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士班在北川:解锁地质课堂新姿势

国际博士班在北川:解锁地质课堂新姿势

成都理工大学 内地男星 2017-11-06 17:02:40 617

 CDUT 

丨用心做每一条 用心做每一天丨



由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起并牵头的国际大滑坡协会,从2016年起开始举办基于“大型滑坡调查、分析和管理”的国际博士培训班(简称iRALL School),今年iRALL School 2017国际博士培训班已于10月15日开班。越来越多的国际师生参与,大滑坡国际博士培训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在扩大。10月18日,班上的36名博士生乘车从成都理工大学前往北川野外实习基地,他们在那里完成10天的课程。云立方学生传媒中心5人记者团随之一同前往北川,探访国际博士班在北川的学习生活。

栗子君此前发布了关于此次北川行的最新动态,点击后面蓝色文字阅读地灾攻坚丨12国36名博士为“理”而来,现在就和栗子君进一步深度了解此次北川行。


戳视频观看国际博士班的北川学习生活

10月18日,大滑坡国际博士培训班从成都理工大学前往北川野外实习基地的日子。从今天起,他们将在北川完成为期10天的校外课程。这一天,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学博士郭斌早早地开始了忙碌,作为博士班的志愿者总负责人,郭斌需要统筹50余名国际师生在课程期间的衣食住行。现下,他正忙着安排师生乘车前往北川。

今年,国际博士培训班共招收了来自12个国家的36名学员,其中外籍学员人数占学员总人数的60%,与去年相比增加了一倍。除此之外,校外课程的时长由7天增至10天,课程安排上也创新性地设置为“一天野外考察,一天室内授课”。

经过2个多小时的行驶,车子开入北川宣教中心。这个小庭院坐落在山谷底部,院后是一片油绿的菜田,院子边上就是当地村寨。每个清晨,村里的犬吠都比阳光更早戳破雾气。从这里沿着公路开上不远,就是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


学习:地震遗址前的第一节地质课

到达北川的当天下午,博士班师生一同前往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在这支由50余名师生组成的队伍中,过半数都是金发碧眼的西方面孔。在相对闭塞的北川县城,这样的参观团着实少见。

地震使这座小城发生巨变,震后泥石流与山体滑坡掩埋了大部分房屋。未被掩埋的建筑中,有的地基下陷,有的则由于地震形成的断层被抬离原地面5至10米。许多外籍教师和学生纷纷举起相机,拍下北川景象。

北川高级职业中学的三栋教学楼呈 “凹”字形建起。5·12地震时,除了正中间的教学楼相对完整,其余两栋皆严重变形。三栋建材相同、结构相似的建筑物,为何损坏程度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博士班的师生们就此展开了讨论。成都理工大学的胡伟教授与新西兰地质调查局莫瑞·米克塞凡尼(英文名MauriMcSaveney,以下简称莫瑞)教授结合地质知识,为学员讲解了北川地区的地质构造,并解构地震时建筑受损的原因。就这样,在北川老县城遗址前,博士班开讲了北川实训的第一课。

▲外籍教授Niek为学生解构建筑受损原因


像这样 “随看随问,随问随讲”的开放课堂是博士班课程的特别设置,师生不拘于传统的室内理论授课,更倾向于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应用型教学。这种应用型教学不仅体现在博士班的理论教学中,还体现在博士班的新科技示范上。比如这天,学员们就在SKLGP(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观看了无人机绘制地形图的工作过程,并亲自试飞了无人机。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渐远,无人机很快在高空中失去踪影。再回到地面时,无人机上的摄影设备已经获得了航拍图片,只需软件处理,即可得到高精度地形图。地形图是地质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在以往,想要获得地形图,需要人工实地考察绘制。如今只需一台小小的无人机,便可省去双腿辛劳,围观学员对此啧啧称奇。来自巴基斯坦的博士班学员沙基德·阿利(英文名Sajid Ali,以下简称阿利)说:“来到中国学习后,我见识到了很多用于地质方面的新科技,大开了眼界。”


