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这篇最初是我发表在虾米的乐评,写于2011年。今天不知为何很想重听这张发行于99年的神专LOVEppears,便鬼使神差地打开了网易云音乐,却看到某一首歌的热评里有一句特别眼熟的话:
仔细一想,不对啊,这话怎么好像是我自己写的?!于是我就翻出了这篇乐评。想着自己不能再这么深藏功与名了,就把这篇乐评重新发在这里。权当留个纪念。以下是原文。
1999年的某一天,我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看见路边音像店窗上贴着一张海报。一个长发的姑娘,好像裸着上身,长发遮住了胸口,而似乎引进公司为了遮人耳目一样,还画蛇添足地用蓝色的大字挡住了那张海报上争议纷纷的胸口——“滨崎步”海报上那姑娘的胸口上,就被打上了这三个大字。
看到这张海报时,我并非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在那个日本流行风盛行的岁月里,孩子们对于那个东洋世界有着别样的好奇,这好奇或许还不仅来自于动漫。2000年的世纪交界口上,一些经典的日剧曾在那个大城市里风靡一时。而我也曾在另一张报纸上听闻了1999年最受日本人喜欢的十大男女明星——那一年安室奈美惠仍是最有名的女歌手,而与滨崎步同时出道的铃木亚美是“男高中生最喜欢的amigo”。报纸上所用的ayu的照片似乎看不清楚她的脸,只是说,这位1998年出道的姑娘成了“女高中生们的最爱”,纵使我并不能从这张报纸上得知,那一年女高中生们最喜欢的女星到底长得什么样。
事实上之后我花了很长时间去寻找那张报纸上的照片——那张没能看出ayu面孔的照片。甚至在购买了Loveppears之后,盯着她的歌词内页瞧了半天,我也搞不懂,这个唱歌如此真挚的女孩长得究竟如何。事实上第一次看清楚ayu的相貌,还是在电视里开始播放seasons的mv时。而一直到了最近这几年我才逐渐搞明白了,当时报纸上的那张照片,兴许是单曲kanariya的某张宣传照——因为唯有在这个系列里,ayu把自己脸上贴满了亮色的石头,这或许也是我一开始看不清楚她的原因之一吧。
“今日快乐的面孔,今日忧伤的面孔,昨日软弱的自己,明日坚强的自己。请问你都在给谁看?而我又能给谁看呢?”
从我下定决心、鼓起勇气买下Loveppears的那一刻起,我就几乎成了滨崎步的歌迷。今天无论如何我都没法想象,一张卡带竟然可以听到音色走型。我敢说,这张专辑是我听得最多的一张了,它伴我度过了初中的岁月,因而我很难低估它对我所产生的影响。滨崎步那时候最让人着迷的不仅是她捉摸不透的面孔、多变的外形,这些固然成了吸引女孩的理由,然而,滨崎步的那些歌词才是所有歌迷们对她难以割舍的最重要的原因。Loveppears里的那些话,有很多我今天都记得清清楚楚:“你说过一个城市不能停留太久,那就让我们在太阳升起的时候,离开这里吧”、“在你找到的,这条不甚宽广、却也不甚狭窄的路上,你努力地独自将他打磨得平坦光滑”、“虽说我终究无法成为一个完壁无暇的人,我还是会绽放出我扭曲的光芒”……现在看来很惊奇,一个18、19岁的姑娘,是什么让她写下这种东西来的呢?当时的我无论如何也不会这样想,却是很直觉地跟着这些歌词,就好像触摸到了灵魂深处一些固有的断裂一样。那个岁数的我没有什么血气,也不懂女性主义和心理分析,有的只是青春期的敏感,对苦乐酸甜尤其是痛苦感受得特别深刻。我们很难苛求世人拥有同等的感受力,然而的确有些人较之同龄人早熟了起来,只是因为他们更加脆弱、更加容易“碰伤”——而“碰伤”的缘由未必在于生活的曲折坎坷,更多时候是一种可贵的单纯。人们一旦将这个世界想象得太美好,等到一旦看到世界并不是自己“所以为”的那个样子,就会感到受伤,这大概就是成长的代价。
