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05

青青子衿-05

舌尖上的固城湖 港台女星 2017-11-05 22:30:52 285



05
青青子衿

那些不会发到朋友圈的真心话








多想有个林夕躲在心中描述

感情的起伏和不想掩饰的痛苦

感谢有个林夕在心中陪我哭

闪光灯亮时我的笑容才能让旁观者满足


 

1


宋朝人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现代的人可以说“凡有K房出,皆能唱林词。”林,指的就是林夕。


林夕本名梁伟文。他非常欣赏香港词作者林振强,又觉得“树林下面有个夕阳好美”,于是就给自己取了个艺名——“林夕”。


许多人喜欢林夕,因为他填的词道尽了人心微苦。他喜欢用比喻、借代的手法描绘内心,古典婉转,句句戳人心扉。


林夕骨子里是一个充满诗意又崇尚自由的人。


初中的时候,他喜欢读诗。一看到苏轼、柳永的词,马上深陷在凄美意境、缱绻情怀里面。也是在那个时候,他感受到了文字的巨大魅力,立志要做一个以写字为生的人。


上了大学,他顺理成章的选择了中文系。那个时候,他看起来与普通的大学生没什么两样,与朋友一起读书,一起玩闹,享受了人生最幸福的四年。


不过大学注定是一个分水岭。林夕不想过按部就班的生活,他要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他要为了自己热爱的东西而奋斗,他要活的潇洒活的快乐。因为热爱文学和音乐,他选择写歌词为自己的职业。



可是追寻自由哪里是这么容易的事。


年轻时候的林夕,手头并不宽裕。在为梦想奋斗的同时,他必须要满足自己的温饱问题。于是他找了一份电台的工作,白天上班,晚上填词,生活紧凑的没有一丝喘息的缝隙。


为了了解人心,他时常在网上闲逛论坛和留言板;为了积累语句,他看到好的句子和台词,就会随手记下了;为了留住情感,他也会刻意记录自己某时某刻的感受。


在出道之前,林夕写了超过三百首的歌词。也正是这三百首歌让林夕的文字被打磨的又精炼又优美。


乐评人马欣曾在独立音乐网站Blow指出,林夕的文字,会让人觉得这一定是读了超过二十年的书,仍在不停吸收精进的成果。或许是因为在香港生存不易的缘故,他对现实的批判非常有力道,清冷的文字背后往往暗藏悲悯。



2



林夕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情歌。


王菲的《红豆》、《百年孤寂》、《约定》;陈奕迅的《十年》、《好久不见》、《你的背包》;林忆莲的《至少还有你》《感情不老》……那些脍炙人口的港台情歌几乎都是林夕填的词。


合作过许多天王巨星,林夕最喜欢的是王菲和杨千嬅。


对王菲,林夕评价说:我和王菲是“无名分的夫妻”。王菲的好处是,即使她不明白林夕的歌词写的是什么,也照唱不误。



有一次他给王菲一首歌,思前想后又改了很多,于是打电话给王菲要求唱改好的那一版,哪知道王菲说:“那首歌?已经录完了。”说完便挂了电话。


王菲声音空灵,自出意境。林夕一听,开始给她写抽象虚幻的歌词,大大拓宽了流行歌曲的境界。也只有王菲的嗓音,才能在虚空中唱出绚丽。


林夕的梦,因为王菲的出现得到了充实。


林夕把最难懂的歌词给了王菲,那些歌词代表了他的理想追求;


最好的歌词却给了杨千嬅,因为她唱得出他在俗世中的爱恨情仇。



他曾经说过:“我认识千嬅是因为《再见二丁目》,当我听完她演唱,就开始对她偏心。”“我当千嬅是我身上一块肉。”


有一次他们去KTV唱歌,林夕唱起写给杨千嬅的《爱人》,王菲大吃一惊:“怎么你这首比写给我的那些歌还好?”


