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会有感
有幸在体育中心的球类馆观看了一场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演奏会,现场的效果不敢恭维,上百万人口的株洲市没有一个音乐厅,这种世界级的大师演奏会放在运动馆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本就是让人吐槽的事,再多谈观感就有些过了。但三十年的神往还是让我毫不犹豫地买了较贵的票前往欣赏。因在朋友圈发了几张演出前后的照片引来众多好友围观点评,特引用好友的评论:“与经典为伍,向经典致敬!”
知天命的年龄本不该如此激动,但看完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演奏会联想太多,估计今夜难眠了,记录随想为志吧。
三十年前大哥送我一台当时的高档电器——单卡录放机,我翻录的第一本磁带就是克莱德曼的《命运》专辑(请原谅那时的穷学生无力购买正版磁带引出的举动),激昂的“命运交响曲”,轻快的“致爱丽丝”……优美的钢琴曲陪伴着我的求学生涯,更激发了我对音乐的热爱;参加工作后第一个月的工资就买了一个高倍望远镜(熊猫牌40倍军用级的),为的是能更好地观看音乐会,那时来株洲演出的艺术家明星们可没漏过一个:关牧村、关贵敏、毛阿敏、韦唯、李娜、陈汝佳、郭峰、常宽、郑绪兰、陈琳如数家珍(那时的演出大多是在株洲影剧院,视听效果可比运动馆强多了)。感受现场的同时自己也学习乐器:吉它、电子琴、架子鼓,记得学吉它不到三个月就录了一本自弹自唱的磁带专辑(可惜被爷爷拿回老家去听搞丢了)。在单位组织同事和学生成立乐队有空就排练,免费为自发的舞会伴奏;甚至在家里就有一套电声乐器:同学的电子琴、电吉它、电贝司、架子鼓、长号、沙锤全集中在这儿,有段时间同学们一下班就跑来练乐器、听音乐,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参加工作不到两年我就把所有的收入加上借的钱买了一套昂贵的组合音响(三千元的仿山水牌——三力音响,那时的月工资不到百元,这可是巨款啊!),于是收集音乐磁带、唱片(以塑料唱片为主,焦木唱片太贵只买了十几张)又是不小的支出,因此也广泛地接触了更多的音乐:古典名曲(这才明白交响乐)、轻音乐(最迷的是世界三大轻音乐团之中的James Last乐队和保罗·莫里哀乐队)、摇滚乐、乡村民谣……当然最多的还是刚刚兴起的流行歌曲(包括好些个期刊,最新的流行金曲还没听过就已经唱上了,贼胆还真不小!),更少不了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专辑(能找到的全部收齐而且都是正版)。
也是奇怪,这样地迷恋音乐,还有不少其它的爱好(大学开始打桥牌就没间断过,还在市里的比赛中拿过双人赛冠军;中学就迷上的摄影也一直在玩),好象时间应该不够用,可就在那时还自学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承担两个专业的教学任务,科研文章还发表了不少,也许是年青精力充沛吧,回想起来那时的生活真的是相当的丰富而精彩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变化,尤其是朋友们相继成家,这一切也悄悄地改变着,到自己也当爹时突然发现生活已完全成了两点一线:上班、回家带孩子!以前的所有爱好都已远离:桥牌、摄影、乐器多久没碰了?就连音响都好久没开了,全部的生活就是围着孩子转!到孩子离开身边外出求学时发现自己早已不惑走向知命之年矣!也许是年龄的关系,也许是阅历的影响,好象一切都看得很淡了,是应了现在的流行语“以为心态好了,其实是变老了”吗?用了十八年的网名“清清谈”难道真的要改成网友们看错时读的“清清淡”了么?
感谢“淡然”,使得人缘还不错,朋友三四不少,家人的温馨相守、知已的品茗聊天、歌友的引吭高歌、牌友的桌面厮杀、摄友的猎艳寻奇,包括远方老友们时时的关注,生活依然忙碌而充实着;只是工作上少了往日的冲劲,有点混日子的嫌疑,心里还真是不太踏实,这应该就是美中不足吧,毕竟还没退休养老不是?
哈哈,看了一场音乐会引出这么多的联想,是否要写回忆录了?这个赶脚耐人寻味啊!
20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