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出文字材料论楚沈尹氏之族属源流

从新出文字材料论楚沈尹氏之族属源流

叶氏源流与文化研究 港台男星 2017-12-25 23:33:27 2113



来源:叶氏源流与文化研究·叶氏研究·叶氏源流·从新出文字材料论沈尹氏之族属源流



从新出文字材料论楚沈尹氏之族属源流


田成方 (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本文认为沈尹氏可能出自楚穆王,是楚王族析出的一支小宗世族;沈尹为楚官职,主管宗庙祭祀和贞卜;沈尹氏因其祖沈尹子桱官沈尹一职而得氏,始封时间约在前六世纪上半叶。

关键词:沈尹氏;沈尹;族属;源流

 

    沈尹氏是公元前六世纪活跃于楚国政治、军事舞台上的重要家族,史籍一般认为它属楚公族,源始于某位楚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降,相继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1)沈尹为楚沈县之尹,沈尹戌为吴人奔楚者,《左传》人名前冠以沈尹者不可确定有家世关系[1]

  (2) 青铜器中常见的“番尹”或“番君”,即文献中楚国的沈尹氏[2]。有学者进一步推测沈尹是楚化的扬越人,“番君”是其入楚前的爵号[3]

  (3)沈尹戌等是姬姓沈国后裔[4]

包山简、上博简中“沈尹”之“沈”本字识别后,沈尹氏族属、族源有必要重新认识。本文从出土文字材料和传世文献两方面就沈尹氏族源、始封时间、沈尹之官的职能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    出土文字材料中的沈尹之官和沈尹氏

 包山楚简官称中有“尹”(简138、165、177),字曾隶定为从酉从臽字,后来学者改隶成,读为“沈”[5]。上博六《庄王既成》篇可证实尹即沈尹[6]是本字,《左传》通假作沈。包山简85、97、186、193另有氏称写作,从从邑,或释作邥,据《广韵》“寝”韵:“沈,国名,古作邥”,认为是姬姓沈国后裔[7]。沈尹氏与邥氏的楚简写法不同,又别为单字氏和双字氏,应是两个不同的家族。邥氏源于沈国的说法可信,其子孙以国为氏,邥是本字,《左传》亦通假作沈,如昭公二十三年“沈子逞”、定公四年“沈子嘉”,均是沈国国君。邥字从邑旁,疑与其得氏方式有关。与沈尹氏相关的文字材料,根据性质不同可划分作两大类(资料中字均通假作沈):

(1)A:沈尹者(诸)故监自乍(作)征(钲) 城(铖)。(徐沈尹征城[8])

B:沈差 (蔡)惑、坪 (蔡)冒。(包山简138)

C:嚣沈尹之州加 (胡) 。(包山简165)

D:陵公之人 (胡)及,大室沈尹溺。(包山简177)

E:右沈王鉨。(《古玺汇编》0001号[9])。材料中的沈尹、沈差、右沈均为官称。

A条:徐沈尹征城,徐国铜器,1888年出土于江西高安,同出有徐王义楚觯、义楚觯、徐王禹又觯,《左传》昭公六年:“徐仪楚聘于楚”,仪楚即义楚,器主活动年代在徐王禹又或义楚时,不迟于春秋晚期。徐国职官也以某尹称谓,青铜器有徐令尹盘、徐郊尹鼎等[10],铭文格式均是“国名+官称+人名”,可证“沈尹”为钲铖器主官职。

B条:沈差惑,蔡为氏、惑为名,沈差与坪公相对,是人名前的官爵。包山简49、108有“乔差”,是简107“乔尹”的佐官,沈差也应是沈尹之佐(左)官。

C条:包山简“某某之州”多冠以官爵名或官爵名加人名,而以“地名+官名”冠于州前至少有四例[11],其性质论者多不详。以“嚣沈尹之州”为例,嚣指示贵族食邑的地理方位,沈尹以官爵名显示贵胄身份,全句可有两种理解:此州是嚣沈尹的食邑;嚣是沈尹的食州。前一理解把沈尹、莫敖等定为地方官员,则食州的地望不明,《左传》记载莫敖、沈尹在楚国是仅次于令尹、司马的重要官职,不至于隶属私人俸邑。后一种解释较合理,即沈尹等是中央官员,嚣等州则是他们的食税之地。

