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觉得混血儿和V字脸漂亮 大象公会

为什么人们觉得混血儿和V字脸漂亮 大象公会

大象公会 日韩女星 2015-04-30 18:34:44 1851

为什么几十年前中日韩流行的长相是标准东方脸,而今天却都认为亚欧混血最漂亮,锥子脸大流行,但在欧美国家,亚欧混血却从来不吃香?


文/狄野


不同地区的人,审美往往不同。但是,各地方的人在争论谁最漂亮时,“混血儿”最漂亮几乎被当作共识。


比如时尚类产品广告,特别青睐混血儿模特,尤其时尚杂志,除了大牌明星,东西方混血的脸孔几乎一统天下,潮流所及,以往很难在内地容身的维吾尔和哈萨克艺员也受欢迎。


在今天90后女性群体中,“混血妆容”极为流行,日本人发明的整套化妆术极大地满足了东亚女性成为混血的渴望。



时尚杂志最喜欢的封面女郎桥本丽香(西班牙-日本混血)



那笛(中国-白俄罗斯混血)



模特帕里扎提(维吾尔族)



热依扎(哈萨克族)


今天,中国人普遍觉得混血儿漂亮,但几十年前,或很少接触到现代媒介的偏远地区,也会是这样的看法吗?


【漂亮的标准】


无论中国大陆还是台湾,几十年前公认漂亮的影视明星,脸孔明显不同于今天。仅以脸型论,当时欣赏的标准,男性是国字脸,比如王心刚、郭凯敏就是标准的浓眉大眼大方脸,最夸张的是童祥苓扮演的杨子荣,今天屏幕上这种大宽脸的美男子已非常少见。



王心刚


郭凯敏



杨子荣扮演者童祥苓


过去女性最理想的脸型不是锥子脸,而是鹅蛋脸,不过当时明星中真正符合鹅蛋脸的只有龚雪等少数,刘晓庆、张瑜、陈冲远达不到鹅蛋脸标准,但依然被认为漂亮,甚至邓丽君这种16:9的宽圆脸,照样受欢迎,放今天,邓丽君这样的脸即使去韩国削上三次,恐怕也达不到上镜标准。



刘晓庆


张瑜



龚雪


为什么以前的审美标准与今天不同?人们对脸孔的审美标准是如何形成的?


经典解释是,一定范围内人群形成的审美标准,其实等于他们脸孔记忆中的“平均脸”。如果没有广泛的文化交流,各个地区的人们对漂亮的定义,总是最接近他们自身的容貌体征。按进化心理学的说法,“平均值”意味着遗传风险最小。



英国科学家绘制的部分国家女性平均脸


虽然各地对漂亮的理解都是“平均脸”,但在某些“单项”上,却并不是平均水平就最漂亮。最典型的是眼睛,虽然世界各地眼睛的形状和大小明显不同,且对漂亮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对眼睛的看法却完全一致——女性眼睛越大则越漂亮。


像赵薇、奥黛丽赫本这样的大眼睛,在哪都受欢迎。


心理学家给出的解释是,大眼睛给人以天真、好奇、热情、善良、童稚化的印象,它更符合男性中心文化中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和期待,男性普遍认为大眼睛的女性最有魅力。但是,男性若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却不符合对男性角色的定位和期待,会被认为是不成熟、不稳重的。


不过,中国在理学盛行的年代,有一双顾盼生姿大眼睛的女性被认为是不符合女性美的,甚至连相书上都会把这类大眼睛打入淫邪、低贱的另册,虽然男人们看到这样的女性难免会心动。


金发在西方也同样因性别而执行双重标准:金发和大眼睛相似,被认为是天真、软弱和幼稚的,以至于有些社会调查发现,人们普遍认为金发女郎是不够聪明的,但同时又是最有魅力的;男性若有一头金发,则被认为欠缺稳重、不够坚强,因而不如深色头发的男性更有男子气和魅力。


007系列中,历任邦德演员中,只有两位是金发,甚至挑选金发邦德被认为是冒险,而早期的邦女郎,只要是西方人,几乎都是典型金发美女。今天“邦女郎”不能仅仅是“性感炸弹”,自然头发也开始变黑了。



前三届与近三届邦女郎对比


另外,发达宽阔的下颚和腮部,通常给人以强健和攻击性的印象。女性有这样的脸,绝难被接受,而男性有这样的面部轮廓,会显得更有男子气,墨索里尼特别喜欢在相机前突出他的下颚和腮部,以显示其领袖的刚毅和力量,普京没有这样的自然资源,只能学着墨索里尼与驯化过的猛兽合影。


【TA们的脸在变】


既然不同人群心目中的漂亮大致是其平均脸,那么如何解释中国人心中的漂亮发生了如此大的漂移呢?


