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与Auto-Tune

吴亦凡与Auto-Tune

耳帝 内地男星 2017-08-06 22:52:08 2975


1

Auto-Tune在中国是个普及度非常高的东西,只要有音乐的地方它就无处不在,直播间里挂着插件仍五音不全的主播歌声、广场舞上的土嗨舞曲、B站的鬼畜调音、曾红遍大街小巷的庞麦郎……都可以听到这种技术的使用,广大群众虽然不知道这个东西具体叫什么,但却非常熟悉且能辨认它的存在,比较普遍又本土的叫法是“电音”(非EDM的那个电音),比如在吴亦凡把Auto-Tune这个词带向广泛讨论的十几天前,知名鱼塘主张翰就使用某K歌软件的Auto-Tune插件喜感演唱了一首《听妈妈的话》,带来了24万次的转发,网友纷纷惊呼其鱼塘通电,封其“电音之王”,乳名兼具科幻与民生色彩,电翰。


由此可见,人们并不陌生这个技术,只是这次吴亦凡通过节目讲出来,让人们把一个名词与一个应用对上了号,所以诸如“吴亦凡把它引向了中国主流视野”、“向中国观众普及了Auto-Tune的存在”这种说法都不够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吴亦凡教中国观众认得了一个常用音频技术的英文本名,Auto-Tune”,或者仅仅是认得,很多人并不一定能准确地读得出这个词,凹凸臀?


讨论Auto-Tune,主要是两方面,一面是它的“实用价值”,另一面是它的“美学价值”。


它的“实用价值”在中国是臭名昭著的,即人们口中的“修音”,唱偏高了或偏低了给修回来,准确点说叫“修音准”,很多观众讨厌“修音”,是因为他们把“修音”与“造假”划等号,认为杨幂的声音可以修成王菲,五音不全的人编造一个悲惨故事加“修音”后就可以参加《中国好声音》,这是严重夸大了“修音”的作用。


其实它的“实用价值”在国外名声也不大好,2009年有音乐人公开反对使用 Auto-Tune;2010年美国媒体批评美国某选秀节目有“修音”,群情激愤,于是该节目停止了这种做法;我在逛油管的时候,经常看到这一类视频,点击量特别高,比如标题为某个女歌手唱歌去掉auto-tune后真实的声音是什么样,比如某个大牌歌手不用 Auto-Tune车祸有多严重等等,跟我国网民一样,认为去掉歌手的Auto-Tune有一种扒皮的趣味;再比如Jay-Z有首歌叫《Death of Auto-Tune》,就是批判它的泛滥使用;还有一个很火的视频是“T-Pain不用Auto-Tune后竟然也会唱歌?!”,下面的外国网民评论纷纷惊呼卧槽没想到。


其实“修音准”只是音乐工业后期流程中寻常的一步,没必要看的很严重,我们今天主要说的是它的“美学价值”。


2


Auto-Tune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几乎同时出现,它是为修音准而发明的,出现在1997年,而1998年,51岁的美国女歌手Cher的制作人发现,用Auto-Tune把人声修的很夸张后,可以出现一种另类又别致的机器人的效果,于是他们就把这种效果用在了Cher的单曲《Believe》中,大获成功,《Believe》也是公认的第一首使用Auto-Tune人声效果的歌曲。


而Cher的制作人当时在采访中是不愿意承认这是用Auto-Tune做到的,他声称是声码器的功劳(声码器也是一种效果器不过比Auto-Tune早出现几十年),一是因为也算是商业机密,二是这个东西当时在业内出现就遭到不少质疑。不过这个秘密是藏不住的,从90年代末开始,用Auto-Tune来给人声做效果越来越泛滥,成为流行音乐中的一项应用极为广泛的技术。


