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中带泪的喜剧,当年周星驰做到了

笑中带泪的喜剧,当年周星驰做到了

幸福色 港台男星 2016-05-04 09:31:52 156

1999年,《喜剧之王》上映,在这部电影里,周星驰基本摈弃了以前他的作品中,其他导演给的一些屎屁尿元素,再加入自身的经历,拍出了一部可以说颇有点人文气息的喜剧。

 
喜剧拍得让人发笑本身就不容易,让人发笑但事后没有印象更不容易,再往上,是让人发笑事后有印象,以及最高境界的笑中带泪。

 
高端的是,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不玩分裂,比如一部分疯狂搞笑,另一部分却是极致煽情,他将做了完美结合,并在其中加入了他特有的无厘头风格。

融会贯通,任督二脉很顺畅。

 
比如这段,短短一个电话,拍出了小小龙套的辛酸却不肉麻:

霞姨,无对白的有没有?

--没有

看不清样子的呢?

--都说没有。


本来拍到这个份上,大可用比较煽情的方式来插入点悲情,加上周星驰的品牌,以及曾经的龙套岁月,这招应该也会奏效,且获取同情。

但周星驰反而用上他的那招无厘头:

完全见不到的有没有?


都说《喜剧之王》中,带有很大一部分周星驰自传的影子。

当年一段时间周星驰做的都是龙套类的小角色,但每一个角色,他都全力以赴却无法得到认同。

更有当年周星驰问郑裕玲:“你觉得我会红吗?”

郑裕玲直接回答:“不会。”

 
《喜剧之王》中,周星驰就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出那时候这种小人物的无奈和认真执着。

别人怎么看,不重要,哦,不是不重要,而是改变不了,但是自己不能看不起自己啊。

所以片中,每次受到打击,周星驰一直在问:“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但却依然坚持看着那边《演员的自我修养》。 

龙套的辛酸,大家即使没有体会,也肯定多少能知道一点。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带着大大的抱负,加入了漂这一群,最后却由于生活,把梦想抛到脑后,虽然坚持,却不敢再想当时那份抱负。

 
说实话,片中那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如果是在一个人开始群演之路之初说出,我觉得没有那么大的份量;但是在遭遇了一系列挫折后,仍然能坚持地说出那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的人,不管怎样,我觉得是值得敬佩的。

这,也是片中这句话让我觉得很经典的原因。 

而《喜剧之王》中,不仅因为这些,还有星爷把那些心路历程放在片中,让这部喜剧,更有了带泪的份量。 

比如那段:参加了大明星杜娟儿电影演出的星爷,虽然是个龙套,但怎么样也是个牧师。

事先也跟导演打了招呼:“我能不能在这个角色身上加入自己的理解?”

得到导演敷衍的允许后,星爷最后在这段戏中戏中,就成了那个再多给一点时间就死去的牧师。

 
结果呢,因为导演没有把他当一回事,结果使得这个镜头因为周星驰,废了。

片中的星爷,对这件事还是怀疑:“我做错了什么?”

一个龙套,难道就不能有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吗?

就像当年拍《射雕英雄传》时,做为龙套的星爷问导演:“待会梅超风来杀我的时候,我能不能挡一下再死?” 

结果我们看到的,是那一下没有挡成,星爷直接被一掌灭口了。

但是如果回头去看这段视频,可以发现,星爷仍然在用心表演这个角色,比如他就在走向死亡的路上,用肢体语言表达出了瑟瑟发抖的害怕感觉。

 
《喜剧之王》中还有这样一段:片场遇到突发状况乱成一团,扮演死尸的周星驰被搁置在一遍,后来蟑螂跳到周星驰身上,于是一群人冲过去往他身上招呼老拳,只为打死一只蟑螂。


在片中,当时导演早已忘了喊”CUT”,但作为演员,周星驰认为一具尸体是不能动的,所以任人糟蹋却坚持一具尸体的责任。

当然桥段有点夸张,且还有无厘头,这种无厘头,当年在《回魂夜》中也有类似桥段:星爷在那片中说出一句“七窍流血是七窍流血,死是死,这是两回事。” 

