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名:维多利亚和阿卜杜勒
英文名:Victoria and Abdul
关键字:励志、历史、友谊
首映日:2017-09-03(威尼斯电影节)
导演:斯蒂芬·弗雷斯(Stephen Frears)
斯蒂芬·弗雷斯,1941年6月20日出生于英国莱斯特,英国电影导演,毕业于剑桥大学法律系。1971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警探》。1985年,执导剧情片《我美丽的洗衣店》。1987年,执导剧情片《竖起你的耳朵》获得第4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1988,执导在好莱坞拍摄的首部剧情片《危险关系》。1989年,获得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柏林摄影金奖”。1990年,凭借剧情片《骗子》获得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1996年,凭借惊悚片《致命化身》获得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1998年,执导剧情片《非恋不可》获得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2年,执导剧情片《肮脏甜蜜的事》获得第5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提名。2006年,执导剧情片《女王》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提名。2007年,担任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09年,凭借爱情片《谢利》获得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2013年,执导剧情片《菲洛梅娜》获得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提名。2016年,执导传记喜剧片《跑调天后》
主演:主演: 朱迪·丹奇、阿里·扎勒
朱迪丝·奥莉薇亚·“朱迪”·丹奇女爵士(Dame JudithOlivia "Judi" Dench),1934年12月9日出生于约克郡,英国著名演员。代表作品包括《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查令十字街84号》、《一掬尘土》、《布朗夫人》、《莎翁情史》、《浓情巧克力》、《携手人生》、《真情快递》、《傲慢与偏见》、《亨德森夫人的剧院》、《丑闻笔记》等,并七次出演《007》系列电影中的M夫人。凭借在舞台和大银幕上的完美表现,她赢得了众多的国际大奖,包括10次英国电影电视学院奖、7次奥利弗奖、2次美国演员工会奖、1次奥斯卡金像奖、2次金球奖与托尼奖,奖项包含了她涉足的全部领域:舞台、电视以及电影。为了表彰她取得的优异成绩,1970年,她荣获大英帝国勋章,1988年,被封为大英帝国女爵士,并于2005年被授予Companion of Honour爵位。
2016年4月3日晚,英国老戏骨朱迪·丹奇获得自己的第八个劳伦斯·奥利弗奖,成为这一英国戏剧奖历史上获奖最多的演员。
阿里·扎勒(Ali Fazal),1986年10月15日出生于印度北方帮.勒克瑙,印度男演员。(我就了去,介绍就这么点儿)
带你看电影:
简单的按照历史(可能不是历史,突然让我想起《宰相刘罗锅》开始里有那个一个片断“不是历史”)讲故事,故事比较简单,但是难能可贵的就是故事越简单,越感人。闲话少说。
阿卜杜勒是英属印度的监狱书记员,他每天穿过人群(感觉印度人口多是历史问题),穿过囚犯,做着简单的犯人登记工作。
伟大的维多利亚女王已到残年,甚至起床也需要仆人帮助(抱女王起床的动作好帅)
阿卜杜勒和穆罕默德(我特别喜欢这哥们,他是一个很好的绿叶。还可是替补哟,神奇的大象)被安排参加维多利亚女王在位50周年庆典,他们坐船来到英国,并进行了精心打扮。
阿卜杜勒两人只要把一枚莫赫尔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就可以了,却不想好奇心强(我感觉是心机婊)的阿卜杜勒与维多丽亚有了一次经典对视。
印度人真TM拼
阿卜杜勒在女王心种下了一颗种子,然后又给女王灌了“毒药”。
