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访谈:从棋后到博士后

谢军访谈:从棋后到博士后

弈之海国际象棋 内地男星 2018-09-14 07:01:50 432



谢军是中国国际象棋史上的一座丰碑。上世纪90年代初,她战胜了著名棋手玛雅·齐布尔达尼泽,成为国际象棋第七位棋后。此后,她三次加冕世界个人冠军,在中国队三次获得世界团体冠军中担纲主力,并在我国国际象棋项目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以“妈妈棋手”的身份再披战袍,帮助国家队战胜对手。与此同时,谢军还先后完成了外国文学本科、体育学硕士、心理学博士和教育学博士后的研究。


6岁下中国象棋扬名“酒仙桥”

改学国际象棋21岁拿世界冠军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棋类并对此感兴趣的?


谢军:我最开始接触的是中国象棋,而不是国际象棋。我父亲是标准的棋迷,他教会我下象棋之后,就带我到街上看别人下棋。也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渐渐地看懂了棋盘上的门道。6岁时我就开始在北京街头和大人们下棋。渐渐地,在街坊邻居里我已经找不到对手了,成了那条街上的象棋高手。到后来,北京酒仙桥有一个象棋下得特别棒的小女孩,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首都棋界传开了。


记者:为什么会改国际象棋?对国际象棋真正感兴趣是什么时候?


谢军:1980年10月,我被选到了北京棋院,但不是继续下中国象棋,而是开始学那时我国刚刚开展的国际象棋项目。刚开始学国际象棋我并不十分情愿,自己的象棋水平在同龄人中已经遥遥领先了,改国际象棋必须一切从零开始。再者,国际象棋虽然与象棋的棋理相通,但毕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项智力运动。在北京棋院呆了一年,我并没有太突出的成绩,后来被转到什刹海体校学习、训练,遇到了张连城教练,他每天给我开“小灶”,我进步很快。1982年夏天北京市运动会,我获得了国际象棋成人组个人冠军。那是我有史以来取得的第一个国际象棋比赛冠军,很兴奋。那个时候我已经完全被国际象棋的黑白64格迷住了,随着棋艺水平的提高,我也越来越喜欢国际象棋。



记者:后来您参加了一系列国际比赛,特别是1991年战胜了长期雄踞冠军宝座的玛雅·齐布尔达尼泽,成为历史上第七位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当时的情形很难忘吧?


谢军:那年的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锦标赛决赛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我21岁,决赛最后一局棋,刚巧就在我生日的前一天。但过去的事,无论你很满意还是遗憾,已经过去了,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了。人不能生活在过去,不可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只要把当下要做的事情尽全力做好就够了。我和玛雅后来成了很好的朋友,不过我们再见面也不会谈起那场对决,而是聊些别的,比如各自的生活,或者我们共同热爱的国际象棋。


记者:在当年那场比赛其实是不被看好的对吗?


谢军:国际象棋曾经被视为是苏联的“国棋”,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任何苏联以外的棋手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都会被视为天人,特别是在女子赛场。国际棋联公布的棋手等级分榜上,玛雅的技术等级分是2495,我只有2465。当年确实形成了一边倒的预测,没有人看好我能够挑战成功。但年轻的我心有不甘,还有几分不被人认可的委屈感,心里想凭什么两个人都没交过锋,大家就觉得谢军肯定会输呢!我憋着一口气,等着在比赛中、在棋盘上证明自己。


记者:就像所有人看到的,胜利的天平倾向于您,给您送上了最好的21岁生日礼物。


谢军:是的,比赛很激烈,不过在第十局下完之后,我和两位教练一起对即将开始的第十一局棋进行开局技术准备。我像是第六感似的,不知道哪儿来的直觉和信心,对两位教练说:“这个比赛我赢了,我知道。”就是这个一念之间的想法,胜利的信心和预感越来越强。果然,最终真的胜利了。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史册上从此有了中国人的名字。


记者:您在棋坛驰骋了十余年,结束棋手生涯时心情如何?


谢军:2006年女子个人世界锦标赛结束后,新一批中国女棋手逐步成熟起来,我想,自己告别一线棋手的最佳时间到了。当时我在博客上写了一段小文,记录自己的心情,这之后,心中逐渐把棋手的身份放下了。当时还套用《如梦令》的词牌写了一首《笑惜别》:“那夜雨听风骤,巾帼霸气依旧。满目俏佳人,江山后继风流。回首,挥手,神仙羡我无忧。笑傲江湖索味,事全人生吾求。惜别泪沾巾,纹枰魂归梦游。棋后,其后,尽显女人才秀。”这就是我当时的心情。




十余年求学从本科生到博士后

最大优点是认真 做什么都会尽职


记者:退役之后您就开始校园生活了吗?