而Auto-Tune的“美学价值”究竟是什么?它削弱了人声原有的人性色彩,赋予其一种未来感与科幻感,它解绑了人声与情感的传统表达,而是把人声置于一个氛围中带来一种全新的色彩。比如在一个未来感的电子化的复杂制作中,Auto-Tune的人声去掉了人性色彩却颇有一种都市的异化感,冷酷与虚空油然而生,同时,当一个没有感情色彩的机械人声在演唱一个极其有情感的词句时,比如Cher的《Believe》,一个机器人在唱“你是否在爱过之后还能去爱,我知道你并没有那么坚强”,很有一种人工智能也因某种情感也为之动容的感动,表面是冷酷的,词曲是炙热的,形成的反差反倒使得内在更加动人,我最近一次有这种体验是在Katy Perry的新歌《Mind Maze》中,那个Auto-Tune的人声效果做的非常奇妙,她唱着自己深陷困境、希望破灭,突然在副歌用机器之声唱着“我的爱火燃烧,我是否会自我毁灭”,一种超强的沦陷、挣扎之感在逐渐消亡的生命色彩里浮现出来,尤为动人。并且在某些时候,Auto-Tune处理的人声由于某种音节间断裂的分明感,无意间会与印度咖喱风或牙买加风额外契合,也成为电音某种鲜明的风格之一。


这就是Auto-Tune人声所赋予的传统人声所没有的东西,它的色彩都是意象化且复杂多样的,你可能要深入进去一个未来的氛围中感受一个机械之声带来的意外感情,冰冷、异化、孤独、紧迫的信号、情感风干的仪式,各种难以言表却又妙不可言的体验都隐匿其中,Auto-Tune为流行音乐在情感诠释与氛围构造中完成了一个飞越时代的突破。


在这里我就不详写Auto-Tune在流行音乐中的历史了,近期有很多文章都科普的不错,可以找来看。


而在节目大肆宣传吴亦凡使用Auto-Tune是属于“新潮又创新的技术”之时,我们不必把眼光拓宽到世界乐坛甚至是华语乐坛来看这个东西究竟是否新潮,就说在当时表演时场的一些人——潘玮柏,2009年在专辑《007》的《限量发行》、《Be With You》中就大量使用了Auto-Tune;吴亦凡战队里的PG One,Auto-Tune在他的歌也里十分常见;还有同为吴亦凡战队的小白,随便找他几首歌听,《Waiting》、《紫外线》、《Liar》,Auto-Tune的影子都随处可见……


也就是说当时吴亦凡表演时在场的,就有很多Auto-Tune多年的有经验的使用者,而这些人在节目播出后的两天内看到大量的关于Auto-Tune的“创新、大胆、新潮”的宣传时不知该是何种心理感受。


而当我们把眼光放宽到华语乐坛,1999年,十八年前,黎明与雷颂德就在《眼睛想旅行》中使用了Auto-Tune,即华语乐坛使用这个技术至少是在十八年前。


3


吴亦凡公演的新歌《6》的录音版是一首很不错的作品,当然不止这首歌不错,吴亦凡除了最早时期发的一些歌外,之后的作品都很不错,这点我在评EXO四子的音乐文章中就讲到过,认为吴亦凡有非常好的唱片潜质,在四人中他的音色的录音价值最大,所以如果有天他做出了一张完整又出色的唱片时我完全不会惊讶,一个非常有录音潜质的歌手+国际化的顶配制作,这是偶像极易出好唱片的模式之一。


一个歌手Live演唱若想出色,需要唱功、技术、机能与经验,但在录唱片中,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录好唱片需要的是人格、审美、态度与音色,后者吴亦凡都不缺,尤其是在爆出的一些黑料之后,就像Justin Bieber一样他的音乐人格会被进一步强化,因为还是那句话,不听话的偶像才更有出息。


《6》的录音室版除了歌词以外我都挺喜欢,吴亦凡的人声录的很性感,还有最后一段的笛子的运用,仿佛喧嚣逐渐沉寂他开着一辆跑车慢慢消失在视野中,留下袅袅余音以及掀起的淡淡烟尘,画面感十足。但歌词确实槽点很多,不断出现江湖味的的“兄弟、义气”总是让我想起《武林外传》的那个“嘿,兄弟”,莫名生出了一丝喜感,还有歌名《6》是个当下网络流行语,这样就损失了一定的歌曲保值度,因为明年666立刻又会被其他的网络同义梗给取代,就好比前几年有人出首歌叫《给力》,如今看到这个歌名你觉得土还是潮?


