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彩中华》:让戏曲“流行”,让传承“有形”

《喝彩中华》:让戏曲“流行”,让传承“有形”

广电时评 内地男星 2019-03-16 21:30:46 1843


《喝彩中华》第二季在尝试丰富节目思想性的同时,锐意创新戏曲表达,为中国戏曲这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普及推广,提供了更多可能。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3月15日晚,随着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智取威虎山》选段从“小杨子荣”的口中唱出,东方卫视开年档季播节目《喝彩中华》第二季也迎来了收官的盛典之夜。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质、量同升,“现象级”节目也不断涌现,如果在文化节目中选出各题材代表性节目,在诗词和国宝之外,以传统戏曲为切口的《喝彩中华》很难会被忽略。

 

从个体热爱到大众推广

中国戏曲作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流传至今的唯一,经过长期孕育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戏曲剧种三百余种。随着社会变迁和新媒体普及,中国戏曲面临愈发严峻的考验:如何促进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2017年《喝彩中华》第一季开播,为文化大放异彩添了份“助力剂”。当年,中国电视观众迎来“浸在文化里”的一年。从年初被誉为综艺节目“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到年末“让国宝活起来了”的《国家宝藏》,全年各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推出的以文字、诗词、历史等人文领域主题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数量超过50档。

 

那么,传统戏曲与现代传媒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聚焦中华戏曲文化,在《喝彩中华》中,一群热爱戏曲的普通人登上节目舞台,为自己钟爱的戏曲艺术“喝彩”。这一模式突破了早期戏曲节目表现形式,不仅为电视观众提供了接近戏曲艺术的机会,也打开了电视节目推广戏曲文化的新思路。

 

时隔一年半,《喝彩中华》第二季则在拓展戏曲多元表现手段以及参与人群的广泛性上更进一步,吸引了更多普通观众亲近传统、走近文化。就像喝彩观察员王珮瑜在节目伊始的期盼:“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关注和热爱戏曲艺术,希望更多人能够拥抱传统文化。”

 


歌唱家朱明瑛以扎实的戏曲功底演绎沪剧《燕燕做媒》和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歌手李玲玉则用自己钟爱的越剧全新演绎了代表作《天竺少女》;喝彩观察员方芳与演员何赛飞为唱出《十八相送》的最佳效果,反复排演,以及演员许娣、歌唱家吕薇、青年歌手平安等人讲述各自对戏曲艺术的执着故事……每一位“喝彩人”的经历都令人动容。而更动人的还是盛典之夜中,一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戏曲传承与发展的艺术家的登场,他们用朴素的话语传达着自己对传统戏曲最深沉的爱——在喝彩的舞台上无论是艺术家、明星、奥运冠军,还是普通的戏曲爱好者,他们皆因这份热爱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热诚又鲜活的代言人。

 

打破“戏曲”边界 直达电视观众

戏曲一直是《喝彩中华》的核心但如何让第二季节目保持新鲜感,让传统文化对“见多识广”的电视观众保有持续的吸引力成为困扰导演组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节目第二季总导演衡娟提出,团队要努力成为传统文化的“当代翻译者”——既要用电视手段表达好传统的精髓,同时又要符合现代人的语境,触动他们的情感。要实现这种“翻译”和传递,在衡娟看来,导演组一方面要心怀对传统的敬畏,做足功课;另一方面也要勇于“折腾”,尝试各种破界

 

为此,节目不仅在原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故事环节,以情动人,更在表演环节上,融入各种不同艺术门类的元素。这种破界融合并非简单的1+1,而是一个艰难的反复打磨过程。大到不同艺术元素的气质磨合,小到调门与节奏的匹配,都需要台前幕后付出难以计数的心血与努力。

 


歌手郁可唯与评弹名家高博文演唱改编的《知否知否》融合了流行音乐与评弹演唱技法,女声的细腻与男声的儒雅让观众仿佛置身幻境;古老的泉州木偶与电音歌手王绎龙的电音版《木偶戏》让人体会到时尚与传统融合的与众不同;喝彩观察员霍尊首次尝试越剧,携手尹派名家王君安将自己的《恰好》改编成越歌,吸引了许多观众在节目官微下为这对全新组合“喝彩”……“改头换面”的《喝彩中华》在保留上一季“底子”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呈现出中国传统戏曲的包容性与当代化的无限可能。

 


在内容拓展上,《喝彩中华》第二季也尝试多元阐释与价值升华:通过来自不同领域的喝彩人多样化的故事讲述,让人感受到戏曲文化并非与你“毫不相干”或者“难以理解”。事实上它是可以深入到不同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乐趣享受甚至是一种精神动力。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来到节目中为传统守望者喝彩,随着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的演绎,樊锦诗坚守初心守护敦煌石窟55年的不凡经历再现在观众眼前;影视导演滕俊杰讲述了自己与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的惺惺相惜,因为对国粹京剧的敬畏与执着,他们用3D全景声技术打造了一系列京剧电影;来自台湾的艺术家澎恰恰登上喝彩舞台,讲述自己坚持18年打磨剧本,传播歌仔戏延续闽南文化的历程……以戏曲为载体,第二季节目在展现戏曲艺术美好和趣味的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文化自身蕴含的巨大感染力以及文化传承中信念的非凡力量。

 

节目之外的期待和使命

瑜说:每个人爱上戏曲、认识戏曲、邂逅戏曲都有每个人各自的故事,只要接触、发现、认识了戏曲的美好,就是一辈子的事。

 


与往常的模式不同,第二季盛典之夜的关键环节,是一批戏曲界后起之秀向各剧种国宝级老艺术家们致敬。随着11位老艺术家逐次出场,他们对戏曲一生的执着与坚守化成一个个具体数字:72岁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从艺59年,一直视戏曲为快乐源泉;72岁的昆曲表演艺术家张静娴,在舞台上演了60年才子佳人的爱情,而她自己也好像与昆曲艺术谈了一场不会褪色的爱情;75岁的表演艺术家马友仙与秦腔结缘67年一直教导学生要做高水平的演员,以回报观众和前辈大师;92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舒昌玉从艺78年,更是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梅派艺术的推广与传承……在打造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之余,节目传递着一种贯穿始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没有他们一辈子的坚守和奋斗就不会有今天传统文化百花齐放、生生不息的景象。

 


回顾这一季的《喝彩中华》,这样令人动容的环节并不少。无论是歌手慕容晓晓怀着完成母亲期许的愿望,深情演唱黄梅戏《女驸马》,还是盛典之夜王珮瑜演唱了一段经典《珠帘寨》,亦或是演员李小萌与王雷夫妇携手一曲《霸王别姬》等节目都让整季节目的影响力边际不断扩大。

 

与相继推出三、四季的其它文化类节目相比,“两岁”的《喝彩中华》仍年轻,如何在众多文化节目中崭露头角?或许能在其节目口号从“为梦想喝彩,为中华骄傲”到“拥抱传统,喝彩中华”的变化中,窥得创作方向:打破传统的创作思维,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传统文化,让传统走近当代,让经典贴近生活,让文化类节目与传统文化在“破”与“立”中互相成就。


作者:宓柯


编辑:叶晨玮 江勇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广电时评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号、凤凰号、搜狐号、百家号、网易号、北京时间等媒体平台。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