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议太能“折腾”,新作品再引期待

杨议太能“折腾”,新作品再引期待

拾趣旅途 内地男星 2025-07-26 07:51:31 27


杨议,为何突然成了“众矢之的”?

这娱乐圈的舞台,唱念做打,本就是一场场人生大戏。只是,有时戏里戏外,真假难辨,看客们也跟着入戏太深。近来,相声界那位“老五”杨议,可不就成了这戏台中央,被聚光灯和口水轮番伺候的主角?从去年七月的“风波”,到今年的“拜师礼”,他似乎总有法子让自己不甘寂寞,屡屡占据“流量”的高地。当然,这其中,他身后那座“靠山”——相声界的老前辈杨少华,功不可没。只是,当这座“靠山”轰然倒塌,杨议在直播中那番“真情流露”,却让不少人恍然大悟:**原来郭德纲多年前那句“良言”,竟是如此一语成谶。**

父爱,有时是蜜糖,有时也是桎梏

这世上,人心的运作,委实玄妙。总有些父母,会将自己童年未曾得到的,加倍补偿给下一代,好似要填满生命中的缺口。杨少华老先生,便是这般。他打小没了父亲,摸爬滚打,尝尽了生活的苦。或许正因如此,他成了个实打实的“慈父”,尤其对幺儿杨议,那份爱,简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杨议跟着父亲学相声,少有挨骂的时候。哪怕头一回登台,紧张得手足无措,杨少华也只是耐心开导,手把手教他如何应对。出去比赛,老父亲即便病着,也要亲自操刀,帮儿子修改本子,助他一举摘得金奖。拍电视剧,杨少华更是二话不说,亲自披挂上阵,甘当绿叶。

有这样的父亲兜底,杨议在人生路上,自然走得顺风顺水。这顺畅背后,也悄然滋生出一种“不知轻重”的脾性。说白了,就是有点儿“狂”。

去年“七月风波”时,侯耀华的徒弟谢雷就曾翻出旧账:当年杨议初出茅庐,为了名气,和苏明杰说好,拉着谢雷搞了一场“义务演出”。可演出一结束,杨议就把谢雷叫到饭店,嘴上说着“捧场”,手上却开了两瓶名酒,加上一桌子菜,愣是花了三千多块。这免费的演出,最终却让谢雷自掏腰包,成了冤大头。

谢雷并非个例。侯耀华、郭德纲,都曾在他手上吃过“哑巴亏”。传闻杨议曾把侯耀华特意打包给他的饭菜喂狗,还在郭德纲探望杨少华时,用刚吃完西瓜的手,当众拍郭德纲的脸。这些陈年旧事,哪是一句“年少轻狂”就能敷衍过去的?

杨议之所以行事如此无所顾忌,在旁人看来,无非是他背后站着一位德高望重的“好爹”。杨少华这座靠山在,旁人总得给几分薄面。可一旦靠山消失,杨议又将何去何从?

靠山倒塌,世态炎凉?

7月9日下午,杨少华老先生猝然离世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瞬间传遍网络。前几个小时还在视频里带货的老人,转眼间竟已阴阳两隔,这落差着实让人难以接受。

网友们在悲痛之余,也生出几分怒气:**一位九旬老人,临终前为何还在带货?** 经过一番深扒,大家才知晓,带货视频并非当天录制,而是三天前。可即便如此,另一个更让人心寒的事实浮出水面:杨少华老先生离世当天,竟还顶着酷暑参加了一个剪彩仪式。

这下,舆论彻底沸腾了。杨家几位儿子,瞬间成了众矢之的,口诛笔伐声不绝于耳。杨家人见势不妙,赶紧删掉了账号里的带货视频,紧锣密鼓地开始张罗老先生的后事。

然而,事情远未平息。7月10日,杨少华的吊唁仪式上,杨家人的朋友“老汪”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大戏。他朝着老先生的遗像,重重磕了个头,然后便嚎啕大哭起来,那句“苦了一辈子了,下辈子不委屈呀,老头!”响彻灵堂。

看客们本就因老先生的遭遇义愤填膺,这“老汪”却还在这个节骨眼上,对着杨家人“贴脸开大”,这不是火上浇油,诚心把事情闹大吗?

果不其然,吊唁仪式之后,网络上声讨杨家人的声音愈演愈烈。无奈之下,杨议只好在7月14日晚,匆匆开了一场直播,试图平息众怒。

杨议的回应,大致有三个要点:**其一,他们兄弟几个绝无虐待父亲,老人家就是“喜欢出去遛遛”;其二,相声界不少人都送来了慰问,并非网上所说的“无人问津”;其三,杨三爷照顾父亲非常细心,不该承受网暴。**

这些回应能否服众,暂且不论。单是他这场澄清兼悼念父亲的直播,从一开始就踩在了公众的“雷点”上。在如此庄重肃穆的场合,他竟然没有关闭送礼通道。更让人跌眼镜的是,他甚至在说话过程中,还下意识地感谢了公屏上刷礼物的网友。

这波操作,毫不意外地再次引来骂声一片。线上被网友骂得狗血淋头,线下又被身边人“阴阳怪气”。可以说,父亲去世之后,杨议的处境,就是典型的“万人嫌”。

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当年郭德纲那番关于“教育”的话,字字珠玑,分量十足。**

郭德纲的“良言”,今日方解

郭德纲也是当父亲的人,但他教育儿子的方式,与杨少华老先生截然不同。杨少华是“慈父”,而郭德纲,则更像是一位“严父”。在他看来,天下父母没有不心疼孩子的,但这疼爱,绝不意味着一味地溺爱和纵容。

郭德纲曾有一句经典名言:“你把他(孩子)骂够了,他出去之后就没有人再骂他了。你说是你骂他好还是让外人骂他好?”

当年,这话被网友们拿来对照年纪轻轻的郭麒麟,不少人觉得郭德纲似乎过于严苛。然而,再看看如今杨议的处境,便会明白,郭德纲的这番话,真是一点儿也没说错。

父母能当孩子一时的靠山,却无法成为孩子一辈子的拐杖。若能从小给孩子立下规矩,教导他们明辨是非,那孩子日后踏入社会,便不会因为一时的行差踏错而遭受责骂。

反之,如果父母一味纵容,任由孩子放飞自我,那孩子总有一天会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挨到更多、更狠的耳光。

如今的杨议,不正是活生生的例子?曾经有父辈的光环庇护,他可以张扬跋扈,可以“不知轻重”。可当这层庇护消失,曾经的“狂妄”便成了他如今寸步难行的“原罪”。

结语

父母爱子,自当为之计深远。毫无疑问,杨少华老先生是爱孩子的,他那份爱,给了杨议一个衣食无忧,顺遂坦荡的人生。然而,这份爱或许给得太满,太浓。

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一味的溺爱,有时反倒会束缚了他们展翅高飞的羽翼。或许,适当的严厉,反而能磨砺出更坚韧的品格,让他们在面对风雨时,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这娱乐圈的浮沉变幻,终究是人性的舞台。故事讲到这里,结局似乎已定,又似乎未完待续。各位看官,不妨留下您的灼见。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