现场版《6》整体感觉也不错,从这个表演里我听出吴亦凡是相当聪明的,虽然唱现场是他的弱项,但他用了一种区别于录音版的适合现场演绎方式,录音版的《6》的人声是比较典型的PB R&B的方式,冷淡、慵懒、漫不经心中还带有一丝倦意,而现场版,他将人声整体提高了六度演绎,让整首歌的味道都发生了变化,听起来不是冷清寡淡而是激烈燥热,这种方式无疑是明智的,因为录音版与现场版的要求并不一样,而吴亦凡现场也不可能采用录音的那种唱法,因为他的声音体量比较小,用录音那种冷淡的唱法现场听会很虚弱,他若想现场唱的不虚弱需要依靠加大音量与力气的方式来达到,而弱而不虚则是高水平的歌手才能控制的,吴亦凡的能力还不能做到。而这首歌的和弦主要用的是6、1、3,他的录音版是围绕着1来唱,而现场版是围绕6来唱,这相当于是现场整体在唱一个和声旋律,这种手法我只在一些灵魂歌手的即兴段落中听到过,而且听起来还相当契合,就好比是一首歌的1与6的两面、录音与现场的两面、冷淡与热情的两面,仅从播出的效果来看这绝不是一个失败的表演。


由此可以看出,吴亦凡弱的是唱功、技术、基本功、声乐方面的东西,但是乐感、和声感、审美能力与音乐思路却相当不错,我认为这个现场版的人声高六度的演绎才是吴亦凡此表演最值得称道的东西,而不是Auto-Tune。


然后就是Auto-Tune的使用,我认为需要澄清两点流传比较广泛的错误说法:


一是说“吴亦凡是现场故意唱跑调,来发挥出Auto-Tune的良好效果”,粉丝以这种说法是想说明吴亦凡这个现场的高难度,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是修音程度越大,人声的机械感越明显,但这个现场并不是通过故意跑调来完成的。


Auto-Tune在现场修音准,主要是两种原则,一是“就近原则”,二是“固定原则”。


“就近原则”是若现场唱偏了一个音,那么离哪个音高更近它就会自动修到哪个音上,所以有一些轻微的走音,Auto-Tune会自动修准,但若是走音程度比较严重,偏离接近半音,那么就会被修到另一个音高上,即比原先跑的更厉害。所以我看现在很多Auto-Tune的软件都有各种调式可以选择,大调、小调、五声、半音阶等等,都是为了避免被修到错误的音高上,但这终归还是种机械的手段,并不能完全避免风险。如果吴亦凡的这个现场用的是Auto-Tune的“就近原则”,那么故意唱跑调简直就不可想象,因为会被机器拉到千里之外。


“固定原则”是之前已设定好所有的旋律音高,那么无论怎么唱它都会被修到原有的位置上,这种模式下,故意跑调是可以的。但是从播出的版本来听,不仅多处旋律与原版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修过后依然有不和谐的音存在,如果是先设定好了固定音高,那么是不会存在这种情况的,而且还有一点,如果你看过吴亦凡平时没有Auto-Tune的现场演唱,会发现他若是想走音并不需要刻意为之,而是自然发挥就能做到,没有必要故意跑调。


但为了严谨其间,我找了一位录音师朋友,让他用Auto-Tune“就近原则”与“固定原则”两种模式来各唱一段歌,听修完后是什么感觉,听了之后我发现,选择“固定原则”+“故意跑调”这种方式来唱现场非常奇怪,可能录唱片时会形成某种效果,但故意跑调毕竟不是正常的唱歌方式,因为在旋律刻意唱跑的同时,难免会带来情绪、音色、律动的崩塌,我觉得你可以试一下,唱一首歌故意旋律全跑偏很容易带来一种微妙的智障似的语感,这种语感即便被修到音完全准之后听起来也有种很傻的感觉,而且这种方式是严重背离音乐表达的,而吴亦凡的这个现场态度与腔调都还在,不可能用的是这样一种方式。


所以说,吴亦凡这个现场使用的是Auto-Tune的“就近原则”,它同时发挥了Auto-Tune的“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两方面,在吴亦凡昔日的现场表演中那些人声的走音、喘息、不稳、虚弱都被Auto-Tune的“实用价值”的一面很好的掩盖了,而同时,他又用“美学价值”的一面增强这种掩盖的流行性与合理性。


