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手稿全集》
(全七十八册,含索引一册)
《鲁迅手稿全集》编辑委员会 编
本书收录目前所能收集到的全部鲁迅手稿,共计3.2万余页,较此前出版物增加逾1.46万页,其中不少资料系初次面世。充分体现全、精、真、新的特点,即收录内容更全面、编纂方式更科学、印制效果更精美、出版形式更新颖。全书分为《文稿编》《译稿编》《书信编》《日记编》《辑校古籍编》《辑校金石编》《杂编》7编,分别收录鲁迅文学创作手稿、翻译手稿、书信、日记、辑校整理古籍相关手稿、辑校整理金石相关手稿及前六类手稿之外的鲁迅手稿。各类之下按手稿写作、翻译或出版时间排序。每种手稿首页详细著录名称、时间、数量、尺寸、收藏者、备注等相关信息。原则上据手稿原件原大影印,少数尺寸过大者予以缩印。对稿纸上的残破和污损之处不做处理,以尽可能反映手稿原貌。除《日记编》外,各编均制作索引。索引单独成册,附于全书之末。
推荐者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nlcpress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十三经注疏》
(全二十五册)
(清)阮元 校刻 方向东 点校
《十三经注疏》是唐宋时期的学者在前人注释基础上,对《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部儒家经典所做的疏解注释,内容涉及历史、哲学、语言、文字、文学、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等方方面面,是中国经学史、哲学史、思想史上举足轻重的典籍,是中国历史上对中华文明作用最大、影响时间最长的重要文献,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文化积累价值。清代学者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是整个版本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此次点校整理阮刻本,以道光丙戌本为底本,以南昌府学本、日藏北监本、日藏闽刻本等众多本子为校本,简体横排,采用全式标点,并将原位于卷后的阮元校勘记移至每段之后,便于读者阅读使用。
推荐者
中华书局
zhonghuashuju1912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艺苑卮言校注
(全二册)
(明)王世贞 著 罗仲鼎 校注
《艺苑卮言》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明代诗话著作。该书作者王世贞是明代后期声势甚大的复古文学流派“后七子”之一,《艺苑卮言》是其论述文学、艺术的代表作。该书正编八卷,按照时间的脉络讨论自上古三代迄明朝的作家和作品,又附录四卷,分别讨论词、曲、书、画艺术。《艺苑卮言校注》以明代万历年间世经堂刻《弇州山人四部稿》本为底本,参校程荣《增补艺苑卮言》、王启元辑《谈艺珠从》本、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本等版本。注文一方面力求探明其用语出处和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则排比相关典故史实,以方便读者参阅。
推荐者
人民文学出版社
renwengudian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古代地方条约辑存》
(全十五册)
杨一凡 李守良 编
宋、辽、金、元时期,条约作为国家法律的补充和实施细则,在治理地方事务中广泛使用。明代和清代前期,条约成为地方立法的主要形式,颁行数量尤为众多,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管理的各个领域,是研究古代地方法制的珍贵资料。古代地方条约大多失传,编者历时多年,在检索17000余部古籍的基础上形成此成果。
全书收入宋、元、明、清地方条约425件,分为综合、吏政、田土、钱粮、仓储、漕运、盐政、学政、书院、风俗、军政、保甲、弥盗、乡治、乡约、狱政、营造、河工、蠲恤、杂规20类编辑。其中,条款涉及面广的综合类条约34件,吏政类33件,田土类8件,钱粮类12件,仓储类26件,漕运类11件,盐政类11件,学政类61件,书院类22件,风俗类11件,军政类28件,保甲类18件,弭盗类13件,乡治类3件,乡约类14件,狱政类10件,营造类3件,河工类32件,蠲恤类31件,杂规类44件。本书是首次对中国古代地方条约的辑佚、汇编,从多个方面填补了中华传统法律的馆藏空缺。
推荐者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ssapcn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圆明园颐和园内廷三处会同现行则例》
(二函四十八册)
李博 等整理
《圆明园颐和园内廷三处会同现行则例》是清代乾隆年开始,营造圆明园、颐和园等北京西郊三山五园时确定的建筑、器物样式的用料、用工、用银等匠作标准及规范尺寸的范本。该书为两函四十八册,除了目录一册之外,其余四十七册均为圆明园、颐和园以及北京西郊其他三山五园、北京内城的建筑、家具、陈设等内容的样式尺寸的记载和用工、用料数量的记述。作为传承至今的清代内府钞本的孤本,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研究意义。对于该项目进行系统的整理、出版,对北京史研究、清代北京园林建筑史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的参考意义,是我们今后进行清代北京历史遗迹,清代皇家园林、宫殿的保护和修复极为重要的文献依据。因此,本项目的整理出版,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更具有现实的文化影响。