所以,尽管看《喜剧之王》的观众不会相信一个正常人在被踩踏,殴打的情况下还能保持不动,但这个常理却不重要。

厉害就在于这里:违背常理的东西,在这个片子中变成是合理的。

所以,才会有星爷后面说出那句:“我的角色是具尸体,导演不喊CUT,我就不动。” 

这件事的真实版本是这样的:

当时拍《九品芝麻官》之时,在一场验尸戏中,尸体由田启文扮演。

当时周星驰在田启文身上夹了几个衣架子,这场戏拍完后,周星驰问田启文:痛不痛?

田启文回答:“痛啊!怎么可能不痛,不过导演没喊卡,是不可以动的。”  

 
这样喜感的夸张+笑中有泪的桥段,还有很多。

几次周星驰找吴孟达拿饭盒,以及经过吴孟达辖区的戏,都拍得有点谍战剧那样的感觉。

拿几个饭盒而已,拍得如此油而不腻,星爷的功力,岂是小小一个演员那么简单。

 
但是吴孟达这个角色背后的故事,其实还是有点让人唏嘘的。

当时,这个角色是万梓良出演的,万梓良当年也是大哥级的人物,星爷后来也曾经受过万梓良的提携。

甚至万梓良结婚,星爷是伴郎之一。

 
可是这个圈子就是这样,当年的大哥,如今没有自己的小弟红了,也没有自己的小弟混得好了。

接着,有一次周星驰在拍摄的过程中,由于临时改了拍摄日期,没有通知万梓良,结果等了好几个小时的万梓良发飙,不拍了。

我倒不是想说这件事谁对谁错,只不过站在万梓良的角度,遇到这样的事,爆发我想总也是人之常情吧。

 
最后说一段《喜剧之王》中最让我触动的戏吧。

原来因为大哥档期没空,于是周星驰得到一个机会能做主角,为此,他认真地进行了重重准备。

正以为一切要熬出头的他,突然就因为制片方一句:大哥又有档期了,于是被打回原型,再次变成了那个龙套。 

这样的落差,换有些导演拍,或许又将是一段煽情。

但换到星爷这里,却是用无厘头喜剧的方式,拍出了那种笑中带泪的感觉。

或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悲的事情,其实也蛮可笑的。 

就是这段抢剧本的戏。

“不知道您介不介意把剧本还给我们呢?”

“哦,好。”

但是,在还剧本的那个过程中,那个很简单的事,星爷拍成一场拉锯战。 

没有表情上的依依不舍和爆发,只是那个手指一直不忍心放,最终把剧本拉出了一道口子。

抢不过只能松手,但拉锯的两人却仿佛一场大战般,弹回了座位。

 

这里,星爷并没有说出一大段对白,告诉对方“我做了多少准备,一个演员也需要尊重”等肉麻的话,有的只是一个落寞的表情,静静地消失在门口。

那个背影,会不会让人有种联想:“他好像一条狗啊。”

  

不管怎样,当年那个跑龙套的,一步步也从龙套变成了星仔,再变成了星爷。

所以,他才有了后来在自己的电影中,用自己的想法,拍出了自己的故事。

当年那些看不上周星驰的人,都没法想到这个小子能变成这么厉害的一个人。

 
那个成了的星爷,终于也能以自己的方式,拍出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电影里讲的是自己的过去。

只不过,还是想放上一碗毒鸡汤:有机会讲述自己的故事,并拥有很多观众的,仍然只是少数;有的人,或许就没有机会为大家讲述自己的故事;也有的人,曾经接近那个讲故事的点,却最终没能讲成。

 
但是,这个今天终于能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星爷,他的过去,也和很多人一样,曾经卑微,却依旧努力。

结果不是人人相同,但是开始的时候,或许大家都是一样的吧。

当然,有个好爹这类的,不属于讨论范围。


——————————————————————————————————

与其赏析电影,不如享受电影。

长按以下二维码,一起看电影吧~小丑微博:“库布里克小丑”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