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里的古典音乐

日本动画里的古典音乐

跟着音乐旅行 日韩男星 2018-01-12 12:25:45 223

小编的话:感谢思行爷再次撰稿。长居德国,并且多次访问日本的思行爷,对日本动画里面的古典音乐,自然是理解深远。


 今世界が動き出した あらゆる音楽と共に

此刻世界开动,在各种音乐伴奏声中

—“少女终末旅行”插入曲“雨滴之歌”的歌词首句

 

60%的动画来自于一个国家 — 日本。 但除了武满彻,你还能叫出哪位日本古典作曲家?

48位最有份量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全部来自于一个洲 — 欧洲,其中25人来自德奥法三国 。 但,你能说出一部”Made in Germany“的动画吗?

根据Netflix的数据,90%的日本动画观众其实是日本外的人。但欧洲不是这“90%”里的主力。比如,“你的名字”在2016年7月3日首演。在它狂扫全世界3.5亿美元票房的一年半后,终于要在2018年1月在德国和奥地利电影院上演了(图1为德媒Tagesschau为该片造势,注意图下iCal的日期)。从2016年日本海外契约作品数据来看,德法两国只分别引进了100部日本动画,远低于美国的298和中国的286。

 

图1:德媒Tagesschau在2018年1月7日为德语版的“你的名字”作报道。

可以说,在一些传统的欧洲大国,“说到动画片只会想起迪士尼” 。可惜的是,他们好像对这一现状并没什么要改善的想头。但转头一看,日本却挺在意自己国家没能多出一些诸如挪威格里格,芬兰西贝柳斯那样民族古典音乐家的。战后的日本,不断地大量引进古典音乐,同时又大量输出音乐家和教育资源。过去,一些大师,例如卡尔波姆,去了四次日本(1963,75,77和80),却没来过中国一次;卡拉扬,访日11次,来华一次。伯恩斯坦7度访日,访华0次?到了现在,各种欧洲天团每年在各位指挥大师带领下不断访日。在输出方面,除了小泽征尔,美岛莉,内田光子和諏訪内晶子等世界级别的名家外,日本还向欧洲各种天团输送人才。比如柏林爱乐里的四位亚洲人,全部是日本人(有意见认为,这是Sony的影响)。荷兰的皇家音乐厅曰团,日本队对韩国队的比例为5:2。不过,目前日本音乐家还没能攻入维也纳爱乐和德累斯顿国立这些重要桥头堡,说明他们还是有继续努力的空间的。除此之外,日本的古典音乐听众也可以算得上一种特殊现象。看了一些视频和听过一些朋友的报道,在日本音乐会现场,针落有声,就是有,也只是低低的淬泣声。鼓掌的时候,日本同学的疯狂已成传奇。大师谢幕的时候,冲到舞台最前面挥臂呐喊的,总是日本人。

日本人这种对欧洲古典音乐主动靠近的态度,也偶而会体现在他们的动画作品里:日本动画里的古典音乐。在这里,欧洲音乐和日本动画,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交集了。

细看一下,在一些动画中,古典音乐被用作背景配乐来烘托气氛,例如在“少女终末旅行”里的最终话,千和尤在浏览相机里旧照片和视频时,背景里响起的就是肖邦的夜曲Op.9 No.2。视频里惨烈的杀戮和平和的夜曲旋律被强行放在一起,实在令人唏嘘。而在另一些动画里,古典音乐却是以被剧中人物演奏的形式出现,本身就是情节工具,比如“交响情人梦”里面众多的古典名篇,既是剧中人物演奏的题材,又作为配乐出现,而且都一一被无缝地编织到故事里面去,让爱乐的观众大呼过瘾。

本篇就说说我印象很深的三部带古典音乐的动画作品。注意:以下段落含有轻微剧透。

1.四月是你的谎言

一首音乐作品要让听众落泪,其实是一件双方的事情。作为给者的一方,乐曲自身还有演奏当然是重要,但只有当听众能结合乐曲的上下文和自己的经历的时候,悲伤的情感才能被点燃。甚至还会形成条件反射,那就是听者一听到这首乐曲,就会立刻崩溃。

在b站看到成都CD8 Live,台上台下的中国人一起用日文唱最后一曲“Secret base”。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弹幕说当时很多人都唱哭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22739/?from=search&seid=12636910294566607563)。这首由Zone首唱的毕业歌,单独把歌词和旋律拿出来,都算不上极其催泪的啊。嗯,疑问者应该是没看过动画“那朵花”。补完番后,他们一听到这首歌也会泪奔的。

同样,肖邦的“第一叙事曲”,你可以听上几十遍都无动于衷,但,当你看过“四月是你的谎言”之后,这首乐曲就会以另一种力度来冲击你。

“四月是你的谎言”(四月は君の嘘)是一部A1 Pictures出品的动画片。上面提到的“那朵花”也是该社的作品。看来,A1很懂得让人心碎:世界人民,无论种族,文化,背景,只要看到香消玉殒,反应都只有一种。这部动画讲的是少年钢琴家有马公生如何在朋友的帮助下,克服心理阴影而重新拾起钢琴演奏的故事。而这些朋友中,女一号宫园薰(宮園かをり)是最耀眼的。可以说,这位与众不同的女小提琴家为了点亮公生,燃烧了自己。而两人最让人怀念的“演出”,则要等到最终两话才上演。