刚出道的ayu所写的歌词之中充满了一种不稳定感,也许就是因为,她写的就是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是属于她自己的“精神世界的现象学”。这些感觉在很多年后滨崎步的歌词中,只怕是再也找不到了。甚至有时我能感觉到她的游移:她想继续以那种动荡的感觉写作,然而生活已经呈现为另一种形态,你说那是“成功”也好、“名望”也罢,这样的生活使滨崎步忽然之间成为了芸芸众生里的“少数人”——甚至对于歌迷而言,她就是the one。到了这种时候,你再让滨崎步写出“所有人的心声”,又怎么可能呢?她自己都不再身处“所有人”之列了。
我得承认,自己是从rainbow开始对ayu感觉发生了变化,于是我长久地停留于Loveppears和Duty的时代里,不愿意面对《彩虹》封面上那个晶莹剔透的人儿。我敢说步入流行乐坛是滨崎步成功的开始,也是她走向“异化”的深渊。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绝对的“异化”,那么这种“异化”只属于那些看起来最成功的人们,而在这个时代,能够做到一呼百应的恐怕还不是军事英雄和政治家,而是大众流行偶像。他们是这个娱乐时代默认的“英雄”,即便连他们自己也知道,这种一呼百应的背后是几多空虚和沉寂,唯有在舞台上、闪光灯下的他们,才仿佛找到了自己。而在沉默、宁静的平时,无论有多少助理和同事的簇拥相伴,围绕着流行偶像的只是无穷无尽地虚空感。
对于流行音乐这项事业,ayu似乎很早就把自己当做了战士去搏杀。在一则早期的纪录片中,人们得知,这位新偶像是以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事业的。渐渐的,那个在单曲you时代清纯的少女不见了,滨崎步面孔上的粉越涂越厚,逐渐我们失去了她的真面目,或许,在演唱会上的些许表情还带有出道时的真挚。去年暑假的时候,我打开youku,看见ayu出了新歌don't look back,顿时感到一阵凄凉。难道当时那个我看着她努力上进的姑娘,终于也开始感叹年华易逝了吗?mv中的那个象征着过去的美好的“自己”,看起来和10年前差别又是那么的大。当然,滨崎步还是很美的,但是她的美并非人们以为的那样,是种年轻女孩常有的“漂亮”。滨崎步之所以能一开始就在日本掀起巨大的波澜,实则是因为,她过早地成熟了,她的早熟放在今日都令人震惊。她的歌词虽说是如此的细腻,却一再地写出了一个日本经济一蹶不振时代下少女们普遍的迷茫感——她们有的只是梦想,却没有地方可去。假如说日本政坛的多次变动还不足以勾勒出日本强弩之末的真相,那么这种难以言说的感觉,一种难以安分的社会人心,大抵却能从早年滨崎步的歌词里读到。在那些年里,不管她怎样带动流行风潮,滨崎步一直看起来都像是个无家可归的小女孩。
而今呢?我们把太多精力放在了滨崎步的闪婚、是否整容的事情上,还有多少人在看着她的歌词默默揩涕呢?纵然真挚是她不变的特色,但是今日的真挚却似乎很难直抵人心。那么多年之后,我再翻出这张专辑,忽然发现,过去那首并不被我重视的immature竟然是这张专辑里最耐听的歌曲。还记得这首歌的歌词是怎么写的吗?——“我从来就不会,要求得太多”,最惊人的大概还是这句话:
“我们想必是为了得到幸福,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吧?偶尔这样想想又有何妨?纵使我们早已知道,/映入这双眼帘的事物不一定都美丽。”
且以这句话结束我对ayu这十年来回忆的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