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庆,趣福建行程小伙伴福州散团之后,我于细雨霏霏中前往鼓山,行至山下不觉已晴空万里,山路被阳光洒满。
进山门前请了一位讲解员,这位来自山东没有导游证的小伙子将鼓山人文历史佛理禅心包括马尾船政文化三坊七巷典故如数家珍般向我娓娓道来。两个小时一晃而过,喝茶聊天的时候我才得知他在港务公司工作,工作清闲,因为对福建文化的喜爱,在此地担任讲解,不仅肃然起敬心生好感。
一个“闽都亲子文化之旅”的小小种子,也因这个人的存在而埋在心间。
2017再度到访福州接团,一切都非无缘无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首日到达,放下行李直奔三坊七巷。
古早味的劫后重生,前提是遗忘。
穿行于目前中国在市中心保留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三坊七巷,那些朱漆木门、雕花窗棂、石板铺路、流线型的马鞍墙、门口蹲坐的威武石狮。人在其中,犹如进入了时空隧道,感觉又回到了那久远的有着儒雅人文古风的历史。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是中轴线
福州脱胎漆器色彩瑰丽,光亮如镜,视如重器,轻若浮云。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三坊七巷的中轴——南后街两旁大大小小的店铺里陈放的民间工艺品绽放着特有的光彩。筷子、软木雕、寿山石雕、纸伞、脱胎漆器精巧雅致让人爱不释手。福州特有的传统小吃——五果汤、锅边糊、同利肉燕各个色香味儿俱全,回味无穷。
一片三坊七巷城,半部近现代中国史。回程和伙伴们继续走起
专营莲子产品的小店
榕树垂髯下专注捏面人的老师
第二天,出发前往茉莉花茶生产基地。
“窨得茉莉无上味,
列作人间第一香。”
茉莉花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汉朝,当茉莉花从天竺一路北上抵达福州,茉莉花茶就慢慢萌芽于这片神奇的土地。
紫茉莉。由于茉莉花都是夜间开花,花茶的窨制不得不在深夜进行。
茉莉花是福州市市花,其香气清婉柔淑沁人心脾。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四窨之上,便为佳品,即具鲜花之甜美而又含茶叶之清新,仿佛春风般让人温柔沉醉。
在福州小伙伴引领下,参访茶厂,走近那些执着而坚持古法制茶的人。
做茶的师傅说:“出茶时要连续熬夜,从晚上9点开始,要一直忙到天亮,困得眼皮直打架,但是没办法啊,你要做出好茶,只能在那个时间点,堆温、通花、翻动、散热,让所有花儿都开放,把花儿的所有香气都吸到茶叶里,半点偷懒都来不得。”
茉莉花茶是农耕文化的缩影,是福州人的骄傲,也是国之瑰宝。若在孩子们心中留有这一方茉莉清香,未来当他们在世界各地游历时,身上带着这茶,饮来就是故乡的味道。
名词解释:窨(音印)~利用茶叶的吸附作用和茉莉的吐香作用相结合,成功的把花香转移到茶叶中。
离开茶园,赶赴罗星塔。
罗星塔位于福州马尾,你去或不去,它就在那里,屹立了百年。
这座不算宏伟不算高大看似平凡的一座小塔却在中国航运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被国际认证的“中国塔”。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罗零基准点设于罗星塔对岸马江低潮水位,是当时闽江乃至全国流域高程起算点。
(罗零基准—过去东南各省测定航道及潮水水位都以罗星塔零点(罗零)为深度准面(海拔原点),是一个国家统一的高程起算基准面。称为罗零基准。)
过去几百年中,从世界各地邮到马尾的信,只要写上"中国塔"就可寄达。
然而这座让人骄傲的塔下,戚继光曾痛击倭寇犯境,郑成功曾筑堡训练抗清水师;中法马江海战800余水师官兵壮烈殉国。
石塔高耸,见证一代代中流砥柱力挽狂澜,推动历史之潮风起云涌。
罗星塔公园不远处,就是马尾中国船政博物馆。
博物馆讲述的这座学堂,曾引领一个时代。
马尾闽安自唐朝后千余年一直被作为防卫福州的军事要塞以及海关口岸的重镇,被誉为福建省第一门户。
喜欢人文历史与船政文化的小伙伴将会受益匪浅,在这里可以对海船模型、海战遗物、马尾船政学堂,中国海事史等进行细细了解。
中国第一艘钢铁战舰、第一台蒸汽机、第一架水上飞机、第一艘千吨级轮船是在哪里诞生的?当时远东最大、世界第二的船坞在哪里?…都是在福州马尾的福建船政学堂。
詹天佑、邓世昌、北大第一任校长严复、美国波音公司首任总设计师王助、通用公司首任总设计师巴玉藻都是当时福建船政学堂学员。
150年前,左宗棠在福建马尾开办了福州船政局。钱能买来世界先进的装备,制度跟不上却终将会被时代的潮流淹没。中兴名臣们倾尽毕生心血打造的北洋水师最终也未能改变大清没落朽坏的命运。
然而中国近代先驱放眼世界,为科技强国、为救国强军,为民族奋进上下求索的精神,仍然感召着吾辈后人,当志存高远。
走出博物观,一碗特色锅边,结束当日午餐。
来到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东、西、北三面青山环抱、群峰如屏,南临八一水库、碧波荡漾,龙潭溪自北向南流贯园中。
这株榕树王是一棵没长气生根的细叶榕。它冠幅1330平方米,可容千人乘凉;年近千岁,据说是北宋知府张伯玉亲手所植。
看着是不是很像一颗巨大的西蓝花啊哈哈!