推荐者
中国书店出版社
zgsdcbs123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陈介祺研究》
(全三册)
孙敬明 吉树春 黄可 主编
陈介祺在中国金石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之学术发展史上,是不可逾越的里程碑式人物。本书是在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陈介祺研究》之基础上丰富而成,是迄今所见在中国金石学发展史研究中,对陈介祺典型个案研究最为前沿和全面的阶段性成果。全书分为统考会纂、典型绎论、遗珠摭拾三部分,对陈介祺的世家繁衍、姻娅友朋、学术传承、文物收藏、鉴定辨伪、传古理念、诗词文学、书法艺术、著作刊布、学术贡献与对后世之影响,以及其在整个中国经学与金石学到考古学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在中国博物馆学发展史上的贡献和在传统学术发展史上的地位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此研究在填补陈介祺研究空白的同时,对中国金石学尤其清代发展史研究亦是一次大推动。
推荐者
齐鲁书社
Qilu Press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中国环境变迁史丛书》
(全六册)
《先秦环境变迁史》
黄尚明 著
《秦汉环境变迁史》
李文涛 著
《魏晋南北朝环境变迁史》
李文涛 著
《隋唐五代环境变迁史》
李文涛 著
《宋元环境变迁史》
王玉德 著
《明清环境变迁史》
王玉德 著
本丛书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入选项目《中国环境变迁史》的最终成果,是关于中国环境变迁研究的通史性著作。时间跨度从远古到明清,史料丰赡,论证有力,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本丛书运用多学科交叉(历史学、考古学、气象学、农学、地理学、医学、灾害学、生态学和政治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多视角(气候、水环境、植被环境、动物环境、矿产分布与利用、土壤与地貌、自然灾害类型分布与应对、环境文献与研究、区域环境、关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思想、国家对环保实施的政策及产生的实效等)变换进行中国环境变迁研究,分析细致入微,剖析到位。
本丛书通过环境视角解读社会问题。环境原因会导致社会动荡,会造成文明冲突、政权分立、社会割裂、社会对峙。环境决定对峙力,均衡的对峙力是由均衡的环境要素决定的。环境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社会生长、消亡的历史密码。气候的变迁对农业、疫病、战争、自然灾害等都会产生影响。环境变迁对经济、军事乃至政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环境的恶化会导致一系列灾害的发生,灾害的发生导致人口死亡、社会动荡不安,进而危及政权的存亡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本丛书具有填补学术研究空白的作用。同时,对于全面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环境工程建设均具助推作用,是开展中国环境事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宣传的生动教材,提供了中国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发展等的历史借鉴。
本丛书主要从中国的气候(气候特征、气候波动、气候状况)、水环境(降水、海平面和湖泊的变化、海岸线变迁)、河道变迁与水利建设(黄河、淮河、济水、长江等的变迁及水利工程)、植被、矿产分布与利用、自然灾害(旱灾、水灾、蝗灾、冻灾、地震、疫病等)、野生动物环境、地貌与土壤、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环境管理与社会兴衰等视角研究中国的环境变迁。
推荐者
中州古籍出版社
zhongzhouguji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现存山西刻书总目》
王开学 编著
说到山西刻书,大家首先想到的几乎都是金元时期的“平水本”(或“平阳本”),这似乎已是一种普遍的认识。确实,“平水本”在金元时期的中国北方独树一帜、气势如虹。它的异彩纷呈,遮盖了其他时代山西刻书的光芒。而历史的真实是,在任何一个时期,山西刻书在国家文化传播中都有其独领风骚之势。
