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岁黄百鸣近照引热议:别让“伪自律”耽误你的人生

74 岁黄百鸣近照引热议:别让“伪自律”耽误你的人生

袋鼠深度精选 港台男星 2020-06-16 23:00:17 539

作者 | 飞白

来源 | 精读(jingdu999)


01


前几天,一组黄百鸣和好友一起开游艇派对的照片在网上曝光。



照片中的黄百鸣戴着墨镜,一头黑发配上古铜色的皮肤,加上隐约可见的六块腹肌,看起来不过四十多岁,和旁边几位年轻艺人站在一起,毫无违和感。


看到这条新闻,网友才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个童年记忆中的“开心鬼”已经74岁了。


还有网友表示,去年在香港油麻地地铁站偶遇过黄百鸣,看起来只有50多岁,的确很年轻。



其实,黄百鸣的精神状态如此饱满,不显老态,并不是老天眷顾,而是因为他自身有着高度自律的身材管理和时间管理。


平时,他就常常在社交网络中分享自己健身后的照片,在照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清晰可见的腹肌线条,以及手臂和肩部流畅的肌肉线条。



年过古稀,没有肚腩,还有少许肌肉,身材秒杀一众年轻小鲜肉,实属难得。



从黄百鸣晒照的轨迹中也不难发现,即使已经高龄,他也从没放弃过健身,经常会抽出时间去海边钓鱼、晒太阳,陶冶身心。


娱乐圈里和黄百鸣一样,年过60依然浑身肌肉的男明星还有很多。


比如老戏骨张丰毅,常年坚持锻炼,如今64岁的他,还经常泡在健身房进行科学健身,真正达到了脱衣有肉,穿衣显瘦的效果。



在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中,张丰毅完美展现了什么叫“练家子”,倒立撑:



掰手腕时秒杀黄轩和王源:



还说自己一般就是这么劈着叉看书的:



这样的精神气,如果没有百度一下,你能相信他已经是60多岁花甲老人么?


有人说,感觉这些人健个身就像玩一样,而自己减个肥就像玩命一样,关键玩命还瘦不下来。


这个类比,可以说是很真实了。


02


专栏作者陵子,曾在文章中提到自己一个为了减肥而玩命的师妹:

 

每天早餐只吃水果,午餐用几口素菜打发,晚餐能不吃就不吃。

 

不仅如此,姑娘每周去减肥针灸2次,每天至少15000步垫底,遇到双休日,不跑10公里以上,不算运动。

 

她说,自己的目标,是奔着S码去的。

  

两个月后的一天,陵子接到师妹从医院打来的电话,这才知道,师妹因为减肥不当,已经住了好几天院了。

 

原来,姑娘因为过度减肥,身体内分泌紊乱,又因为身体免疫力下降,诱发长出带状疱疹,使得胃功能、肾功能都出现异常,出差途中被同事送回医院抢救。


为体重没有减到预期的效果,命也差点减没了,还极易反弹,许多人都逃不开这样的诅咒。



美国著名主持人奥普拉,体重最重的时候高达168斤,那时候她为了减肥,一日三餐都选择代餐,一天摄入的热量不超过1000卡路里。


靠着这个挨饿的方法,她短短几个月就减掉了60斤,可以说是很自律了。


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仅仅在恢复正常饮食的两天后,她就再也穿不下紧身的衣服了。


这种情况,在你的身上,是不是也曾经发生过?


比如,想要养成学习的习惯,于是每天读半小时书,坚持了两个月之后,因为工作太忙,放下了几天,就把这个习惯丢了。等你再拿起书的时候,又觉得读不下去了。


再比如,看到一个“早起打卡”群,兴冲冲地加入,每天睡眼惺忪地起来关闹钟、打卡、做运动,强迫自己进入状态。一个月后,活动结束了,一切打回原形,该熬夜熬夜,该睡懒觉睡懒觉。

 

 

这种打卡式的自律,其实就是一种伪自律,把“早起顺便打卡”本末倒置成“早起只为打卡”。


作家梁爽说:


所谓“伪自律”,就是做不到为了清晰明确的目标而持之以恒,过分追求形式感和仪式感,用表面上的自律,来回避绩效的追问。


这样的自律,一旦少了外力的作用,就极易反弹,于是周而复始,绵绵无期。


03


那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自律”,坚持养成好习惯呢?


数学上有一个概念,叫马尔可夫过程。


指的是不管初始条件为何,均会收敛于特定均衡的过程。


比如,班主任发现总是有部分学生上课“神游”,就开专题班会进行批评教育,但才专注几天,时间一久,上课“神游”的学生占比还是那么高。


也就是说,改变初始条件,开专题班会进行批评教育,长远看,不会起到任何效果。


一鼓作气,靠外力推动减肥、培养学习习惯也是如此,见效一时,无法长久。


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呢?