曲目:肖邦的“第一叙事曲”。开始,公生一边弹引子和第一主题,一边在脑海里浮现着起妈妈和身边的朋友的音容笑貌,回应起他在11话里说过的“也许一个人是无法心无旁念的站在舞台上的”。然后,当乐曲转入了第68小节第二主题时,画面就进入了“水面上的演奏”的幻想意境。只见在那里,薰也出现了,而且当乐曲进入华丽的106小节后,拉起小提琴为公生即兴伴奏。蓝色的天空,飘着彩色的雪。水面上,公生弹着那台耀眼的史坦威钢琴。薰,还是那样的与众不同,碎弓拨弦,呼应着叙事曲的主题,因应着曲调的色彩一直演奏,直到转入到了第194小节的忧伤主题。然后,就是她那如烟花一般的耀眼绽放,撒手离大家而去了。

单就这一段落,实在不能不感叹动画的制作水平之高。声优花江夏树和种田梨花的旁白,横山克创作的小提琴伴奏都被完美的流入到肖邦的旋律里面去了。简洁的水面场景和薰的出现实在是美丽又让人心碎。人物的动作和画面的转换,有如是在“第一叙事曲”的旋律下编排的舞蹈一样,分秒不差 (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9639541/)。

 

图2: “四月是你的谎言”最后演出场景,曲目为肖邦的“第一叙事曲”

此幕看过,再听齐默尔曼等名家弹的“一叙”,就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哦,没错,缺的就是薰的小提琴。

现在,一听到由圣桑的“引子与回旋”变奏而成的插入歌“My Truth”,我就会想起萤火夜景一幕,当公生说“因为有你”时,那一刻音乐,歌声,人声嘎然而止。一息后,歌声重新在耳边响起,眼前只见薰那张被荧光照亮的美丽的脸。

每当听到德彪西的“月光”或是由之改编而成的插入歌“For you”,我就想到海滩一幕,椿一边说着“啊咧,啊咧”,一边流着大滴大滴的眼泪而跑开的情景。

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篇,被“四月”赋予了新的感情了。

2.吹响吧!上低音号

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着的巴士,里面,一群女生正在低声地哭泣。背景里,是鲍罗丁的“鞑靼人舞曲”引子里的双簧管Solo。一息后,舞曲进入长笛的独奏部分,镜头倒叙回闪,原来她们是南中学校吹奏部的学生,而背景里的“鞑靼人舞曲”正是她们先前在京都府大赛上所演奏的。意外地,南中只获得银奖,无缘关西大会复赛。低低的泣啜声,加上鲍罗丁那美丽却伤感的旋律,霎时间,让人怜悯之情涌上心头。没想过,鲍罗丁的这首舞曲竟然也能给人这样的感觉。 

图3: “吹响吧!上低音号”第二季第一话场景,背景音乐为鲍罗丁的“鞑靼人舞曲”

这正是“吹响吧!上低音号”第二季第一话下半段的开头场景。光从这一景,就可以看出制作者京阿尼的名气不是盖的。请就看看其中倒叙那短小的一段,变焦,散景,紫边等手法都用上了。上一次听到这些概念的时候,它们还是属于摄影的东西。没想到京阿尼在这里用它们来描述回忆场景。这种模糊的视觉效果,加上鲍罗丁那惆怅的曲调,成功地描述了这段既斑驳又让人不堪回首的回忆。

图4: “吹响吧!上低音号”回忆场景,注意其中的镜头效果所传递的情感信息。

但如果大家认为京阿尼就只有这三板斧,就太低估它了。京阿尼曾在2009-2011年制作过一部大热的动画系列“轻音少女”(K-On!)。里面的主角是五位搞音乐的高中少女。但很明显,“轻音”里面音乐演奏里的镜头不多,很多时候就一镜拖过,手指的特写几乎没有。而到了“吹响吧!上低音号”,京阿尼完全升级了,不仅不再回避,还史无前例地完成了那些高难度的镜头。其中,第二季第五话将整首“新月之舞”(“三日月の舞”)的演奏呈现出来,整整7分钟,一气呵成。指挥老师瀧昇的比划,吹奏者的手指运动,打击乐手的敲击,不单准确而且还分秒不差。这些动作,甚至得到了现实中职业乐手的肯定。而且,京阿尼也没有忽视画面的细节,例如金属乐器的光晕甚至镜像都被展现了出来。要知道,“新月之舞”并不是入门级别的吹奏曲目,但在这里,北宇治的演奏(幕后是洗足学園音楽大学新生吹奏部)可以算完美无暇了(不过,有人吐槽丽奈的小号独奏不如她自己之前单挑香织时的表现)。可以说,这一话不论是剧情,音乐还是动画技术,都是“吹响吧!上低音号”的最顶峰。