《现存山西刻书总目》收录了唐末至1912年之前古代山西刻书(包括同一时期的稿抄本、活字本等)的目录,“平水本”“晋藩刻本”及各地不知名刻本均有收录,是古代山西刻书目录的最全本。全书分为四编,依次为宋辽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方志编,每编又以地域进行细分。内容除书名外,还记录有存佚状况,每种书都详细标明收藏单位(或个人)等基本信息,减少学者搜寻之苦,极大方便了学界对于古籍图书的使用需求。
推荐者
三晋出版社
sanjinchubanshe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张潮全集》
(全五册)
(清)张潮 撰 刘和文 校点
本项目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项目、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本次《张潮全集》的整理,以反映其著述的全貌为旨归,收录其诗、词、曲、文、尺牍、小说等共计22种、78卷,并辑录了其散见的序跋、评语等汇为一书,共计约140万字,覆盖了目前能见及的所有张潮存世著述,堪称涸泽而渔。
推荐者
黄山书社
hssspress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说文解字》
(汉)许慎 撰 蔡梦麒 校释
学习古代汉语的案头常备经典。《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在我国语言学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此书为《说文解字》的整理校释本。本书作者试图全面吸收《说文解字》版本校勘的成果,将《说文解字》的文本内容以一种更为清晰、简便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于语言文字研习者掌握和使用。在具体内容上,本书以清陈昌治翻刻的一篆一行《说文解字》为底本,全书逐句加新式标点,每个小篆字头旁增列楷书字头,并加注今读。此外,对《说文解字》字头、字头关系字、原注等进行校释,对徐铉所注反切进行校订,以明晰疑误,校正错讹。
推荐者
岳麓书社
Ylss1982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清诗总集序跋汇编》
(全五种)
朱则杰 编
本书所收五百种清诗总集,分为“全国”“地方”“宗族”“唱和”“题咏”“课艺”“歌谣”“闺秀”“方外”“域外”凡十个大类,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辑录各总集的序跋原文;二是其中约二百种总集,在序跋之外还录有其他相关的资料;三是部分序跋和“附录”的正文之后,以及部分总集的引言介绍之处,加有整理者的按语。所加按语,除了一般的说明性文字以外,大量带有考证的性质,融入了整理者多年的相关研究。全书内容丰富翔实,体例多有特色,融资料性、学术性、实用性为一体,对研究清诗总集以及清代的诗歌、诗论、文学乃至序跋文体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者
凤凰出版社
fhcbs2014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刘光第集》
(全二册)
张玉亮 整理
《刘光第集》是对“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生平文字的全面修订与整理,是研究刘光第与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材料。本书内容主要为刘光第所作《衷圣斋文集》《衷圣斋诗集》以及集外诗文、信札等,附录收录研究者所作刘光第年谱、评传等相关资料。通过本书,读者可全面了解刘光第从传统士大夫转向维新斗士的心路历程,亦能窥见维新时期的中国社会之一角。
推荐者
浙江古籍出版社
zhejiangguji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檀弓注疏长编》
(全四册)
王宁玲 编纂
本书是继《曲礼注疏长编》之后“礼记注疏长编”丛书推出的又一种成果。《檀弓》主要记载丧葬礼,大致可分为孔子与弟子讨论丧葬礼、孔子弟子之间或再传弟子讨论丧葬礼、虞夏商周丧葬礼之差异和春秋战国之丧葬礼等四个部分,可补《仪礼·士丧礼》《既夕礼》之未备。《檀弓注疏长编》以阮刻本《附释音礼记注疏》为主,逐段汇入宋卫湜《礼记集说》,元吴澄《礼记纂言》、陈澔《礼记集说》,明郝敬《礼记通解》,清纳喇性德《陈氏礼记集说补正》、方苞《礼记析疑》、江永《礼记训义择言》、甘汝来等《钦定礼记义疏》、杭世骏《续礼记集说》、孙希旦《礼记集解》、王引之《经义述闻》、朱彬《礼记训纂》、郭嵩焘《礼记质疑》等十三部注解类著作。这些著作是《礼记》研究的代表作,可以呈现汉代以来各时期学者注解《檀弓》的基本面貌。本书的编纂,全面反映历代学者注解经学文献的体式,深入展示丧礼研究中需要留意的问题,为礼学研究提供丰富资料,对礼学、经学、文献学研究,或有帮助。
本书编纂者王宁玲,安徽南陵人,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现为南京信息技职业术学院讲师。长期致力于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主持教育厅高校哲社项目“清代礼学文献中五服图表的整理与研究”。
推荐者
广陵书社
glsscbs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论语文献集成·明代编》
(全一百九十册)
夏静 主编 丁延峰 副主编
