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喜剧《第十二夜》绝对是双胞胎梗的鼻祖之一。
大耍双胞胎梗的《第十二夜》海报们
考虑到当时舞台演员全部是男性,使用“男扮女装”和“女扮男装”的双重反转剧情自然有着相当的便利,不过祖师爷的功力可不只是为了这点便利无关剧情的铺梗。这部都铎王朝的双胞胎剧除了抓马好笑,其永恒的价值还在于对一个古老问题的思考:什么是爱?这名句也是出自小丑的一首歌:What is Love? ‘Tis not hereafter, present mirth hath present laughter.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在莎士比亚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又重新被剧作家们重视起来:爱,是一种探索,是一个寻找我们遗失的另一半的过程。
“双胞胎”塞缪尔·巴奈特和约翰尼·弗林
古希腊有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说最初人有三个性别:男、女和双性。当人类开始强大起来时,宙斯决定把人一分为二削弱他们的力量,“就像一个苹果被一切两半”。这种文化根基在《第十二夜》里也有体现:当Viola和Sebastian相见时,Antonio说:“你怎么会分身呢?把一个苹果切成两半,也不会比这两人更为相像。”
电影版中,Imogen Stubbs扮演的妹妹和Toby Stephens的公爵
于是人穷尽一生都在寻找自己另一半灵魂伴侣。如果最初是个男性,那他的另一半当然是个男性(像Antonio对Sebastian,是一种超出友谊的崇拜和仰慕,以及Orsino对‘Cesario’);如果是女性,另一半也是和自己一样的女性(Oilvia对乔装打扮的Viola);如果最初是双性,那么另一半必然是和自己性别相异的人(Sir Toby和Maria)。当然莎士比亚的戏剧构作远远不会是简单对应这样直接,正是由于人对爱的缺失的不完整感,才会让“双胞胎乔装打扮”这种情节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正如莎士比亚大多数喜剧一样,他总是展现一种完整的家庭、世界和灵魂走向误会、破碎,再通过爱和友谊重组修复的过程。
朱迪·丹奇(Judi Dench)和Gordon Reid版的《第十二夜》
然而除了爱的重聚,这部剧还探讨了“遗失”。Antonio,敬仰Sebastian并为他舍生取义,在剧末Sebastian和Oilvia订婚后一个人离开了。Malvolio,一个坚信人灵魂高贵的清教徒,被捉弄得似乎有些过头,最后留了一句“我会一一报复你们的”,就此退场。即便是Sir Toby和Maria,也与曾经的好朋友Sir Andrew决裂。最后‘Cesario’也不复存在,Orsino最后一次以男性名字称呼自己曾经的仆人。
《第十二夜》还表现出了对自我认知和对他人怜悯心的探索,可以说是在人类身份认同的交响乐中永不止息的回声。里面的台词例如’I am not what I am’; ‘Be that thou know’st thou art’; ‘I swear I am not what I play’; ‘Ourselves we do not owe’; ‘nothing that is so is so’; ‘You shall from this time be / Your master’s mistress.’这些“悖论”和似是而非的承诺正是给观众带来巨大震撼的原因和语言的魅力之处:Where love is throned.
RSC版《第十二夜》中的兄妹
就像RSC的艺术总监格里高利·道兰说过的:“谁能说出一部经典作品的主要内容呢。”它的价值既是私人的,又是公众的;它的内容永远都是一场辩论。
小编插播
祝天下有情人都是失散多年的兄妹
祝不小心爱上的妹妹们其实都不是亲生的
《第十二夜》近期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