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派 | 一辈子从未放弃的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

历史派 | 一辈子从未放弃的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

力宇骏派4S店 日韩男星 2017-12-04 16:28:41 266

周末了,小骏为大家准备了一堂丰富的“历史课”。今天我们以陆游的主要诗篇为主线,回顾南宋时期部分历史事件。准备好笔记本了吗?我们将开始今天的历史派!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但他一生都在为攻打金兵,收复中原的“理想”而努力。明明可以靠诗歌文采平步青云,他却非要靠爱国热情屡次冒险向皇上进言,结果在40余年的为官生涯中,陆游接连“背锅”,被罢官5次,一生流离。

戏遣老懹


儿时万死避胡兵,敢料时清毕此生。

已迫九龄身愈健,熟观万卷眼犹明。

深深小坞梅初动,潋潋清溪水欲平。

安得飘然从此逝,缑山风月听吹笙?



自儿时起就跟着家人四处躲避金兵,每每听到父亲与同僚谈起亡国之恨都是叹气与愤恨。因此,陆游从小就埋下了守家卫国,对抗金兵的爱国“种子”。想着有一天能征战沙场,替国争光,还特意去学了剑术。自幼博览群书,文采出众的他可谓是文武双全。


卜算子 ·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中陆游将自己比作寒冬里断桥边绽放的孤傲梅花,寂寞无助的面对世事,但是“风雨”也无法阻挡它绽放。其实陆游和秦桧的矛盾,实质上是主和派与主战派的一次交锋,当时的皇上宋高宗是主和派的“最大靠山”,陆游偏偏“一根筋”,坚持战争,收复失地,因此郁郁不得志。



秦桧死后,陆游才被朝廷起用。36岁时,他已经做到了政府高官,一有机会就向宋高宗进言。每每提到“扫胡兵”、“收复中原”的时候更是激动地声泪俱下。然而,当时偏向“主和派”的宋高宗受不了陆游的频繁进言,寻了个理由罢了他的官。


公元1162年,“主战派”的宋孝宗即位,因赏识陆游的诗,封他做进士,并为他加官进爵。还命令陆游即刻起草一份诏书,让老将张浚北伐金兵。但陆游分析当时局势,认为不可草率出兵。但是否开战之事,并不是陆游可以决定的。张浚战败后,陆游又被“投降派”甩“锅”,罢免了官职。


这一次,罢官回乡的陆游,真的是看透了“现实”。他曾以为只要能见到皇上,提出自己的想法,明治的君主自然会“采纳”。但是经历了两次进言被拒,他已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区区一介文臣,既无兵权,又不当政。想要施展胸中抱负,难上加难。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在农家过着自在悠闲的生活,但他真的能放下心中的“理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期望,是不是他对未来的期盼呢?就在陆游以为自己只能如此终老的时候,他受邀去四川宣抚史王炎那里任“参谋”一职。一想到王炎驻守的汉中是离金兵最近的地方,陆游心中那颗名为“英雄”与“爱国”的种子又重新发芽。


当时年近50岁的陆游,第一次到了“前线”,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跟随将士们到处跑,了解军情,考察地形,制定战略。军中的这段时光是他离“理想”最近的日子,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


眼看着杀敌报国的机会来了,又迅速地消失;收复中原的希望出现了,转眼又瞬间破灭。陆游彻底的失去了希望,他的理想,被现实抽打得,毫无反击之力。于是他开始放浪形骸,沉迷作乐,“放翁”的称号就是他自取的。


公元1202年,陆游受宋宁宗邀请,以77岁高龄扶衰入都,主持修撰宋孝宗、宋光宗两朝历史的工作。

 

公元1206年五月,南宋下令伐金。陆游年事已高去不了前线,就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他拄着拐杖望着北方,想到了自己的一生,禁不住泪流满面。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不料,南宋再次战败,本以为能在入土前,能看到中原复兴的陆游,到死都没放下他的“理想”。在他85岁,弥留之际,将子女叫到塌前,留下一首《示儿》含恨而终。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的诗歌,以高扬爱国主题的振作诗风,对南宋后期的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到了南宋末年,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下,更使陆游的爱国精神深入人心,对后代的影响也愈发深远。



陆游对于理想的追求,自始至终从未放弃。他一次次的被现实所击倒,但从未停止过努力。他用上万篇诗词佳作,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向“现实”所“反击”。


打败你的不是困难,而是在困难面前停下的脚步。永远都不要放弃努力,一直坚持下去,总会有所进步。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