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若瑄在脸书上上传了自己为儿子做辅食的照片,照片中女神素颜出镜,在厨房为儿子准备食物,还附文称自己做饭没天分,但还是要为儿子亲自做第一阶段的副食品,只是太紧张弄到胃痛,连拍戏都没有这样紧张过。二度当爸的林志颖,更是一门心思在家当超级奶爸,不是带一群小家伙溜公园就是在家为他们做美味点心。明明他们都可以请专人代劳,为什么偏偏都亲自上阵?因为宝宝的“口粮问题”真的马虎不得。
多数人认为,从4-6月龄开始就应该给宝宝添加辅食,以补充母乳中营养成分的不足。因此,4月龄(120天),是许多新妈妈心中的一道坎,妈妈们会有很多困惑,比如,具体哪一天开始添加呢?从哪个辅食种类开始添加呢?母乳和辅食的比例多少合适?……
今天“萌宝宝”将为萌爸萌妈们送上宝宝科学喂养的第二条核心推荐~
不同组织
建议的辅食添加开始时间略不同
随着生长发育的逐渐成熟,宝宝需要经历由出生时的纯乳类向成人食物(液体、泥糊状、固体食物)转换的过渡时期,我们习惯称之为辅食添加期,但现在营养学家们一般称之为“婴儿食物转换期”或“过渡期食物”等更为准确的字眼。至于具体何时开始添加辅食,不同组织、地区有着不同的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WHO):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应给予纯母乳喂养,满6月龄(180天)开始逐步添加辅食;
中国:4-6个月之间;
美国:4-6个月之间;
欧洲:17-26周之间;
共识:尽管不同组织,不同地区在何时添加辅食这个问题上的意见不尽一致,但有共识,那就是在宝宝出生后2周添加维生素D400单位,从小开始,如先加1滴,2~3天后逐渐增加到400单位,让宝宝有个适应过程,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何时添加
不看日历看宝宝具体表现
实际上,每一个宝宝都是无二的,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不能单凭年龄来决定,更重要的应该根据宝宝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程度来判断。具体到每个宝宝,还须看其“表现”。妈妈可以从以下一些信号来判断宝宝是否能添加辅食:
1、先决条件——抬头稳
宝宝抬头稳是添加辅食的先决条件,只有抬头稳了宝宝才能从容地咀嚼和吞咽食物。
2、伸舌反射消失
宝宝天生有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将进入口中的任何物体都用舌头往外顶出去。只有当这种伸舌反射消失时,宝宝才能逐渐学会从小勺中吃到各种食物。大多数宝宝的伸舌反射在4个月左右逐渐消失。
3、对成人食物产生兴趣
大人吃饭时他感兴趣,如向前靠,流口水或张开嘴巴,甚至动手来抓你的勺子、抢筷子等,这说明他已经准备好尝试新鲜食物了。
母乳与辅食的关系
刚开始添加辅食,并不是用它来替代宝宝的正餐母乳,而是为宝宝的均衡营养提供一种新的饮食方法。
推荐:强化铁米粉
理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宝宝第一个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
顿数:一顿
时间:建议上午10点左右(在喂奶之前),即使吃了有什么不适应,下午还能去看医生。
量:从两茶匙开始,慢慢递增,过3天至1星期后,如宝宝没有消化不良或过敏反应再添加第二种辅食品,比如蛋黄。
餐具:宝宝专用的小碗及软勺,勺子不宜大,质地要软,以免弄伤宝宝娇嫩的牙龈。
味道:不添加任何调料如盐或糖等。
7点:母乳,可加少量(一勺)米粉。
10点:母乳,另喂一些果汁、果泥、蛋黄。
12点:母乳,加少量菜泥或米粉。
15点:母乳,再加一点果汁、果泥。
18点:母乳,加少量米粉、果泥。
21点:母乳。
夜奶:1次或2次母乳。
总奶量维持在600mL以上。
此月龄段婴儿的胃容量大约在150mL,胃排空时间大约3小时,因此白天大致需要每3小时进食一次,以奶类为主要食物,夜间还需要再喝夜奶。以上餐次安排是一般而言的,不同的婴儿、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规律,可作调整。
7点:母乳或配方奶,加少量米粉或米粥。
10点:母乳或配方奶,加蛋黄、果泥或水果片。
12点:烂面条,加一些猪肝泥、菜泥等。
15点:母乳或配方奶,加磨牙饼干、果泥。
18点:粥,加豆泥、菜泥、肉末、鱼泥、豆制品等。
21点:母乳或配方奶。
总奶量维持在600mL。
6
个月以上的婴儿已经添加了米汤、米粉、稀粥、菜泥、果泥等,现在要进一步丰富食物的种类,质地也要更稠厚一些,面条、烂饭、馒头、饼干、鱼肉、肝泥、肉末
等都可以逐渐出现在宝宝的小碗里。6个月的婴儿已经能用小手抓握东西了,应鼓励他自己拿着饼干吃,这不仅可以增加宝宝对新食物的兴趣,还能训练动手能力和
手眼协调能力。
7点:母乳或配方奶,加粥或面条
10点:小点心,水果
12点:午餐
13点:母乳或配方奶
15点:小点心,水果
18点:晚餐
21点:母乳或配方奶
总奶量维持在400~500mL。
该月龄段的婴儿对已添加的各种辅食已经基本适应。不过,妈妈在加工食品时应做的细、软、烂碎,烹调时多采用蒸、煮、炖,避免煎、炒、爆。因为此时婴儿吃的食物还不能完全与成人相同,还需要专门为他准备。
循序渐进的“小菜单”
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父母切不可随心所欲,可参考以下列表耐心细致地给宝宝制作辅食,以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一般而言,辅食添加有以下四个原则:
质地从稀到稠:比如米汤——米粉——稀粥——稠粥——软饭。刚开始添加米粉时,可以适当多加一点水,使米粉比较稀薄,以适应刚开始学习吞咽的小婴儿。
量由少到多:比如米粉可以按比例从2勺开始添加,蛋黄可以从1/4开始,蔬菜汤可以从3小勺开始,观察宝宝胃口、大便无改变,再逐渐增加辅食量。
品种从单一到多样:每添加一种新食物后,都要观察宝宝的适应情况,如食欲正常,无过敏、呕吐等不良反应,且大便基本正常外,才可添加第二种食物。比如先吃白粥和纯米粉,然后将豌豆泥、南瓜泥、蛋黄、肉糜等直接调入其中一起喂。
性质由细到粗:宝宝的咀嚼能力是逐渐完善的,因此辅食的质地和性质应适合宝宝的咀嚼能力。食物性质应从细到粗,比如添加绿叶蔬菜,从刚开始的菜泥到菜沫,再逐渐地试喂碎菜和煮烂的蔬菜。
每添加一种新食物后,父母都要细心观察宝宝的适应情况,如食欲正常,无过敏、呕吐等不良反应,且大便基本正常外,才可添加第二种食物。比如先吃白粥和纯米粉,然后将豌豆泥、南瓜泥、蛋黄、肉糜等直接调入其中一起喂。此外,宝宝的咀嚼能力是逐渐完善的,因此辅食的质地和性质应适合宝宝的咀嚼能力。食物性质应从细到粗,比如添加绿叶蔬菜,从刚开始的菜泥到菜沫,再逐渐地试喂碎菜和煮烂的蔬菜。
以上内容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转自萌宝宝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