《论语文献集成》是由孔子故里的曲阜师范大学编撰的大型文献汇编,将全面、系统影印收录历代《论语》刻本及研究文献约一千种,按时代分辑影印出版,以求原原本本反映《论语》历代流传演变的面貌,及各时代研究者的不同学术精神,为探究以《论语》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学术打下坚实文献基础。本编系统收录产生于明代的《论语文献》一百五十余种,从全国各大图书馆搜集底本,精选善本,分为四辑,共一百九十册。
明清以四书取士,《论语》地位十分尊崇,著作繁多。明代学术以心学为显著特征,侧重阐发义理和史实考证,训诂较少。过去一般认为明代学风空疏,《论语》学著作也大多被斥为空泛之作,但实际上明代学者贡献巨大,不仅在注释内容及解读方式上大有突破,而且在思想的挖掘上也有不少创新发明。如明代出现了专门的《论语》人物研究、地名研究、典章名物、图表等著作,更加细化,包括薛应旗辑《论语人物经籍备考》、陈禹谟撰《四书名物考》、徐邦佐撰《新刻四书图要》等。造成明代学术负面评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文献的揭示严重缺乏。本编收录上述文献及《论语集注大全》《论语类考》《论语详说》《论语义府》《论语贯义》等重要或稀见文献,其中不乏首次面世的珍本,力求全面反映明代《论语》学的面相,为学界提供新材料。
推荐者
巴蜀书社
Bsss1983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
徐志啸 著
本书着重阐述20世纪北美地区学者研究中国古代诗学的状况、特点、方法及中西诗学比较,包括:总体特点概况及文化背景分析;代表学者及其研究状况评述,涉及陈世骧、周策纵、刘若愚、高友工、叶维廉、孙康宜、斯蒂芬·欧文、余宝琳、蔡宗齐、叶嘉莹等学者;着重对他们的研究风格、特点及其内容作实事求是的客观剖析,从中引发启示与思考。
推荐者
福建人民出版社
fujianrenminshe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鉨文印典》
(全二册)
莫小不 江吟 编
战国古玺及秦汉印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从印文内容看,为我们提供了官制、历史地理、氏姓、社会经济和思想习俗等多方面的研究资料,不仅可以印证典籍的记载,同时也可订补传世文献的缺漏和讹误。古玺印文字研究在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方面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玺文印典》作为大型字书是一个阶段文献著录和文字考释成果的浓缩和定格,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该书由杭州师范大学莫小不教授、西泠印社出版社社长江吟历时十五年编纂。《玺文印典》的特色在于:收入的材料尽量做到新、全、准;对释文详加比对、考订;用字规范,前后统一;建立完整、准确的检索体系;信息量大,编排科学,便于利用,对改变篆刻界用字多误的现状,提高篆刻创作水平,对改进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是一定能起到积极作用的。
推荐者
西泠印社出版社
xlyscbs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上海词钞》
(全七册)
彭国忠 倪春军 徐丽丽 编
本书收录宋代至清代上海籍词人约六百余家一万八千余首词作。全书以词人时代前后为次,时代不详者,殿以某代之末。所收之词,以别集为准。无别集者,录以总集。别集、总集有不同版本者,择善而从,他本为校勘之资。全书以人立词。先词人名,次小传,次词。词末注其文献出处。目录及参考文献,则分置全书前后。全书吸收了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且多有新的发现,不仅是上海地区的第一部郡邑词总集,也集中呈现了千年以来上海的词史演进。
推荐者
上海人民出版社
spph_spph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历代书画名著译注丛书》(第一辑)
(全五册)
《晋唐五代画论译注》
(晋)陆机 等 撰 刘斯奋 译注
《书概译注》
(清)刘熙载 撰 秦金根 任平 译注
《书法雅言 书法约言译注》
(明)项穆(清)宋曹 撰 陈永正 译注
《艺舟双楫译释》
(清)包世臣 撰 祝嘉 译释
《广艺舟双楫译释》
(清)康有为 撰 祝嘉 译释
“历代书画名著译注丛书”选取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和有重要影响的书画名著,精选底本,加以标点整理。对于原著中出现的重要人物、作品、典章制度、专有名词等,做详细注释,并对原著全文做白话文翻译。本丛书具有4个特点:
·名著——历久弥新的古典名作。
·名家——专业严谨的当代大家。
·详注——内容全面的详细注释。
·全译——字斟句酌的全文翻译。
丛书第一辑含《晋唐五代画论译注》《书概译注》《书法雅言 书法约言译注》《艺舟双楫译释》《广艺舟双楫译释》5册。
推荐者
上海书画出版社
shanghaishuhua1960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上海掌故丛书》
(全十册)
上海通社 编 上海通志馆 整理
上海通社乃二十世纪30年代柳亚子先生主持上海通志馆后筹组成立的民间学术团体,主要从事上海史研究和上海历史文献资料的征集、收藏和整理,社员多来自上海市通志馆编辑部。1935年,汇集上海六百年来的重要掌故、著述、秘本等的《上海掌故丛书》由上海通社正式筹划出版。