千年古榕旁,一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观鱼池名为“榕荫观鱼”。据说池内有15000多尾锦鲤,在此凭栏驻足,或投饵喂食,俯瞰游鱼如花,远望古榕苍翠,别具闲情逸致。
第三天,一个小时前往永泰,永泰上山盘旋一个多小时山路,从景区大门再入内半小时,终于到达云顶。
海西冰川遗址绵延几公里,七条型姿各异的瀑布点缀其间,最大的金钟瀑布落差100多米,气势磅礴,飞珠溅玉。
延着瀑布下山,谷底第4纪冰川形成的冰臼遗迹。雌雄百年红豆杉,傲然矗立在云顶,聆听了数百年的山谷回声,依然葱郁。
峡谷中古木参天,到处都是从岩石的缝隙中生长出来的百年古树。岩壁覆盖着厚厚的苔藓,水汽润泽中苍翠欲滴,石头温柔地开出花来。
水是云顶的精华,
天上挂下瀑布,
地下冒出清泉。
动有溪流、暗河,
静有天池、深潭。
然而
排队等缆车三小时
出海西冰川
出景区
盘山公路下山
到酒店、近晚八点
整个人都不好了
还好家长们都很包容
没有一个抱怨
第四天,离开永泰,前往永春。
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世界陶瓷之都。而德化窑,则早就被称做中国的民窑,世界的官窑。
从宋元起,德化窑的瓷器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作为德化至今还可烧制瓷器的龙窑仅剩下三座,其中的月记窑是现存最完好、最久远的一座,堪称龙窑的活化石。
月记窑依山顺斜坡而建,窑首、窑室、窑尾全长33米,目前还不间断地用柴烧窑,每月一次。空间相当大,一窑烧制需两周时间,全靠人工控制火候。
经过长期的使用后,窑的内壁表面产生了一层透明光亮的物质,就像挂在窑壁上的汗珠一样闪闪发亮,这种被窑工们称为“窑汗”的神秘物质,就是“釉”的表现形式。
经由“窑汗”启发,窑工们悉心专研,使瓷器因为“釉”的产生,完成了它从陶器的蜕变。
趣趣和小伙伴们走进月记窑,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叹德化人四百年来通过这窑的烧制,将技艺和智慧传承至今实属不易。
德化特有的瓷土高硅低铝,形成独有的玻璃相,烧成后瓷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光润明亮,凝白如脂。经七百年前驴友马可波罗传至西方,蜚声海外,她美腻的瓷色,被热爱艺术的西方人热切的称为“中国白”。根据色相不同,又分为猪油白、象牙白、鹅绒白。
明代时,德化白瓷以超越黄金的价格,成为西方上流贵族继续追逐的对象。
一行众人,纷纷惊叹德化瓷丰富的塑形力。以陶瓷之脆性,表现衣褶之柔软;以陶瓷之生冷,表现肌肤之温润;德化白瓷堪称冠绝古今,前后无人堪比。
第五天上午,经历了云顶急行军的我们,被一个小景区惊艳了。除了没有游客之外……
这个距永春县城23公里的小峡谷群山如黛,林壑幽深,怪石林立,瀑布层叠,原生植被茂盛,生态环境原始自然,栈道也设计非常人性。三个小时走下来一点儿也不累,几位年长的爷爷奶奶级客人,还觉得意犹未尽。
出河谷,午餐后,浩浩汤汤一行人来到武术村。
永春白鹤拳是源于康熙年间福建省永春县的一个拳种,几百年来,已经传播到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传播最广的民间传统武术之一。
我们的小拳师,每次授课都被徒儿们逗得乐不可支
其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的方七娘,是武术界考证确认的史实。而由女性首创的民间武术在武术界并不多见。
咏春拳和永春白鹤拳之间是否存在渊源关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今天参访的武术村落的辜师傅言之凿凿告诉我们李小龙的截拳道、叶问的咏春拳、日本刚柔流空手道都是由白鹤拳升级演化而来。
此村仅林氏一族,在清朝就出现20个武举人,其中有2名考中武进士,在泉州的武术史上写上精彩的一笔。
今日,辜师傅不仅带领各弟子为大家做了精彩的现场表演,并悉心指导小朋友还有热情高涨的粑粑们练习永春拳的基本招数。
