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精神重塑山西美好形象

以体育精神重塑山西美好形象

读友交流 内地男星 2017-11-08 15:05:43 504


以体育精神重塑山西美好形象

2017.11.8

文/赵旭文 图/宇 巍 编辑/杨左使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山西体育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启迪下,披荆斩棘,开拓进取,顺势而为,精准发力,以巨大的政治担当和历史使命,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方向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理念一变天地宽。新的发展理念为山西体育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战略指引与前行定力。


健康山西  体育先行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具言山西,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落实《“健康山西2030”规划纲要》,搞好“六边工程”,着力推动“健康山西,体育先行”,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为建设“健康山西”发挥引领、推动、服务、保障作用。作为一个农业省份,山西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8.35%,群众体育工作搞得好不好,农民最具发言权!健康,既是自然人人生的独特财富,也是经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长期以来,山西省体育人坚持认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的协调发展,离不开精神文化的涵育,离不开体育事业的助推。


足球

基于这一战略性、系统性共识,山西省体育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统筹考虑顶层设计、基层诉求、社会意愿诸要素,作出将群众体育工作重心置于广袤农村的战略决策,把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作为全省群众体育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同时,按照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扶贫攻坚作出的新部署,根据山西实际,结合文化惠民,将体育健身作为农村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其良性引导作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工作量大面广,任务十分艰巨。15.6万平方公里的三晋大地自然条件、社会发展情势迥异。在11个市、119个县(市、区)、1196个乡镇、28200个行政村实现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并非易事。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从2006年开始,八年来国家和省两级共投入引导资金4亿多元,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努力,全省终于实现28200个行政村体育场地和1196个乡镇全民健身广场“全覆盖”,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条件显著改善。两项工程共匹配健身路径器材1.4万件、篮球架1.9万副、乒乓球台1.2万张。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尤为令人振奋和欣慰的是,28200个村庄涵盖了拥有57万人口的1907个贫困村,这一成就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高度评价。在国家认可、群众肯定的同时,山西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亦被《人民日报》等媒体评为年度国内十大体育新闻。两个“全覆盖”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山西群众体育工作筚路蓝缕的奋斗艰辛和五大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动人图景。

随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乡镇全民健身广场双双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口的健身条件从硬件层面已然具备,但在一些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的偏远地区,由于传统观念、行为习俗、经济条件多方制约,群众健身意识的萌醒并不比硬件建设更容易。

较为完备的健身设施与特定人群对体育运动的疏离、拒斥显然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矛盾。这一矛盾如果不能及时破解,两个“全覆盖”为群众带来的健康红利及其对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产生的助推力将大打折扣。实践证明,体育要想在农村真正扎根,既需场地、器材的“硬投入”,更离不开组织、机构的“软植入”。

当前,山西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已陆续成立体育总会,县级以上单项体育协会达到1199个,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5.3万余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逾1.5人。组织体系的建立健全放大了人的因素,确保全民健身工作蹄疾步稳。

在做好农村全民健身工作的同时,全省围绕城市社区15分钟、县城10分钟健身圈建设,大力兴建各级各类体育健身设施,提高体育场馆、体育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建立体育健身设施共建共享机制,使山西群众体育工作呈现出城市、乡村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

“全覆盖”与“健身圈”带来的多维度正能量辐射到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多个层面。首先在个体层面,体育锻炼的正效应惠及了众多城乡居民,其直接表现在随着健身设施的普及完善和群众性体育组织的建立健全,在农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情况大为减少。其次在社会层面,全民健身已成为移风易俗,彰显三晋魅力的一面旗帜。从前以乡规村约来制约而成效不彰的农村生活中的陋习,现在随着群众业余生活多元化,已由体育健身取而代之。

当下,全省正以“强健体魄•阳光生活•共享青运”为主题,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丰富和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春舞、夏泳、秋赛、冬跑四个主题板块多元联动,好戏连台,共同营造出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

回览与梳理山西群众体育发展脉络,特别是两个“全覆盖”所显现的诸多积极效应,三点思考给人以启迪。一是工作中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依循,善于在顶层设计与基层诉求共同筑就的特定空间谋篇布局,唯如此工作才有的放矢,“全覆盖”的构想及其实践证实了这点;二是要精准把握农村实际与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规律性特征,树立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统筹,砥砺奋进;三是路线对了头,落实是关键,群众体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既定目标不折不扣狠抓落实,落实不到位,效果打折扣。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天的山西,遍布城乡的健身设施正在深刻而慷慨地泽被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历经五年积淀,体育作为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正在助力山西社会在正确的道路上“健”行渐远,体育正在成为一道最靓丽的风景,体育正在成为新时代的注脚,体育正在成为激扬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体育正在赋予昂扬向上的山西人民以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竞技高地   戮力登攀

在刚刚结束的为期13天的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山西体育代表团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取得9枚金牌、12枚银牌、14枚铜牌和75个录取名次的优异成绩。

