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乐评 第四场 袁娅维你早干啥了

歌手乐评 第四场 袁娅维你早干啥了

听我听音乐 港台男星 2017-02-12 21:27:08 258




PM.21:27



《歌手2017》第四场




/





目刚刚进行到大概三分之一,因为水平只到这里,而让乐评文字慢慢变得“词穷”,各位歌手的表现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相比于上一场,这一场是相对平静的了,在连续三场的“炫技”之后,歌手们开始了“走心”之旅。



听了三场的高音轰炸后,一位朋友说:感觉这季请的不是歌手而是一群海豚......如果让听我听音乐 给出一个不客观 不理性 不公正 的排名,结果如下:

(袁娅维) 林忆莲  赵雷  迪玛希  狮子合唱团  张杰  谭晶  杜丽莎  



水平有限,但是不黑人。

您随便一听,别走心。



/





         


谭晶


谭晶老师高风亮节的选择了第一个出场,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自己稳稳晋级的前提下给其他人更好的机会。而理由则是:想赶快唱完然后好好听歌。这让人想起《一站到底》风头正劲的第一年,总决赛最后双人对决,一直狂傲的选手A在一道历史题上出现盲点而败给了谦逊的北大硕士 檀越。檀越封神之时主持人问他,这道题你知道答案么?

檀越回答:我也不知道。


书归正题。

不知怎的,就是感觉谭晶老师唱这样的歌,听着就怪怪的。就好像看一名话剧演员演电视剧,戏有点过。

一首歌诉尽大时代的沧桑,但芒果TV小编也不得不在谭晶的演唱前冠以“侠女”二字。


说实话看首播时谭晶老师这首歌唱得人一愣一愣的,第一段主副歌还算舒服,到了第二段,不出所料的再度呈现出谭晶老师学院派的“大开大合”。私以为谭晶老师更适合演绎长线条旋律性的东西,而这首歌的词句密集,谭晶老师开放的腔体为了咬字不得不最后让旋律一断一断的。



为了写乐评而不得不多听几遍,慢慢地也品出谭晶老师的演绎和编曲设计也是用心,演唱中气息稳健,只是节奏上有几处问题。不过谭晶老师学院派的痕迹实在是太重,再加上可能声音本身也不是特别的 “时尚”,所以总让人想到什么二人转,刘老根,生产队开会什么的...所以谭晶老师,快回到艺术歌曲的节奏中吧。


谭晶老师的 “范儿” 真美。




         


袁娅维


Tia,你早干啥去了!!!


好吧,各路消息也都盛传 洪涛导演干预了袁娅维的选歌。所以才有了前三场的“炒冷饭”和不让带乐队的问题。袁娅维实在是没有“咖位”,没有架子,也就没有谈条件的本钱。


你们都知道,听我听音乐 偏爱袁娅维。偏爱的,就是昨晚这样的袁娅维,自信,自由,信手拈来,在 Jazz (爵士乐)和 Neo-Soul(新灵魂乐)中信步游走,唱功稳健扎实,语感舒适亲切,绽放于音乐中的性感,能陶醉于更能传递音乐之美。当晚的 Tia 才是大师刘欢偏爱的得意高徒,才是四届格莱美录音大奖得主 卢卡口中的“最好的,能够在世界上任何角落得到认可”的袁娅维。





         


赵雷


节目组太宠爱赵雷了。

无论是镜头还是小花片都是最多的。不过赵雷的现场效果明显还是受到了 Tia 上一首歌的影响。这种由小花片接前奏直接切到现场演唱的设计,应该也是《歌手》四季以来的第一次吧。


如果赵雷当晚依旧是最后一个出场,那么他的成绩肯定还是会在前三中。

最近拿出赵雷的专辑跟风一样的放在车里随听,这首《理想》的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依然是直白到有点简单但又不乏思考的歌词,加上赵雷如穿破的牛仔服一样不修边幅的声音。歌里唱得是北京逐梦的“北漂”,但听的人听到的也许是湖南,也许是上海,也许是深圳广州,哈尔滨等等,感动他们,让他们落泪的也不是赵雷,而是他们自己。


“又一个四季在轮回,而我一无所获的坐在街头。”

写得挺棒。


对了,赵雷长得高高的,也不难看,还会弹琴,观众朋友们你们为啥不喊“男神”呢?




