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回来了为什么要被隔离?

航天员,回来了为什么要被隔离?

晚八点财经 日韩女星 2022-04-29 20:00:09 418

编辑|刘洋

来源|地球知识局

一周前,“太空三人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终于出差回来了。虽然离开地表半年,但他们仨的日子也和在地球上一样,该吃吃该睡睡,过得有滋有味。这期间,三位除了执行新鲜刺激的太空任务,还顺带品鉴了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舌尖风味儿,堪称衣食住行都无需操心的“人类高质量旅行”。

在空间站完成工作的同时

吃喝娱乐,过大年,当老师,一个都没落下

(图:壹图网)▼

 

不过,三人组在落地后也将进入一段隔离期。既然太空中没有疫情,航天员为啥要被隔离呢?


 


就怕身体吃不消


在太空中生活不同于地表,最显著的差别就是重力,即使航天员在严苛训练下身体机能已达人类顶尖水准,长期失重下体内也会发生体液转移、电解质失衡、红细胞质量减少、肌肉萎缩等变化。而从太空“速降”回地表后,又要重新适应地心引力,行动能力必然大受影响。


想像武侠小说中的大侠一样飞檐走壁

可以通过当太空人实现


那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让他们“马上”受力。所以,你常会在新闻中看到航天员坐着出舱的场景。而之后的隔离安排,就是要帮他们适应地球环境。


从无重力的太空中回到地球

身体还是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重力环境的

(图:壹图网)▼


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的三周隔离,早已是常规流程。在这期间,他们要接受全面的医学检查。在隔离后,还要被安排上穴位点按、针灸推拿等项目,让“太空人”在最短时间内重新做回地球人。


其实航天员不光在返回后需要医学隔离,在上太空之前也得来一波隔离。在运载火箭发射前1周,除航天医生外,任何人(包括配偶和其他家属)都需要与航天员保持安全距离。在进舱前,航天员们要最后完成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为太空出差再上一道保险。


出发前的记者见面会上,都是隔着玻璃接受采访的

(图:壹图网)▼


当一切准备就绪,随着运载火箭升空,航天员脱离大气层,进入太空。迎接他们的除了浩瀚星辰外,还有一大堆既耗脑又拼体力的任务。毕竟身体和精神都是出差的本钱,吃好喝好睡好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这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就是食物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承担了艰巨任务的太空人们更要吃好喝好


然而,在太空中吃饭一直是个难题。上世纪的早期太空餐就因为“过于难吃”而遭到航天员们嫌弃。吃不下饭,心情就差,就容易出大问题。为了把“太空黑暗料理”变成“宇宙珍馐美味”,人类的食品科学家们肝了几十年,至今还在奋斗中......


随着时间流转,人类航天科技的进步

航天员在太空中能吃到的东西越来越丰富了

 


连中华小当家都头疼


在地球上,你可以一边看小当家做熊猫麻婆豆腐,一边大嚼薯片。但出了大气层,像薯片这种干燥易碎的东西,碎屑会在整个航天器里飞来飞去。航天器害怕舱外高速飞行的“宇宙碎屑”,舱内碎屑也同样危险,甚至危及航天员的性命。所以相比于普通食品,早期航天餐的设计主要考虑安全性,口味营养啥的都可以牺牲一下。


宇航员的食物不仅要在特制的容器内

还要通过磁铁,魔术贴等固定在一个平面上

不然食物也会失去重力飘来飘去

(图:图虫创意)▼


60年代,太空竞赛逐渐白恶化,美苏航天员陆续上天,航天餐也迎来了“牙膏时代”。往嘴里挤“糨糊”成为两国科学家共同的选择,并持续了很长时间,这确实完美解决了食物乱飞的问题,但口感实在不大行,如果是长期出差,先出问题的恐怕是心理。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女航天员

在太空中通过管装容器进食

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芙娜·捷列什科娃)


在一些太空主题的展览中

能见到具有时代特色的“牙膏食物”


有一些自带吃货属性的航天员,由于难以忍受,甚至“夹带私货”。于是就有了“双子座3号航天员约翰·杨偷带咸牛肉三明治上天”,“俄罗斯航天员尤拉·罗曼私藏白兰地分队友”等事件(这能成功也是厉害了)。


去了太空也要每日饮点伏特加?

其实里面装的甜菜汤,心理安慰玩法拿捏了


随着航天员在太空中上班儿时间越来越长,对“牙膏”的忍耐开始趋近阈值,这就迫使供应商改良伙食。航天餐也逐渐从饿不死就行的“牙膏时代”进入“即食时代”“罐头时代”,味道和营养终于被重视起来了。


容器的改变,意味着航天员食物的种类增加

也和地球饮食习惯更相似


为了将熟悉的家乡味道带进太空,各国航天食品研究人员可谓煞费苦心。例如韩国的三家研究机构就花费百万美元研制“太空泡菜”,只为把航天员李素妍和泡菜一起运进国际空间站,增强韩国美食的世界影响力,不得不说这投资是值的。


在太空中,并不是只能吃糊状或者冻干类食物的

水果蔬菜都是可以享用的


美食民族意大利人此时也入局了,他们不光要在太空吃得好,更要喝得尽兴。为此,意大利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成为在太空中饮用现泡咖啡第一人。吃着佳肴,喝着咖啡,窗外是星辰大海,想想就让人心动。这真是,星巴克想占领意大利,意大利人想拿下银河系。


看过星际迷航的小伙伴应该会很熟悉这套制服

“那个星云里有咖啡”这句台词也由虚构走向了现实


这场从“凑合能吃”进化到“好吃”、“有营养”、“易吸收”的食品人类征程,自然也少不了中餐


比如刚完成任务的神舟十三号飞船,配备了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和功能性饮料在内的6大类、127种航天食品。包含了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牛肉米粉等熟悉的中国味道,满足航天员们忙碌后那空虚的胃。


足够的品类保证了不会一直吃到腻,三位航天员的食谱每周轮换,偶尔还能尝到老家口味,此外还有自带魔幻口感的太空冰淇淋。除了来自空间站的储备,此次出差还会有货运飞船的补给,“太空外卖”,真的可以有。


在太空食谱中,冻干食品占了相当比例,几乎天天都和航天员打照面。这种将味道鲜美的食物脱水、降温至-45.6℃并储存于密封防潮容器中的FD冻干技术既能让食物在非冷藏条件下几乎无限期保存,也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广受太空人的好评。


经过多次更新换代,太空食物也越来越可口了


实际上,这种听起来高大上的FD冻干技术离我们并不远,可以说是触手可及。打开一包方便面,很大概率里面的蔬菜包就是FD冻干技术的产物。冻干后的蔬菜和肉干,大大丰富了方便面的口感,这一技术也是未来食品工业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全文完,请点【赞】+【在看】,恭喜发财!也可以【分享】出去,和更多人一起成长。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