D条:大室,即太室[12],《左传》昭公十三年杜预注:“大室,祖庙。”《楚世家》言“(楚共王) 埋璧于室内”,“乃望祭群神,请神决之”,亦明示大室是楚宗庙祭祀场所。沈尹溺供职其中,沈尹是溺在大室的官爵,其职能与宗庙祭祀有关。

E条:《古玺汇编》定为官玺可信,读作“右沈王鉨”则需商榷。楚官玺“玺文排列无定式,依文字多少及印面形状而构成变化错综的印面” [13],此玺玺文中,“王”字表明此官的隶属关系,“右沈”与左沈相对,是低于沈尹的一级官员,包山简49有佐(左)乔尹、简44有右芋尹,都是相应尹官的左、右下属官员。“右沈”和沈差、乔差都省略尹字,推知此玺全称是“王右沈尹鉨”,与“王口右司马鉨”(《古玺汇编》0063号)同属楚国中央官员的官玺。

(2)F:沈想之飤。(徐家岭Ml0:80[14]

G:邨沈尹过以漆蓍为君月贞。(天星观卜辞祭祷简[15])材料中沈、沈尹均为氏称。

F条:此出土于河南淅川徐家岭十号墓,是器主赠予墓主的赗赙品。铭文两行六字,字体修长隽美,有楚文字的明显特征,器主沈想生活年代与墓葬年代相近,约在战国早期[16]。器主自称“沈想”,楚文字资料不见有氏称独作“”,者,典籍有“沈尹”简写作“沈”的例子,如叶公诸梁(沈尹戌之子)在《左传》哀公十六年记作沈诸梁。

B、E条字是“沈尹”之官的简称,此处为氏称的简省。

G条:有人将“邨沈尹”连读,认为沈尹乃官名[17]。对比天星观简辑文33—44条,贞人均直接冠以氏称,未有加官职者,此处既明沈尹过是顿国人,沈尹当是氏称。 

综上分析,第一类材料证明楚国确有沈尹之官,它的设置还影响到邻近的徐国。楚国沈尹之官供职于大室,是王官,归楚王直接控制,其下有右沈、左沈等副官。沈尹之官的设立时间早于春秋晚期,直到前316年依旧存在。第二类材料沈尹(沈)为氏称,证实楚沈尹氏家族的存在。沈尹既是官称,又作氏称,与《元和姓纂》等记载“沈尹氏以官为氏”相吻合。

 

二、从传世文献论沈尹氏应属楚公族

1.沈尹氏族属的两种说法辨析

沈尹氏出于楚庄王的说法,最早见于汉晋注疏,如《左传》杜预注、《潜夫论》卷9《志氏姓》均认为沈尹戌是楚庄王曾孙,《吕氏春秋》高诱注以沈尹戌为庄王孙,或认为高注脱“曾”字[18]。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分沈尹氏和沈氏为异姓宗族,“沈尹,楚有沈尹戌……子孙以官为氏”,沈氏是“周文王第十子耼食采于沈,因氏焉[19]

林氏的说法与出土材料记载的沈尹氏和邥氏状况相吻合,足见隋唐学者还能辨识二氏之别。

另一种说法始见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它将《元和姓纂》明确区分的沈尹氏和沈氏归为一族,在后代学者中颇有影响[20],《新唐书》卷74上《宰相世系表》曰:

沈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子聃叔季,字子揖,食采于沈,汝南平舆沈亭,即其地也,(椿秋》鲁成公八年为晋所灭。沈子生逞,字循之,奔楚,遂为沈氏。生嘉,嘉字惟良,二子:尹丙、尹戊。尹戊字仲达,奔楚隐于零山,为楚左司马。生诸梁,诸梁字子高,亦为左司马,食采于叶,号叶公。