还有部分女同学在一旁自由挥舞大刀木棍三尖叉拗各种造型,引来女拳师不断叮嘱:小朋友,这把叉打过山上老虎的,传到我已经是第五代,你要小心些。
最后前往永春老醋厂
三千年前杜康发明了酒,他的儿子杜杼则用酿酒剩下的酒渣发酵出了一种“酸酒”。
因为酸酒是由酒败坏而得来,人们便取酒的甲骨文“酉”与有陈旧之意的“昔”合并,称之为“醋 ”。
讲解牌上说中国人吃醋的历史悠久,醋的种类万千,味道也各有所长,其中以山西老陈醋(高粱)、镇江香醋(糯米)、四川保宁醋(麦麸)、福建永春醋四种的名号最为响亮,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醋”。
前面三种醋都属于开缸固态发酵方法,在制作方法上都属于北方醋。南方制醋系则是采用关缸液态发酵,永春老醋就是代表选手。
永春老醋以糙糯米为主料,以红曲米为发酵剂,还会加入芝麻调香,香气十分独特。又因为它的颜色棕黑,因此也被称为“乌醋”。乌醋酸味略薄、甜味略重,配海鲜刚刚好~酸度为北方醋的一倍以上。
永春老醋经精工发酵、陈酿多年而成,据工作人员介绍,从酿制到成品最短的时间要经过几年,最长的老醋有三十余年。
展厅里的酿醋缸花纹精细有趣,缸里的陈年老醋酸菌有的年纪都比小朋友还大,它们每天吃着独爱的芝麻慢慢发酵着。
在永春小伙伴带领下,我们在观看了永春老醋酿造历史介绍,品尝兑了蜂蜜、果汁的果醋和各种年份老醋。游戏环节小朋们竞相博饼赢醋之后,那色泽棕黑、酸中微甘、醇香爽口的老醋还是令人欲罢不能,团友把桌上给游客试吃的醋腌萝卜醋泡黑豆也打包了。
名词解释:永春老醋液态发酵~酿造永春老醋,先要将糙糯米浸泡、蒸煮、过滤冷却,继而加入红粬、陈年醋母混合发酵,之后兑入芝麻进行陈酿。
晚上回到酒店,感谢团队中福建小伙伴指点,安排落实当地特色餐馆解决大家的晚餐,万分感念。人心不足地祈祷最好以后趣每一处,都有当地人参团,比如说广东人和我趣广东,日本人和我趣日本……万一实现了呢可以为团友们造福。
第六天抵达泉州,终于来了一个给力的导游。
九日山,一说因晋代南迁者,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此登山高瞻远望,故称之。但其实,九日山山前便是晋江,曾经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便是从九日山前的码头起航的。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处于繁荣期,来泉州进行贸易的船舶增多,它们趁春夏的东南风而来,又顺秋冬的西北风而去。于是,每年启航扬帆之际,泉州郡守和司舶官员,都要登上九日山,为即将出航的船舶祈风,并在九日山上刻石以记。
这些摩崖石刻从五代到明清多达七十余处,其中记载古代泉州海上交通的祈风石刻就有十余方。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泉州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抵达九日山时各国专家学者对此胜迹赞叹不绝,并留下了考察记事中英文石刻,为九日山的石刻碑文增添了新的一笔。
在“舶司岁两祈风于通远王庙……”祷词中,我们或许能够感受丝路上那漫天的风浪,以及第一代海神庙通远王庙里那虔诚的愿望。
祈风仪式虽今已不在,但海神庙里的祈愿天人相应的香火依旧旺盛,就如那不熄的灯塔,仍然在人们心里的某个角落里闪烁。
离开九日山,走在蟳埔村的石板小路上,两侧都是“蚵壳厝”,使人眼花缭乱。岁月斑驳下的海蛎壳墙上生长出的绿色,这远渡重洋而来压船舱的蚝壳在福建被渔民们变废为宝,建成的屋厝雨不积水,冬暖夏凉,有着“千年砖,万年蚵”之说。
著名的福建三大渔女之蟳埔阿嬷发髻围着塑料花围簪,日复一日坐在屋前检查织补渔网,撬着牡蛎的硬壳。回复两条微信,接了一通电话,然后在迷宫一般的渔村里,迷路了……
坐在大巴上等小伙伴,前往千年开元寺
双塔凌云是泉州十八景的第一风景。开元寺东西双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也是古城泉州城市标志,两塔塔身浮雕精美,筑工缜密,经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仍屹立不倒。
