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尔·桑德伯格:向前一步的力量

谢丽尔·桑德伯格:向前一步的力量

职场女超人 欧美女星 2015-05-06 20:56:47 301

谢丽尔·桑德伯格,现任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曾经的google高管,身居福布斯百强女性榜第5名,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并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她的关于“女性、工作及领导意志”的著作《Lean In》中文版《向前一步》,于2013年在国内发行。


个人认为,标题翻译为“向前一步”有些牵强,对Lean In更好的解释来自于杨澜的序言:“那些习惯了一进会议室就自动坐在第二排,即使自有高见,也不主动发言的女性,是时候坐到桌边来,身体前倾,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不得不说,该书非常容易产生共鸣。作为一名女性,每天都要与自身性格中的自卑和焦虑不断斗争;作为一位上班族妈妈,每天都要在内疚中不断挣扎;我就是那个每次开会的时候坐在后排不主动发言的人,是那个怀疑自己能力、将成功归结为运气和别人帮助的人,是那个不愿意被贴上太聪明标签的人。在读后发现,原来不是我一个人有过这种感受。


在这种共鸣让我们feel better的同时,桑德伯格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女性将社会的负面期望内化也是重要因素。她给出了一些在职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实用建议,包括坐到桌旁来(即向前一步)、让你的伴侣真正成为合作伙伴、以及在离开之前不要放弃(无暇读书的朋友可以直接看她的TED讲座)。幸运的是,我们也有让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父母,以及愿意让一切变成可能的老公。此时,放下负罪感,“带着你已拥有的、尽可能地努力去做”就足够了。





《向前一步》阅读书摘:


1. 除了社会竖起的外部障碍之外,女性还为存在于自身的障碍所影响。由于缺乏自信、不敢争取表达的机会、在应该前行时往后退。是的,我们总会或多或少地让自己退缩,我们将一直以来接收到的负面信息内在化了:女人说话坦率是错误的,女人有进取心是错误的,女人比男人权力更大也是错误的。
女孩在学校里被赞赏的“善于服从”、“先举手,被叫到再回答”的行为,在工作环境中并不被倡导。

2. 实际上女性可以同时拥有家庭和事业,也可以让二者都顺利发展。2009年,莎伦·密尔兹(Sharon Meers)和乔安娜·斯特罗布(Joanna Strober)出版了《两性相处》(Getting to 50/50)一书,全面回顾了来自政府、社会科学与原始资料的研究,进而得出结论:当父母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时,孩子、父母和婚姻三方面都能得到极大的发展。数据清楚地揭示,分担经济来源和抚养下一代的责任会减轻母亲的负疚感;若父亲加大对家庭的投入,孩子也会成长得更开朗、更健康。布兰迪斯大学的罗莎琳德·查特巴尼特(Rosalind Chait Barnett)教授回顾了关于“工作—生活平衡”的研究,她发现担当多个角色的女人焦虑更少,其心理上也更健康。职业女性可以收获许多成果,包括更稳定的经济与婚姻状况,更健康的身体,她们对生活的满意度通常也会提高。

3. 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当她们所取得的成绩被人称赞时,会感觉那些称赞是骗取来的。她们常常感到自己不值得被认可,不配受到称赞,并心存负疚,就好像犯了什么错。即便那些在自己的领域成就斐然,甚至已是专家级别的女性,她们仍然摆脱不了这样一种感觉:我其实只是个技术水平或能力都很有限的冒牌货,现在的荣誉不过是因为碰巧被大家发现了而已。


4. 如果让一个男性解释自己的成功,他通常会归因于自己内在的能力和技巧;如果问女性同样的问题,她一般会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之所以表现得好是因为她们“真的非常努力工作”,“运气不错”,或“有别人的帮助”。在解释失败时,男女也不同。当一个男性失败时,他会归咎于“研究得不够”或是“对这件事本来就不太感兴趣”等;当一个女性失败时,她会相信是由于自己本身缺乏能力导致的。类似地,当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接收到负面的反馈时,相比男性,女性的自信和自尊会遭受到更大的打击,由此引发的失败和不安全感的内化会伤及她未来的表现,所以这种心理模式具有严重的长期负面影响。

5. 从儿时起,被文化所强化的信号就警告我不要被贴上“太聪明”或“太成功”的标签,这种警告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作为一个女孩,被认为很聪明尽管在很多方面都有好处,但这并不会让你在男生中变得特别受欢迎,或是变得更有吸引力。


6. “职业生涯是方格架,而不是竖梯。”正如洛里所描述的,竖梯会限制人的行动——要么往上爬要么往下退,要么站在梯阶上要么跌下来;而方格架能让一个人拥有更多探索的可能。要爬到梯子的顶端只有一种方式,但要爬到方格架的顶端则会有很多方式。方格架的比喻适用于每个人,尤其适合那些处于事业初期、转行阶段、由于外部障碍止步不前,或休息一段时间准备重新进入职场的女性。和僵直的梯子相比,女性若能够走出一条时上时下、迂回曲折甚至偶尔会误入死胡同的独特路线,才会为自我实现提供更好的机会。此外,方格架可以为更多人提供更宽广的视野,而不是只有那些站在最顶端的人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但是在竖梯上,大多数攀爬者都不得不盯着上面一个人的屁股。