此段文字舛误甚多,如它认为沈尹戌等人名中沈是氏称、尹戊是名,与《左传》和出土文献多处以沈尹为氏不符;姬姓沈氏奔楚的叙述,与典籍记载出入较大,亦不可信[21]。这条来源不明、存在杜撰痕迹的材料,郑樵斥其为“野书之言,无足取也[22],不应作为分析沈尹氏族源的可靠依据。宋人邓名世著《古今姓氏书辩证》,袭承《宰相世系表》,将沈尹射等亦编入沈氏后人行列[23],实无依据。但邓氏在记述叶氏时,却说:“下邳叶氏,出自芈姓。楚人沈诸梁,字子高,食采叶邑,谓之叶公,因以为氏[24]。”叶氏出自叶公诸梁,按同书“沈氏”条记载,叶氏为姬姓而非芈姓,两条记载中必有一误。叶氏芈姓的说法与杜预等注疏相符,是沈尹氏属楚公族的又一证据。

宋人程公说《春秋分记》、郑樵《通志·氏族略第二》都沿袭汉晋注疏、隋唐说法,《春秋大事表》亦将“沈氏”列为“芈姓所分之氏”[25]。出土资料中楚国有“沈尹”之官的事实,表明“沈尹氏属楚公族”的看法,较之它说更合理可信,清人和今人对沈尹氏源于姬姓沈国之说的批驳是有道理的[26]。沈尹氏和沈氏混淆的原因,除《左传》沈诸梁氏称简省外,可能还与二字在典籍中都通假作“沈”有关。

2.沈尹氏始封时间蠡测

沈尹氏以官为氏,除《元和姓纂》等典籍记载为依据外,出土简牍金文中的沈尹之官也是重要的证明。《左传》隐公八年鲁国大夫众仲云:“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杜注:“谓取其旧官旧邑之称以为族。”考之史籍,沈尹氏便是在楚国“官有世功”而分封的“官族”。

沈尹始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晋楚郑之战统领中军,时令尹为孙叔敖。据《吕氏春秋》等文献记载,沈尹是让位于孙叔敖之前的令尹,两人并举在秦汉典籍习见,如《墨子》载“楚庄染于孙叔敖、沈尹”,《吕氏春秋》有几篇都讲到沈尹举荐孙叔敖为令尹的故事,《新序》也有类似记载[27]。上博六《庄王既成》篇则记载楚庄王成无敌后(时间在楚降宋后,约前594-591年),向沈尹子桱询问子孙如何能保住霸业的事情[28]。传世与出土文献互证,表明楚庄王时确有此一贤臣,《吕氏春秋》载其名为蒸、巫、茎、筮,《新序》作沈尹竺,实为同一字讹变[29],据《庄王既成》简2判断,原字作茎或桱可能性较大,子桱是沈尹的字而非名[30]。《左传》仅有两条子柽的记载,除邲之战外,成公七年沈尹又参与子重、子反瓜分屈氏的财产,两事相距仅十三年。《左传》记春秋人物,鲜有仅称氏者,“沈尹将中军”、“沈尹与王子罢分子荡之室”等文句中,沈尹当是子桱的官职,以官称替代人称在传文习见,如鲁成公十六年:“楚子(共王)救郑。司马将中军,令尹将左,右尹子辛将右。”以司马、令尹等官职指代某人。子桱作为文献所见最早、最著名、也是唯一可确定的沈尹,与沈尹氏的产生可能息息相关。汉晋学者言沈尹氏出自庄王,只因沈尹活跃于庄王时,并无实据。我们认为子桱更可能是楚穆王的儿子,理由有三:1)与子桱同僚的子重、子反均是穆王子[31]。前605年庄王灭若敖氏之族后,三人便掌控了庄王晚期、共王时期军政大权,前597年,邲之战中他们分别是三军的统领;前584年,三人又瓜分子阎、子荡等屈氏的财产,扫除了屈巫族人在楚国的影响,表明在剪灭若敖氏后,楚王族大宗加强了对中央权力的控制,楚公族的势力遭到削弱,子桱三人都代表着楚王族的利益。2)春秋时期除彭仲爽短期为令尹外,其余时间令尹一职全被楚王族和楚公族成员担任,子桱早在孙叔敖前任楚令尹[32],他是王族或楚公族成员才会有此资格。当时王族外有能力为楚令尹者,非蔿、屈、斗、成四大公族莫属,斗氏、成氏当时已经败落,子桱与孙叔敖所在的蔿氏非一族,他参加瓜分屈氏财产表明更不属屈巫一族,其只能是楚王族成员。先秦文献对各国尚未另立门户的诸侯子孙,从不署明姓氏[33],文献仅见子桱的官职、字号也就不足为奇了。3)子桱任令尹约在庄王统治中期,两人年龄相差不宜太大;楚国没有楚王在位时,其子已是令尹的例子;孙叔敖、子桱当时德高望重,楚王对之毕恭毕敬,“子桱是庄王子”不合情理。综上论证,子桱极可能是楚穆王之子,与子重、子反同是庄王兄弟。《礼记》卷34《大传》云:“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子桱在庄王时,尚未分立出新的家族,其子辈或以官为氏,遂生沈尹氏族。

