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

HStarlet 港台女星 2018-07-26 16:00:41 377




       首先我们来讲一个故事:


        温岚大学毕业后,来到四季如春,充满青春魅力的广州。较好的专业为温岚寻找工作提供了良性环境,她幸运地被一家中型化工企业聘用。身处繁华都市,工作舒适,薪水不菲,一切都那么美好,让温岚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为了给大家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增进同事问的融洽度,她每天第一个来公司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上司布置的任务有些她明知凭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揽下来。很快,大家对这个美丽又勤快的姑娘好评如潮。


        三个月后,从电话里得知母亲生病的事后,因为担心和牵挂,温岚在工作中分心了,情绪也十分低落,想做点事也因心烦意乱不能进入状态。她知道母亲要住院自己还缺一大笔手术费,更是忧心如焚,晚上竟有了失眠多梦的症状,这不仅影响了白天的精神,还因头脑昏昏沉沉致使工作频频出错。


        受了上司的几次批评后,温岚显得越发沮丧,萎靡不振,干任何事都没劲,心情正不爽时,加薪报表又下来了,温岚一看自己没有通过,很是委屈。


        下午上班时,办公室的饮水机没水了,落落寡欢的温岚也没心思去换。以往对自己赞不绝口、亲切地称她为小妹的大李拿着空口杯边摇头边嘟囔着:“现在的年轻人呀,真让人看不懂。”


        听了这话,温岚的失落感再次涌满心扉:一个人漂泊在这个人流匆匆的城市中,竞争是那么残酷无情,就连以往建立的良好人际关系都经不起一丁点波折,一切令她无所适从。


        温岚总觉得自己渐渐成了一尾受了控制的鱼,无法像以前一样畅游在自己所熟悉的公司环境中,无法适应南方这种快节奏的人情冷暖的瞬息万变,更无法接受没有硝烟的明争暗斗。巨大的落差让温岚一下颓败至极,一想问题就头痛欲裂,甚至于连上班都没兴趣了……




       病名解析: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关怀表扬不断减少人或物。这就是“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


        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的正式实验是:


        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 ,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

       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喜欢褒奖不断的增加,批评不断的减少。




        而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乏你经常做的一件本不属于你工作范围的事情被他人当作理所当然,当你不做的时候身边就会充斥着各种指责和批评,所谓的“能者多劳”,所以要把握“适度”的含义,不能使人产生那就是你的事的错觉。




        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


         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别人的帮助是善良,而非义务。




        总之,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也要拥护好自己的权利。




一码不扫,
可以扫天下?

有的人喜欢我的日常感悟

有的人喜欢了解心理知识

总之喜欢就好❤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