维多利亚向阿卜杜勒学习乌尔都语,阿卜杜勒一下子成了“太师”,画面很唯美,但是有没有一种小人得志的感觉。
阿卜杜勒成了维多利亚的朋友,也成了王宫众人的眼中盯。维多利亚为了提升阿卜杜勒的地位给他封了爵位。
穆罕默德病死在了英国,女王参加了他的葬礼。我感觉到这儿,大家就能看懂了,其实女王并不是喜欢阿卜杜勒,而是作为一个女王,她必须要胸怀天下,既然印度是她的领土,她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印度,即使她已时日不多。这也给阿卜杜勒的后来遭遇埋下了伏笔。
女王病逝,阿卜杜勒被打回了印度。一切如南轲一梦,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乾隆与和坤。说句心里话,我是真心TMD不喜欢阿卜杜勒,一个跳梁小丑。但是我也同情他,从故事的一开始,他就注定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这说明什么,说明祖国强,则人民强!(此处应有掌声)
影友三大经典评论:
NO3:朱迪丹奇真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演员啊,这么破烂的剧本都可以救成正常的,真是不容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说这是面首啊,更像儿子好么,跟爱德华七世相比,又好脾气又聪明还能教人一些新东西,虽然谎话连篇,但也算人之常情吧。
NO2:很契合当下的社会主题,移民和穆斯林问题,真是没想到维多利亚女王还有过这么一段‘友情’。非常英国的一部作品,自黑和冷幽默,就是这人物设置未免也太刻板了,也许是为了政治正确,但是有索然无味之感。
NO1:刻画人物绝对入木三分,烂透的豆瓣,瞎JB评。维多利亚一眼就看透阿卜杜勒是个有小目标的小人物,他的小理想完全可以被自己利用,作为女王也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印度子民,即使那是蛮夷之地。而阿卜杜勒对女王也是忠心耿耿,即使最后他被迫害,他对女王也是尊敬与忠诚。
影视小八卦:
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长达64年的执政时代,一个庞大的“日不落帝国”出现在国际舞台,那段黄金岁月至今令英国人自豪。不过,100多年来,这位女王的私生活也引发过不少争论,比如她和她的苏格兰男仆之间的关系直到6年前才得到证实。日前,维多利亚女王的印度仆人阿卜杜勒·卡里姆的日记被公诸于世,证明了发生在女王身上的另一个传言———她同小自己44岁的印度男仆有着一段“暧昧”关系。
1887年,英国举行维多利亚女王在位50周年庆典,众多国家的王孙贵胄应邀参加,其中包括来自印度的王子。于是,女王决定招两名印度侍者来照顾印度王子,一位名叫卡里姆的印度小伙被选中了。卡里姆当时24岁,在印度中央监狱当办事员,他在日记中写道:“1887年,在上司泰勒博士的推荐下,我作为女王的‘勤务员’来到英国。在印度,‘勤务员’这个词被理解为君王或王子的随从……我接受了提议,前往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也在她的日记中描述过两名新招的印度仆人:“一个是穆罕默德·布克施,他长得很黑……另一个叫做阿卜杜勒·卡里姆的人看上去更加年轻、高大和健康。”这时的女王已经68岁了,1861年,她的丈夫去世后,苏格兰男仆约翰·布朗一直陪伴着她,直到1883年去世。
卡里姆进入宫廷后,将咖喱食品引入王室菜单,并且开始教女王说乌尔都语。女王很快被高大、帅气的卡里姆吸引。然而,卡里姆却感到沮丧,他不满意仆人这种不体面的工作,多次表示要返回印度。女王为此深感不安,她写信给卡里姆说:“要同你分开,我很难过,因为我喜欢你并尊敬你。我很乐意帮你在印度谋求一个职位,希望你能不时回英国看我。”为挽留卡里姆,女王专门提升他为“女王教师”和“宫廷侍臣”,终于把他留在了身边。从此,卡里姆陪伴了女王十多年,甚至女王出国访问也会带上他。维多利亚女王还允许卡里姆将妻子接到英国生活,她在自己的每个行宫中都给这对夫妇建造了屋子。
1888年11月3日,维多利亚女王对儿媳路易丝说了这样一番话:“我是那么喜欢他,他那么好那么温柔又那么善解人意,对我来说是真正的安慰。”女王谈论的正是她的印度“教师”卡里姆。女王有9个孩子,但她同孩子们的关系比较疏远,有时还很紧张,只有卡里姆是她最信赖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