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孙俪的“育儿观”刷爆热搜!
她说:
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痛的情绪发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拥抱,不要说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那些大道理等他们情绪好的时候再去说吧……
这才是正确的三观,说的也太惊艳了。
没错,不顾虑孩子情绪,就讲道理也是一种“家暴”!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画面:
带孩子去游乐场玩,直到天黑了他都不愿意回家。
你说回家,他非要再玩一次。
你劝说他:时间到了,我们再不回家就黑了!
甚至对他又吼又喊,但他依然不肯走,还哇哇大哭,一点辙都没有。
每次和娃讲道理,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我一朋友遇见这事做法超赞,简直是教科书式的示范。
她没有阻止孩子,也不劝说,更不会吼孩子,而是对娃说:
“你可以玩,但我们就没钱打车回家了,要走回去,你同意吗?”
孩子欢快的答应了,玩的也很欢乐。
最后回家时,儿子说,“妈妈,我们打车回家吧”。妈妈说,“我们没有钱了,只能走回家”。
孩子虽然无奈,但也只能乖乖地和妈妈走回家。
路很远,天也越来越黑,孩子又害怕又累,就这样,他战战兢兢的和妈妈走回了家。
从那以后,孩子遇到这样的事,便再也没纠缠过,更不会随便闹情绪。
正如卢梭所说: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
对孩子讲道理是下下策,有时候让孩子亲身体会才是教育的良方。
有人不解:为什么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讲道理,都变成了无效沟通呢?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
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3岁前,给他讲道理根本没有用!
我们都知道,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
左脑负责逻辑思维,讲究秩序和规则;右脑负责形象思维;用来接收和解读情感信息。
孩子3岁之前,左脑发育还不完善,逻辑和理性比较弱。更容易被自己的感受所控制。
简单来说就是,就是孩子太小,理解不了道理!
举个例子来说:
当成年人看到桌子乱了,大脑会根据之前的记忆进行思考,经过对比,他会发现桌子乱了,需要打扫。
但对孩子来说,他看到桌子乱了,是不会觉得乱的,因为他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好。
对他来说,桌子乱只是眼前的场景而已。
就算你对他说,“要打扫卫生”之类的道理,他也听不懂、听不进去,因为他只关注他眼前的场景。
所以,当我们再看到熊孩子干的各种无脑蠢事,也不用感到奇怪了。
仔细想一想,成年人和两三岁的孩子讲道理、谈条件,根本就是开玩笑。
就像博士生对没上过学的人谈微积分,简直对牛弹琴啊。
或许,父母和孩童思想碰撞的那一刻,才是亲子之间最大的隔阂吧。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①不讲道理,与孩子“共情”
正如孙俪所说,当孩子发生愤怒、不满的情绪时,最好先给孩子拥抱和关怀,让孩子知道我理解你。
比如,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你现在很难过吧?”、“如果我是你,我也会很生气”,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接纳,这样孩子的情绪就会变得平静下来。
当孩子情绪平静下来了,再和他沟通会更容易,或许也可以尝试讲故事或者其他孩子比较能接受的方式来告诉孩子对与错。
②运用自己的权利来“控制”孩子
当孩子心智还不成熟时,特别是1~3岁的孩子,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没有对自己选择负责的能力。所以,家长不能放弃自己的决定权。
孩子听不懂道理,但看得懂行为!
比如,当孩子不想上学、吃药或者哭闹时,家长们可以用表情来告诉孩子不可以,比如低头加上“嘘”的手势。
在国外有一种非常流行的教育叫做“漏斗教育”,这种“上宽下窄”的教育认为:
在幼儿早期,孩子不能分清是非时,需要爸爸妈妈多设立规矩,适当的引导那些东西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
孩子最初的世界,是父母给的,而这个世界里最初的规则,也需要父母规定。
③适当放权,学会引导
尽管孩子心智不太成熟,但是我们也需要适当的放权,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
生活中,只要影响不大的事,我们都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想法。
比如出门穿什么,可以让他自己做主,允许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除此之外,我们要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强化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如果孩子能认真的完成任务,要及时表扬他,这样他下次会做的更好。
④不过多焦虑,顺其自然
养娃的路上,妞们不用过多焦虑,有时候要顺其自然。
因为有些事,只有当孩子亲身经历,才会真正的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当他亲身体会后,自然就懂了,这就是成长。
还有,妞们要真诚地听孩子讲话,给予配合,才会让孩子得到尊重。
如果一味地只讲道理,不谈感受和爱,对孩子是一种莫大伤害。
毕竟,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送福利
《脑发育训练 · 双语游戏书》300w日本妈妈的选择,邓超疯狂pick,日本脑发育专家最新力作
整套5册,300多个手工游戏,游戏科普两不误。边玩边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脑力训练,全方位刺激孩子大脑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