第二种说法是,“吴亦凡的返听有延迟,所以干扰发挥”。


我不是硬件专家,但关于延迟,我在外网搜索了几款常用的现场表演的Auto-Tune硬件,比如Bose VE-20一类,很多都表示可以做到现场超低性能延迟,有的可以控制在几毫秒以内,而人耳的判断要达到70毫秒以上才会感受到延迟,这还只是普通常用的设备。我不知道吴亦凡使用的是什么设备,但据节目宣称所用的是最好的,那么只会比我查到的更高级,所以延迟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极易解决的事情。


但没有延迟并不意味着没有干扰,从吴亦凡的现场彩排花絮中得知,他返听里的人声并不是原始干声,而是经过Auto-Tune处理后的人声,如果不是一个长期习惯于唱这种模式的歌手,我想在现场表演时一定会受到“非自己声音听感”的影响,再加上华语综艺现场并没有使用Auto-Tune的经验,所以用Auto-Tune唱现场,既不像粉丝说的那么高难度,也不像有人说的那么轻而易举,在国内现场表演中,Auto-Tune的使用远没有录音室那么广泛,尽管有,但也确实不多,即便是在去年的一档最有可能使用Auto-Tune的电音节目《盖世音雄》上,Auto-Tune也顶多是在伴奏作为录制好的一轨出现,而并没有作为人声现场演唱来使用,但这并不是音乐理念的问题,而是现场的音频技术的问题,因为在CD中它已广泛存在。所以如果说吴亦凡这次现场使用Auto-Tune有意义,那么也应该是电视节目的音频技术层面的意义,而不是音乐理念层面上的意义并将其盲目拔高,作为一档以在中国推广嘻哈文化为主旨的节目如把Auto-Tune放到这样一个大惊小怪的语境里,多少有一些误导。


4


在《中国有嘻哈》中,吴亦凡用大量的嘻哈专业术语令不少人“路转粉”,惊觉其真专业,比如Flow、Break、Punchline等,当然还有Freestyle,很快这些术语便传遍了网络,一夜间生出了不少专业嘻哈迷。


这些术语从科普层面来说是有益的,但这让我想起四五年前,《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鼎盛的时候,也掀起了一股全民讨论唱功的热潮,那时候的贴吧、论坛、微博上到处可见的“气息”、“混声”、“颤音”、“关闭唱法”的字眼,但那个时代,民间、技术宅的讨论还是与舞台上的顶尖实践者分开的,那时候你绝不会听到陈奕迅、张惠妹在节目中给你讲什么是混声唱法,哪怕他们已深谙与此,而如果他们真讲出来了这些术语,听起来颇有点降低格调的感觉。


而随着知乎与自媒体的兴起,这个时代开始了一种“干货饥渴症”,我们迫切需要专业人士、业内人士、有内幕的人士用言之凿凿的术语、定理去帮我们点破种种事情的规则与核心,这个时代我们唯恐不能了解真相,即便这件事与我们并无关系,所以当一位偶像在这个时代要迫切塑造出一种非花瓶的形象之时,鲜肉竟然与专家、技术宅、知乎er的躯壳统一并武装,也是这个时代的奇妙之景。


懂很多术语对于偶像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术语只是庸常者对天赋者垂涎欲滴又背道而驰的总结,或者并不是说术语本身没有用,而是在你全然不懂规则的时候,一切从直觉、本能、冲动与特质出发的东西比从能力、技术、经验出发更容易爆发出意外的能量,而你一旦懂了100个术语开始要遵循规则之时,对不起,前面还有一万个术语等着你,前者的上限也许并不高,但后者是个无底洞,曾一鸣曾经发过的一条微博令我记忆犹新,他说“什么弱混,什么技术,千万不要执着于这些音乐名词,否则它会把你玩死。”


提高对一件事情的认知与品位是容易的,但一个尚有潜质的歌手,迅速把认知提高到远超能力的程度是危险的,它会损伤艺术的生命力,“因为一个人敞开的生命力不仅包含着灵性、激情、才华与情感,同时也释放了幼稚、浅薄、自负与胆大,好的认知与品位在让他在羞于怯于展示后者时,也制约了前者。”幸运的是,一位貌如漫画人物的偶像同时还有不错的唱片潜质;唯恐的是,条件如此优异的偶像偏要在拿出真正的作品之前先客串一下专家。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