春华秋实。13天收获的背后是长达五年多的深耕。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体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实现竞技体育多元功能和综合社会价值为目标,树立正确的竞技体育政绩观。革故鼎新,励精图治,积极推进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体育行政部门、项目协会和市场主体的关系,逐步完善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持续推动省运会改革,增加群众体育项目,发挥单项协会的主导作用,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组织承办体育赛事。同时,加强对竞技体育发展理论、组织管理、运动训练、技战术运用等方面的研究、探索,使创新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现实国情决定各地经济水平、社会发展存在一定差异。体现在竞技体育领域,各省竞技水平呈现明显的非均衡发展态势。因此,山西体育既不能盲目照搬外省发展模式,也不能墨守成规不求改良。如何构建符合省情、符合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的“山西模式”,山西体育人在思考、探索、践行。



01

山西乒乓球运动员 武扬



02

山西游泳健儿



03

山西全运会元老运动员 梁磊.

蹦床

五年来,省体育局党组在竞技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根据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对竞技体育进行精准、科学定位。基于山西实际情况,竞技体育不可能扩大如发达省、市一样的规模和投入,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上,只能立足省情,在质量、效益、投入产出比上下功夫,使竞技体育水平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努力走出一条“规模小、质量高、效益好”、体现山西特色的发展之路,在适度规模发展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实施精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鉴于此,将奥运战略、全运战略以及省运战略统筹考虑,由单一的全运战略向奥运、亚运和全运三大战略转变的思路在山西体育的掌舵人苏亚君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在具体项目发展上全面与奥运项目对接,大力加强国家奥运优势项目,巩固提高传统优势项目,扶持发展群众喜闻乐见项目,努力补齐短板、抓住重点、强化弱项,引动整体转型。想方设法在亚运会、奥运会等大型运动会上,在国家层面的“奥运争光计划”中增加山西元素。

上述思路贯彻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打造具有国际一流的奥运、亚运精品小项,全国一流的全运精品小项,为完成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袁晓超

事实证明,山西体育人的思路是正确的,方法是可行的,贯彻是坚决的,落实是到位的。经不懈努力,“十二五”时期,山西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青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上连续取得优异成绩。2012年伦敦奥运会董栋获得男子蹦床金牌,实现了山西28年奥运征战史上单项金牌“零”的突破;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山西代表团以10金8银6铜、总分557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国38个代表团的第15位;2014年第十七届仁川亚运会山西健儿以5金4银3铜的优异成绩创造了本省亚运参赛历史最好成绩;2015年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太原市、大同市两个代表团共取得14金11银12铜,金牌总数位居全国各省市第8名。项目布局的调整与改革也有力促进了山西游泳、射击、击剑、摔跤、乒乓球、篮球等项目的长足发展,这些项目在国际国内大型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特别是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天津全运会上,山西竞技体育更是破茧成蝶,成绩稳步提升。更可喜的是,在量化成绩的同时,山西竞技体育在战略层面的布局已然完成,个别影响力较大、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已接近甚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其中还包括诸如空手道等一些长期以来较为落后的项目。

职业体育是现代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精英体育”,具有极高的竞争性、观赏性和市场性。职业体育的蓬勃发展对提高“大众体育”竞技水平,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激发青少年关注、热爱进而投身体育运动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体育局党组对职业体育的发展高度关注,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道路,支持教练员、运动员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完善职业体育政策、制度体系,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赞助职业体育,扩大职业体育社会参与,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鼓励体育部门与职业俱乐部通过协议、联办等方式,在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有效降低俱乐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本。探索建立企业、高校和优秀运动队联合创办职业俱乐部的机制和模式,积极恢复足、篮、排三大球项目。鼓励大型体育场馆采取合作、冠名等方式参与职业体育发展。设立职业体育发展扶持资金,为全省职业体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来,山西职业体育从弱到强,一路跋涉,一身征尘,其间虽坎坷伴行,但终为山西体育留下浓重一笔。山西汾酒男子篮球职业俱乐部、山西兴瑞女子篮球职业俱乐部两支全国球迷耳熟能详的职业俱乐部作为国内职业体坛之翘楚,近年来风生水起,在各自战线摧城拔寨,谛造神话。山西汾酒队获2011—2012年度CBA联赛第三名;兴瑞女子篮球职业俱乐部在冲击中国女子篮球甲级联赛成功后,一举赢得2012—2013年度WCBA联赛总冠军,创造了中国式“凯泽斯劳滕神话”,其后,又于2013-2014、2014-2015两个赛季连续卫冕,荣膺WCBA联赛“三连冠”,取得了国内职业篮坛标竿性的成就。两个曾经默默无闻的俱乐部现已声名鹊起,主场赛事票房火爆,观者如云,催生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球迷文化。

今天的山西,竞技体育正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力求屹立于国内、世界一些优势发展项目的最前沿,在世界范围内,抢夺竞技体育项目发展高地。

体育产业   前程似锦

党的十八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众为体育消费埋单渐成常态。这是经济使然,更是消费观念悄然改变的结果。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国体育产业迎来了春天。201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应时而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让体育产业成为三晋大地的热词,让人们意识到,某种意义上,体育既是公益,也是生意。然而,从“体育事业”到“体育产业”,远远不是关键词的置换那么简单。

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意味着体育休闲产业具备了坚实社会基础。山西省人均GDP2013年已逼近这一关口,且参与健身活动人数呈井喷之势。体育产业发展躬逢其盛!