▲博士班学员亲手试飞无人机


考察:不畏难的地学调查  

10月20日,博士班师生来到北川后第一次出野外考察。36名国际博士学员被分成三组,分别由1至2名老师带队,各自前往既定地点考察。

考察二组由我校地灾国重实验室的范宣梅教授和来自荷兰的赛斯·万·韦斯特恩(英文名Cees van Westen,以下简称赛斯)教授带队,他们将前往唐家湾堰塞湖附近的山区,展开野外调查。在外出考察的三组中,这一组的步行路线与徒步时间最长:路程达8.5公里,徒步3小时。

一个小小的塑料袋,里面装着糕饼、牛奶、香蕉、巧克力,这就是野外考察二组师生的午餐包。郭斌说,这样的午餐已经算是野外考察里的“高配”了,更多的时候,野外考察者为了轻装简行,只会携带适量压缩饼干。


▲野外考察二组师生坐在田埂上吃午餐(左一为范宣梅,左二为赛斯)


乘车到达半山腰后,二组师生徒步上山至滑坡上部。这座山未经开垦,途中鲜有人迹,范宣梅教授与赛斯教授走在最前头,为队伍开路。昨夜下的雨使山路泥泞湿滑,被劈倒、踩倒的植物茎干横在脚下,野生草木伸出带刺的枝桠不停地划过人的脸、肩。路多是小路、险路,有时路窄得仅容一人单脚通过,脚边即是陡峭的斜坡。在这样的路上走着,人得保持十二分小心。范宣梅教授对同行的记者说:“这还算是有路可走的,我们经常去考察的都是没路走的地方。”

▲山路曲折难行  

▲师生们积极讨论

未开发的自然环境并未干扰博士班的教学,每走到一个可观测到滑坡点的位置,队伍就会停下来,师生就地观察、探讨。塞斯教授让学员根据已有的历年遥感图像资料对滑坡边界进行划分,并画出物源、流通和堆积区。学员们踊跃说出自己划分的理由。师生们一起观察了滑坡的后壁、滑坡体中的裂缝以及滑坡的堆积物特征。近3个小时的山路上,“野外考察课堂”的气氛始终活跃。

翻山越岭3小时,只为观测几个滑坡点,郭斌说,这是地质工作者的常态。耐得住单调,守得住艰苦,或许这就是地质工作者身体力行的匠人精神。


发展:在国际化道路上继往开来  

面对国际学生组成的课堂,授课教师随之调整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博士班总负责人、成都理工大学国重实验室研究员胡伟教授从两方面作出分析:“在教学方式上,博士班教师不依托教材授课,而是结合自身擅长领域与地质工作经验,为学生分析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在课堂氛围上,学生在课上可以随时打断老师,进行课堂讨论。二者相结合,更有利于对博士生创新性、开放式思维的培养。”

回顾国重实验室的国际化之路,胡伟教授说道:“这几年国重实验室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主办大滑坡国际博士培训班也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在这当中,有许多外国学者的加入对实验室的科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荷兰籍教授提奥·凡阿施(英文名TheoVanAsch,以下简称提奥)是胡伟教授口中的“外国学者”之一,他在2011年受聘成为成都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今年他来到北川,为博士班开讲泥石流相关课程。

谈起与中国学生相处过程中的趣事,满头白发的提奥如数家珍,他说,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学生的“敬老”。“在中国,人们很尊重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会对他们特别关心,而在荷兰是没有的。和中国学生到野外考察时,他们似乎都因为我是老人而特别关注我,若是我有一点走不稳或者被绊一下,他们就会立刻要来扶住我。”说到这,提奥开始比划动作,引得大家笑声不断。

▲“云立方”学生记者与博士班师生在一起

(右上为志愿者郭斌,右下为提奥,左下为尼克,左上为“云立方”学生记者)

▲博士班师生合影

当谈到今年外籍学员尤其是欧美学员的明显增加时,胡伟教授认为:“越来越多的国际师生参与到我们当中来,这也说明了大滑坡国际博士培训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在扩大。”


“云立方”学生传媒中心 出品

文:大学生记者站 刘思敏

图:新闻嗅觉图片社 尹海洁

 视频:理工电视台 雷乐昊 范煜楷 张琦 

 翻译:郭斌 樊凡 陈梦曦 

编辑:新媒体工作室 杨文强 周渝荃 

责任编辑:杨扬



 CDUT 

丨置身日常 却有新闻之心丨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