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语用错病例辨析

常用词语用错病例辨析

编校知识库 内地男星 2017-07-31 22:14:59 221

     


      之一:“前三甲”不是“前三名”

        将“前三甲”理解为“前三名”这是最常出现的一个错误。譬如有新闻写道:“福布斯公布中国富豪榜,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分居前三甲。”还有一条新闻写道:“‘快乐男声’华晨宇夺冠,前三甲分别是冠军华晨宇、亚军欧豪、季军白举纲。”从内容看,很明显作者想表达的都是“前三名”的意思。

        其实“前三甲”表示的是“前三个等次”,每个等次各有若干人,其总人数超过百人。“三甲”源于古代殿试中对录取者成绩的分等,共有“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其中“一甲”就有三名,就是大家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就是第四名及以后的名次,一般有几十名,赐“进士出身”;“三甲”是“二甲”以后的名次,一般有一两百名,赐“同进士出身”。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与“前三名”相对应的应该是“一甲”。

        由于一鼎有三足,“一甲”共三名,所以状元、榜眼、探花又总称“鼎甲”。因此,如果非要用一个有点古意的词语表示“进入前三名”,可以说“名列鼎甲”“位在鼎甲”或“跻身鼎甲”。

        之二:“俯拾即是”不等于“比比皆是”

        最近去某单位考察,看到该单位为了突出人才众多,在工作介绍中写道:“高层次人才俯拾即是”,此处“俯拾即是”应该是“比比皆是”之误。

        “俯拾即是”语出唐朝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俯”是低头、弯腰之义,表示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不需要到别处去找。不仅有多的意思,还蕴含有“容易得到”的意味。

        “比比皆是”则只是形容多得遍地都是,比“俯拾即是”少了一层“容易得到”的意思。

        俗话说:人才难得,人才有一定的稀缺性,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现和招致的,在不少人心目中能呼之即来的往往是奴才而非人才,人才需要慧眼识珠、礼聘延揽,所以有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千金市骨等成语形容寻找人才的不易。如果说人才“俯拾即是”,虽然表达了人才很多,但同时也表示人才来得非常容易,让人不禁怀疑这些人是否都是货真价实的“人才”。

        并且,“俯拾即是”中的“拾”有“捡”的意思,一般用于形容“物”而不是“人”,譬如鲁迅在《准风月谈·滑稽例解》中写道:“这些名文是俯拾即是的。”又如叶圣陶《倪焕之》:“张开眼来就是材料,真所谓‘俯拾即是’。”“俯拾即是”分别用来形容“名文”和“材料”,没有用来形容“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自然》中第一次写下“俯拾即是”一词时,也是用来形容诗境、诗意、诗材到处都是,也是形容“物”而不是“人”。

        因此,如果要表示人才特别多,用“人才济济”“群英荟萃”“比比皆是”或“藏龙卧虎”都要比“俯拾即是”更妥当。

        之三:“善后”不等于“办理后事”

        在某单位官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工作人员开展善后工作。”再认真看内容,原来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在家安然去世。所以严格来说,应该是工作人员帮助“处理后事”,而不是“善后”。

        “善后”,语出《孙子兵法·作战》:“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是指由于战争旷日持久,劳民伤财,士气不振,物力不济,容易导致其他国家攻其不备,即使是聪明人也不能处理这样的后果。一般是指灾变丧乱后,妥善地料理遗留的问题。由此可见,“善后”在感情色彩上,一般用于处理由于灾难、事故、意外等引发的事情、矛盾、疑难、麻烦,有“不好的”“不幸的”意味。一般的自然死亡,寿终正寝,应该用办理“丧事”或“后事”。

        还有一般性工作的后续事宜也不应用“善后”,而用“收尾”或“收官”比较好。

        之四:“切肤之痛”不是“很伤心”

        舅舅病了,表弟对我说:“我现在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看来,他望文生义,误解了“切肤”的意思。

        “切”在此处是“贴近”的意思,“肤”代指自己、自身,“切肤”就是切身、亲身,“切肤之痛”表示亲身经受过的痛苦,用来比喻感受很真切,重点在形容感受、体会之真,而不是痛苦之大,譬如说:“对于‘一钱难倒英雄汉’我有切肤之痛”“对于‘人善被人欺’我有切肤之痛”“对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有切肤之痛”等等。

        “切肤”并不是“切割”“切除”皮肤,所以不代表疼痛的程度或等级,不能表示很大的痛苦,要表示心里特别痛苦、难受,可以说“痛贯心膂”“痛彻心腑”“痛心入骨”或“痛心切骨”等等。

        之五:“始作俑者”不等于“创始人”

        最近拜读了袁越先生《来自民间的叛逆:美国民歌传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一书,受益匪浅,但其中有一处对“始作俑者”的误用,不得不提。

       在该书中,至少两次出现了“始作俑者”一词,一次在第364 页,作者指出:“旧金山嬉皮士时代的始作俑者,著名作家肯·凯西”,如果说“嬉皮士运动”确实是反道德、反社会的意思,用“始作俑者”也未尝不可。

        在该书第131 页,作者写道:“美国民歌复兴运动的始作俑者,来自西印度群岛的哈里·贝拉方特。”则确实用错了。

        “始作俑者”本义是“开始用俑殉葬的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因为这是对人的不尊重,所以必食恶果。后来用于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肇始人。由此可知,这是一个贬义词,不是中性词,更不是褒义词。

        美国的民歌复兴运动弘扬了该国传统文化,丰富了美国的文化内容,再怎么说也不是坏事儿,哈里·贝拉方特作为这项运动的发起人,功莫大焉,给他扣上“始作俑者”的帽子确实委屈他了。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