日本人其实也经历了剧烈的审美标准变化,以男性为例,战后直到1980年代,日本最受欢迎的男性形象,都是粗眉重眼,表情坚毅的传统社会男性形象,但1980年代事情就开始起变化了,到了杰尼斯事务所崛起,木村拓哉、泷泽秀明、堂本光一等“像处女一样清纯,像维纳斯一样温柔”的中性花样美男彻底将高仓健、三国连太郎这样的脸孔逐出屏幕。



三船敏郎与高仓健



三国连太郎



原田芳雄


对这种男性审美标准的漂移,日本社会有各种不同角度的分析总结,大致可归纳如下:

战后初期的恢复和赶超时期,对男性的审美都是传统农业社会和大工业社会中坚毅、深沉、有担当的男性形象,但进入经济高度发达的消费文化时代,主要以电视机为载体的流行文化产业掌握了审美的主导权,而电视机主要观众是家庭主妇,事实上,社会男性形象的主导权由男性转移到了女性。



日本当代美男水岛宏


而女性和男性对男性形象的期待明显不同,男性普遍更倾向于将力量和阳刚视作男性魅力,在匮乏和不安定的时代,女性或许能认可这种偏好,因为这样的男性能带来保障,但在物质充裕时代,较少攻击性和侵略性的男性才更有安全感。


日本《妇女周刊》称:“年轻漂亮的小男生比强健的大男人更吸引女人。当女人越来越强大时,她们就会视男人为宠物。”所以,日本男明星不但由高大壮硕变得细嫩单薄,脸变得特别瘦窄,而且普遍有“正太化”的倾向。


今天的日本娱乐圈,整体上都是清秀的小巴掌脸,宽下巴的只剩下北野武这种爷爷辈的老演员。而后起之秀的韩国人,在明星制造的标准化上比日本更进一步,花样美男的更新换代频率堪比智能手机。



韩国男子組合EXO


当然,女性的形象也在变,传统社会,女性的容貌和形体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以男性为中心的审美,更准确地说,是围绕着承担生育和持家责任和分工形成的标准,丰腴、柔弱、驯顺更符合这种要求和期待。


有趣的是,日本人的面部宽度几乎与这种风潮变化同步,今天日本人的脸,已经比二战时期的脸窄了很多。整体视觉上更倾向于中性化。


是不是人们看多了这样的脸,脸会跟着变窄了呢?的确不少地方有这样的民间风俗:人们相信,如果孕妇特意天天盯着漂亮的塑像或画像,孩子长大后会像模特一样漂亮,假如这个说法靠谱,中国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会长得像毛主席。


今天对日本人脸变窄接受度最高的解释是,日本富裕后,食物大大精细化,动用咀嚼肌变少,导致日本人面部轮廓逐渐变窄。相信中国今天也在发生这样的变化。


【平均谁的脸】


但是,混血模特的流行,显然并不能用中国进入物质充裕的消费文化时代来解释,虽然它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中国突然开始流行花样美男和中性美女,甚至出现追逐TFboys组合这种口味诡异的大姐大妈粉丝群。



TFboys


或许“平均脸”才能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没错,中国人的长相变化很小,理论上中国人对“平均脸”的印象应该变化不大。


中国平均脸


但是,进入中国人脸孔数据库的数据却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美国影视产品以空前速度占领中国市场,中国人对脸孔的记忆中,加入了大量欧美脸孔。


1980年代初,首次接触到西方影视的成年人,往往无法准确分辨、记住片中人物的长相,看完一场电影分不清谁是谁很正常。当时多数中国人除了觉得他们相貌诡异之外,还无法对西方人建立美丑的观念。



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真假瓦尔特给很多中国观众带来困惑


但今天接受了足够“视觉训练”的中国人,大都能准确辨识西方人的不同长相——虽然生活中多数中国人依然很少接触到西方人。大量西方人的面孔通过各种文化产品冲击中国人的眼睛,大大拓宽了中国人脸孔记忆的数据库。


于是,中国人不但习得了与西方人同样的对西方脸孔的审美标准,而且改变了自身的审美标准——中国人的脸孔数据库因为加入大量西方数据,参照系被大幅拓宽,西方脸孔也被“平均”了进来,于是,混血成了最漂亮的代名词。日本、韩国流行东西方混血也是这个原因。


但是,西方人的“平均脸”里,可以“平均”南欧人、拉丁人甚至黑人,却不可能平均东亚脸。除了日本、韩国能对西方有少数文化输出,东亚整体处于西方文化倾销的洼地,所以,除了偶尔有俄罗斯人把自己整得像日本动漫人物,巴西小伙夏恩不惜在脸上多次动刀,只为能长得像韩国人,整体上无法改变西方人脸孔记忆的数据库,这导致可怜的西方人和几十年前的中国一样,对中国人的脸孔还处于分不清谁是谁的阶段。



整容前与整容后的夏恩


当然,大量向中国倾销脸孔数据的,除了西方,还有日本、韩国,尤其是日本,他们除了大量倾销真人脸孔(以及各种马赛克)外,还大量倾销动漫脸孔,这些动漫脸孔,除了蜡笔小新这样的少数,多为V字脸,这导致中国从小看动漫长大的九〇后的脸孔数据库中,还加入了大量动漫脸孔。


SO,这就是他们自拍的姿势,都像用下巴和脖子像夹着一颗玻璃珠的原因。



九零后自拍示范标准


版权声明

大象公会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版权归大象公会所有。如希望转载,

请事前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知识 | 见识 | 见闻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