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采|我系2015届博士毕业生朱妍荣膺“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丰采|我系2015届博士毕业生朱妍荣膺“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复旦社会学 内地女星 2017-12-24 09:42:02 346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2015届博士毕业生朱妍

凭借论文

《垂直型地缘关系、内部劳动力市场

与组织忠诚》

荣膺

“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获奖信息


2017年12月2日,第五届“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举行。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刘欣教授指导的2015届博士毕业生朱妍凭借《垂直型地缘关系、内部劳动力市场与组织忠诚》荣膺该奖。

 

“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是以20世纪早期著名留美社会学家、原北京大学教授余天休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学术性奖项。2012年,该奖项由余天休先生的女儿、美籍华人胡余锦明女士资助设立,基金会设在北京大学,由全国19家拥有社会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社会学院/系共同参与,以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为评选对象,旨在提升我国的社会学博士论文质量,促进社会学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至今,该奖项已经评选了五届,是社会学界公认的优秀博士论文权威奖项。


获奖论文内容简介


 在企业(或其它类型的组织)中,企业主或管理者如何确保雇员的忠诚(commitment)与投入(efforts)?如何能保证管理者不在场时,员工仍然能够恪尽职守,而不会出现经济学上常讲的“代理人困境”(Agency Problem)?为什么有些组织能够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管控模式,而有些却难以做到,甚至要面对不断高企的劳动力流转、无处不在的怠工,并受制于缺乏合作、创新乏力与生产率低走?

 

作者发现,无论是强调经济激励的效率工资理论(efficiency-wage theory)、强调多方谈判的合作主义理论(corporatism),还是强调立法与规制的法律中心主义视角(legal-centralism),都因过分强调正式制度(formal institutions)在规范雇佣关系中的作用而不可避免地面临解释瓶颈,其理论局限性在裹挟了大量流动人口的新兴经济体中显得尤为突出。事实上,这三种视角的新近发展(例如,经济学模型开始引入社会关系与心理机制,合作主义理论对于“非市场性制度”的重视,以及法学家发现法律提供的外生性权益保障常常并不完备等等)也都提示研究者注意非正式制度(informal institutions)在雇佣关系中的作用。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最新进展,作者继而提出一项关于非正式制度作用的广义理论模型(Generalized Theoretical Model),提出雇佣关系是一种“社会交换”,当雇主-雇员共享某种社会关系时,则会产生“信任促发”(trust-generating)和“权力平衡”(power-leveling)两种机制,前者让社会交换从协商式(negotiated exchange)向互惠式(reciprocal exchange)转变,甚至会通过构建一个共同目标,让社会交换进一步从互惠式向生产性(productive exchange)交换转变,而后者则改变雇佣双方的权力依赖结构,削减雇主利用其优势地位对雇员进行剥削的激励,让雇员能够得到更为良善的对待,这两项机制都促使雇员让渡更多的服从与忠诚;社会关系的作用既有文化性约束,也有工具性激励,即通过服膺于社会关系获取利益;其中,工具性激励的作用具有可替代性,当交换主体可以从备择性机会结构(alternative opportunity structure)中获取等价收益时,社会关系的作用会被削弱,服从于非正式制度的收益就被备择性机会结构所提供的收益替代性提供了。

 

基于这一模型,作者结合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人口迁徙考察了非正式制度在雇佣关系中的作用机制与边界,聚焦于雇主-雇员之间的垂直型地缘关系(即同乡关系),并提出了有待检验的假设。作者继而用结构化问卷的雇主-雇员匹配调查数据资料(employer-employee matched data)和对企业主、管理者与员工的个案访谈资料对这些假设一一作了验证,并选取了两个企业,对其做了详细的嵌入式案例比较,以此佐证研究发现。


疑问一:雇主-雇员之间的同乡关系能够有效提升服从与忠诚吗?

一定程度上能!在乡城迁徙中,农业转移劳动力面临排斥性的城镇制度安排,以及信息不完全的就业与生活环境,依靠与雇主或管理者之间的地缘关系,这些背井离乡的人们既可以寻求情感与归属上的庇佑,也可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陌生情境中争取更好的生活机遇,因此,企业中的这种同乡关系确实能够提升雇员对组织的服从与忠诚,尤其是当这种关系具有较高的层级与强度时。也就是讲,员工如何和老板是同乡,相比于和中层、基层管理者的同乡关系,对于提升忠诚最有效;这种同乡关系越亲近,则越有效。


疑问二:根据之前的理论模型,人们服从于社会关系既有文化性约束,也有工具性考量,有可能检验文化性与工具性的边界吗?

