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晓松连线直播,是怎样的体验?

和高晓松连线直播,是怎样的体验?

当时我就震呆了 欧美男星 2018-02-24 17:07:50 265
1
  没听过高晓松,不足以谈人生


互联网的出现,让这个世界越来越扁平化,不管是什么阶级、什么身份的人,都几乎以一种半透明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得以近距离观察、了解甚至接触自己的偶像,名人直播无疑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和以往的单方面输出不同,听众可以和高晓松互动,在直播里向高晓松拜年,由于太紧张了磕巴还会被高晓松温柔安慰道“别急慢慢来”,直播中途高晓松老师还会亲自发个大红包,当听众反馈说自己都抢不到的时候,高晓松老师非常大方地再次发了一个红包,虽然每次高晓松老师都因为手速太慢,自己都没有抢到红包。


被“翻牌”的听众可以向高晓松问一个问题,他像一个老朋友般娓娓道来,一个多小时的直播,干货满满,足以为大多数人答疑解惑。


  • 如何应对中年危机?

高晓松:“我没有见到一个人中年危机一直到70岁的。“


高晓松说自己小时候坐在学校里听广播,里面说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当时高晓松觉得这有什么意思?2000年的时候他都31岁了,四个现代化实现还有什么意义?40多岁的人都快死了,有什么价值?



“其实这就是造物设计的我们,因为年轻求偶的时候就是要躁动,那是为了让这个物种能繁衍能进化,所以在该繁衍的时候给你设计了一个叫爱情的东西,你会觉得这个东西好厉害,有点一叶障目的感觉,你觉得一个爱情可能会影响你一辈子,其实等你年纪大一点,过了造物给你的繁衍期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东西自动就没了,其实人家早就给你设计好了,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这个物种就会这样,中年危机慢慢就会过去,我没有见到一个人中年危机一直到70岁的。“


可是如今40多岁的他回过头来看,这些东西不是没有意义的。


正如他曾在一次采访时说过:“年轻的时候每件事你都想明白,每个人你都想仔细想把他看透。每个事情你想明白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甚至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你都特别想去明白。但是你其实明白不了,你连你自己最爱的人坐对面你可能都不能全明白。可是年轻的时候就太想明白,因为老觉得有一些事情不明白就是生活的慌张,后来等老了才发现,那慌张就是青春,你不慌张了青春就没了。”


  • 毕业后是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回到三四线城镇?

高晓松:“选择与自己能量密度匹配的地方”


刚刚毕业不久的人也许都会有同样的困惑,是回到三四线的家乡,找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好,还是到大城市使劲儿折腾更好?


对于高晓松来说,你去哪个城市生活,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取决于你的能量密度,能量密度高的人,可以选择快节奏的城市,高能量密度的行业和工作,譬如互联网公司,九九七也没问题,很多人抱怨加班太多,或者节奏太快,其实不是行业和公司的问题,而是你的能量密度与你选的工作不匹配的原因。


能量密度低的人,也不必勉强自己,找一个体制内的安稳的工作,过着岁月静好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佳的选择。


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能量密度,就会最终选择一个跟自己能量密度匹配的地方生活,我觉得只要匹配了基本上你就会觉得舒适,就不会觉得很痛苦,如果不匹配就会痛苦,比如一个能量密度很高的人他在云南生活就会觉得不匹配,就会觉得我就要到大城市。所以,我觉得痛苦的人不是因为北上广的原因,也不是因为一个安静的小城的原因,而是因为能量密度的问题。”


  • 人生是尝试多一点好还是专一一点好?

高晓松:“人生苦短,还不如在每一个领域都试一试。


一次高晓松和刘震云一起去东欧游历,由于到过的地方比较多,他一直在给对方介绍讲这讲那,两个人在旅途上相伴几天后,刘震云语重心长地对高晓松说:“晓松你确实有才华,你确实把很多东西想得比较通,但是如果你只选了一个方向,你就一生沉浸在里面,你可能在某一个领域真的能成为大师,但是你的问题就是你什么都懂点。”



但高晓松却认为,不是所有扫地的人都能成为扫地僧。如果一个人一生沉浸在一件事情里就能真的把这件事做得多好,就真的能成为那个领域的大师,那大师也太容易做了。


高晓松是一个很清楚自己的天花板在哪的人,不管是文字、音乐还是电影,他都清楚地知道每一个领域的天花板在什么地方,因为艺术这东西就是伸手就知道有没有,与其望着大师们的作品感叹:“既生松,何生xxx(此处省略几百位大师的名字)”,“人生苦短,还不如在每一个领域都试一试。”

