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辅导员面对面 | 杨欣:初心不改,辛勤耕耘

优秀辅导员面对面 | 杨欣:初心不改,辛勤耕耘

广外学生处 内地女星 2019-10-11 23:26:15 528


迎着清晨微曦的阳光,穿过蜿蜒的回廊,在桌前落座,开启新一天忙碌的工作时光。四年时光,变的是经验与成长,不变的是初心与坚守。


杨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辅导员,曾任商学院团委书记。工作期间,曾荣获教职工2017、2018年度考核“优秀”等次;2018年广东省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019年广东省优秀团干;指导学院学生会荣获2017年广东省“优秀学生会”。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广东省创意组铜奖。


始于热爱,守以坚持

说起当初对辅导员工作的选择,杨欣老师笑着表示这更多是一种机遇与缘分。杨欣老师与辅导员这份工作的缘分始于大学的学生工作经历。期间,他曾担任班长、研究生会主席等职务,在和辅导员的接触与交流中,逐渐了解了这项工作,并随着时间的深入而加深热爱。他认为,以这样一个亦师亦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为他们解疑答惑,实质上是一个相互成长的双向过程,“和学生一起成长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杨老师如是说。


关于辅导员的工作,留给我们的印象离不开忙碌与繁琐。在刚入职时,杨老师也有过一段“过渡期”。学生多,信息量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了解不够,如何更好地熟悉每个同学,成为一项极具考验性的课题。在从事辅导员四个年头的工作中,他觉得最深刻的体会是“虽然很累,但成长很快”。尤其经过入职第一年跨级(跨一年级和四年级)的带班历练,他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加以运用并驰而不息的坚持下去,推动事务性工作到研究性工作的转变,以期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研究工作,独具匠心

辅导员担任着“教师”“服务者”“管理者”的多重身份,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更是扮演着多重角色,在思想上是引导教育者,在学习上是老师,在生活上更像是朋友。如何把这些角色做到兼顾与平衡,杨老师对此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正如他平日里总对学生强调的一样,他更注重规划性与预判性。在工作中,他会先整理工作内容,根据事务的轻重缓急划分板块,提前做好规划与准备。在“向前看”的同时,他也会注重“回头看”。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梳理与标注,从中摸清和分析学生成长轨迹,探索与总结学生工作规律;同时对工作中容易出现纰漏的情况进行梳理,从而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在研究式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杨老师十分注重对学生干部的精细化培养,尤其是锻炼学生干部沟通交流能力。在学生干部的成长过程中,他更多是采取“引导鼓励,授之以渔”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总结工作经验,从中体悟自己需要提升的能力。在每一次团学活动结束后,杨老师都会和学生干部们一起研讨,总结活动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沟通反馈以及应急应对等方面的问题,希望学生干部在活动提升中收获成长。




以身作则,创新载体

以全心全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狠抓思想道德建设与学风建设,扎实开展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一个中心,两个重心,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不仅是杨欣老师的工作方法,更是他教育理念的体现。结合学校辅导员“四进工程”,将工作思路贯穿于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党团建设等各方面,力求每个活动、每项工作都能发挥思政教育的职能。杨老师说,通过这些活动,他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而“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获取直观感受,在团队合作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真正把课堂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专业技能。


“辅导员工作职责主要包括九个方面,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居首位”,教师的引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为了让思政教育工作更贴合学生,杨老师通过搭建新媒体平台,并结合学生特点,组织开展了商学院青年说等一系列贴近学生切身实际的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近了解理论深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思考。这项创新之举也赢得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以心贴心,以情育人

在四年的工作中,杨老师迎接过稚嫩的大一新生,也目送近千名毕业生离开。四年可以说是辅导员的一个完整周期,今年六月,他用心陪伴了四年的15级学生毕业了,看着学生们从青涩懵懂变得成熟稳重,他心中感慨良多,有不舍,有感动,有欣慰,学生的留言更让他油然滋生出一种价值感。“有时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许是鼓励、纠正,但可能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与学生相处的点滴细节上,其实都是温情的输出。杨老师特别感谢学生们在他忙碌时候的体谅与包容,学生们很多暖心的瞬间也成为了他工作前行的动力。


在采访过程中,杨老师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是随和亲切的,这也是他在与学生交谈时的常态。谈到与学生间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时,他认为这个度是比较难把握的,自己也一直探索与调整,但这一切其实又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关键在于“用心,学会换位思考,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学习等原则性问题上认真严肃;在学生事务的处理上,他不会完全帮学生去完成,而是以传授方法为主,使学生在更多的试测机会中学到知识,得到提高;在生活中则以活泼幽默的方式与学生相处并加以关怀,用心走近每个学生。


提到未来的工作规划,杨老师提出了“三个转态”。转时态,学生工作适应00后学生思维模式;转语态,加强话语创新,实现理论深度与情感温度融合;转状态,以改革、奋进和创新的状态深入学生工作。杨老师的话语真挚而坚定,既展示了他的作为年轻辅导员的专业和担当,也传递出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赤诚之爱和眷眷之心。




大学生在学业各个阶段会面临着不同的困惑,看杨老师如何为大家答疑解惑吧。


问题一:

开学伊始,“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与新的学习模式”是大一新生的一个恒定问题,您认为大一新生怎样可以更好融入大学学习与生活呢?


“懂礼貌、懂换位、懂规划、会感恩、会独立、会思考”是杨老师在新生年级大会中给大家分享的六个关键词。首先要学会人际沟通,希望学生们将这门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必修课拿到4.0。其次在学习生活中锻炼独立自主能力,同时学会换位思考。再次是要在学习探索中形成自我认识与定位,提前做好职业生活规划,以预留调整空间,为未来四年的奋斗明确方向。


问题二:

对广外学子有哪关于创新创业的建议呢?


创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注重过程。在创意培植过程,重视根植首创意识和企业家思维,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同时要巩固知识,打好理论基础;进入创新培育阶段,则更要注重一个想法到一个完整方案的形成过程,重点关注规模天花板以及核心壁垒问题;在创业实训阶段,要把握商业机会,不断尝试积累,尤其是在项目(产品、市场或者模式)创新方面注重打磨。


问题三:

高年级面对着实习、考研、求职等方面的抉择,可以结合您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的指导经验为高年级的学生作出一些建议吗?


“如果你不知道要往哪儿去,那你就哪儿都去不了!”,高年级学生往往会感到迷茫,关键是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降低青春的试错成本,也能给自己调整的时间和空间。对于考研考公的同学们来说关键是要尽早做出方向选择,集中时间和精力备考并排除身边环境的干扰,制定复习规划并持之以恒。对于求职的同学们来说,首先是做好充足准备,面试前多想想简历是否备好(请不要一份简历包打天下)、对你要找的工作是否充分的了解、个人形象是否得体等等;其次要勇于尝试,争取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不要设定太多限制,多试验后才能知道是否合适,才能赢得更多选择;再者,学会反思总结,在每次面试后梳理面试过程中的沟通等问题,为下一次更完美地展现自己做好积极调整。


四年一日,初心不改耕耘教育沃土;四载情深,丹心一片培育佳木青禾。辅导员是背后无言的工作者,用自己的温情,用自己的行动,成就满园桃李。正如杨老师所说,“我觉得有时只是一个很小的举动”,但一个细节,足以明媚一个秋天



采访 | 叶宝莹 谢卓儿

文案 | 叶宝莹

编辑 | 吴颖

责编 | 范磊 周慧林

审核发布 | 叶开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