党的十八以来的五年间,在体育产业领域,山西将发展战略定位为“练好内功、融合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进健身服务业、竞赛表演业等体育本体产业快速发展,积极鼓励扶持体育健身俱乐部、户外营地等各类健身机构建设,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跆拳道、大众健身、瑜伽等健身俱乐部遍布城乡,全力打造精品赛事活动,使太原国际马拉松赛、晋中柔力球国际大赛、长治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国际攀岩赛等一系列精品赛事蜚声海内外。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融合发展,永济五老峰登山节、榆社云竹湖休闲旅游垂钓节、忻州摔跤节、武乡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等在促进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全省体育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据统计,201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为134.59亿元,增加值58.52亿元,占同期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46%。“十二五”期间,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2.7%。体育彩票销售逐年递增,年销售量从2010年的8.23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20.84亿元,年均增长20.4%。“十二五”期间累计销售75.2亿元,比“十一五”期间的总销量增长108%,累计筹集公益金20.38亿元,为我省的体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理论界公认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在西方国家不仅产值可观,而且在GDP中的占比也超过2%。在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它仍以数倍于GDP增幅的速度增长且势头不减。数据表明,2012年我省体育产业增加值比2006年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28.40%。这一数据给山西体育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信心,更是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决心。以山西的经济体量、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短期内取得大的跃进难度显而易见。但考虑到文化底蕴、市场潜力和政策利好,以及特定阶段发展滞后所积蓄的巨大潜能,新一轮体育产业发展,山西将大有可为。

体育产业在山西,尽管起步阶段受制于经济上、观念上的双重困扰,步履蹒跚,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发展历程昭示人们,山西体育人从来就不缺少逆境中奋争,希冀中重生的勇气和智慧!


二青盛会  万众期待

山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为本省申办大型综合性全国运动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是山西3600万人民的共同心愿。巍巍太行盼青运,滔滔汾水迎嘉宾。省委省政府顺应民意,高瞻远瞩,作出了申办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重大决策。

经国务院批准,201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正式承办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这是山西首次举办大型综合性全国运动会,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二青会承办权的获得,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山西省委省政府及全省人民的信任、支持,对近年来山西体育工作的高度认可。

承办并确保把二青会办成一届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体育盛会,既是对全省体育基础设施、竞技体育实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全省人民文明素质、城市发展水平的全面检阅,更是宣传改革发展成果、展示山西美好形象的一次难得机会。办好二青会,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二青会落户山西,为山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难得机遇,不仅可以充分释放体育赛事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助力效应,激发体育赛事为经济发展带来的多元推动力,为社会民生带来的深层影响力,而且可以强力推动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引领体育产业更新升级。

过去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全省上下为二青会的成功举办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筹备成果。在这些成就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体育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长期以来,薄弱的体育基础设施一直是山西体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制约因素,体育场馆无论从数量、功能到布局都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性体育活动与专业竞技运动的需求。

面对现状,省体育局党组没有观望、等待,而是多方调研,认真论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积极主动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作出新建山西体育中心的重大决策。

山西体育中心的建成,不仅结束了全省没有大型场馆的历史,而且使山西省具备了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和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条件。投入使用后,也极大地改善了专业运动队的生活、训练条件。同时还具备举办大型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专业运动训练、体育产业开发、旅游景点观瞻、提供应急避险等六大功能。

一流的体育设施是承办一流赛事的前提和保障。在硬件条件具备后,山西先后承办了中巴国际足球对抗赛、奥运会摔跤项目国际资格赛、世界杯蹦床锦标赛、中新男子篮球对抗赛、国际花样游泳锦标赛等赛事,成功打造了太原国际马拉松赛、CBA太原赛区主场赛事、世界大学生龙舟赛、跤王争霸赛等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极大丰富了山西人民的业余生活,有效提升了体育的社会影响力。

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山西体育中心,体现着山西体育的速度、力度和高度,见证着山西体育人的坚忍、执着和信念。这里是梦的滥觞、梦的故里,山西体育将从这里振翅奋飞,二青圣火将在这里熊熊燃烧!

二青会的筹备、举办是一项极其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对于从未有大型赛事承办经验的山西,无疑荆棘丛生,难题遍布。但山西体育人有信心、有能力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精心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力以赴,攻艰克难,精心策划,认真运作,用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把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圆满、绿色的体育盛会,为促进全国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做出应有贡献。

长河浩荡,穿行千年。瓜瓞绵绵,薪火传承。二青盛会必将成为山西体育发展长卷中引人注目的一页!

新时代,新征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必将不断铸造新的辉煌。步入通途的山西体育也必将不会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必将全面融入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历史洪流中,成为新时代壮美画卷上最绚烂的亮色,成为新时代华美乐章中最动听的音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