确定沈尹氏始封时间的关键是要区分清官称和氏称。子桱之后,《左传》记载可能属沈尹氏者有七人:沈尹寿、沈尹射、沈尹赤、沈尹戌、沈(尹)诸梁、(沈尹)后臧、沈尹朱。沈尹赤、沈尹射均参加了昭公五年楚灵王伐吴之役,两人同时活动,必不全是沈尹之官,即至少有一人是以沈尹为氏称[34]。沈尹戌与赤、射二人活动年代相近,昭公二十七年、三十年、三十一年皆称“左司马沈尹戌”,有研究者已指出沈尹当为戌的氏称,左司马为官职[35]。沈诸梁及其弟后臧,按汉晋注疏,他们应是戌之子[36],蒲百瑞先生据其活动时间及楚宗族间世系的比较,亦倾向于汉晋学者的观点[37]。晚于沈诸梁的沈尹朱,清人陈厚耀定其为射之子[38],与二人活动时间无矛盾,但无法求证其说。综上统计,射、赤其必有一人为沈尹氏;沈诸梁、后臧为戌之子,父子三人属沈尹氏之族无疑[39];朱为射之子若成立,也可能是沈尹氏一员;唯沈尹寿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族系不明。沈尹氏早期世系虽不明朗,但可推测,至迟在沈尹赤或射时(约前540年),沈尹氏之族已经存在,而具体始封时间可能更早一代,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上半叶。

3.沈尹之官职能初探

沈尹之官的设立,故有说法以郑樵较有代表:“沈尹氏,沈邑之尹官也,沈姓。沈尹之后世为之…。 沈尹氏以官为氏”的说法,始自东汉高诱注《吕氏春秋》,此后《元和姓纂》、《通志》、《春秋大事表》都持此议。子桱在退任令尹后担沈尹一职,接替者是由他举荐的孙叔敖,邲之战沈尹将中军,庄王和令尹孙叔敖控掌全局于后方,沈尹的地位略低于令尹。

甲骨文“沈”字写作,从水从牛,祭名,沉牛羊之祭也[40]。楚简沈字右边上部,尚存有牛角之形,虽在偏旁上附加了楚文字特色,但主体部分可能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沈尹的命名或许就与沉祭文化有关。上文提到的“大室沈尹溺”,供职于国家宗庙,当与祭祀有密切关系。

另外从沈尹氏族人的文化面貌判断,沈尹可能还有占卜预测的职能,略可分为一般性质的贞卜和荐才预测性质的参卜。如“邨沈尹过以漆蓍为君月贞”,即定期的月贞,属一般性质的卜问。荐才预测性质的参卜,如《吕氏春秋》等篇均记载沈尹子桱举荐孙叔敖为令尹,《庄王既成》篇楚庄王向他询问楚国后事,均说明沈尹子桱有预知人事的能力;《左传》哀公十七年,楚攻取陈麦前夕,沈诸梁参与了楚惠王卜帅、选帅的过程;《左传》哀公十七年楚惠王枚卜令尹,沈诸梁和沈尹朱是仅载的参卜官员。