7. 女性除了要应付这种两难处境,另外由于性别成见,有时还必须在没有额外报酬的情况下做额外的工作。当一个男性帮助同事时,被帮助者会觉得亏欠于他,并且非常有可能给予回报。但如果是一个女性对他施以援手,这种受人恩惠的感觉则相对弱些。女性就应该乐于助人,不是吗?是她自己想要帮助别人。弗林教授称此为“性别轻视”(gender discount),意思是人们预设女性有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意愿,一旦违背这样的预设,女性就会在职场上尝到苦果。另一方面,一个男性对工作伙伴施以援手则被看作是在做额外的工作,他会因此得到更好的评价、加薪和奖金等回报。令人更沮丧的是,当一个女性拒绝帮助同事时,她通常会得到不太有利的评价,回报也更少。但如果拒绝帮助同事的是个男性呢?他通常不会受到什么惩罚。

8. 接受风险,选择成长,挑战自我,在应该晋升的时候主动争取更高的职位(当然,一定要面带微笑),这些都是自我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引用一句我最喜欢的话,它来自才华出众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放弃自己力量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认为自己毫无力量。

9. 当女性需要在工作上发愤图强时,男性就需要在家里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看过很多女人由于太有控制欲或过于挑剔,结果无意中打击了男人分担家务的积极性。社会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固守母职”(maternal gatekeeping),意思就是:“天哪,你这样做不对,放着我来!”所有涉及孩子的事,父亲都会唯母亲马首是瞻,这就给了母亲极大的权力来鼓励或是阻止父亲的介入。如果她总像个看门人似的,不愿意“放权”,甚至还质疑丈夫的努力,那么他就会越做越少。

10. 我深信一个女人最重要的人生决定是:她是否愿意拥有一个理解她、关心她的人生伴侣。我所认识的女性领导者中,她们的人生伴侣都倾力支持她们的事业,无一例外。以前大家都认为,只有未婚女性可以升到最高领导层。事实正好相反,大多数成功的女性商业领袖都拥有自己的人生伴侣。财富500强企业的28位女性首席执行官里,有26位已婚,1位离异,只有1位未婚。她们中很多人都说过,“要是没有丈夫的支持,比如帮着照顾孩子、处理家庭琐事以及为了我的事业而迁居等,我就不会成功”。

11. 真正从家庭搭档关系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夫妻双方,还包括他们的下一代。职场之所以比家庭内部发展得更完善,某种程度上在于我们是作为成年人进入职场的,但我们创建的家庭模式其实植根于童年的记忆。我这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看到的是母亲照顾孩子、做家务,父亲挣钱养家,所以自己成家后也很容易陷入这样的模式中。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他的母亲在外工作,这样的男性在结婚后,他分担的家务会比其他男性更多, 这种现象并不奇怪。越早打破传统的循环,我们就能越快地实现真正的平等。

12. 试图做到一切还期待做得超级完美,这必然导致希望落空。完美主义是我们的大敌。格洛丽亚·斯泰纳姆的话很贴切:“你不可能做到一切。没有人能做两份全职工作,不仅把孩子照看得很好、一天三餐都下厨,还可以在凌晨享受性高潮……女性运动要反对的就是‘女超人’。”
心理学家詹妮弗·斯图尔特(Jeniffer Stuart)研究了一群耶鲁女毕业生工作后的生活状况,得出结论说,对于这样的女性,“既要事业又要做母亲,尤其容易导致焦虑和压力。由于她们对工作和家庭都有完美主义倾向,所以面临的风险非常高。而且一旦达不到理想状态,她们很可能会彻底地往后退——从职场完全回到家庭,或是截然相反”。


13. 我回忆起此前在麦肯锡听到拉里·卡纳里克所说的那些话,突然意识到如果我再不对这种状况加以控制,就无法把这份新工作坚持做下去。我会因为见不到家人而懊悔,很有可能还没等到休假就决定辞职。我开始强迫自己在每天下午5∶30离开公司。虽然我身体里每一处好强、进取的细胞都在尖叫,让我留下来,但除非是有特别重要的会议,否则我都会毅然地准时走出办公室。一旦这样做了,我就发现其实我能做到。我不是宣称我一周只能工作40个小时,我也从来没这样说过。在谷歌时,我的工作地点基本在加利福尼亚,但在脸谱网则常常需要出差。所以不出差的时候,我都会按时下班赶回家陪孩子们吃晚餐。

14. 对母亲来说,控制负罪感和时间管理一样重要。当我休完产假回去工作时,其他上班族妈妈都告诉我要有心理准备,因为有一天我儿子可能会哭着要保姆而不是妈妈。果不其然,当他11个多月大,能在自己房间的地板上爬来爬去,有一次被玩具绊倒了,他大哭着向保姆而不是我伸出小手。我十分难过,但戴夫认为这是个好兆头,他的理由是,在儿子的生活中我们是核心人物,但对照顾他的人形成一种依恋感则有利于他的成长。我理解他的逻辑,尤其是现在,但当时我真是难过得要死。

15. 如果我必须为成功下个定义,那就是:成功,是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并且接受它们。记者玛丽·柯蒂斯(Mary Curtis)在《华盛顿邮报》中指出,为任何人所能提供的最好建议就是:女人和男人都要放下负罪感,即使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没什么奥秘——带着你已拥有的、尽可能地去努力。


最后,根据纽约时报中文网消息,谢丽尔·桑德伯格的丈夫和最好的搭档,SurveyMonkey公司首席执行官戴夫·古德伯格(Dave Goldberg)上周五在墨西哥度假期间意外去世,现年47岁。在丈夫的葬礼上,桑德伯格深情地说,“他让我感到被完全地理解,支持,给了我无限的爱。”


哀悼,Bless。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