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点击加星★ 贴近你心 ❤
作者:良叔
来源:良大师(ID:liang_da_shi)
电视剧《庆余年》看了吗?
老戏骨陈道明,再一次贡献了教科书级别的演技。
他饰演的庆帝,入木三分。
64岁的陈道明,斜坐龙塌,举手投足之间,将“九五之尊”“大气雍容”的帝王之势,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不是他第一次呈现“帝王之相”。
早在30年前,陈道明就接拍了第一部帝王剧《末代皇帝》。
他饰演的末代皇帝溥仪,仅靠面部表情,就将江河日下、神经敏感的溥仪,刻画得入木三分。
《末代皇帝》也让陈道明火遍神州大地。那时走在大街上,远远的,就有人喊他:“嘿!皇上!”
彼时,少年皇帝初长成;此时,又见君王归来兮。
保持敬畏的陈道明
有记者采访陈道明,问他,当下的演员和他们那个时代的,有什么区别。
陈道明直言不讳:
“现在有些演员,对演戏这档子事儿,失去了最起码的敬畏。”
演戏还要敬畏?
陈道明说:“是的。”
1988年,陈道明出演溥仪,将其一生的痛苦懦弱、奋力挣扎,展现得惟妙惟肖。
其实,最早《末代皇帝》的主角,定的是姜文。后来制片人觉得年轻俊朗的陈道明,更符合溥仪的气质,才换了角。
陈道明也没辜负自己的运气。
为了演好溥仪,四年时间里,他日复一日地翻阅相关文献,推敲溥仪的内心世界,终将溥仪一生的起落跌宕精准演绎,让《末代皇帝》叫好又叫座。
陈道明也凭此剧,获得“金鹰奖”和 “飞天奖”两项大奖。
人红是非多,很多业内人开始质疑陈道明的演技,说他的形象就只适合溥仪,戏路太窄,没什么前途。
导演黄蜀琴也是这么觉得的。
彼时的她,正准备开拍《围城》,谁来演方鸿渐,是个大难题。
不能找太阳刚的,也不能找太奶油的,这演员得“恰到好处”。
有人推荐陈道明,她直接否掉了。
直到一次会议,陈道明也来参加。黄蜀琴瞄了他几眼,看到陈道明半张着嘴发呆,似笑非笑。
一个声音浮现出来:“这不就是方鸿渐吗?”
她很快联系到陈道明。
本以为一拍即合,可陈道明却怂了,不敢接这部戏。
因为他读过《围城》,认为这是一部深刻的戏,方鸿渐更是一个复杂的人物。而他,目前还驾驭不了。
黄蜀芹也很轴,直接放话:
“目前不行?那我就等你,你什么时候行,我们就什么时候拍!”
就这样,陈道明被“赶鸭子上了架”,成为方鸿渐。
陈道明想必压力很大,短短10集的《围城》,他战战兢兢地拍了8个月,在演技上更是下了死功夫。
为了展现方鸿渐酸腐的气质,他日日夜夜找人陪他,尖声尖气地练“上海普通话”。
为了体会“时代气息”,他大夏天穿着民国长衫,戴着圆眼镜,在家里踱来踱去。
据说,某日陈道明在家里叨叨地念着台词,后背都被汗浸透。
太太怕他中暑,想帮他脱了长衫,谁知陈道明脱口而出:“你要做什么,苏小姐?(围城中的女主角)”
陈道明已“走火入魔”……
在陈道明的死磕下,一个复杂的方鸿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电视剧《围城》也获奖无数,口碑爆裂。
就连《围城》的原作者——时年80岁的钱锺书先生,都特意给陈道明写了一封信,说:“你让我看见了一个活着的方鸿渐。”
试问,还有什么评价比这更高呢?
陈道明并没止步于此。
他不断塑造各种人物,不断推翻“戏路窄”的说法。
饰演《康熙王朝》的康熙,霸气威严,堪称经典:
饰演《一地鸡毛》中的小林时,心有不甘的小市民形象,呼之欲出:
饰演《我的1919》中的顾维钧,气节铿锵、睿智缜密:
饰演《一九四二》里的蒋介石,阴暗城府、满怀权术:
“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对于演戏,陈道明始终敬畏而虔诚,这也许就是他的成功之道。
“演心”的陈道明
陈道明曾说:
“演员不能只带脸进现场,一定要带着脑袋进现场,因为演员不是演脸的,而是演心的。”
很多导演,其实挺怕请陈道明的,因为他“太用心了”。
按说你把角色演好就得了,可他却对剧情、对场景,都事无巨细。
青年导演管虎,曾爆料拍摄《黑洞》时,和陈道明的合作。
陈老师第一次走进片场,就不太满意。说场景有问题,和剧情不符。我只好请人重新装一遍。
他演反面人物聂明宇,说要戴个口罩。
我说:“脸都遮住了,观众看啥?”
陈老师说:“那是六七十年代,口罩是必需品,观众也才有代入感。”
没承想,还真让他把聂明宇的神秘阴险演活了。
陈道明还自作主张,为聂明宇设计了“手风琴”。原因很简单,聂明宇出身名门,那时手风琴就是标配。
而且,坏人为什么就不能懂音乐?
