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为大家推荐的是蒋雯丽的导演处女作,同时也是她的半自传电影《我们天上见》。这部片子曾获釜山电影节“最受观众喜爱电影”,在豆瓣评分8.6。
点击文尾“阅读原文”,观看完整影片
影片的开头通过一个万花筒的镜头和导演的旁白,说出了故事的背景:影片讲述的是她童年的记忆与幻想。文革时期,父母因为政治错误被送到新疆劳改,她与姥爷相依为命,姥爷因为喜欢兰花给她取名“蒋小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因为姓“蒋”被同学们排挤。
好在有疼爱她的姥爷,处处呵护着她脆弱的心灵。帮她扎辫子,冒充父母给她写信,帮她用泳衣改体操服,找竹竿给她自制单杠。
找人为她做月经带,还贴心的在“生理卫生”的书上划出女孩子生理期的说明,特意放在她的床头给她看。从这些朴实的画面中,让人感觉到姥爷对小兰的呵护。
影片中间有许多姥爷与小兰的对话,让人觉出这一老一小相处的欢乐。有一次小兰赌气说要跳河,姥爷问“结冰了哪里去跳河?”还有一次因为小兰说谎,姥爷用戒尺惩戒她,并用一句地道的安徽蚌埠话“咬拐转摇车慌小孩子的jio趾头”(妖怪专咬扯谎小孩子的脚趾头),让观众感觉无比亲切。
据说当时为了这个角色,80多岁的朱旭老师特意学了蚌埠话。可以说,老戏骨朱旭老师的演出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关键。用蒋雯丽自己的话说“朱旭老师都不用演,只要往那儿一坐,自然感觉就出来了”。
除了演员的语言,整部影片怀旧的色调,上世纪的街道布景、服装,麦乳精(那时候最好的营养品)、按起来会叫的洋娃娃、轮胎内圈改造的皮筋、蓝底白裤缝的运动服等道具,还有小兰难过时喜欢拿着洋娃娃躲到衣柜里面直到睡着,邻里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善良淳朴,交白卷、上山下乡等零散却又有着鲜明时代烙印的场景,无一不勾起观众的回忆,特别是我们父母那一代的记忆。
影片的前半部分说姥爷如何照顾小兰,而后半部分重现了前面的部分场景,不同的是祖孙两人的位置进行了调换,不再是姥爷照顾小兰,而是长大一些的小兰照顾老到只剩心脏还在跳动的姥爷。
姥爷养的兰花死掉了,小兰就在屋里画满兰花给姥爷看。
帮姥爷洗澡、给他按摩头皮、在单杠上学各种动物的姿势和叫声逗姥爷。
在姥爷不乖乖吃饭的时候,学着姥爷以前的样子用戒尺“威胁”他……
某一天,远在新疆的爸妈来信了,这时小兰才发现过去十年里收到的爸妈来信都是姥爷写的。姥爷知道爸妈快回来了,终于安心地闭上了眼睛。姥爷下葬那天,小兰把姥爷一生所得的铁路徽章都别在了他胸前,告诉姥爷,她会做一个好人,将来与他在天上相见。因为之前她问姥爷:人死了会去哪里?姥爷告诉她:好人去天上,坏人去地下。
导演和演员都没有故意煽情,只是那么慢慢地讲着故事,但你依然会不自觉地被打动。
(图片、视频及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他用花鼓翻唱阿黛尔爆红,你可知他所唱的宁乡花鼓戏曾被视为淫戏禁演
足荣村方言电影节
你来吗?
▼
足荣村方言电影节奖项设置
最佳影片奖(¥10万元)
最佳纪录片奖(¥8万元)
最佳导演奖(¥8万元)
最佳编剧奖(¥6万元)
最佳男主角奖(¥5万元)
最佳女主角奖(¥5万元)
爱故乡特殊贡献奖(¥5万元)
最具传播价值奖(¥4万元)
最本土电影原创音乐奖(¥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