假设学生有两种状态,专注和神游,并且学生在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概率,是固定的。


例如,今天专注学生,明天依旧专注概率是90%,神游概率是10%;今天神游学生,明天继续神游概率是70%,专注概率是30%。


因为学生状态,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会突变,所以这样的假设是合理的。


如果假设学生人数为100,第一天专注和神游学生,各占一半。


第2天专注学生=继续专注学生+神游变专注学生。


即:50*90%+50*30%=60人。那么,神游学生是100-60=40人。


类似的,第3天,60*90%+40*30%=66人专注;100-66=34人神游。


第4天,66*90%+34*30%=69.6人专注;100-69.6=30.4人神游。


第5天,69.6*90%+30.4*30%=71.76人专注;100-71.76=28.24人神游。


第6天,71.76*90%+28.24*30%=73.056人专注;100-73.056=26.944人神游。


终于有一天,专注学生是75人,神游学生是25人,并稳定在这个水平。


因为下一天,仍然是75*90%+25*30%=75人专注;神游学生数仍然是25人。


这是一个稳定的均衡,前一天75名专注学生,有7.5名会神游;而25名神游学生,有7.5名会变专注。进等于出,就形成动态平衡。


班主任对于只有75%学生保持专注不满意,开专题班会进行批评教育。这一天,所有学生都专注。


但这只是短暂的“鸡血”,因为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专注和神游学生的比例又会回到初始状态。


这就像是宿命。


不管一开始有几个学生专注,100个,70个或者50个,随便多少个,最终都会稳定在“75个学生专注25个学生神游”这种均衡。


这就是马尔可夫过程,不管初始条件如何,均会收敛于特定均衡。



04


伪自律者的“改变”,也是一个马尔可夫过程。


比如,加入学习群的人,闲暇时只做两件事,读书和玩手机;如果读书就有60%概率继续读下去,40%概率转去玩手机;如果玩手机就有90%概率继续玩手机,10%概率转去读书。


那么,计算后会发现,不管最初在读书和玩手机上怎么分配时间,不管反复多少次,最终都会收敛到一个均衡:80%时间玩手机,20%时间读书。


也就是说,即便你有一段时间发疯式地,将100%闲暇时间都用于读书,过一段时间也会故态复萌。


这就是为什么强迫自己自律一段时间后,打卡活动一结束,坏习惯又反弹的原因。


要改善这个问题,就必须改变状态切换的概率。


比如,读书时,60%概率继续读下去,提高到90%。玩手机时,90%概率继续玩手机,降低到50%。


做到这一点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读书时把手机调静音、关机、或是放在自己不容易看到的地方等等。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自律的问题,就必须改变整个生活方式,而不是为了打卡而学习,为了“读完多少页”而读书。


关于健身和减肥的问题也是一样,不是为了让自己“看到”体重的下降,规定自己要进食多少、完成多少的运动量,而是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所谓的生活方式?


作家Lachel提到,可持续的,无需费力的,才是生活方式。


把减肥健身当任务,当作苦差事,每次吃饭都要精挑细选算上大半天,这种方式就不可持续。


好的生活方式是,锻炼先从简单的有氧运动开始,饮食一点一点地改善。


在锻炼的过程中,去体会其中的乐趣,感受它带给你的改变:精力更旺盛了;不容易疲劳了……慢慢地,你就会坚持下来,直到变成一种习惯,乃至于停不下来。


调整饮食的过程中,先戒掉零食,接着妥善安排好一日三餐的摄入量,直到你的身体适应了这种模式,再也不想吃太多东西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体重不一定会下降,有可能会波动,但是你的整个生活状态在慢慢变好,慢慢变健康。


长此以往,当这种生活状态成为习惯后,你想要达到的目标自然也慢慢实现了。



05


那些玩一样就减肥成功的人,并没有多神通广大。


他们只不过比那些急功近利的人,更能沉下心来,一点一滴地改变自己的整个生活模式,系统地让自己进入更好的状态。


74岁黄百鸣保持一身肌肉的秘诀,也是如此。


对于身材管理,黄百鸣早前就有自曝过他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上,少油,拒绝零食和垃圾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饭只吃七分饱。


运动上,他时间有限,只有周末的两天时间去健身房。


但即便如此,只要身体适应了这个规律,古稀之年的黄百鸣,也依然能够拥有六块腹肌的好身材。


作家桐华曾说:“最终能让人成功的,还是不带任何功利心的兴趣。” 

 

最好的自律,不是刻意去做什么,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先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从中体验到乐趣,那么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好。


希望你我都能掌握这个规律,摆脱“伪自律”的人生。


作者简介:飞白,精读主创,个人微信公众号:飞小白有话说(ID: feixiaobai2018)。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


THE END


很多袋鼠的读者在后台留言说,希望多发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也跟一些读者谈了关于他们的家庭问题,有的说孩子叛逆,有的说夫妻关系不好等等,其实这最根本还是教育的问题。每一个人都想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但这不仅需要孩子的努力,更多还要父母去提升教育理念。

所以,我们推出了筹备已久的风格化公众号:袋鼠家庭教育。深度关注孩子教育,夫妻相处,观点独特,有品质,有灵魂。坚持每天一篇,只做精选。

喜欢袋鼠的文章,欢迎点击右下角的在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