这种复杂性,对当时习惯了纸片化人设的观众,太有冲击力了:
一面阴险狡诈,一面多愁善感;
一面是绝情狠毒,一面热衷艺术……
你看,这就是区别。
别人在“演脸”,而陈道明在“演心”。
《建国大业》里,陈道明演阎锡文。
虽然只有50秒的镜头,他却看完了人物的所有背景。
光是服装,他就要求重做了两遍。
在电影《归来》中,陈道明对导演说:
“你这窗户有问题,那个年代的玻璃,都是拿玻璃泥粘上去的,还可以抠下来,这是一代人的记忆,要保留。”
因为陈道明管得太“宽”,也经常被记者追问,他回答:
“一个真实的环境,会给我巨大的入境感。如果身后都是虚假的环境,会影响到我的发挥。”
拍《我的前半生》时,陈道明戏份不多,他就留在片场看其他人表演。
面对老戏骨,主演马伊琍有点紧张,问陈道明自己哪里演得不好。
陈道明马上说:
“不是,不是,我是老演员,担心和时代脱节,来看看你们年轻人是怎么演的,我好配戏。”
这就是陈道明的“演心”。
不但自己追求细节与极致,还能驱动他人共同完善,更能不断突破自我。
从帝王到书生,从罪犯到厨子……此时的陈道明,人生过半,回首望去,一路崎岖早已长成了不惧岁月的长青。
扶弱的陈道明
陈道明曾说: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有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
圈内很多人称陈道明为陈大侠,顾名思义,他喜欢行侠仗义,打抱不平。
某次我在观澜湖打球,遇到一名特级球童。她接待过很多明星,给我讲了一件事。
一次,陈道明、齐秦和一位姓孙的明星来打球。
孙明星好像脾气不是很好,没一会儿就开始对球童骂骂咧咧。球童都快被骂哭了,但不敢吱声。因为一旦遭到投诉,一个月的奖金都没了。
最后,陈道明说话了:
“你自己打不好,怪人家球童干吗?!”
这个特级球童就是被骂的那位,她没有丰富的语言,只是对我说:“陈道明是个好人。”
综艺节目《传承者》里有一期,几十名农村孩子,哼哧哼哧地表演了一段高台花鼓。评委却认为这番表演缺乏个性,花鼓也没有新意。
坐在一旁的陈道明,沉着脸,毫不客气地批评了现场的年轻评委:
“你们对传统文化毫无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节目。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主角,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要甘于寂寞,甘于平庸,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
维护弱者,似乎就是陈道明的习惯。
另一起事件,想必众所周知,就是那次沸沸扬扬的京圈聚会。
酒过三巡,冯小刚兴致盎然地喊女演员苗苗跳一支舞。旁边的人拍手叫好,唯有陈道明为她解围:
“第一,人家丫头作为演员,不便跳这个舞;其次,人家穿着高跟鞋呢,不方便。”
喝酒上了头的一中年油腻男,非但不听劝,还起哄道:“比划比划就行。”
陈道明立即怼了对方一句:“你特么没见过跳舞啊?!”
听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对待弱者的态度,就是他真实的教养。
按这种说法,一个文质彬彬的人,不见得有教养。他可能对强于自己的人,媚相百现,而对弱于自己的人,又是另一副嘴脸。
而一个“口吐芬芳”的人,也不见得没教养。也许他只是在帮助弱者讨回尊严。
很喜欢诺奖得主吉卜林给儿子的一首诗,里面说:“与樵夫村姑交谈,别离恭谦之色;与王侯将相散步,别露妩媚之颜。”
对强者俯首称臣,对弱者飞扬跋扈,是人之本性,能摆脱这种本性,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教养。
前段时间,在金鸡奖活动现场,陈道明隔着人群,远远看见了牛犇老师。他三步并成两步,快速穿过人群,主动弯腰伸手和牛犇老师握手。
这张照片是记者私下的抓拍,并非舞台上的作秀。
这种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基本修养。
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仰俯无愧”四个字,早已是陈道明的人生哲学。
在喧嚣混沌的名利场,陈道明真的很“道明”。
通透的陈道明
陈凯歌拍《梅兰芳》时,找陈道明出演。他却说想歇歇,将这个机会让给了孙红雷。
后来记者问陈道明,他说了一番经典的话:
“人生大部分是空白,忍受不了空白,就要往里边填东西,给自己加载。但最好的事儿,其实是跟好朋友一起发呆。”
追求极致的陈道明,也懂得享受人生。
就这点来讲,他比多数圈里人都通透。
他饱读诗书,琴棋书画各类运动,手到擒来。
打篮球,陈道明与易建联比赛罚球,10投8中。
实力超群的球技,连热爱篮球的李治廷,都直呼“专业水准”。
陈道明的高尔夫球也打得好,年过花甲,拿下了ONE CLUB巡回赛的高球业余组冠军。
在电影《归来》里,陈道明亲自弹奏了一曲《渔光曲》。
陈道明不像其他演员是在装样子,人家琴技是真的好,有多好呢?
