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中国 书法学 书法史 书法美学 书法理论与批评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精粹,是最悠久的艺术形式,却是最年轻的学科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书法的社会生态发生了巨变,也对书学理论及学科建设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伴随着新中国不同时期及阶段的社会体制与文化发展,70年来的书法学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此一时期的书学论著,以通俗性、普及类读物为多数,虽缺乏学术深度与影响,但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书家。而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书学著述是容庚的《丛帖目》及朱建新、启功等人关于孙过庭《书谱》考证的文章。以上诸家皆有传统的文史功底,长于考据、学风严谨。而宗白华的《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虽然从用笔、结体、章法三方面论述书法美学,但由于其在书法本体方面缺乏研究与认识,故所论虽有启发意义,但不免流于表面或略有偏颇。
而八九十年代有关兰亭的讨论文章不再以《兰亭序》的真伪问题为中心,而是主要转向对各种书迹材料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制作生成层面等的仔细考察辨析,如丛文俊的《文献所见魏晋士大夫书法风尚之真实状态的考证——魏晋书法史与〈兰亭〉研究之一》《关于魏晋书法史料的性质与学术意义的分析——兼及“兰亭论辨”》,华人德的《论东晋墓志——兼及“兰亭论辨”》《论六朝写经——兼及“兰亭论辨”》等,对以往兰亭论辨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清理与辨析,“已摆脱那场论辨的窠臼,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例如如何使用考古资料和早期书法文献,已具有研究早期书法史的一般意义”〔2〕,体现出对书法史及某些书法现象更理性、更趋于合理性的宏观把握与客观认识。
此一时期的这些书法美学论著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纯书法美学的研究,涉及书法美的来源、性质、审美范畴、审美心理,以及书法美与社会、自然、其他艺术的关系等;另一类为书法美学史的研究,与古代书法理论密切关联,主要是书法审美观念的梳理与探论。这些论著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出发点及各自的阐释方法,也反映出不同的理论体系特点。其中陈振濂关于书法美学的有关著述是颇具体系并有代表性的成果。这一时期的书法美学主要学术贡献是“它使书法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得到了廓清,拓展了书法美学研究的新空间,开始使书法美学从史学、艺术理论、书法赏评等理论形态的胶着状态摆脱出来,开始走向学科独立。它是书法美学真正从古典迈向现代之途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3〕
70年代末文化复兴与书法热以来,书法家无疑主要用力于古代经典作品的学习与汲取,所以书法学于新时期的开启首先专注于古代书法家、作品及书论为中心的研究。而最先介入书法研究的一批学者,皆是在恢复高考后进入高校,系统受过学术训练并具有文史哲综合修养且爱好书法者,然后从大学所学专业转为专业或主要研究书法的。他们受命于文化及书法复兴之时,所表现出的学术执着与热情,是后来者无可相比的。他们主要以传统史学、考据为根基,在书法史断代研究和专题研究上取得了突破。
书法史的研究,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充分注重利用新材料而推进的。继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甲骨文、西北汉简、敦煌文书等的发现,民国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古代文字遗存不断发现或出土,尤其是秦汉简牍、汉魏南北朝石刻、砖瓦文字等都有较大数量的出土发现。从兰亭论辨到众多的书法史及个案、专题现象的研究,无不是赖以新材料的利用而深化的。
从总体的研究成果数量及研究深度而言,当代书法理论与批评,虽然不乏有力的引领人物,但后备研究力量缺乏,年轻的书法学人多长于书法史,少有在理论与批评方面有建树者。当前书法理论的弱势体现在:一是对书法的本体研究及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形态的探讨尚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可以说既没有消化好传统书论精华,也没有逾出现当代宗白华、李泽厚、刘纲纪等美学家们的高度。二是概念混乱、原理不明,有的流入随意自我说解,有的盲目套用西方理论而差强为之。三是书法理论与批评游离于创作实践,不能令人信服,对当代书法没有起到有效的干预与引领作用。在林林总总的书法理论批评论著中少有阐释精深、逻辑严密、学理贯通者,如从参与者的角度进行反省,则暴露出知识结构的不称,不仅缺乏哲学、美学的学术支撑,对中国传统古代书论及书法现象亦缺失深入的研究,故影响与制约着书法理论构建。
在当代书法学的发展中,中国书法家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一系列的专题性研讨会,到三年一届的全国书学讨论会,以及其他的有关当代书法现状与发展的论坛等,以强有力的组织手段,吸纳各高校专业教师、研究生及社会书家、书法理论家的参与,并立足于书法实际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书法学的建设与发展。
〔1〕陈振濂《现代中国书法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331至335页。按:引文中只保留了标题文字,省去了具体论述的文字。
〔2〕华人德、白谦慎《〈兰亭论集〉序》,见华人德、白谦慎主编《兰亭论集》,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3〕黄映恺《20世纪书法美学的建构与反思》,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49页。
陆明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19年第10期)
本文内容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美术观察》杂志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
如需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Q号:52689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