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编辑=倪儿
转载请联系后台
让人无语凝噎的《爵迹》
6月11号郭敬明最新电影《爵迹》预告片曝光后,毫无意外地引起了狂热的吐槽大潮,万箭齐发,不留余地。
还未上映的片子已经有了快一千的预测评价,每一个人都在互相较量谁才是真正的高级黑,毫无保留的一星,齐刷刷扑面而来。
这样的热度和这样的待遇,也就只有郭敬明消受的起了。
|长度:02分43秒|
这部片子里的人若不看演职员表,根本猜不出来谁是谁。
中国版暴风女?患了白内障?请用郭敬明代言的闪亮滴眼液。
这是谁?
尔康?谢娜?给我急支糖浆!
但实际,参演这部片子的演员们是:
电影《爵迹》改编自郭敬明的同名小说,由郭敬明执导,范冰冰、王源、吴亦凡、林允、郭采洁、汪铎、严屹宽、李治廷、陈伟霆、杨幂、陈学冬、郭敬明、联合主演。
无语凝噎。
网友们说这是网游宣传片还是华丽的cosplay?
但是郭敬明告诉大家的是:
《爵迹》是“华语首部全真人CG电影”。
这是个不小的噱头。CG电影在拍摄时,和传统电影是不一样的,在这已公布的海报上,大家可以感受得出来。
即说,整部电影,没有一个镜头实拍,全由特效做成。
据说演员都是在绿幕背景下表演,所有的背景、衣饰都由后期电脑生成,大家想必都玩过网络游戏,在网络游戏里,换装备的话,会在游戏角色上有所体现,比如把宝剑换成一对锤子,DUANG……锤子就出现了,再比如把布衣换成铠甲,也是手一点就搞定。
在电影里,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想让范爷来身红的,红的就来了,来身绿的,绿的就来了。
其实我们并不陌生。
《阿甘正传》里的羽毛
《奇幻森林》成群结队的动物
《金刚》
《指环王》咕噜
《阿凡达》纳美人
那么到底什么是CG电影呢?
广义:CG电影是指影片本身在真实场景中拍摄并由真人表演为主,但穿插应用大量虚拟场景及特效的影片。通常的手法是在传统电影中应用CG技术增加虚拟场景、角色、事物、特效等对象,以达到真假难辨,增强视觉效果的目的。
狭义:CG电影是指是整部电影中所有的视觉产物(场景、角色、物品、特效等等)全部由计算机生成的CG动画或CG图片所构成的影片。但其视觉效果全然区别于传统的2D动画片。一般采用离线渲染,区别于实时渲染的DEMO和引擎电影(所以有人用“CG级”形容一些次世代DEMO)。
时光网曾有评论:
诡异谷是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提出的,在CG角色领域指的是随着CG角色越来越接近真人,观众会突然觉得这些角色看上去不对劲,甚至有些恐怖、诡异。
只有跨越了诡异谷,人们才难以区分CG角色和真人演员之间的差别。
而跨越诡异谷的关键,则在于CG角色的眼睛。
由于当时的技术是无法捕捉到眼神的,因此CG角色往往长着一对“死鱼眼睛”,显得非常诡异。
可以想象,我们会在看《爵迹》时看到多少恐怖画面。
在从业者的眼里,CG有着别样的意味,意味着好看么?图样,它意味着烧钱。而且往往CG镜头的烧钱速度,比现实中真的烧钱要快得多,也狠得多。
下图是龙妈的龙,就是设计师用迷之鼠标加创意搞出来的。
据郭敬明发布会现场透露——
所有角色,范冰冰头发最贵。
有9000多根引导曲线,整个有超过四十万根毛发。所以处理起来真的好痛苦。
但是动作捕捉依然是一项需要表演驱动的技术。能用技术诠释好角色的,都是演技派。
从咕噜到金刚,再到猩猩王凯撒。
《时代》周刊才能评价安迪·瑟金斯在《猩球崛起》里的表演:
细致入微而具有爆发力,值得一座奥斯卡小金人来嘉奖。
以及您的好友卷福也这么卖力。
而《爵迹》主演——
一部分是稚嫩的新人。
王源
林允
以及“面瘫”著称的
杨幂
和陈学冬
演成什么样不说也知道。
细思极恐的郭敬明
郭敬明从来都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受众粉丝群都是谁,更知道这些一定会买账的粉丝们喜欢什么,所以痛点一击一个准。
从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时间,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就占据着整个暑假档期的票房之最。他也当之无愧的成为“10亿元导演”。如今拍了《爵迹》更是如此。
《爵迹》作为郭敬明的十年出道纪念作品,首印达到惊人的两百万册,缔造全国印量最新纪录。
大多数人可能不太能体会这个数字有多恐怖,举个栗子。某机工社参加年度研讨会,一位蛮知名的作家的书,卖到了三万册,大家全体为他鼓掌,说些“挺牛啊”“卖的不错啊”之类的话,要知道在座的都是各文化公司的主编级人物。
事实上,过去做书时,像天涯上非常火的作者的书,首印量也不过在5000~10000,能够卖完再加印的,算下来也并不多。所以,你想想两百万册是什么概念。
因此,就像《魔兽世界》拍成电影,很多人要无条件无理由的连看三场,《爵迹》出来后,看过书的粉丝也必定想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效果。
何况,郭敬明也要参演献出银幕的处女秀,这又是一个噱头,如此商业智慧,你不得不服。
青春年少时看过几本郭敬明的书丝毫不丢人,如今粉转路或粉转黑,也很正常。
只是我们理应看到的是,除了吐槽,我们也应该再往前走走了。
知乎网友张兆杰说:
对于一部电影,我会更关注电影本身,它的叙事技巧,它的剧情结构和涵义,电影外的东西,并不是很关注,出于编剧学习的需要,我几乎会看所有上映的影片,好的有,烂的有,但即使烂片,能混到在院线上映的程度,其编剧也肯定是资历不凡牛逼闪闪的人物。
有句话叫时间用在哪,就成功在哪。
我过去把很大一部分时间用来吐槽烂书和烂片,但实际上回头看,自己的写作和构思能力也并没有提升多少,学会的无非是花式吐槽和鸡蛋里挑骨头。
现在,我更愿意把精力用在别的地方了。
说到底,拍什么样的电影是他的事,而选择看什么样的电影则是我们自己的事。
近 期 热 门 回复关键词可查看 6月观影指南 | X战警角色大全 上海电影节的票去哪儿了 | 魔兽 纪录片《高三》| “粽子”电影 林正英 | 李安讲座分享 有视角的影视资讯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