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我给女生写情书,她给全班看,还告诉老师.

上学时我给女生写情书,她给全班看,还告诉老师.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欧美男星 2017-12-24 21:06:39 682
 

点击上方“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关注我们


BGM:Iron Sky - Paolo Nutini



现在中年油腻,青年佛系冯小刚和严歌苓年近耳顺,似乎是开始研究西方宗教了。片中木匠的儿子刘峰,使我想起了同是木匠儿子的耶稣,过两天是他的生日。


“来到自己的家乡,在会堂里教训人,甚至他们都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他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有古卷作“约瑟”)、西门、犹大吗?他妹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这人从哪里有这一切的事呢?”他们就厌弃他(“厌弃他”原文作“因他跌倒”)。耶稣对他们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耶稣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 ”

——《马太福音13∶54~58》


木匠的儿子刘峰,在一个人均高干子弟的集体里,如中央空调般地加倍为他人付出,才分到了一点资源和机会。修手表,打沙发,在文革游行队伍中抓猪。那个年代部队可能是跨越阶层的唯一途径。“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他本可以选择进修,当个红牌,回基层就是正连级别,88年军衔恢复后起码是个两杠,以后儿子也算根正苗红。但刘峰错在先考虑了儿子,把事业往后稍了稍。



事实上刘峰爱上林丁丁,迷上邓丽君的歌后,他已经被定性了。即使他和林丁丁处在一个阶级,不对,共产主义哪来的阶级,即使他和林丁丁门当户对,他也用了最次的手段来追求她,即让对方什么都没做就欠你的了。你自毁前程只为了和我腻歪在一起,还拿这个当理由让我配合你,这是道德绑架。抛掉上一个前提,即使被人发现后林丁丁没有把责任推给他,但明摆着一个木匠儿子追一个高干子弟,不用想就知道会是谁在腐蚀谁,刘峰也是一定要被发落的。70年代末,刘峰在边境的和越共你来我回的时候,邓丽君的歌曲被批为靡靡之音。可惜太晚了,如果没听过邓丽君,刘峰在对待爱情时可能会成熟点。



何小萍,右派知识分子之女,刘峰在文工团唯一的朋友。当文工团的战友拿到家人的礼物时,她拿到的是父亲的遗书。当文工团的战友得到自己转业的推荐信时,她得到的是PTSD。当文工团的战友在台上堂而皇之地为自己的芳华谢幕时,她记起了曾经的节奏和步伐,一人在月下独舞,只有她的医师做她的观众。她的戏份很少,因此煽情效率极高。影片后半段,每到何小萍的镜头,总能看到身边的阿姨伸手擦眼泪。


旁白是萧穗子,很难说她和何小萍谁是女一,她的旁白是冯小刚在这主人公的悲惨里加入温情的主要手段。有人好奇,冯小刚在哪个角色里寄托了对自己青春的缅怀,这个角色正是萧穗子。冯小刚和严歌苓共享了萧穗子这个角色。冯小刚在文工团是干嘛的?做舞台美术的,说白了和萧穗子一样,也是出黑板报的。这点在《老炮儿》里冯小刚演京城顽主时我就研究过,在红小将屁股后面混大的他,却演了一个这样和红小将对着干的角色,这和萧穗子虽然可怜刘峰和何小萍,但又怕失去和高干子弟之间的友谊的纠结和矛盾十分相似。电影里冯小刚把女兵白花花的肉体拍得淋漓精致,但又拍出了年代的神圣感,让人们的想象无法在这一层跃进。但冯小刚是一定是意淫过这些肉体的,但这意淫没有任何结果,就像电影里那样。


崭新的演出军服,饺子顿顿吃到腻,女宿舍的木板床,游泳池和女兵的大腿,冯小刚在电影里把小说和现实磨平了,因此也背负骂名。骂声不是来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而是那些以为黑白胶片的时代就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的豆瓣er知乎er,冯小刚自《一九四二》以来在年轻观众中的评价就没好过。但毕竟是经历过毛主席时代的人,我相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他眼中不是空话。冯小刚拍得《芳华》是很平,但这个平,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叫做粉饰太平。无论是为了让这个电影真正的受众群,五零后六零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能看到点缀过的自己的青春,而非充满尔虞吾诈,水深火热,还是审查方面的考虑。冯小刚做到了两头兼顾,即把想拍的纯洁拍了出来,也把潜意识里的东西藏在了里面。只不过深谙诛心之论的人看到的都是偏激,心里满是美好的人看到的都是美好,罢了。