如果上文关于沈尹和沈尹氏的论述无误,我们则可以得出以下印象:

(1)沈尹是大室内掌管祭祀占卜的神职官员,沈尹氏后人传承了这种文化面貌。

(2)徐国受楚国官职影响,亦设有沈尹一职,其职能或与楚国相似。

(3)沈尹子柽是楚穆王的儿子,始任沈尹之官,子孙以官为氏,遂立新族,始封时间约在前六世纪上半叶。但是,春秋时期沈尹一职是否世袭?沈尹氏早期世系如何?这两点比较模糊,有待于更多出土材料加以解决。

 

  收稿日期:2007年08月13日

作者简介:田成方(1984. )男,河南长葛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2006级硕士生。

 

  注释:

  [1]顾久幸:《沈县和沈尹——兼论楚县的性质》,载于张正明主编《楚史论丛》,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lO月,第129-135页。

  [2]李学勤:《论汉淮间的春秋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1期。

  [3]刘玉堂:《沈氏族属初探》,《江汉论坛》,1987年第4期。

  [4]尹宏兵:《楚沈尹氏族、氏族属考》,未刊。

  [5]原考释参阅湖北荆沙铁路考古队编:《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lO月。《王人》之“”字,与包山简字右边部分相同,吴镇烽先生、《殷周金文集成释文》隶作,参阅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修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37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一卷),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lO月,第592页。重新考订的文章有黄德宽、徐在国:《郭店楚简文字考释》,载《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l2月,第104 页:徐在国:《读(楚系简帛文字编)札记》,《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赵平安:《释“”及相关诸字一论两周时代的职官“”》,《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书局,2002年7月,第282-286页:贾连敏:《淅川和尚岭、徐家岭楚墓铜器铭文简释》,载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lO月,附录一,第362 页。

  [6]陈伟:《读(上博六)条记》,简帛网,2007年7月9日。

  [7]李守奎编著:《楚文字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406页,“”条。

  [8]《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一卷),第460-4-61页。

  [9]故宫博物院编:《古玺汇编)0001号,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页。赵平安先生从印面风格和用字特点断此玺似当为楚物,参见上揭赵氏文。

  [1O]‘郊尹”之“郊”字从陈秉新先生意见,参见陈秉新:《读徐器铭文札记》,《东南文化》,1995年第1期。征城的出土情况可参阅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第271页。李学勤先生认为沈尹是徐国官称,受到楚国制度的影响,参见李学勤《从新出青铜器看长江下游文化的发展》,收录于氏著《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第267页。

  [11]此外三例是:司马之州(简22、24、30) 寝令之州(简166),株阳莫嚣之州(简189)。

  [12]田信芳:《包山楚简解诂》,艺文印书馆,2003年元

月,第204页。

  [l3]叶其峰:《古玺印与古玺印鉴定》,文物出版社,1997年10月,第3页。

  [14]《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259、362页。

  [15]晏昌贵:《天星观“b辞祭祷”简释文辑校》,载于张建民主编《武汉大学历史学集刊》(第三辑),第1O7页,第42条。

  [16]《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第351页

  [17]上揭晏氏《天星观“b筮祭祷”简释文辑校》,第lO8页。

  [18]《左传》昭公十九年,“沈尹戌日”句杜注;(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9月。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卷22,《慎行》篇“沈尹戍谓令尹日”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19](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卷7,“寝”韵“沈氏”、“沈尹”条,中华书局,1994年5月。

  [2O]如(清)陈厚耀《春秋世族谱》卷下《楚世次图》,既认为沈氏出庄王,又引《封建考》说,因循《宰相世系表》观点,《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本,第178册。

  [21]参见(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11,《春秋列国姓氏表》“楚表”“沈氏”条,对沈尹氏为姬姓沈国后裔有详细批驳,中华书局,1993年6月。

  [22](宋)郑樵著、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氏族略第二》“周异姓国”“沈氏”条,中华书局,2000年1O月。

  [23](宋)邓名世撰、王力平点校:《古今姓氏书辩证》卷28,“寝”“沈”条,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24]《古今姓氏书辩证》卷4O,“叶”“叶氏”条。按:下邳叶氏为宋望族,疑此条出自叶氏家谱。