图5: “吹响吧!上低音号”第二季第五话“新月之舞”,注意乐器的细节呈现。

“吹响吧!上低音号”里的古典音乐主要是以被剧中人物演奏的形式出现。而在京阿尼的作品里,以古典音乐作为纯背景音乐的,则要数“氷菓”了。

3.氷菓 

一个星期天下午,在神山市一所咖啡屋角落的座位上,坐着两个高中生。男同学叫折木奉太郎,女同学叫千反田爱瑠。千反田回避着眼神接触,她好像有什么请求,但又因为有什么顾忌而没能说出口,只是在搅拌咖啡拖时间。千反田的欲言又止的神态,散景的视觉效果,加上透过彩色玻璃进来的日光,还有咖啡屋内暖暖的壁纸,摆设和灯光,营造出了一种舒适梦幻的效果。

如果让古典音乐听众为此情此景配乐,配什么作品好呢?弗雷的“西西里舞曲”正好。恰好,京阿尼也是选了这首,长笛和钢琴版的。这首田园风情的乐曲,本身带有点神秘的气氛,配合到千反田最后让人小吃一惊的那句“这么说的话,也可以算是告白吧”,非常巧妙地打住剧情结束此话,吊住观众胃口。

图6: “氷菓”里咖啡厅一景,背景音乐为弗雷的“西西里舞曲”。

 

图7: 图6里的实景,作者摄于2017年日本高山市

下一话一开,还是这一场景。不过,此时千反田已经准备好要告诉折木关于自己叔父的事。而此时,背景音乐则是换成了巴赫的“咏叹调”。巴赫的这首名篇,舒展柔和的旋律让人倍感恰意,在“氷菓”里出现了好几次。每次此乐曲都是出现在千反田和折木互动时刻。而每次,折木都是在千反田的引导下,慢慢地离开他开始时所信奉的消极的节能主义。因此,“咏叹调”在“氷菓”里颇有主导动机的感觉,它的每次响起,就暗示着折木向蔷薇色的生活迈向了一步。这种音乐的应用手法,还以为是作曲家瓦格纳的专利。现在,竟然在一部动画片里看到,实在值得赞叹。

总结 

可以说,日本的动画片,早已超越了“儿童娱乐节目”的范畴了。甚至很多作品,就其话题来看,其实是给青年成人看的。无论是数量,话题,立意,气氛,画工和效果,日本的作品都远高于太平洋彼岸的竞争对手。它们的总体艺术成就甚至能让其本国的真人作品失色。不难想象,制作精良的动画片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是非常多样而且巨大的。除了广告,光盘,唱片和手办等直接收益外,动画片还可以通过造势音乐会,影迷答谢会,发布会等产生间接收益。别忘了,最近非常流行的圣地朝圣也能为实景地带来不少的游客收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东京的产业劳动局还特别为朝圣产业提供援助。

“你的名字”和Radwimps的音乐再次证明,动画要成功,音乐至关重要。纵观近期的日本动画,其音乐风格兼容并收,J-Pop,Technopop,摇滚,苏格兰风格音乐应有尽有。不可否认,在日本动画中,真正的音乐主角是片头OP,结尾ED,插入曲和角色歌。而OP和ED很多时候就是由剧组里的声优所演唱的。这也不难理解,因为眼下日本的声优非常强势,特别是女性声优,大有被偶像化的趋势。这些声优除了配音功底扎实,额外的是,她们不少本身就是Pro歌手,例如早见沙织和日笠陽子;而另外一些则是颜值爆表,例如花泽香菜,茅野爱衣,佐倉綾音和种田梨沙。制作方尽可能地将这些声优从幕后请到台前,为她们度“声”定造符合剧情的歌曲,让她们一展歌喉,从而更好地为作品造势。例如上文提到的“Secret base 10 years after”和最近上演的“比宇宙更远的地方”的ED“ここから、ここから”(图8),都是由声优所演唱而且让人一听就中毒的音乐作品。

 

图8: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ED画面。

对比起大量的原创,动画里古典音乐真是凤毛麟角,就是有,其分量都比较轻。不过只要认真找,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作品外,像吉卜力“我的邻居山田君”那样大量应用马勒和老莫扎特的音乐的作品还是有的。这些多少带有客串性质的音乐片段,可以看作是影片对这些欧洲大师表达的敬意,甚至是给各位爱乐朋友的彩蛋。而本文提到的“四月”和“上低音号”则更难得。它们为经典曲目给予了新的上下文,甚至让它们成为直戳泪点,“一听即让人崩溃”之作。这样成就,不要说日本动画,就是放眼全世界所有的影视作品,也是难得一见的。

幻想一下,油画大师波提切利和伦勃朗,在一张画上就能让人看到戏剧,如果他们能活到今天,说不定他们会转行为动画原画师。同样,如果瓦格纳活到今天,或许他会将“吹响吧!上低音号”视为一部“综合艺术”。爱乐的朋友,看看日本的动画吧,除了视觉冲击外,里面还有听不尽的音乐等着你们。

 

喜欢日本动画就打赏啦!思行爷上一篇文章也超级精彩:唱片封面小感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