         


杜丽莎


这首歌编曲有问题。

有问题到要倒带到开头,认认真真的看一下这首歌到底有没有编曲...John Laudon 与杜丽莎老师同样来自加拿大,老牌知名作曲人,制作人,合作过谭咏麟,陈奕迅等。但是这首歌编得实在不敢恭维......《鲁冰花》+《真的爱你》,虽然主题相同,但是在所有的“接口”上都粗糙得一塌糊涂,好像是拿口香糖粘上的一样。


编曲不当导致整首歌粉碎。开头从《真的爱你》一步跳到《鲁冰花》,又毫无预兆的跳回《真的爱你》,中间还接了一段只剩鼓的清唱。音乐不断的刹车,重启,变换节奏,刹车,重启,变换节奏。整首歌无法给听众一个整体的感觉。


杜丽莎当晚的表现也没有前三场“大师课”一般的表现了,整体表现松散,这可能和用情至深有一定关系,可能也影响到了音准和高音的质量。不过离开,对于杜丽莎老师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在看到她看赵雷的眼神中,你也许也能读懂她繁复的心情。


刚刚看到了总导演洪涛老师一篇长博,叙述了邀请杜丽莎老师的心路历程。杜丽莎老师的这几场表演在水准上是如此高龄的歌手很难达到甚至是比她年轻许多的一些歌手也难比肩的。展现,维护了香港音乐的尊严,也展现了什么叫勤习不辍,“活到老,学到老”。不过终归精力不足,概念的老化和文化上的差异让她暂别这个舞台。林志炫已经公开宣布回归,这一季的阵容真的太恐怖了,老太太躲一躲锋芒不一定是坏事。




          


张杰


你要相信,在《歌手》舞台上张杰的所有表演中,这首歌一定不会划到“差品”行列,因为这首歌的所谓“中心思想”,不难表达。

这是一首“很张杰”的翻唱。


国内是不缺乏这样声音得天独厚的歌手的,比如张杰,比如平安,比如孙楠。他们拥有完美的天赋和后天勤勉,以及恰如其分的机会。但似乎当你的声音已经漂亮得让自己有足够的理由自恋时,对于作品的选择或者演绎就会出现一种过渡陶醉在自己的声音里而遗忘了作品的“自负”现象,这种现象在这三位歌手身上,也都有体现。或许他们表面的自己特别走心,或者感觉已经深深打动了自己,但总让人感觉“油腻腻”。


私以为,原唱 Robbie Williams 浓浓的欧美腔调和清爽的编曲是这首歌成功的50%+50%,张杰老师的声音太亮了,少了那点歌曲中的“信仰”和“腔调”,而“博爱”的编曲,也少了点原作简简单单,以小见大的“巧”。

张杰老师真心应该拓宽自己的领域了,走出来,多和一些新锐的,有新概念的,新技术的音乐人进行合作,找更高阶的老师来对他进行提点。一位到张杰这个层级的歌手,敢不敢或者说能不能迈出这一步,是他能否再靠近一点点他的偶像 MJ 的关键。


不过张杰老师的演唱依然无懈可击,依然是后期老师最省心的一个。只不过唱得很像一位高级选秀歌手。





         


迪玛希


“人声乐器化” 能达到如此程度,迪玛希可堪第一人了吧。一个人用自己宽广的音域和多变的音色,在演唱的同时,还担当弦乐和伴唱女高音。在第二段主歌部分直接用声音唱出了弦乐的揉弦音,曲中两段无歌词的Solo,如果换做其他男歌手,可能就归为编曲的一部分,交由女高音和声来演唱了。

