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再不抓紧爵士乐教育,中国音乐肯定会断层
崔健的矛头指向的不止是音乐教育本身,而是社会对音乐教育的歧视真的非常深刻!整个社会中的人被市场性统一性的思维所驱赶走向一个封闭禁锢的现状。我们的资本市场没有帮助我们的文化进入一个多元化并且具有包容性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
而这段采访背后透露出了一些客观事实,比如国内音协清一色古典音乐,搞理论的人本身水平也不高。同时他还着急的是:我们应该更多的听到音乐,更多的受到更好的音乐教育,但眼看着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所受的音乐教育还不如我们的时候,就很着急,大量热爱音乐的人人不知道应该怎么学音乐,这个时候我们也觉得中国光是经济发展了,音乐教育并没有发展。作为音乐人本能地期待新生代能够有像我们自己成功那样的范例,可现实中这种机会并不那么多,只能感到着急。
人人都知道张学友,周杰伦,张惠妹,陈奕迅等等,时间长了偶然一听到某某某就感觉好新奇,感觉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实际上在你们的视线范围之外存在很多同样甚至更优秀的乐手或歌手,只不过他们没有被包装成你们看到的那个样子罢了,而那些不够优秀的乐手或歌手正是苦于不进则退的音乐教育水平。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发现那些老歌手还能有市场空间,频频出现在各大节目或演唱会的原因——有实力上台面抢他们饭碗的优秀新生代少了。
其实那么多人对崔健采访里说的这段话有意见,是因为要表达的是对中国音乐教育、音乐行业缺乏深度的担忧,为其带来的后果而捉急,他实在没有用恰当的概念去阐述自己的观点,他只好找了爵士乐这个词。他个人也站在音乐专业的角度,这多少有为自己专业辩护和抬价的倾向。
我个人对国内的爵士音乐教育没有多少直观的了解,比方说具体有多少学生、老师,现状和作品如何,民间爱好者有多少,大约的组织形式,俱乐部的数量,活动形式和频率,在线的相关网站论坛有多少,有干货的和真正有价值内容的有多少,我都不甚清楚,只是知道有北上广有一定的专业人士在国内外小圈子里默默耕耘,因此我是没办法描述现状的。
从在网上的主流音乐软件及评论观察,得出一些我个人直观的见解,尝试去猜一下现状——叶公好龙的多,真正的爱好者少。不要说普通的非专业群体,就算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也没有多少人能分清楚爵士乐的概念、风格。把Ragtime、R&B、Blues当成是爵士乐的非常普遍,更糟糕的是以为弄几个复杂一点的和弦就叫爵士,提到Jazz就言必称“慵懒、小资”。除了堆砌几个自己都没完全弄懂的名字概念,基本就是两眼一抹黑。这种类型的问题和回答在知乎和其他网站上很多。
更有甚者兴致勃勃地要你给他示范一下爵士乐,教他怎么弹,结果连七和弦的声响都不习惯,嚷着叫“这不好听”,更不要说给他听现代的,尤其是2000年后的爵士乐作品。他们只是喜欢自己心中认为“唯一正确”的“爵士乐”,而不是真正无穷广阔的爵士乐。味道纯正的他未必认得,他们比较喜欢咖啡厅里似是而非的轻音乐。
而我们实际还在补课中。国内不是没有爵士乐的专业人士,最近几年国内的经济和需求比起其他西方国家要好,资源和人自然就会流过来,但基础薄弱还是摆在那里,一般人希望了解这种音乐,可是之前连渠道都没有,只能摆弄一些三、四手还不知道正确与否的资料;听众多数只是感到新奇,而并没有多数人能接受得来这种声响,所受的音乐训练也不足以支持他们建立一套必要的系统来欣赏;人才是不缺的,但基本还是从国外受教育回来的,本土没有依靠自己力量培养出来的人。各种教学体系很混杂,没有形成有效的,大部分人只能靠野路子乱学。
崔健那个时代的音乐人,他们疯狂地去补西方音乐的课。从最早的Rock&Roll、英伦、前卫、雷鬼等等,他们吸收了无数养分,才形成他们那个时代的摇滚乐。如果你认为这一切流行音乐都很通俗很简单,那就错了。前卫摇滚的复合节奏;迷幻摇滚对Modal的应用和即兴,效果器的应用,包括人们都很听不惯的各种特殊音效;Garage、Punk的种种接近噪音的声响……
音乐需要好奇心,不仅是对你自己喜欢的音乐,还需要对你不甚喜欢的音乐,你都要保持好奇心去了解,慢慢拓宽你的视野,才会接受你所不熟悉的各种新声响,了解新的技术。否则你就永远困于自己感兴趣的小天地,还夜郎自大。崔健就是担心新的音乐人只盯着商业上的成功,而忘记像前辈那样保持好奇心,去不断学习。我再怎么讨厌凤凰传奇和韩流,也会去听听月亮之上和呕爸刚弄死他,再怎么不对电声不感兴趣,也会去听听那噪音一般的作品,尝试从音乐大家庭的角度来了解各位成员。
崔健的谈话里面还提到了“古典音乐”给人的刻板印象,好像“古典”就是照谱直弹,只负责演奏层面。这个现象的历史不是很久,懂点音乐史的人都知道不是古已有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晚期,音乐一直是创作和演奏不分家的,从牧歌发展而来的ABA曲式,重现的A部分就有很浓重的即兴色彩;巴洛克的数字低音就是最早的“看和弦即兴”;从莫扎特到李斯特,个个都是即兴好手,至少也不是一无所知。