这是一套汇集了十四种乡贤著作的丛书,收录了元明清三朝有关上海发展之文献,共三十一卷,汇编为十册。其中有元代陈椿《熬波图》和明朝张鼐的《吴淞甲乙倭变志》,另外十二种都是清人撰述:叶梦珠撰《阅世编》,褚华撰《沪城备考》《木棉谱》《水蜜桃谱》,杨光辅撰《淞南乐府》,张春华撰《沪城岁时衢歌》,曹晟撰《夷患备尝记》附《事略附记》《红乱纪事草》《觉梦录》,黄本铨撰《枭林小史》,王萃元撰《星周纪事》,曹骧撰《上海曹氏书存目录》。该书由柳亚子题签,胡朴安题书衣,陈陶遗、黄炎培制序;每种书后,都有上海通社作跋,介绍编撰人履历及书的内容、版刻等。
此次出版是上海通志馆根据1935年初版书再次整理修复,全套线装影印出版。一部在手,上海历史尽览,亦可为民国国史研究之见证,既堪把玩,且极具收藏价值。
推荐者
上海书店出版社
sbph_shsdsj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唐诗鉴赏辞典》(彩图珍藏本)
(全三册)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编
《唐诗鉴赏辞典》(彩图珍藏本)搜集了190多位诗人的1100余篇作品,既有出自大家、名家之手,流传万口的名篇,也选采了许多不见录于一般选本的遗珠,凝聚唐诗之精华,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唐诗的风貌。每篇诗作由古典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俞平伯、萧涤非、周汝昌、施蛰存、程千帆、周振甫、钱仲联、马茂元、霍松林等撰写鉴赏文章,讲解详尽,深入浅出,帮助读者领略唐诗之美。古典文学专家程千帆称赞这是一部有益的书。
阅读本书,可以领略唐诗的艺术魅力,可以一睹那个朝代诗人的千姿百态,还可以真切感受唐代近三百年的兴盛、衰败和覆灭。
全书插配了刘旦宅、贺友直等著名画家的数十幅彩色诗意图,诗画相映,令读者获得更佳的阅读体验。
推荐者
上海辞书出版社
shanghaicishu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壹)》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编 黄德宽 主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壹)》收录一篇竹书《五纪》,藉托“后”,论述五纪(日、月、星、辰、岁)与五算相参,建立常法;在此历算基础之上,将礼、义、爱、仁、忠五种德行,与星辰历象、神祇司掌、人事行用等相配,从而构建了严整宏大的天人体系。全篇以“五纪”为中心展开,故据拟今题。全篇以天象历算(五纪、五算)为基础,论叙天象星辰、天地神祇,而更大篇幅则集中于与之对应的人事行用方面。篇中先叙五纪五算、神祇司掌,后叙以历算为纲纪,树设邦家、蕃育万民、敬事鬼神、百官供事、兵戎祭祷,充分展现了战国时的天人观念。本辑随书附赠电子书。
推荐者
中西书局
zhongxibook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黑水城出土汉文医学文献研究》
于业礼 张如青 著
《黑水城出土汉文医学文献研究》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出土汉文医学文献的整理校释,下篇为文献的专题研究。全书对收录的36件医学文献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性研究,如文献收集与编目、文献题名与分类、文献的形制研究、原文献的判定、抄写年代研究以及从医学、社会史等角度进行深入阐释等。可供从事黑水城出土史料研究的相关专家与学者阅读参考。
推荐者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sjtupress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吕本中诗集笺注》
(全四册)
(宋)吕本中 著 祝尚书 笺注
吕本中既因吕氏家族师友渊源,得中原文献之传;又与江西后学交游,作《宗派图》,成为黄庭坚、陈师道之后江西宗派实质上的重要领袖,在两宋之交的文学史上意义非凡。
吕本中存世诗歌主要包括《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南宋孝宗乾道间由沈度编次,初具编年规模;《外集》三卷,宁宗庆元间由黄汝嘉增补。本次整理,正集、外集部分分别以此二者为底本。参校四库本、《永乐大典》所引、《两宋名贤小集·紫微集》、《宋百家诗存·紫微集》和清钞本。并根据需要,广泛援引相关总集、选本、宋诗话、笔记、类书等,笺注部分对诗歌所涉及的交游进行了更详细的考订。
书末附传记、序跋、著录、诸家评论与年谱,以备学者参考。
吕本中在两宋诗坛及文化史上的意义,相当程度上得力于他的家学和交游。此前的整理对所涉人事多有未详之处。本书的笺注在此方面填补了较多的空缺,如卷一《题张君墨竹》,综合史传、书画叙录及与吕氏的交游情况,考出张君乃张舜民,即是一例。再者,本书在系年及笺注中充分利用诗话、笔记等传世文献,对所涉诗作本事进行了精审地解释。
笺注者祝尚书先生长期从事宋代文学与文献研究,成就卓著。本次整理积数年之功,旨在打磨一个文字可信、次第完善、笺释更具学术参考价值的吕本中诗歌注本。
推荐者
上海古籍出版社
shanghaiguji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