2
  读书、聊天是快速增长智识的有效方式。


读书、和有阅历的人聊天是增长智识最有效的捷径,一个伟大的人一生的思考在书里藏着,一个有阅历的人48年的精华在聊天里浓缩。在知识焦虑的时代,点开蜻蜓FM上的《矮大紧指北》,高晓松似多年未见的老友,煮一杯酒,夹两筷子下酒菜,一遍咂嘴一边跟你慢慢唠嗑。


他会从不同的角度和你谈女权主义,当“me too”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美国,这个运动却在法国遭到了反对,反对的人认为这种行动矫枉过正,把男女之间极端对立,这和以前人们的“猎巫运动”有什么不同?那些参与猎巫行动的人认为是女性的肉体导致了魔鬼的降临,这和今天说因为男性的性欲导致了这些灾难一样。



“这不仅可能伤及很多无辜,而且加重了一种奇怪的思潮,仿佛所有女性都是受害者。女性的自觉、女性的解放、女性的自由在哪里呢?这伤害的不光是那些可能被诬陷的男性,同时女性在这场战斗中如果越走越远,自己也是一种自由的倒退。“


除了增加谈资,听高晓松也是拓展自己知识边界的一种方式,美国的效率为什么那么低?美国总统大多都爱养狗?在蜻蜓FM《矮大紧指北》中有趣的知识点应有尽有。

3
  世间最美好的莫过于无用之事。


冯康侯老师曾说过:“能附庸风雅,更妙,现代的人就是不会玩,连风雅也不肯附。”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能够遇到有趣的人,大家被焦虑所裹挟,追求着快速高效的“炼金术”,成为社会这个庞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丢失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蜻蜓FM《矮大紧指北》分为私房排行榜、闲情奇偶、文青手册三个栏目,这里没有为焦虑熬的心灵鸡汤,也没有成功学速效胶囊,用48年的阅历,给你揭露52张人性底牌。


在蜻蜓FM《矮大紧指北》中,这个不惑之年的中年男人仿佛醇香的老酒,掀开盖就能闻到岁月的发酵。和一万个人聊天,不如听十分钟高晓松。你可以看到他心中的十大美男、十大美人排行榜;也可以听他讲《大小谎言》、《我们这一天》、《三块广告牌》;听他聊文艺青年朴树韩寒郑钧。


高晓松在《矮大紧指北》中说有一次去看偶像Don Mclean唱歌,Don Mclean如今已经72岁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几乎销声匿迹了,直到某一天,高晓松在网上看到Don Mclean的演出,演出地点是在一个破旧的小旅馆,票价仅仅花了68元,还包含一顿晚餐。他觉得很伤感,Don Mclean的嗓子已经不似从前,很多调子也唱不上去,喝水的时候手还在抖,水撒了一地,Don Mclean在演出时说自己出来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怀念在舞台上演唱的感觉。在唱到《American Pie》时,一群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纷纷起立拍掌。



高晓松说:“热爱舞台的人,晚年离开舞台是很凄凉的,因为舞台带给人的那种心灵的冲击,心灵的满足,是其他什么含饴弄孙这些东西代替不了的。”


在《矮大紧指北》中,他说起和自己最好的朋友黄磊年少轻狂的故事,俩人去剧组附近的小酒馆喝酒,调戏骑着自行车的姑娘,没想到反被调侃;每次失恋,都会去黄磊宿舍埋头哭一会儿,而这件事也被黄磊经常拿出去吐槽......



二十多年的时光,见证了彼此的成长,昔日模样清秀、充满文艺气息的黄磊开始发福,在时光的烹炒下用皮囊盛满了烟火气。


“我老了以后才知道什么叫时光,就是我们的成长是时,你们这些朋友是光。我们共同经历了这个变化最快的时代,从我小的时候坚信那些理想,那些改造中国、纵横四海,坚持文艺的知识分子,一直到今天的商业大潮下大家纷纷都下海,我也跑到互联网公司去认知,他也派出了《深夜食堂》等等这些东西,我们目睹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变迁,但是无论时光多长,大家还能是特别好的朋友。“


记得在高晓松在蜻蜓FM直播中,有人问过他至今有什么想做而没做的事情么?


高晓松回答:“我已经没有什么没做过想做的事情,因为就像你说的,我命比较好,想做的事情基本上都做了,但是做了和做好了,我觉得这中间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我确实想做的事都做了,也是因为想做的事太多,导致其实每件事都没有做到那么的好。”


正映衬了《如丧》中的那句话:迄今为止,我把所有喜欢做的事情都做了,并且除了恋爱和旅行,都已换成了钱,虽不多,够生活。感谢所有衣食父母,包括我父母。所有人都老了,再没人死于心碎。我数着日子和钱,等着永逝降临。


听听高晓松,也许你会更了解人生。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