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映最初,我妈就火急火燎地拖我进了影院,不夸张地说,歌好听,人好看,演技出色,但是你要问我讲了什么内容,我真是一片懵逼。中途我妈出去了五分钟,回来的时候问我,“刚才说的什么?”我说:“不知道啊。”我妈也没在意,认为仅仅是五分钟之差是很容易填补上的。
然后我们就一起茫然地坐到了电影结束。
我妈坚信,她是因为没看全才导致的不懂,我就诚实多了,我从头到尾都没看懂。只觉得里面似乎影射了很多东西,真实发生过,但由于我的才学疏漏无法触碰到真相。感觉就像一群人悄迷嘻嘻地在我面前打着哑谜,他们脸上都带着隐秘的会意,时不时还使个眼色,笑一阵子,而我一无所知。
这种懵逼感令我很不舒服,所以我就买了这本短篇小说集,立誓要把电影搞明白。
嗯……很好。
现在我不仅电影看不明白,书也看不明白了。
电影节选了里面三个故事,分别是罗曼蒂克消亡史(主线)、童子鸡(副线)、女演员(副线)。主线我就不说了,反正跟黄金荣、杜月笙这两个大佬有关,我记的太模糊,姑且当作全新的故事来看,杜先生有情有义有手段,最后对着新时代脱帽,算是告别了他叱诧风云的过往;黄老板财大气粗爱泡妞,可惜万景凄凉,最后被派去扫大街。
扫大街是电影中没有体现出来的,但是书中写了,在《童子鸡》一文中,这个部分的主角是杜先生身边一个最普通的助手,也可以说是打手,就是电影里的杜江,那个差一个月就到二十岁的童子鸡。他与妓女(扮演者霍思燕)的感情貌似是整个电影里最好的结局——他身体好了,对着霍思燕说,“你不要出去干了,我养你。”活脱脱另一出《喜剧之王》,然后戛然而止,留给观众无限对于夫唱妇随的遐想。但是书里这并不是结局,后来杜江跟了某个革命党派(语焉不详,胡乱猜猜),又嫌弃霍思燕是妓女就抛弃了她。直到解放后飞黄腾达,做了个小官,在路上先是碰到了送去改造的霍思燕,没救她,然后又碰到了自己以前的BOSS,现在扫大街的王老板,心虚后恶毒地朝他的筐子里狠狠地呸了口痰——真真是个小人,是个“贱种”。这个形象十足立体化,叫人不免往某些人身上猜。有人猜测是杜月笙年轻时代,但我觉得又不像,虚虚实实,怎么猜都可以,不免感叹程耳朕厉害。
程耳另外一个厉害的地方就是局势人物线索写的很隐晦,但场面细节却写的很露骨,暴力与性爱虽然篇幅不大,但有的时候还是会羞地老脸一红。
总而言之,如果你喜欢荒诞,这本书会给你比电影更宽广的世界。
另外,以上都是我的一知半解,要是猜错了,您尽管可劲儿笑话我,然后给我好好捋一捋其中的奥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