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于和伟:爱人间烟火味儿的“曹操”

人物 | 于和伟:爱人间烟火味儿的“曹操”

芭莎男士 内地男星 2017-09-18 20:27:46 1212


前段时间,一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让于和伟再次成为了观众讨论的焦点,“曹操”一角亦正亦邪,每一个动作、眼神,甚至由于激动而颤抖的嘴角,这些人物的细节都被于和伟注意到了,他用几十年的经验诠释了一个全新的英雄形象。


而在刚刚闭幕的第三十一届金鸡奖上,于和伟又凭借《我不是潘金莲》中形象生动的县长郑众一角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不管是大小角色,戏里戏外,于和伟和我们谈谈怎么样演好戏里的角色,过好烟火味儿的人生。





在“演员”和“枭雄”中切换


用“一炮而红”来形容一个演了快20年的老戏骨似乎不太妥当,于和伟更像是在蛰伏着积蓄能量,厚积而薄发不过是时间问题。这个儒雅、诚恳又带着点执拗的男人用五十分钟为我上了一堂深刻又有点严肃的表演课,谈话结束,我似乎能够隐约明白,这种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演技,究竟从何而来。



采访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或许是因为于和伟对于曹操的演绎给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当他换下拍摄的西装,在我面前燃起一支烟时,他隐在烟雾后的脸似乎与铜雀台上那个孤傲悲壮的曹孟德重合了。可当我试图用曹操的人设来解读于和伟时,却发现这完全是个行不通的方法。

 

于和伟和曹操当然并不太像。一个是演员,另一个是枭雄;一个要秉着匠人的精神深入不同角色的精神世界,另一个则是要于乱世实现自己的雄图霸业。可从某种程度上看,两人却又在性格上有着朦胧的相似——他们让自己活得真实且清醒。




无人设,更真实


虽然戏拍了十几年,但于和伟在镜头前仍有几分紧张和无措,这个镜头特指照相机。在片场的镜头前,于和伟可以马上投入角色,因为他知道自己扮演的是谁,演员的直觉让他有能力自然地融入其中。可一到影棚,没了角色引导的于和伟就仿佛失了主心骨一般,于是他常常在拍摄时把自己想象成某一个人物,并为自己设定一些情境。因此大片里穿着休闲西装闲适一笑的,是他,又不是他。

 

于和伟自己也承认,早先对于很多记者来说采访他是件头疼的事情,原因是他不会“说”。记者问他拍戏时最开心的事是什么,他想了很久,还是说了实话:不记得了。于和伟自己也很无奈:“我的回答挺没劲的,记者们找不到什么点。”



或许是刻意要求自己,现在的于和伟已经能从东汉历史一直聊到演戏时的人戏合一,从b站学委的外号一直聊到一个演员的基本修养。回答每一个问题前他都会认真思考,为了让别人听懂甚至贴心地细化观点。

 

于和伟的那份真诚不言而喻,却也没能掩盖住言语之间透露出的个性:温和却疏远,诚恳又留有三分余地,或许这也是记者们找不到“点”的原因,从他身上,你根本找不出某个特性来建立所谓的“人设”。




一个“媚眼”的即兴之作


问及未来最想扮演的角色,于和伟愣了一下,然后老实地说:“不知道。”在他看来,演员拿角色,靠的是缘分。《历史的天空》里让观众恨得咬牙的万古碑,《青盲》中有勇有谋的谍战英雄张海峰,再到《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的枭雄曹操,每一次出场,都是不一样的精彩,于和伟说,只要是有机缘碰到好的故事,他都渴望演一把。



对于这个成就了自己的曹操,于和伟毫不掩饰自己对他的喜爱。曹操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一个多面且矛盾着的人,正是这种性格吸引了于和伟,“他是诗人也是阴谋家,他很豁达,很有高度,但他也很狭隘;他很冷酷,他也很儿女情长,我喜欢的就是他丰富的性格和接地气的真性情。”

 

剧中不少情节是于和伟临时起意,现场发挥而成的,其中最经典的当数曹操给卞夫人抛的一个媚眼。剧情中卞夫人的儿子曹丕卷入汲步放走徐庶一事,卞夫人听说了,不敢直接问曹操对于儿子的裁决,只得小心翼翼说一句:阿瞒,你会杀汲步吗?听到卞夫人惶恐忧虑的声音,曹操转过身来,向这个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女人抛出个媚眼:你说呢? 