寺内供奉着五方佛的大雄宝殿后回廊上,立有两根十六角形印度教石柱,柱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分刻成四面,每面各刻一个圆盘,每幅都讲述着印度教神话故事。
图片来自度娘
和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一样、这是明代修大雄宝殿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的。宗教信仰的多元融合海纳百川,也是海上丝绸起点泉州的特征之一。
除了这些,镇寺之宝千年古桑据说已经有1300多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桑树。
还有古代能工巧匠巧妙创造的“飞天斗拱”,雕刻精美,集佛教妙音鸟、基督教天使和中国飞天造型于一体。
中国建筑史上著名的偷梁换柱事件也发生在这里。这里还有告诫“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的“麒麟壁”……
最令人震撼的万人勤佛—这个相传千年的佛教活动,于每月农历廿六在开元寺举行。
一天走下来,终于明白当年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为什么对泉州赞语:
“此地古称佛国,
满街都是圣人。”
开元寺外穿街走巷,停驻在各种衍派门楣下,猜测户主姓氏,从何处迁徙到此
一扇门、一面墙、就是穿越时光的故事
终于抵达泉州木偶剧团
木偶剧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形成,是最早的戏剧形式。
泉州木偶剧团为了传承、传播这一非遗艺术,自去年七月起,在嘉礼馆每周有好几场公益演出。他们剧团的表演者好多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经常应邀赴国外演出交流,还曾亮相在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
他们的唱腔有近300个,节目有700多个。表演时,操控者边唱边走台步,身姿配合剧情中木偶的动作很一致。一般一只提线木偶有30根线要操控,木偶的举手投足都表现得惟妙惟肖。
今天的表演中小沙弥下山、钟馗醉酒等节目,演员和人偶都配合得天衣无缝,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细腻的演出赢得了满堂彩声
第七天,洛阳桥离市区不远。
中国是桥文化的故乡
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
桥在中国文化里意喻着通达和幸福
走一座桥看一处风景
一座座古桥就如人间彩虹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
筏型基础、养蛎固基
渡实跨海,去舟而行
易危为安,民莫不利
【趣福建】“海内第一桥”洛阳桥,每块石头都在讲述着“海丝”的故事
它是中国桥梁史上的一座丰碑
也是四大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勤劳智慧的人民总是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车行一小时来到崇武大岞渔村。
这是一座不同于周庄、锦溪、乌镇等江南古镇般柔情似水的古城—崇武,从名字到石头城墙,再到城墙外拍打着礁石的澎湃海浪,处处彰显着它热烈阳刚,坚毅执着的独特气质。
古城侧旁,惠安女民兵哨所高踞海岛渔村一角。这是全国唯一有编制执行巡逻任务的全部由当地渔家女组成的哨所。其职责除了海防巡逻放哨之外,还兼任本村消防员工作。
惠安渔女善家务、多才艺,据燕子导游不完全统计,她们会的工种有~耕田、开路、锯木、扛石、拉板车、造房子、雕石、织网、裁衣。她们敬公婆、教子女,事事能干、样样出色…听得我们瞠目结舌,除了随喜赞叹之外,纷纷询问:爸爸去哪儿了
图片来自度娘
特色渔家宴后
前往中国最美沙滩之一
崇武西沙湾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世界万物无不包罗在宇宙之内
