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你就输了

被动,你就输了

她说我个死老头子 内地男星 2017-02-20 21:12:05 213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于我的一位朋友——「王宇昆」,讲述的是他在影视公司实习过程中得到的感悟。


  

大二时,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和自信,跑去了一家影视剧公司实习。作为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大二学生,我却成为了唯一被录用的实习生。我将这番幸运理解为运气,所以尽管工作辛苦,却非常投入。


实习的第一个月,我和Q偶然聊到了那次面试。Q是部门总监,30岁出头的未婚女人,是个很亲切但对工作十分苛刻的上司。那天我们在茶水间,她泡了一杯速溶咖啡暖着手,和我闲聊起那次面试,她让我猜面试前一共有多少人投来了简历,我随口猜了个“200”,她“噗”的一声笑着摇头,接着手指比了个数字。我有点惊讶,浑然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自嘲地点了点头。


Q问我是不是觉得后悔了,我坚定地摇头表现出我誓死为公司效命的忠贞,她立刻瓦解我,喊我少装蒜了。就在我还妄图解释些什么的时候,她又问“知道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你吗?”


沉默间隙,我听见了一个熟悉的问题——“生活在恋爱率最高的大学之一,你为什么没有谈恋爱?”


是面试时Q问我的问题,但我有点忘记当时的我是怎么回答的了。


“其实这就是我当初决定留下你的缘由,做我们这行,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太被动,不然会输得很惨。”


我以为Q要借此给我灌输什么人生哲理,但因为一个突然的手机提示音,她说完这句话就戛然而止,拍了拍我的肩膀离开茶水间。我一头雾水,未再深思,姑且把它当做是领导惯有的神秘语言习惯。


半年后,公司在之前投拍的一部电视剧后期发行上遇到了一些波折,因为合作乙方的工作失误,这部电视剧迟迟得不到良好的发行,只好寻求第三方来合作发行。看起来不过是所有影视公司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Q却并不是那么轻松。因为这个项目从立项到确立发行合作方全都是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Q对工作的坚持无法与高层意向抗衡,无奈接了下来。Q是个完美主义者,对任何事情都抱着做到最好的心态,虽然已经在尽力让这个项目善尾,但第三方的合作始终无法谈妥,这个项目最终以一个非常糟糕的结局收场。Q一个人承担下了所有的错误,被高层骂的狗血淋头。


上帝只允许你扭转乾坤,化腐朽为神奇,却不允许你做败寇退兵,一丁点的失误就要将你万劫不复。有时,人在现实面前就是这么的苍白无力。









Q离职的当晚,她请部门的人吃饭,我特地翘了晚上的课。所有人包括Q在内都没有在这个饭局上痛批高层的盲目,也没有对Q的离开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悲痛欲绝。大家只是在酒席间说学逗唱,回忆着过去办公室里的逗哏笑料,把那些可能再没机会的八卦一股脑倾泻而出。我在桌子的一角,配合着人群时而举杯时而发出笑声,只能以这种最庸俗平淡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不舍。饭局结束,所有人在餐厅门口四散打车回家,我因为顺路,和Q坐了同一辆出租车。


她坐在后面,我坐在副驾驶看着她慵懒地靠着,“千杯不醉”的名头不是虚传,她安静地望向窗外,眼睛洞亮。我问她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她边发着微信边摆头,“这是我的第十七份工作,花了四年的时间去靠近它,但我最终发现它还是不属于我,接下来,真的应该好好想想了,不过在重新开始之前,要去西雅图好好休一次假。”


我的思绪全部萦绕在她刚刚脱口而出的那个数字“十七”上,本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好好探索一下这位成功女性的人生精彩,可出租车司机不合时宜的地抵达了目的地。


说完祝福和再见,在“啪”得一声车门关上之前她敲了敲我身旁的车窗,送给我一句话,她说“人不能太被动,不然会输得很惨,好好加油!”和半年前Q在茶水间面对我抱着咖啡暖手时未说完的那句一模一样。