这个 “媚眼”就是于和伟的即兴之作,面对妻室,即使是杀伐果断的霸主,也难免有儿女情长的一面。同样,曹操临终之时,姬妾们跑来探望他,他拖着病体也艰难地“坐起了身”。曹操对于家眷的“多情”并非于和伟单纯的艺术创作,事实上曹操确实是个多情的人,他曾在遗令中为妻妾们做了细细的安排,不仅要求儿子善待她们,还鼓励她们靠手艺自谋生计,这也是分香卖履的典故由来。

 

在于和伟看来,《三国演义》拥刘贬曹的痕迹过于明显,作为书中欺凌幼主的奸佞之臣,曹操真实的一面往往不能为观众所知,因此他更想把戏演活,展现一个真实的、多面的曹孟德。




修养能够决定走多远


于和伟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我不太在意“教科书般的演技”这样的赞美,我更期盼有一天有人说“于和伟这个演员的修养真不错”。

 

对于于和伟来说,演技是一个演员的本分,也是迈入这个行业的基本技能,“我觉得演技是一个很平常的事。就像汽车修理工要懂扳子怎么用,演员要知道台词怎么说,知道人物怎么分析,这是基础的东西,包括,声乐、台词、形体、表演。演技,其实就是一门技能而已。”



如果说演技是进入行业的敲门砖,那么修养会决定一个演员究竟能走多远。“演员到最后拼的还是修养,也是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修养没有到那个程度,你对故事的理解层面也是不同的。”在于何伟看来,修养是走过的路,读过的书,是一个个重新思考感悟内心世界的过程,只要它在那了,就总有发挥作用的时候。



于和伟并不怎么喜欢“行走的教课书”这个赞誉,他开玩笑说:“教科书还会行走?那么多教科书,是哪一本啊?”教科书虽然是典范,却也因其固有的属性容易使人变得循规蹈矩,而正如于和伟所说,表演最大的魅力是差异性——情理当中,意料之外。



于和伟那场高台舞枪的戏一直被网友奉为经典,对他自己来说,这也是职业生涯里为数不多的难忘时刻。“瞬间,你忘了很多东西,人物跟自身合二为一,这也是演员一直追求的状态。”

 

他站在大殿前,阅兵、饮酒、祭故人一气呵成,早就忘了去想台词要怎么说得抑扬顿挫,“这些东西其实对于表演来说都是杂念,当你还想这些的时候,你就还有负担,最好的状态是你没有,你张嘴就是了。对我而言,这是我最享受的东西,哪怕是只有十几秒,足够了。”




尊重故事,回归理性


《军师联盟》里对曹操入木三分的刻画为于和伟带来了不少新粉丝,在网上,他们亲切的叫他曹霸霸。老戏骨们回归观众视野中央,超速发展的文化市场终于肯放慢脚步让优秀的作品得以沉淀,于和伟的成功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从《人民的名义》到《白鹿原》再到《军师联盟》,精湛的演技和精良的制作助其逆流而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也留住了观众的心。于和伟认为,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尊重专业,无论是导演或编剧,他们的出发点都应该是一个好作品,一味追逐利益只能对文艺作品起到阻碍作用。



“现在大家又回到了尊重故事,尊重人物的路上,市场一定是这样,会慢慢地回归理性,慢慢地注重内容,尊重质量。大浪淘沙,只有好作品才能称之为艺术,但现在很多电视剧还不是艺术作品。”

 

入行十几年,于和伟庆幸自己还没在这个满是功名利禄的圈子里忘了初心,采访中他反复提及“专业”一词,或许是对年轻的一代的劝解,可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反省,“我的初心是去塑造好更多的能够引起共鸣和个人心灵沟通的角色,身为演员,还是别忘了。”




把握生活的常态


工作之余,于和伟喜欢到处旅行,他特意强调了旅行和旅游的区别——他更爱前者,自由,哪怕是站在酒店的窗边看看风景也是好的。他喜欢为生活留有空间,这也是他很少登上综艺舞台的原因,“现在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明星的各种状态都可以消费,我觉得我消费不起。”



虽然做了演员,他也不想失去生活的常态。在他看来,口罩墨镜和厚厚的汽车贴膜不该是一个艺人的全部,因此他喜欢逛菜市场,这里的人间烟火气息让他舒服自在。没有人设,没有真真假假,简单的家长里短足以让演员单调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我喜欢到那个社会里去,创作的源泉也是从这儿来的,我希望观众消费的是我塑造的角色,能得到大家的喜爱,我就很开心了。”


 

片段直击


于和伟用他专业的处理和作为演员最直接的解读,把这一段七分钟的对白,演进了观众们的心。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