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一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奖名单公布,我校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苏远大副教授,石油工程学院王志远教授,化学工程学院乔英云教授、蒋文春教授名列其中。
苏远大,男,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地球物理测井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井孔声学测井技术,通过创新随钻声波测井变径隔声理论,发明了一种“隔声无槽”的创新型隔声体,增加了仪器机械强度、降低了造价和维护成本,并在海上油田作业中创造显著经济效益。近年来在Geophys. J. Int.、Geophysics、J. Acoust. Soc. Am.和地球物理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2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863子课题1项,油田委托课题1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海洋局海洋工程科技二等奖、山东省地学科技创新一等奖各1项,2011年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
王志远,男,石油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事海洋油气工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井多相流动理论及应用,研发了基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的井筒压力控制方法,在国内外30多个油气田推广应用,减少钻井事故,缩短钻井周期,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近年来在SPE J.、Chem. Eng. J.等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25篇、EI收录24篇;承担或参与国家973子课题、863子课题、科技重大专项、支撑计划等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美国发明专利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2件;参与出版中、英文著作3部;现为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编委、《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
乔英云,女,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山东省青年五四奖章、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从事能源化工研发和产业化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石油、生物质、生活垃圾等含碳能源的热化学转化和高效复合塔板的理论及应用,发明了生物质下行循环流化床快速热解多联产、富含腐植酸的劣质煤梯级综合利用、燃气型粉煤分级热解气化、煤快速热解提质、系列高效高通量高操作弹性复合塔板等技术。近年来在Carbon、Energ. Convers. Manage.、Fuel、Energ. Fuel等期刊发表论文53篇,其种SCI、EI收录43篇,出版著作1部;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子课题、863子课题等22项;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前两位完成人获省部级一等奖1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项。
蒋文春,男,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高效能源装备结构完整性、中子衍射表征材料力学行为、新能源装备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建立了等效均匀化高温蠕变强度设计方法,发明了基于残余应力调控的焊接工艺,较好地解决了大型紧凑换热器与反应器的高温设计理论、关键制造难题。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 Power Sources、Energy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优秀教材奖一等奖和山东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山东省青年科技奖是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全省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奖项,旨在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教兴鲁”伟大事业,造就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奖励为山东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该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本届共有63人获奖。截至目前,我校共有9人获此荣誉。
往期回顾:
信息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闻网
排版|白雨晨、杨柳莹
校对|王海珍
责任编辑|曲永鑫
审核|陈勇、曲永鑫、蒋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