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包括江苏在内的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前沿,也是引进外资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和条件发生重要变化,通过江苏与其他东部沿海省份的对比,找到差距和不足,借鉴有益的经验,有利于江苏进一步稳定外资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
从引进外资的总量上看,自2003年到2014年,江苏实际利用外资保持了12年全国第一,2015年被广东超过。江苏实际利用外资在2012年达到最高值后已经连续三年下滑,2015年的规模降到了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其他沿海省份均保持增长势头,与江苏的差距也逐步缩小。2016年上半年,江苏实际使用外资144.54亿美元,同比增长0.01%,广东实际利用外资115.46亿美元,同比下降15.74%,江苏利用外资规模重回全国第一,但是否已经探明底部还有待观察。在引进外资的结构和质量上,江苏和东部沿海省份均表现为第二产业利用外资逐步下降,江苏服务业引进外资发展迅速,但占比仍不及其他省份,引资质量也有待提升。从外资来源地的结构上看,东部沿海省份的外资主要来源地都是亚洲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危机后,来自欧美的投资波动较大,香港始终是第一大投资来源地。从投资方式上看,外资企业以独资为主,沪苏独资程度高于其他省份,技术外溢效应不高。各省内部利用外资区域结构严重不平衡,都存在着引资比重较大的地区,而该地区又以一两个城市为重点。
沿海各省份在稳定外资规模压力增大、外资转移难以避免、自贸区经验逐步推广以及服务业利用外资持续提高的形势下,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战略重点。江苏应充分借鉴其他沿海省份的有益经验。
1、江苏应该发挥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特色,牢牢抓住对外招商引资,不动摇不松懈。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制定科学的外资评价和干部考核体系,调动和激发各地区引进外资的积极性。从依靠优惠政策和要素驱动的招商模式转为提高招商引资的“软实力、软环境”。
2、要坚持江苏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量稳质升。抓住外商对华投资从要素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机遇,着力引进以开拓国内市场为目标的外资,既降低要素成本上升对引资的不利影响,也逐步改变“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增强外资与本地经济的关联度和贡献率。充分利用江苏制造业的雄厚基础和优势,将外资与企业制造装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紧密结合,提升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资水平。
3、以省内市场为依托,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大力促进为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配套的金融、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教育、医疗、养老、文化、旅游等生活服务业利用外资。加强现代服务业的精细化招商,根据服务业不同的市场准入要求,从各细分服务行业的异质性出发,采取不同的服务业引资政策。充分发挥消费市场对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导向作用,推动外资深度融入和服务于江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积累新经验,探索新模式。
4、引资与引技、引智有机结合,促进外资在研发创新领域的高端集聚。结合江苏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积极引导外资转向创新和高科技领域,重点支持设立外资研发机构。以外资研发机构的增多,进一步广泛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国际创新要素和资源。鼓励外资研发中心与江苏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开展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我省研发机构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5、提高苏北苏中地区引进外资和承接苏南外资转移的能力。利用当地的要素资源和产业优势,围绕目标地区、目标企业有针对性地搭建特色招商平台。重视“以商招商”,提升知名度,形成招商引资的良性循环。鼓励支持苏南地区的外资逐步将制造加工环节和生产基地转移到苏北苏中地区,把研发、设计、运营、财务、营销等环节留在苏南,使三大区域各自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形成苏南与苏北苏中地区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
作者:江苏省社科院世经所所长张远鹏研究员,徐清博士
该报告获石泰峰省长重要批示!
长按二维码,一键加关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