但是外国小哥哥,自己来。


相比于谭晶老师,迪玛希在选歌上更考究一些。同为学院派声音符号性非常明显的歌手,迪玛希选得这首《秋意浓》的线条更长,曲调也更适合展现声线的优势。一些尾音迪玛希也可以轻易的归到他熟悉的语言音调上。


不过迪玛希演绎中国歌曲最大的问题在于文化差异。中文翻译想来会给他介绍这首歌要表达的思想但是不会逐字逐句的分析。而歌词的魅力就在一层层推进,由浅入深。而迪玛希是按照演绎西方歌曲的方式演唱这首《秋意浓》,比如在歌曲的第二句就已经开始炫技花腔了,这显然是不符合中国诗词文化“赋比兴”,层层递进的设计理念的。


从这场比赛开始,迪玛希的每一次选歌,都会是一次不大不小的考验了。





         


林忆莲


林忆莲老师的这首《我最亲爱的》,是对谭晶老师那首《定风波》最好的示范,抒情并不一定要用很大的力量,对于无论是《定风波》还是林忆莲老师的这一版《我最亲爱的》,都是如此,“小火慢炖”才好,慢慢的发力,作品关键点亦不在“呛”而是“浓烈”。


整首歌都收敛了锋芒,两段副歌都没如原曲一样放开而是一直收敛在气息里,即使在 bridge(桥段,也就是“关系...关心...说断就断”那一部分)之后,整首歌都在为这个部分蓄力,Sandy 老师的高音依然很收敛(当然林忆莲老师的高音处理方式一直是这样)。而所有在场有故事的人,也不是为林忆莲而是为他们自己所感怀吧。


常石磊说得对,这样让听众耳熟能详的大情歌,配搭上林忆莲老师吐气如兰的功力,加之林忆莲老师在音乐角色上的定位本来就是一个有点伤感的独立女人。私以为林忆莲老师如果想在舞台上像谭晶老师或者袁娅维那样大开大合显然是不太可能了,但如果走稳了这个路线,再在选歌上特别一点点,决赛还是有一番厮杀的。


不过唱完之后镜头给到恭硕良,还是比较尴尬的。




         


狮子合唱团


好吧好吧他们是一个 Team,一个乐队,虽然除萧敬腾以外的成员存在感依然成谜,但是这个问题尽量再也不说了。节目组已经尽力在给其他成员制造话题和存在感了。


首先,狮子让这首歌变得高级了,初听这首歌好像是在四年前,当时还以为这是一首网络歌曲...萧敬腾的弹唱和他独特的嗓音生生得拽着这首歌到达了王力宏《唯一》的水准。不过从萧敬腾站起来的第二段开始,歌曲还是回到了一首正常的流行摇滚的轨道上来,四平八稳的鼓点,加上 bridge 部分的吉他 Solo。虽说萧敬腾肯定是给了这首歌第二次生命,但编曲上也仅仅是在原作基础上做了一个织体部分的丰满。


萧敬腾的演唱依然出色,他和张杰应都是非常出色的男歌手,但萧敬腾缺少张杰的准确和稳定,张杰缺少萧敬腾的灵性和修为。


说句狮子饭们不爱听的话吧,虽然这场狮子好像是(因为没看节目排名,只知道大概)第一名,但如果让观众做一个排序的话,这首歌应该不是第一位,而是因为出场顺序在最后而获得了更多的短期印象分。









         



END


听我听音乐 原创作品


文章中图片鸣谢

Thoka maer

@歌手2017官方微博

网络图片




烟火夜|用一首歌形容你的春节假期

睡前小嗨| 一首明显不适合现在听的歌

临睡| 上班第一天的心情怎么说呢?

歌手乐评| 第二场 你可能看了一篇假乐评

责问|你从来不想独身,却有预感晚婚

还没睡| 你可曾因一首歌重新认识一座城

看《歌手》实用指南,今晚就用得上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