但那一刻,我还是未将这句话的内涵大彻大悟。直到今年的秋天,我偶然关注了她的公众号,看了她之前写过的日记,才醍醐灌顶这句话对于她人生的意义。



那篇日记写在夏天,彼时的她已经在西雅图。我在她的日记中零零散散拼凑完整了她的故事。


高考结束,被父母偷偷改了志愿,Q原本的专业被改成了最热门的管理专业,大学里她是个努力到死的人,就在Q凭借着优秀的成绩保送清华攻读管理学硕士时,她却选择放弃,自己考去了西雅图留学。在西雅图的五年,她从洗碗工做到品牌服装设计师,之间尝试过很多种职业,在所有人都质疑她在西雅图如何生存下来之时,她活得风生水起。后来因为母亲的一场大病,Q回了国,在周围同学朋友几乎都已经有了小孩的年纪,她拿着仅有的积蓄开了一家本土原创服装店,乘着网购之风,二十八岁的她赚了个盆满钵满。但最终还是没能在母亲生前实现她看着自己结婚生子的愿望。再后来,她搬去了另一所城市,开始一个人重新生活,她不再做服装设计,开始做一个自由撰稿人,又转型成为制片人,最后进入了这家公司,从最底层一步步爬到部门总监。她说她暂且把在公司的这四年当做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每当深夜在城市云端的写字楼上俯瞰这座城市时,又仿佛被掏空了似的无助。


她说,她还是没有寻觅到。


这样看来,她的离开顺理成章。因为她的人生,就像动词语法中的不定式一样,时刻都充满着跌宕幽折的剧情。


她在日记里反思这么多年,值得骄傲的是她没有选择一成不变,也幸运地没有遇到终生挚爱,因为这些百转千回让她找到了人生的热忱。令我惊讶的是,在她的日记里还看到了关于我的部分,是她记录那天面试的段落,关于“恋爱”的问题,她记住了那个已经几乎被我忘掉的答案——不会因为周遭的人都恋爱了而急于摆脱寂寞,就算孤独让人变得郁郁寡欢也不能把自己推向匆匆的人流之中。


看完那篇日记,我终于恍然大悟Q所谓的“被动”对于人生究竟有何种意义。


被动对于我和她而言,就是周遭人所给你的那种无形压力,你就应该像所有人一样在一纸志愿单上填下那个万人追捧的专业,你就应该踏踏实实地步入已有的快速通道而不要为了不切实际的梦想重头再来,你就应该在该谈婚论嫁的岁数,不管爱不爱,找一个差不多的人,将自己的人生锁定。


这所有的一切都仿佛一双手,在Q的身后用力追逐着她,追逐着所有普通人,唯一不同的是,她没有停下转身走回去,反而更加奋不顾身地在颠簸未知的道路上奔行。


我想这应该就是人生不息的要义,不论现实面前的人们有多么苍白无力,我们用力摆脱一尘不变,按部就班,只是为了在迎面而来的不定式未来之中,在找到真正所爱之前,努力做一个对生命发配主动权的人。



就像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天在茶水间,Q朝我比过来的那个数字“2”。


她说,零薪资的标准和苛刻的工作要求,报名的人只有两个,除了我的另一个也在中途就选择了放弃。






96年出生的宇昆,高中时成绩从全班下游,逆袭到前五。17岁成功考入厦门大学,还在台湾交通大学做过交换生。


让人惊讶的是,宇昆13岁就发表了处女作,迄今在各大期刊杂志发表百余万字。打造出郭敬明、韩寒的新概念大赛,他高中时就已蝉联两届最高奖。18岁的宇昆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到现在已经出版了5本书。而且还是香港青年文学奖得主。


他希望可以用文字陪更多的人一起成长,经历人生。因此,他开通了个人公众号:“王宇昆”(ID:yukhun521),在这个文字自留地,他创作出了很多引人共鸣的文章。


宇昆的公众号小而美,每晚九点准时推送。正如公众号的口号“帮你开光,陪你疗伤”,宇昆希望借助这个小小的平台,可以成为陪你一起体验、感悟生活的知心伙伴。



帮你开光,陪你疗伤,

这个少年,千万不要错过。


↓↓↓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