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真正适合孩子的“育”与“教”
点击标题下方“天使在线幸福家庭”关注
1
昨天偶然瞄了一眼腾讯出品的谈话节目《@所有人》,被陶虹“惊艳”了。
她分享了一件小事。
某次,女儿打翻了整杯的牛奶,陶虹本能地吼了女儿。女儿没哭,只是打了个哆嗦。陶虹敏锐地捕捉到了女儿的反应。
她说:我当时看到了她的恐惧,如果连妈妈都不能包容她的错误,那这个世界上谁能包容她?
所以,当第二次女儿再犯错的时候,她放下了“对错”的评判,给了女儿一个拥抱,女儿当即哇地哭出声了。那是情绪的释放,是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并且被妈妈稳稳接住的安心。
这是一个很懂反省、觉察和共情之道的母亲。
她还曾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到过另外一件事。
那次是陶虹带着女儿旅游。女儿希望妈妈帮忙背自己的双肩包。陶虹拒绝了女儿的要求,女儿开始当众大哭大闹。
陶虹后面如何处理的呢?
首先,倾听女儿“不想背包”的需求,允许女儿有情绪。
同时,保持自己的界限,明确表达自己也不想背包的需求。
最后,陪女儿一起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式,于是结局皆大欢喜。
整个过程,陶虹的做法可以打满分。
想起媒体很长时间的一个论调:陶虹是个为家庭牺牲和奉献的、无力且需要被同情的角色。现在看来才不呢。
她不过是新开拓了一个领域做专家了。妈妈这个角色,她跟做演员一样做得精彩。
2
前些日子,舆论频频把“惊艳”二字用到陶虹身上。
很有趣的一个词。因为完全没有期待,所以才会喜出望外吧。为何没期待呢?因为太多人误把陶虹回归家庭的选择,等同于放弃自己。
一个没追求的、丈夫还时不时被爆偷腥的家庭主妇能有什么亮眼的呢?
所以,当人们看到陶虹在《演员的诞生》上漂亮亮相且演技精湛时,忍不住表达自己的“惊艳”之感。这番表达之前,私下里其实早已脑补了一出“备受委屈的小媳妇终于翻身逆袭”的大戏。
人们心想,咱们的小陶虹这么美,又这么优秀,你徐峥怎么还能如此“欺负”我们家陶虹呢?
甚至有粉丝跑去徐峥微博下面留言:
你老婆待在家里太可惜了。
请放我们小龙女出来好么。
关徐峥什么事?陶虹可不是被迫做的徐峥背后的女人,亦从未觉得自己“可惜了”。恰恰相反,她清醒且主动地选择了更加适合自己、且更加舒适的生活。
往回了说。在她回归家庭的那几年,她的生命里其实发生了很多大事。怀孕,生下女儿,父亲母亲相继因病离世。短短几年内,她经历了人世间最大的悲欢离合。
她自己说:“那几年,我想了许多,我有各种的遗憾和困惑,纠结和埋怨。”“在我人生自认为最好的时候和最不好的时候,我就思考人生。”
为此,她去学了大量的育儿课程和心理方面的课程。同时,她还密切关注并参与着各种公益事业。最关键的是,她从未真正离开过舞台,她只是选择了更少被大众熟悉的话剧表演。
主持人李小萌都忍不住说,陶虹是我见过的为了孩子最舍得在自己身上花心思的妈妈。因为她爆料,跟陶虹之所以认识,就是因为她们同时上了一个父母课程。
与其说是家庭埋没了陶虹,不如说是她选择了向自己的内在去寻求更深的滋养。
她在独自消化生老病死带给自己的冲击,独自咀嚼那些巨大丧失带来的疼痛。
她在疼痛中一点点体味、一点点转化,一点点成长。
正是这个向内的过程愈发丰富了这个女人。
当她随随便便回归舞台做一次亮相,就能够把人性和人心演得那么透,那么摄人心魄。
她那不是表演,不过是把她每一日都在琢磨、每一刻都在探讨和体悟的内在世界,亮出一个角来,给我们看,如此而已。
曾有媒体“惋惜”地问:你好像把时间都花在了家庭里了。
陶虹一听就笑了:我真的把时间都花在家庭上了吗?好像也不是真的。我其实把最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到了这个年纪,时间似乎不够用了。希望从各个方面得到营养。
所以,常人眼中的那些个“成就”,对陶虹而言未免窄逼了些。她从未放弃自己,不过是在迎接生命中一些新的东西。
比起外界的期待,她更在乎做一个自在、自足的自己。
她要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而不是活成一个“人设”。
恰恰是这一点,让她注定是个高手级妈妈。因为一个母亲能够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不是没日没夜守在孩子左右,不是具体为孩子做到了什么,而是你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你的人格里头藏着多少的从容和自信。
3
我当然承认,做妈妈是需要一定程度的牺牲的。
那些活得太潇洒的妈妈,往往也不太可能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好妈妈。
好妈妈或多或少都会为了孩子烦恼,或者某一个阶段为了孩子各种操心,甚至上火。
就算是陶虹,她也曾花过大量心思在女儿身上。比如文章开头的两件小事反应出的育儿技巧,就不是一个新手妈妈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的。
如今这年头,妈妈不好当呀。
你太拼了,人说你不顾家。
你全身心带孩子了,人说你得要独立,要有危机感。
你若活得精致了,人说你招摇;
你若活得朴素了,人说你太土了。
前阵子还流行过一个说法,叫做“女到中年,不如狗”。反正是把中年妇女们的日子怎么苦逼就怎么写。
但我总觉得有些夸张了。
起码像我这种一个人带俩娃还兼着上班的,都觉得日子可有盼头了。那些比我轻松自在的,究竟用了什么方法才把自己整那么苦大仇深的呢?