  [25](宋)程公说:《春秋分记》卷16,《世谱七》“楚公族”,《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本,第154册。《春秋大事表》卷l1,《春秋列国姓氏表》“楚表”。

  [26]《春秋大事表》卷l1,《春秋列国姓氏表》“楚表”;(美)蒲百瑞:《春秋时代楚王宗族世系疏证》,其中有“沈尹(沈)氏世系疏证”章,未刊载。

  [27]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卷1《所染篇》,中华书局,1993年10月,第17页。《吕氏春秋》卷2《当染篇》作“沈尹蒸”,卷4《尊师篇》作“沈尹巫”,卷22《察传篇》作“沈尹筮”,卷24《赞能篇》作“沈尹茎”。(汉)刘向编、石光瑛校释:《新序校释》卷5,《杂事五》“吕子曰”章,中华书局,2OO1年1月,第658页。

  [28]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

  [29]李学勤《论汉淮间的春秋青铜器》。

  [30]楚人名、号之别,参见何浩《“王子某”、“楚子某”与楚人的名和字》,《江汉论坛》,1993年第7期。

  [31]子重为庄王弟,见《左传》宣公十一年杜预注;子反为楚穆王子,参阅石泉主编:《楚国历史文化辞典》,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第65页“公子侧”条。

  [32]沈尹任令尹的时间只有五至七年,见宋公文:《春秋时期楚令尹序列辨误》,《江汉论坛》,1983年第8期。

  [33]参阅上揭何浩文。

[34]尹宏兵《楚沈尹戌族氏族属考》论证两人都是中央官员,在中央机构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沈尹。

  [35]同上注。

  [36]《吕氏春秋》卷22《慎行》高诱注、《左传》昭公十九年杜预注、《元和姓纂》卷1O“叶”韵“叶”条引应劭《风俗通》、《国语》卷18《楚语下》韦昭注等均持此观点,唯《潜夫论》卷9《志氏姓》以诸梁为戌之弟,不为学者所取。

  [37](美)蒲百瑞:《春秋时代楚王宗族世系疏证》,其“沈尹(沈)氏世系疏证”章,未刊载。

  [38]《春秋世族谱》卷下,《楚世次图》“沈氏”栏。

  [39]《左传》定公四年云:“初,司马臣阖闾,故耻为禽焉。”《左传》定公五年曰:“叶公诸粱之弟从其母于吴,不待而归。叶公终不正视。”有学者据这两条史料认为戌父子可能为吴人奔楚者,有必要对此略加分析。沈尹戌始见于昭公十九年(前523年),昭公二十八年阖闾继位,戌应在阖闾登位前仕公子光。由于共王诸子争立严重消耗了楚国国力,前528年楚平王践位后,楚在吴楚战争中显露颓势,前525年长岸之战,楚师由胜转败,吴方主帅便是公子光,戌之“耻为禽”,可能与这场战役有关。从氏称和地位判断,戌本是楚人无疑;《史记》卷31《吴太伯世家》曰:“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彝,公子光客之”。沈尹戌、伍子胥虽都为公子光臣,但两者情形必然不同,否则沈尹戌不可能“耻为禽”,且与吴战斗至死。沈尹戌臣吴,可能因战争被俘或作为质子身份客居,是非情愿的。后臧不待其母而归的原因,正如刘玉堂先生分析,应与其楚人身份有关。

  [40]《通志二十略·氏族略五》,“以官为氏”“沈尹氏” 条。

  [41]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二册),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152 1528页。

 

A Study of the OriginofShenyin Clan Based on Newly Recovered Inscriptions

TianChengfang

(Wuhan,Hubei 430072)

Abstract:The paperargues that the family name Shenyin is given by the king Mu of Chu state andthen went to a small clan.Originally,Shenyin is the name of oficial position in charge of sacrifice anddivination in Chu state.The name was offered to theclan’s ancestor in the first half of 6 century,whoearned the title.

Keywords:Shenyin,clan,origin



相关阅读: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