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咸宁市档案馆接收进馆的一批档案资料里,工作人员发现了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彭杨学校的部分资料。
鄂东南彭杨军事学校旧址
大革命失败后,为了组织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保卫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陆续成立了一批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其中,为纪念1929年8月在南京被国民党杀害的我党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和工人运动领袖杨殷烈士,在各根据地成立了“彭杨政治军事学校”。
1930年8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挺进阳新龙港开辟鄂东南苏区。在他的提议下,中共鄂东南特委于1930年11月以纪念彭湃、杨殷两烈士而命名创办了鄂东南“彭杨学校”。该校位于阳新龙港肖家祠,系红军军事专门学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的余贲民、张涛、罗冠国先后任校长,鄂东南特委书记吴致民、方步舟先后任政委,黄埔军校长沙分校的陈金刚任主任教员。校设教导团,杨威明任团长,肖克元、刘清山、吴季萱等任教员,负责教育训练工作。学员多为红军排级以上干部和优秀战士,亦有赤卫军、游击队部份骨干,每期达四、五百人,以军事编制分编为步兵、机炮、政治三个大队。学制三、六、十个月不等,学习科目包括政治课和军事课。教材均为自编,有《野外笔记》《红军步兵战术讲义》等。
在龙港的中共鄂东南特委旧址
鄂东南“彭杨学校”共培养学员1200多名,被鄂东南苏区誉为“彭杨大学”。该校在龙港沦陷后改为“随营学校”,迁至通山县沙洲店。战火纷纷,形势严峻,彭杨学校在战火中艰难成长,在大革命失败后停办。学校培养了如程功全、刘唯钦、叶发全等为代表的优秀军政学员。建国后,设为阳新县第十七完全小学。1951年中央南方老根据地慰问团来龙港,视察了学校,1952年中央拨款进行了旧址复修。时任阳新县县长张绍良题写了“纪念彭杨”4个大字镏金匾,第十七完全小学学校校长王贤保与彭湃烈士的母亲联系,彭母从广东寄来彭湃烈士的遗像、事迹和亲笔信。1969年,应龙港县人民请求,恢复彭杨学校的原名,小学迁出,单设初中部至今。彭杨学校旧址2001年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在的彭杨学校是一所有着近百年革命传统的学校,革命传统教育是主线,学校鼓励学生继承革命传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第一步,做品学兼优中学生,革命精神和传统在学校广为传播。
作者单位:咸宁市档案馆
湖北省档案馆“读档”公众号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