当然要用最好的歌词馈赠给自己的最爱。


林夕和王菲除了工作来往,私下交往并不多,他也只是通过报纸了解王菲的情况。而他跟杨千嬅不同,这两个人是可以凌晨三四点电话聊天,无所不谈的人。


杨千嬅说:“我会主动去他家找他。在聊天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分别,没有顾虑,是很奇妙的感觉,找到一个了解自己的朋友是不容易的事情。”


两个人,一个填词一个唱,演绎了多少浮世清欢。



3



林夕说“我写了那么多词,却始终赢不到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黄耀明。


90年代,他和黄耀明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林夕与黄耀明因为音乐相识。1992年,黄耀明签约罗大佑的音乐工厂,之后便开始与林夕合作。林夕缠绵的文字与黄耀明妩媚的嗓音配合的天衣无缝,二人很快结为知音。


一起熬夜做歌,一起宵夜畅谈,很快林夕就堕入了情网。



1998年,两人一起去东京看演唱会。林夕约黄耀明在二丁目见面,结果等了足足三个小时黄耀明都没有出现。


伤心的林夕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街头徘徊。冰天雪地中,行人的脚步声、路旁树的沙沙声仿佛都停止了,他悻悻然回到了酒店,写下了《再见二丁目》:


满街脚步 突然静了

满天柏树 突然没有动摇

这一刹 我只需要 一罐热茶吧

那味道 似是什么 都不紧要


后来以那段旅程为背景写下的歌,还有《富士山下》:


人活到几岁算短 失恋只有更短

归家需要几里路谁能预算

忘掉我跟你恩怨 樱花开了几转

东京之旅一早比一世遥远


任何关系,只有一方付出得多,都注定是悲剧。林夕称那一年是一场大失恋。


爱过之后,还恋恋不忘。林夕在很多歌词里都写下了对黄耀明的眷恋:


“黄是你的姓,红是你的爱,就当是常识。”(何韵诗《忘》)


“你掌心的痣,我总记得在哪里。”(林忆莲《至少还有你》)


有人说:所有歌手唱过的歌,其实都不过是林夕写给黄耀明的絮絮叨叨。



4



巨大的创作压力和恋爱的不如愿,让林夕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


别人患上焦虑症,要么自怨自艾,要么寻死觅活,林夕却没有常人所想的那么脆弱:他自己看书研究这种病,积极寻找医生治疗,甚至对医生说:


“美国研究什么新药,都可以大刀阔斧地拿来让我尝试。”


曾经有那么一刻,他想自沉浴缸,幸好转念想到:如果就这么去了,对方下半辈子一定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于是作罢。



99年以后,他就开始研究佛经,以大量佛理写入歌词。最有代表性的,是周华健的《难念的经》。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爱竞逐镜花那美丽。怕幸运会转眼远逝,为贪嗔喜恶怒着迷。”


句句都直戳人心,直接见性。


他用佛法,化解自己的苦痛。也用自己习得的智慧,拯救世道人心。


他曾经写过一首《黑择明》,核心就是以下这一句:


“死亡迟早都找你,切勿凭自己。”


09年拿到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的时候,林夕说过这样一件事:


有个听众听了《黑择明》这首歌,那首歌的意思是黑暗中要选择光明,他是凭着这首歌,一直陪伴着度过抑郁症,也曾经因为这首歌,将他从自杀的边缘拉回来。


这让林夕觉得非常有价值。


“在了解悲伤、发泄出来之后,懂得怎样去为自己的心灵保温,我觉得这才是最大最高的荣誉。”


在《信徒》这首歌里,林夕写道:“如果我们不曾走过感情这条路,如何知道心魔是最沉重的包袱,年少轻狂的好日子,一懂事就结束。”


人无论经历如何轰烈的感情,最终,该结束时就结束,该放下时就放下。


生活要继续,愿你岁月如歌,荡气回肠。 

最后我觉得,黄粱一梦的“梦”才是对林夕最好的解释。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点击或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舌尖上的固城湖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