前线的战争戏,有《集结号》的铺垫,冯小刚很自然地拍出了反战态度,两列行军和那个被炸成碎片的士兵的镜头,分别来自《阿甘正传》和《野战排》,700万六分钟的长镜头,手持摄影的镜头都给了刘峰,以他的视角来增加打击感和代入感,这个片段的镜头运用和场面调度值得吴京好好学习一下,对敌人的模糊化处理,类似《敦刻尔克》,可能是因为中越的敏感关系所致,但并不影响观感。尺度也足够大,拍出了当时侦查手段落后导致部队摸黑挺进的惨烈。战争道具上一直被诟病,但事实上冯导处理的很好,缴获的国军M1头盔,歼侦6飞机,62式坦克,都是在对越反击战战场上出现过的,有人说喷火器是在堑壕战用的,可能是他们不知道在从越南撤军时我军实行的是三光政策。刘峰作为副连长的指挥失误也同样被人指责,然而那个年代,经历过那十年的中国军队确实战术落伍,军事素质差,还有不少人选择右倾保命,所以这段同样瑕不掩瑜。


这部电影国庆的撤档,被人骂为炒作。而父亲告诉我,在他小时候,街上遇到退役了的带着时代伤痕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都要躲着走。即使退役了,他们无论到哪里都仍享受着优先权,人们似乎都深谙《第一滴血》里美国人犯的错误,小心翼翼地避免触碰这些老兵们紧张的神经,而他说的是南京军区的兵。79年出兵最多是成都军区,电影上映后昆明果真出现了老兵穿军装集体看电影的场景,这是上层所不愿看到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场被抹掉的战争,从民族主义出发看这场战争是错误的,所以电影根本不可能在国庆那个敏感时期上映。

战后刘峰回到文工团大院,门口标示牌上白底红字的“为人民服务”已经变成了“请喝可口可乐”,文工团已物是人非,而他仍在练功厅里回忆过去。

文工团老师抱着政委大哭,嘴里喊着∶“他们为什么要解散文工团啊。”
        何小萍在原地挣扎。
        萧穗子说∶“你们怎么都要走啊。”


“这是一种完全空虚的感觉,一种让人无心进食的焦虑,也许是一种同样高贵的感觉体验,来自你的大脑,或者来自你抽烟饮食过量以后的肠胃。”

—佩索阿 《惶然录》


郁闷...也许,基本上是一种在我们灵魂深处有所不满的表现,不是给予我们并且迫使我们相信的东西。


而郝淑雯嫁给了陈灿。军长的女儿和军区副司令的儿子,在部队时有港式牛仔裤和上衣,有磁带机和邓丽君。十几年后,他们的儿子每个月都有最新款的变形金刚玩具。郝淑雯可以肆意妄为的指着扣了刘峰车的城管的鼻子大骂X你妈,因为红色江山都是她的前辈打下来的。(这也是冯导比较大胆的地方之一)

刘峰的意中人林丁丁嫁给华侨,移民出国,十几年后芳容不在,胖得很布尔乔维亚,但生活惬意,不需要为生存奔波。穗子在散伙饭后醒悟了,考上了大学,当了作家,和她的父亲一样。木匠的儿子刘峰和右派劳改犯的女儿何小萍相依为命,冯小刚和严歌苓在电影里告诉我们后来他们虽然生活窘迫,但知足,而现实告诉我们电影里都是骗人的。陈灿91年去海南拿地(可自行百度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林丁丁胖得被自己的姐妹们背后嘲讽,这是冯导在电影里最后的一次讽刺了,但这些挫折是打不倒根正苗红的。


影片结束,没有彩蛋,所有人却坐到韩红翻唱的《绒花》放完。我借此观察了一下,观众席上有不少来自上个世纪的面孔,他们在面目庄严地享受电影留下的余温。 



作者:(57 pixels)



57 pixels 往期推送:

500 Days Of Summer|母亲说 伤心是从梦里哭到现实

爱乐之城|谈恋爱,不如跳舞


读到这儿,想必大多数人也进入了Silent Night。濒临破产的编辑部没有给您准备平安果,倒是终于把杨老师姗姗来迟的影评发出来了,你觉得呢?(好在我们已经开通了留言评论)。

“一连的好日子啊!”一位友人说到,看看好像还真是(二十五号圣诞节自然不用说,至于二十六请自行百度)。

最后也提前祝您,Joyeus Noël!


欢迎投稿:

 [email protected]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