有可能!如果雇员服从于雇主的支配是因为雇员可以从这种遵从态度中获得利益,那么当备择性机会结构变得更开放,或是更封闭时,同乡关系的效用会发生变化;反之,如果雇员服从于雇主的支配是价值内化的结果,并不期待由此获得好处,那么当备择性机会结构的开放性发生变化时,同乡关系的作用应当不会随之变化。因此,我们如果能够放入一个衡量备择性机会结构的变量,并同时看同乡关系作用的变化,就可以检验文化性与工具性的边界。


疑问三:对于员工来说,这个“备择性机会结构”是什么呢?它确实有调节作用吗?

企业的内部劳动力市场(Internal Labor Market)是员工面临的一项重要的备择性机会结构,它既能促发情感与认同,也能生成利益关联,与社会关系的作用十分类似。内部劳动力市场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员工面临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明晰化等级制度与遴选标准对社会关系的运作进行“制度化”和“结构化”,避免类似“工业封建主义”(industrial feudalism)的逻辑。因此,当员工可以从内部劳动力市场获取所需资源和机会时,同上级攀附同乡关系的诉求就会弱化,内部劳动力市场因此构成了非正式制度作用的调节变量。


小结一下,从雇佣关系研究成为一个领域以来,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思路,一类研究以古典组织理论为代表,受到韦伯“理性化”理论的极大影响,强调组织运作的技术与效率导向,着眼于劳动合约的“市场性”特征;而另一类文献则与之形成鲜明对照,以经济社会学和新制度主义组织研究为代表的“嵌入论”认为正式制度的管理效果十分有限,强调组织中的权力合法化过程,着眼于劳动合约的“权威性”特征。大量的研究(包括后发展国家)佐证了后一种理论,“嵌入性”也由此成为近30多年来社会学最有生命力的概念与命题之一。

 

然而,“嵌入性”研究目前也正经历着瓶颈,它似乎成为无所不在而又指涉不明的概念。然而,知晓行动者的取向是由于“嵌入性”所致已经不足以增进我们的理解,研究者需要对其发生机制和作用条件了解得更为细致深入。

 

本研究考察“嵌入性”的着眼点有所不同,作者没有用经验资料去简单佐证或复验“嵌入性”的作用,而是提出几项陈述:(1)人们对于非正式制度的服从既出于道德规范的内化,更出于工具性利益的考量;(2)工具性利益是可以被(部分)替代的,如果有其他渠道可以提供行动者等量或更多的收益,行动者对于非正式制度的服从倾向就会被“替代”,非正式制度的效力会被削弱,这样我们得以间接考察社会关系的作用条件。

 

对这几项陈述的理论构建与经验佐证,在一定程度上拓新了经济社会学与制度主义的相关理论,并回应了知识社会学关于“意识形态如何起作用”的理论难题


作者简介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朱妍,复旦大学社会学系2015届博士研究生,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基地班,随后于挪威奥斯陆大学教育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因折服于社会学的学科魅力,考入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师从刘欣教授,开始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现就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研究领域: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

一、转型国家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由此撰写过有关转型国家民众的政治效能感、分配公平感与投票行为的论文,发表于《社会学研究》、《青年研究》、《社会科学》等刊物,相关研究成果还被翻译成英语、日语和俄语收录于国外出版的论文集中;

二、组织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涉及组织中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机制、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组织忠诚的影响因素、劳资纠纷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机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激励模式等,这些成果发表于《社会学研究》、《社会发展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


相关发表:

1、“组织忠诚的社会基础:劳动关系‘嵌入性’及其作用条件”,《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2期。

2,“雇佣中的社会交换与‘嵌入性’机制:一个尝试性的分析框架”,《社会发展研究》2016年第4期。

3,“合同失灵与机会主义:中国式劳动争议的调处困境”,《文化纵横》2016年第8期。

4,“劳动关系‘嵌入性’的边界: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1期。

5,“工人分化与激励异化:五十年代国营工厂的计件工资制度”,《史林》2015年第3期(二作)。

6,“影响工人组织忠诚的非正式机制:两种类型的初级社会连带”,载于《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7,“工业组织内部的支配合法性与中国劳工研究”,载于《社会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独作。


导师简介


刘欣教授,社会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转型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研究领域涉及分层与流动、政治社会学、社会资本、社区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复旦优秀研究生导师、本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Social Sciences in China、Social Networks等发表论文60余篇。提出了转型社会阶层框架、公职与市场新中产分类、分层机制的权力衍生论、阶层认知的相对剥夺论命题、分配公平感的新制度主义解释等。获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大型跨学科项目上海社区研究首席专家。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政治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上海市社会学会副会长,任多种学术杂志编委、丛书主编或编委。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复旦社会学”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