而宇宙又蕴藏于世间万物之间
作为一种地上的元素,沙子的阅历是如此古老而久远。为什么孩子如此的迷恋沙子,它无穷的变化可以帮助支持儿童的
触觉:感觉到自己,进而感受和他人的界限,通过他人的触摸感受到爱和温暖。
感知:不同质地的沙子,如湿沙、干沙、颗粒粗细不同的沙子…最后慢慢的让他们的感官越来越细腻,越来越敏锐。
塑型:拍打沙子或用铲子将沙子铲起,塑型,可以发展孩子精细动作,协调能力。和身体平衡对应思想上的平衡一样,外在的形塑也使儿童逐渐塑造自己。
创造力、想象力、满足感、自我成就和空间感知、以及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都是看似平淡无奇的沙水赐予孩子的最佳童年礼[愉快]
第八天,回到福州,朝山
福州鼓山,以山巅有巨石如鼓,每逢风雨大作,颠簸激荡有声而得名。位于山腰海拔处的涌泉寺风景秀美,自唐灵峤禅师降伏毒龙开山后,闽王建寺延请神晏国师居住,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为禅宗名刹,祖师道场、“八闽第一丛林”。
山门前古道山石叠嶂,古树蔽日,苔痕斑驳,随处可见夺目的摩崖题刻,全山共计三百余方,堪称福建碑林。整个寺院依山傍势,建在山峰的颌处,堪舆行家称为“燕窝穴”,使得寺院藏而不露,见山不见寺。
寺前有一壑泉水清澈涌溢,故寺名涌泉;又因此泉源是灵峤禅师受罗汉托梦而发现,故泉称罗汉。寺前照壁题刻“知恩报恩”、经导游提醒窥见其中玄妙:善醒世人,知小恩,报大恩。寺门雕梁之上的鎏金匾额“涌泉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玄烨的手笔。
镇寺之宝为藏经阁内佛牙舍利,历代高僧大德刺血书写的经书六百余卷,以及明以来佛经雕版万块。
涌泉寺因其刻书种类之多,数量之大被誉为“中国第一法窟”,昔日辉煌,可见一斑;刺血为墨书就经典,一部血书,往往费尽书者毕生心血。
清风徐来,我如一粒尘埃,藉着风一般的因缘再次来到鼓山,不知何处是下一站。
一切都非无缘无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愿各位能从回顾中体味一些福建历史的“厚重”, 去品读,去感悟,从中汲取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同时欣赏到福建古韵犹存的自然人文交融之美。
——静羽(青山无争、凉风习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寒假】马尾、榕城、永春、沙滩、温泉、峡谷、九日山、开元寺、三大渔女、提线木偶—趣福建7日行程,已于官网上线。
仅开两期,为保证品质,每期仅接受30人左右报名。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线路详情↓↓↓
报名后的小伙伴,请及时添加静羽微信:18916712167 备注:0203或0208趣福建***家长
趣趣八月部分活动回顾(点击文字进行阅读)
【往昔回顾】 七月来了,我们要去哪~2017暑期活动一
【往昔回顾】站在七月的尾巴,眺望来时之路~2017暑期活动二
近期周末活动(点击文字阅读)
【趣农场】(1014、1015成行;1021招募中)踏遍千山、越不过一粒米的牵绊—稻亦道2017(10.14/10.15/10.21)(自驾.昆山)
【趣博物】穿越亿万年时光来看你—属于我的石头记(琥珀手工会)(10.22、徐汇)
趣趣2018寒假部分活动及回顾(点击文字进行阅读)
【圣诞.寒假】(0203余1,0126成行、0213付费中)自然学校滑雪、阿寒湖温泉、星野TOMAMU—日本北海道8日雪国童话之旅(独家)
【寒假】彩虹之国、狂野海岸,最贴近大自然的旅程——行走南非极致体验(独家)
【圣诞.寒假】冲浪课程、海龟放养、出海浮潜、手工技艺、竹子学校、火山徒步—巴厘岛全景探索之旅(独家)
【寒假】台北-日月潭-清境-高雄-垦丁-花莲--台湾全景9日之旅(独家)
【寒假】冰雪王国、梦幻雪乡,雪乡-长白山-雾凇-B线(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