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视野】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关注视野】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南通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内地男星 2017-02-15 17:19:32 138

今年“两会”,市委书记陆志鹏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落实“两聚一高”新要求,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市长韩立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引领的意义在哪里?如何实现创新引领?“两会”期间,“创新”成为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热议话题。

吸引人才,壮大创新主体

人才是创新最核心的因素之一。吸引人才,首先要吸引鼓励南通籍学子回通。多年来,在人才方面,南通一直面临着被上海、苏南虹吸的困扰。如何才能把南通籍大学生“喊回家”呢?政协委员,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徐爱民建议进一步改善吸引人才的生态环境、加大吸引人才的政策扶持、优化吸引人才的服务体系。

人大代表、南通职业大学党委书记秦志林说,南通职业大学将紧盯南通“3+3+N”产业发展思路,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在做强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同时,做大职业培训,为来通投资兴业的广大企业培育和储备技术技能性人才;积极策应国家“一带一路”和南通优势企业“走出去”战略,努力打造海外通商企业职业人才培育的“后花园”、技术研发的“集聚地”和创新创业的“孵化器”。

政协委员、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石磊,在建言南通要打通高端人才招得来留得住的绿色通道的同时,对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打造高技能产业人才队伍提出建议,包括制定南通市高技能产业人才指导目录、完善高技能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高技能产业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建立高技能产业人才激励机制、将工匠型高技能产业人才纳入“江海英才”入选范畴等。

完善机制,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驱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政协委员、中天科技集团总裁薛驰说。他建议政府部门和企业在鼓励全员创新的同时,要完善体制机制,为推进全员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另外,企业应主动创建完善的内部创新机制,提升创新能力与水平。

“没有创新,就没有传统产业的绝处逢生。”人大代表、恒辉(南通)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咸华说,这几年,通过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防切割手套、防划、防刺穿等系列产品成为欧美抢手货。今年如东强生集团又推出全球首款石墨烯多功能防护手套,引领国际安防产品消费市场。人大代表,江苏亚振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伟说,得益于员工技能高端化,亚振家具从如东走向大上海,海派家具制作技艺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带动我国家具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支持保障作用的发挥,对企业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政协委员、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莫中华就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提出建议:一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政策鼓励与支持,三是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和维护的支持力度。

政协委员,江苏鹰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申承秀说,企业发展重在创新。她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多到企业“望闻问切”,共同助力企业发展。

打造平台,提升创新浓度

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局长李吉平说,科技局将采取“面上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办法,全力以赴推动我市科技创新工作。“面上推进”,就是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发展,对接各类创新资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帮助企业迈好“转型关”。“重点突破”,有五大方面:一是推动中央创新区建设,二是对接上海科创资源,三是抓好智能装备产业培育,四是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五是创建 “国家创新型城市”。

人大代表、南通大学校长程纯说,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央创新区,作为创新转型大手笔的破题之作,将成为整个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区、示范区和首位区。南通大学将依托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和技术优势,聚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努力为南通市创新驱动作出较大贡献。一是成立南通发展研究院,围绕南通城市转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努力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二是主动融入中央创新区建设和发展,努力成为中央创新区的“科技创新先导区、人才项目平台储备区”;三是围绕“3+3+N”产业体系,重点打造一批创新平台,为南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四是对接南通市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推动高层次人才引用一体化;五是统筹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培育一批新兴专业,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科技创新、产业变革是大势所趋!将重塑全球产业结构,南通正遇其时。”人大代表、南通晶城科创园董事长陈翔说,2017年,新兴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对于这一产业,南通需要成立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晶城科创园二期将重点打造这一平台,将高校及社会中符合“3+3+N”产业发展的技术成果进行展示、交易,助力南通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将不断创新运营模式,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打造大型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培训中心,引领科技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摘自“南通网”)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