今天学院里的“传统古典音乐”教育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是19世纪法国音乐学院开创的。那时他们认为社会的分工可以发展到音乐上面,于是把音乐教育一分两块:演奏家只需要专心于演奏技术,任务是训练自己的重现的技术;作曲家只需要专注创作,实现的事情留给演奏家。本意是好的,让人能集中精力。可发展到今天,大伙觉得音乐学习就是学习怎么弹一首曲出来,我花了大价钱,好歹听个响。还出现了入学演奏成绩不好,给调剂到作曲系这种怪事。
认真,就能形成深度,国内的音乐就缺这个。国人总笑日本,说他人太死板、少子化危机、经济停滞不前、讲规矩到太变态,可就是“认真”二字,甚至有时候太过执着,才形成今天如此庞大的音乐产业,音乐渗透到每一个普通家庭和年轻人里面,日本人玩音乐就像中国人玩乒乓球一样普遍,如果再数数近四十年华语流行乐,有多少曲子是从日本过来的。因此不敢说他是世界第一,但至少也创出属于自己的爵士流派。获得这种认真和深度,才是重中之重,而不是仅仅纠结于缺少何种类型的音乐。可惜今天的社会需要大家快速形成商业利益的能力,很少有人沉下心来去认真。
谈到最核心的关键,就是音乐教育还是停留在缺乏深度的认知上,这不仅仅是业界的锅,也和大众对音乐的价值取向有关。如今普遍的观点,无论是高层还是民众,音乐只是附属品和工具,对它充满功利性的眼光,评判它的标准就只有一个:它能不能带来实惠。
基础科学研究在普通人看来不明觉厉,不能理解也没看到直接的利益,但却能被“这个东西迟早会成为XX应用”说服,有最终的产品能让人感受“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有实惠。音乐其实也有,可惜是从没有人会详细给你解释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它什么样的好处,许多时候只是得到一个虚无缥缈的“陶冶情操”。人人只会被恐怖片的情节和场景吸引,而不会知道它的配乐是和声学、歌剧艺术、现代电子音乐、实验音乐、好莱坞商业配乐理念的产物,对于不少人来说它可有可无,反正我是木耳,我又没注意到。
音乐里面有很重的一部分,比如理论和技术,它和理工科是很相似的,需要了解发展脉络和专业练习。我个人是接触到作曲相关的技术、作品分析的体系,才发现它和数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从音的选择、节奏型的选择、对位、和声规则……你要完成一首作品就必须将这些东西综合考虑,过程不比解一道数学难题要容易。尽管我过去数学成绩并不理想,但我却发现数学的学习和教育给我带来非常重要的逻辑推理思维体系,能帮助我获得音乐学习和分析的能力。
就像不少人认为的那样,我买菜才需要用到四则运算,后面的微积分根本是多余,考过以后就忘了,以后也用不到,可有可无,甚至想把初小以后的内容请出高考。今天对音乐的教育态度,学了一点小学的皮毛就认为够了,再多都是浪费,反正我又不当音乐家。这和想请数学出高考的那些人是多么相似。才会有不少人和家长以为“文化课不好就去当音乐艺术生,肯定比学语数英容易”,或者是“艺术生就是文化课不好的人才会去当”。
由此而来的是社会全面的对深度的无视,无论是对其理论还是技术的实现,因为这些没有“价值”、不能带来直接的“利益”,反而是细枝末节的利益——比如很多人的父母早年间不支持孩子走音乐这条道,是看不到收益,而部分玩音乐的人认为懂个乐器可以泡妹子、高考加个分、朋友面前好显摆——被看作是音乐的收益,同时整个九年义务教育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上对于音乐教学没有做出指标性要求,先天已经不足,后天教育跟不上,最后产业极有可能会扭曲。
有时候我也在想,现在的市场环境和贫瘠的音乐土壤,加上大数据的帮助,大家听什么样的音乐是会被掌握了资源和渠道的商人钻空子的,反正中国人要听音乐,那我们就先占领市场,或者占领购买音乐的人群的口味,研究他们的口味,事先做好准备,去做出一些商品性的音乐。我不认为它一定是坏的,但如果过分的话,就会是更糟糕。
目前国内的音乐市场,仅仅是依靠电视台的选秀节目,这和样板戏有多大区别?选秀节目唱红的歌越多,越是音乐的悲哀。中国现在已经走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而中国音乐在世界领域内离主流很远,主要的原因在市场,如果靠音乐本身说话的话,至少全世界都有机会轮流坐坐,而中国音乐市场的顽症——版权问题,在解决它之前,音乐教育这那的,一切免谈,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回到最终的落脚点,音乐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民间的基础上,经济发展之后,大家不再把音乐当作一种休闲娱乐,进一步加深了音乐教育的认知。觉得音乐能让自己的生活真正的丰富起来,于是渴望学音乐,买乐器学音乐。而现实中,近些年乐器的销售的确在大幅度增长,说明中国人听音乐的时代即将到来,大家都在用音乐交流。今后人们一定会明白,音乐是一种精神追求!!崔健也说了,这是人类的本能,从古文明就有了。
既然崔健不满现状,那我希望崔健出来教音乐,音乐这个东西,学了就得教,传承断在自己这给音乐交代不下去。做音乐,教音乐,两个事情都干完,才能算个完整的音乐家,
随着接受音乐教育正统的人多了,那么这个质量才慢慢会提升,这是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