细细想了想,发现这些做父母做得太累太苦太委屈的人,多半有以下特征:
第一,一门心思为了孩子。
这种女人一抓一把。她们的育儿理念是“孩子吃肉我喝汤”。购物车里抢得全是孩子的东西唯独忘了给自己买点啥。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非常大手笔,轮到为自己花点钱各种不舍得。一旦某一天累得绷不住了生气了,还可能冲孩子吼:若不是为了你……这个时候,最遭罪的就是孩子了。
第二、过于在意外界眼光。
这种人也非常多。他们习惯性地取悦别人,但同时也把自己放到了非常低的位置上。他们努力着想要满足外界的期待,但总有无法满足、觉得要崩溃的时刻会猝不及防地到来。
精神分析师曾奇峰先生描述过这类人的画像:
这些女人不懂得关注自身,价值感越来越低。很容易变成怨妇。被男人抛弃,被社会嫌弃,终日满肚子委屈。而这些女人,却在家里承担着做母亲的职责。
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内里都被焦虑、空虚和低价值感填满了,如何真正有能量再去照顾旁人?
4
真正有力量去关注自己、试着做自己,当然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陶虹也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她说:年轻些的时候,我也特别害怕让人失望。
她把外界对她的期望形容成为一种“巨大的恐惧”。为此,她对待自己也很苛刻。努力地把自己塞进那个别人所期待的套子里去。
然而,那不是她真正舒适的状态。她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矫正这个错误。
直到后来,她从自己的字典里,一点点划去了诸多的“应该”和“必须”。对于婚姻的态度是这样,对于事业的态度也是这样。她最看重的是,内心是否自足、自在。
她说,“我觉得我现在过得挺津津有味的。”陪女儿长大,同时健身,做公益,自我修习,有空了上上综艺,时不时打点下自家公司自家老公的事业。工作与生活可谓相得益彰。
如她自己承认的:
“我要给女儿做榜样,工作要全力以赴,但不能没有生活。生活是工作的基础,工作又能让生活变得精彩。”
在自己适当的年龄,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状态。这一点非常的可贵。
陶虹的女儿如今8岁。她其实也整整花了8年去回归内心。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历程,不过好在,你一点点往前迈步,一旦某一天,你突然找到了“爱咋咋地”的勇气,一切外部评判就都是浮云了。
所以,亲爱的,千万别一边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成长,还一边说,若不是为了孩子我才不会这样那样。
更不要一边默默受着苦,却又一边委屈抱怨道,如果不是我这么拼,这一家子明天就会怎么怎么样。
讲真,先对自己好点吧。
连自己都不爱,就别假装爱孩子了。
选择什么,都不要拿孩子爱人什么的做挡箭牌。放弃什么,都不要放弃让自己更自足、更快乐的可能性。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积木育儿”(ID:jingguanyuer),感恩分享!
海灵格曾说: “女人的能量场是男人的16倍,女人有能力转换伴侣和小孩”。
一个家庭妈妈从内在做出根本性的转变,或者说是走在转变的路上,对孩子以及家庭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天使在线特邀大家熟知喜爱的资深幼儿教师&父母陪伴者阳光三月老师,特别规划并落地(点击蓝字即可查看):【与孩子一起成长系列】主题订阅式微讲座,自我成长及育儿技巧两个系列综合同行,帮助成人提升内在力量及养育智慧,成就安全感充足又自信的孩子。
☟ ☟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收听【与孩子一起成长系列】试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