谢军:不是,学习是一直在进行的,我其实是边下棋边学习的状态。从1991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开始本科阶段的学习,一直到2007年完成教育学博士后工作的研究,十多年的学生生活我过得不亦乐乎。上世纪90年代初,现役运动员到综合大学学习还属于需要特批的个案。但是我一门心思想要把英语学好,因为我很小就出国打比赛,就意识到外语的重要性,语言不通自己到外面就变成了聋子和哑巴,处处需要翻译,整个人的底气顿时就弱了好几分。所以我想学好英语。而专业体育院校设立的学习科目显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因此就想在现役运动员阶段就进入大学校园。很幸运自己当时进了没有太多体育优待政策的北师大,虽然吃了不少苦,但北师大严谨的治学风气让我受益颇多。


记者:在棋手和学生之间转换身份,有没有不适应?


谢军:必须承认,作为一名在一线拼杀的运动员,同时把下棋、读书两件事坚持做下来并不容易。北师大没有体育特长生,我必须同普通学生一样,通过各种检验和考核。慢慢的,这些成长经历使我体会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习并不容易,也让我从骨子里多了一份坚韧与平和。



不刻意包装美化自己

心理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记者:下棋对您的思维方式或人生有哪些影响?


谢军:要说肯定是会有影响,但我没去刻意想过这件事。我觉得人不是这么活的,有那么累吗?凡事都要想出个结果才算完吗?我反正不去想。比如我午饭吃了面条,也不是说我要计算吃这碗面条的维生素c含量是多少、维生素b含量又是多少,想太多会很累。我觉得凡事不用刻意。我从小一边下棋,一边读书,和其他孩子的成长轨迹不太一样,棋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职业,下棋必须认真,必须严谨,所以下棋让我成为一个认真的人。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平和、坚韧、镇定,遇到困难不妥协、不低头、不怕输。


记者:我发现一个细节,无论是棋手、学生、管理者,您每一件事都做都很成功,您怎么看待成功?


谢军:优秀也好,不优秀也罢,这都是外界给你的标签,我其实并不是很在意。如果一件事情你喜欢做或者应该做,那就尽力去做好,仅此而已。我不喜欢“大帽子”,其实你看现在互联网时代,高科技时代,很多人都生活在“美颜”当中,他会不自觉地让自己偏离真实自我。我倒是觉得还是把自己拉到现实是最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儿就是什么样儿,顺其自然。


记者:所以您生活中是一个顺其自然的人,那您会关注输赢成败吗?


谢军:我是个顺其自然的人,只要是该做的事情,我努力去做就好了。对于输赢,说不在意也不可能,恐怕没有人能那么超脱,但我不会为了追求什么而去怎么样,绝对不会。


记者:除了下棋,您还有哪些爱好和娱乐活动?


谢军:我从小喜欢下棋,但是当下棋变成我的职业,我就不知道能不能再称之为爱好了。我比较喜欢写些东西,会写一些关于棋,关于青少年儿童的教育等方面的思考,也喜欢写一写小随笔。当然你说美食啊、听音乐啊、旅行啊,谁不喜欢?但我目前确实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把这些好玩儿的事提升到爱好的水准。如果非要说出几样爱好,我还是很喜欢下棋,很喜欢大学的生活。好逸恶劳其实是人的天性之一,有时候放纵自己去做一些偷懒的事情,也挺好玩儿的。


记者:感觉您是非常严谨的人,您也会偷懒吗?有没有情绪化的时候?


谢军:哈哈,比如我写稿,一周后要交,中间可能会偷懒做些别的,还会给自己找个理由。虽然最后都会按时交稿,但中间的偷懒时光也是很享受的。情绪化谁都会有,每个人都有情绪曲线,只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以及下棋对我的锻炼,我在这方面可能表现得不那么浓烈。我从小在聚光灯下长大,被关注、被外界评价,这些真的习惯了。只要做到最好,不去特意追求什么,不回避,更不会把自己包装得多么好,优点就是优点,缺点就是缺点,那么你的心理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记者:有没有您想做,但一直没能去实现的事?


谢军:我特别希望自己能把所有正事儿都放下,歇上一段时间,歇一个月、两个月,看看自己歇够没有。人在江湖,真是身不由己,很想彻底放一个假,看看结果会怎样。如果放假的话,我可能会喝喝茶、发发呆,走走转转,让自己彻底放松。我博士读的是心理学,这对我自己的状态也会有一些影响,会更在意自然的状态。我发现越是深入研究就越明白,原来自然本真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


(节选自映美杯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公众号)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