,很难维持生计。所以留在北大清华,或者其他大陆的学校读硕士或者是读博士,(对我来说)都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我特别想能够靠自己的知识来经济独立、养活自己,不再依靠父母。因为从高中的时候起,博乐的爸妈供我在乌鲁木齐重点中学上学,对他们来说经济负担其实也不小,之后我去了北大,在北京的消费也不低,也算是给父母带来了加起来七年的比较大的经济负担,对我们家来说算是不小的经济负担。而且在途中我姐姐还没有正式工作,所以我们家养着两个孩子,我特别想靠我自经济独立,不要再给父母压力了。所以在申请项目的时候,只申请了那些能够提供全额奖学金的项目,也都申请了直博的项目,因为直博的项目可以给我全额奖学金,而且我对学术确实也很感兴趣,尤其是在我当时的那个领域。


我在大三大四的时候算是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也希望北大的同学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随波逐流,不要大家都去学金融,你就去学金融;大家都学计算机,你就去学计算机,而要找到很适合自己,而且最好是自己能够稍微舒服一点、不要太难受(的领域)。比如说你需要拼尽全力才能在数学学院及格,或者是考一个及格的GPA,那还不如用你的数学天赋在其他的专业领域做出一点成就,那些数学学院里前几名、或者是前10%的学生没有你那么痛苦也可以保持在你那个成绩,我觉得他们更有可能在数学领域里做出一番事业来,而你如果是那么痛苦、煎熬的在做事情,又取得不了那么多的成绩,那你要理智的做一个选择,你能不能把你对数学的兴趣和才华用在另一个专业领域,让你在轻松一点的同时又能做出比较大的贡献。我觉得可以衡量一下自己的精力、时间、或者是天赋,其实北大有很多人有很强的天赋,大家应该也感受到了。


回到刚才的话题,直博的准备情况。我刚才说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就是类似数学和环境科学的结合。我高中的时候拿了数学联赛的一等奖,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做这件事情。虽然和其他省市的没得比,但是我从高一开始就忙数学竞赛,忙到高二结束高三开始才拿到数学联赛的一等奖,加了十分,所以在两年其间做了无数的数学习题,当然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才能促使我做这么多习题。我特别喜欢数学,我就觉得我应该去最好的学校学数学,当时去了北大之后不是就那么几个专业嘛,我当时想我要转去学数学,当时有过折磨自己的时候,我在大一下学期选了很多数学系的课,又准备转院考试,最后转院考试没能通过。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感谢当时没有转去学数学。就是因为刚才我说的那种情况,我真的很努力,感觉头发都要学掉了、题都做烂了,后来才发现高中数学,哪怕是数学竞赛,和大学数学完全不一样,这个我意识到的非常晚。所以有类似想法的可以多问一问、多想一想,不要走这样的弯路。后来回到自己的本专业之后,我在大三大四的时候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叫气候模拟,就是把气候问题全部用计算机和编程的手段来解决,这就有很多的数学,又有很多的环境科学,又有很多时间是在编程、算数、分析数据、对比数据,算是把我当时对数学的兴趣和一点点小天赋用在了自己的本专业里,这么一用之后确实做出了不少成绩。我们当时有一个想法,然后做了一阵之后觉得可能可以发表一篇文章,在本科的时候,就觉得可以在这个领域做不小的成就。有了成绩之后,就有了激励,又有了动力,去好好做这件事情。所以直博的时候,除了那些硬性的条件要准备好之外,还要找好自己科研的方向。就是因为我当时比较清楚自己想做什么科研方向,找博士项目的时候就找得非常的具体,我就想做这一个项目,就想找这几个老师,就有这方面的实力,所以当时定点的投了几个老师。香港算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因为香港离家不是特别远,而且香港的奖学金情况特别好,所以我特别推荐北大清华的学生来这里读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只要能拿到全额奖学金,经济方面完全不用愁,甚至你稍微省点钱还可以给家里寄不少钱、减少负担。这里的消费很高,所以奖学金也很高,如果你可以在这里开源节流,能省下一笔钱,你的工资甚至可能能超过你爸妈加起来的总和。所以香港当时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就来了香港。


看到这里,是不是意犹未尽?

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麦克白学长有怎样的寄语?他心目中的那个“她”又是什么样子的?

欢迎点赞+转发支持【未名阿达西】

敬请期待采访记录·第二弹!


小编:张馨元




长按赞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