纵观娱乐圈,目前只有郎朗敢发挑战书。
弹着钢琴演陆焉识,随手又是一幅人物速写。
另一幅随手作画,被编剧史航收藏,并大赞瞬秒专业艺术生。
能画,还会写。陈道明的书法,也被称为“娱乐圈中最好的”。
不得不说,陈道明是个“全能艺人”。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他还是个“手艺人”。
一次陪女儿逛庙会,女儿想吃糖人。他担心不卫生,便买了材料,学着自己做,最终还做成了。
他还触类旁通,学会了做面人。
这样手巧的老爸,哪个女儿不爱?
陈道明家里有一个房间,专门用来放置糖人、面人、木工、裁缝所用的工具。这几项手工活,他样样都拿手。
冯小刚说,他这是“奇技淫巧以悦妇孺”,远不如一场饭局来得更实际。
的确,比起开公司和参加饭局酒局,弹一首曲子和捏一个糖人,似乎真的一点用都没有。
可陈道明却说:“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
人生之通透,莫过于此。
痴情的陈道明
陈道明曾说:
“人与人不能太亲密了,但与妻子例外。因为她已经是你的世界了,你的朋友永远不会成为你的世界。”
陈道明和杜宪,是娱乐圈里公认的模范夫妻。
陈道明妻子杜宪
两人相识时,杜宪已在北京广播学院就读,陈道明在天津人艺跑着龙套。
杜宪美貌出众,学业突出,家境优渥,父亲杜庆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据说这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得知女儿爱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一心反对。
就连那些追求杜宪的男人,也很纳闷儿:“你怎么就看上这个小演员呢?”
杜宪毕业后,去了北京,成为央视新闻联播主持。那时候,有人用“中国最美的女人”来形容杜宪,甚至有不少人,看新闻联播就是为了看杜宪。
彼时的陈道明,却依然在天津人艺做路人甲,领盒饭。
身处两地,身份悬殊,陈道明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为了让这段爱情开花结果,1978年,陈道明决定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这一考,才让命运与爱情都出现了转机。
正如他多次的公开表白:“如果不认识杜宪,就不会去考中戏。不上中戏,就不会拍那么多电视剧,也就不会有现在的陈道明。”
杜宪也挺会夫唱妇随,说:“嫁人当嫁陈道明。”
陈道明却说:“娶到杜宪,是我三生有幸。”
嗯,这嘴巴也忒甜了……
不由想起年轻时,一位情场高手的告诫:
“男人不用长得帅,也不用多有钱,但是嘴巴一定要甜。”
看看陈道明,发现这真是金科玉律啊!
陈道明,绝对是撒狗粮小能手。他撒过的狗粮,简直可以出本诗集。
我找几个,给你看看:
遇到杜宪是我的福分。
第一,她不以学识看人;
第二,她不以金钱看人;
第三,她不以地位看人;
第四,她不以外表看人。
我无一可举、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杜宪看上我,说明我太太一点都不功利。只能说是她的伟大,不是我的光荣。
还有:
男人最大的时尚,就是在家多待一待。有多少不回家的人,不是因为事业,而是在酒桌上、歌厅里……如果晚上每个家庭的灯都亮了,也是一种时尚。
杨澜有次采访陈道明,他说自己不爱应酬。
杨澜问,那你平时都干吗?
陈道明说:
比起抽烟、喝酒、打牌、去酒吧和迪厅,我更乐意的是在家跟妻子同坐窗下,她绣花,我给她裁皮包,给女儿做衣服。毕竟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才是最大的幸福啊!
“花言巧语”的陈道明,还真没只停留在嘴上。
在欲望纵横的娱乐圈,他始终保持着对杜宪的那份痴情。虽然娱乐圈也有人取笑他太宅,太纯,妻管严,不够爷们儿……
可是,真正的爷们儿,难道一定要通过抽烟、喝酒、大男子主义、贬低妻子,或是拈花惹草来证明吗?
陈道明的回答是这样的:
男人不一定要浪漫,但一定要负责任;
不一定要挣大钱,但一定要养家;
不一定要事事听父母,但一定要有孝心;
不一定要三从四德,但一定要宠老婆;
不一定要飞黄腾达,但一定要有时间陪家人;
不一定要管孩子,但一定要爱孩子;
不一定要大男子主义,但大事发生一定要拿得了主意。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陈道明,一个极致的陈道明。
该怂的时候怂,该磕的时候磕,该怒的时候怒,该玩的时候玩,该甜的时候甜……
而且,这还是一个让所有男人都害怕的陈道明。因为他让“好男人”的标准,变得高不可攀。
我太太是陈道明的粉丝,这篇文章也得到了她的提前审阅。她一边看,一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而我,只能自惭形秽地说:“我努力,我努力……”
本文图片来源:《末代皇帝》《围城》等剧照
不负韶华,不负春秋
永葆敬畏,追求极致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0年第2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简介:良叔,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公众号良大师主笔,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知名培训顾问,简书签约作者。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 更多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