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那么容易上当受骗?

人为什么那么容易上当受骗?

維基百科 欧美女星 2017-03-09 08:09:59 574

如果你需要证据来证明人类容易上当受骗,那就回忆一下当年的“食肉香蕉”事件吧。2000年1月,很多电子邮件开始散布一条消息:一种进口香蕉会让人感染“坏死性筋膜炎”——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患者的皮肤会变成黑紫色的疮,然后分解,最终从肌肉和骨骼上剥离。

据当时的邮件介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试图掩盖这种流行病的爆发,避免引发恐慌。面对这种威胁,邮件传播者鼓励读者将这条消息转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这样的消息显然是无稽之谈。但到1月28日,它却已经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迫使美国疾控中心(CDC)专门发布一条声明,谴责这个谣言。

这种做法有用吗?真是见鬼了!这条声明非但没有抑制谣言,反而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短短几周内,美国疾控中心就收到了许多苦恼的人们打来的电话,甚至不得不专门设立了一个“香蕉热线”。事实遭到进一步的扭曲,到最后,人们甚至把疾控中心当成了谣言的来源。即便是在今天,那个谣言的新变种还是会偶尔引发人们的担忧。

我们或许会嘲笑这些牵强附会的谣言——更有甚者,总是不断有人宣称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麦莉·塞勒斯(Miley Cyrus)和梅根·福克斯(Megan Fox)都已经被杀害,而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他们的替身而已。但事实上,我们的逻辑思维中存在的这种缺陷也会帮助一些更加危险的消息广泛传播,例如: HIV完全无害,补充维生素即可治疗艾滋病;9/11是美国政府“监守自盗”;锡箔纸做的帽子可以阻止联邦调查局(FBI)看穿你的想法。

为什么有那么多错误的信念仍会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广泛传播?为什么试图否认这些谣言的种种举措只会适得其反?问题不在于智商——就连诺贝尔奖得主也曾经被一些匪夷所思、毫无根据的理论欺骗。但最近的一些心理学研究或许能提供答案,让我们明白,编造一条能够绕过大脑欺诈过滤系统的谣言是多么简单。


Image copyrightGETTY
Image caption阴谋论者声称,梅根·福克斯已经死亡,我们见到的只是她的替身——这种传言出现了不止一次,而是两次(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一种令人有些羞愧的解释是,人类都是“认知吝啬者”——为了节约时间和精力,我们的大脑面对谣言时往往使用直觉,而不是逻辑分析。

举个简单的例子,请快速回答以下问题:

“在摩西方舟上,每种动物有多少只?”

“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是哪国总统?”

即便已经明确要求志愿者留心不准确的描述,但仍有10%至50%的志愿者没有注意到其中存在的错误:方舟的建造者是诺亚,不是摩西;撒切尔是首相,不是总统。

这种心不在焉现象被称作“摩西错觉”,它说明我们是多么容易忽视细节信息,只把注意力放在要点内容上。我们通常只会从感觉上判断某件事情正确与否,然后决定是否接受。“即便我们‘知道’应该关注事实和证据,但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感觉走’。”南加州大学的艾琳·纽曼(Eryn Newman)说,她即将发表的论文总结了针对误导信息展开的最新研究。

纽曼表示,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我们作出本能反应时只会考虑以下5个简单的问题:

  • 消息来源是否可信?

  • 其他人是否相信?

  • 是否有很多证据支撑这种说法?

  • 这是否符合我所掌握的其他知识?

  • 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

关键在于,我们对每一个问题的反应都会受到外来信息的干扰,但这些干扰信息与事实毫无联系。


Image copyrightGETTY
Image caption不要怀疑:我们宁肯一头扎进沙子里,也不愿听取质疑我们信念的证据,即便这些证据非常确凿(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来看看其中的两个问题:“其他人是否相信?”和“消息来源是否可信?”我们往往都会相信自己熟悉的人,这意味着我们看到那个说话的面孔次数越多,就越会逐渐地相信他说的话。“尽管此人并非专家,但我们在作出判断时甚至根本不会考虑这个因素。”纽曼说。另外,我们还会忽视支持这种观点的人数;当持有这个观点的人不断在电视节目上阐述自己的理念时,便会让人形成一种错觉,误以为这个观点已经十分流行,并且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我们最终便很容易相信这个观点。

有粘性的内容

另外,我们还会考虑一段内容的“认知性流畅度”——从本质上讲,就是它是否讲了一个连贯的好故事,让我们容易产生画面感。“如果某个说法让人感觉流畅且易于理解,那么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希望此事属实。”纽曼说。倘若这种说法与我们的预期相符,那就更容易让我们相信。“内容必须具有粘性——需要有一段内容与你已知的信息一致,从而强化你的信念。”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史蒂芬·莱万多斯基(Stephan Lewandowsky)也同意这种说法,他曾经针对否认气候变化的人展开过心理学研究。

一段流畅的演讲可以瞬间提升某种说法的“认知流畅度”,从而增强它的可信度。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纽曼向志愿者展示了一篇声称某著名摇滚歌星已死的(错误)文章。倘若配上这位歌星的照片,就更容易让人相信文章的说法。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种做法更容易让这位歌星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从而提升这种说法的认知流畅度。类似地,借助易于阅读的字体或者口齿清楚的发音,也都可以提升认知流畅性。事实上,纽曼还证明了一件事情:某人的姓名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因素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名字的发音越简单,我们就越容易接受此人的判断。

鉴于这些发现,你应该逐渐理解“食肉香蕉”的谣言为何传播得如此广泛。首先,由于这封邮件来自你信任的人——你的朋友——导致其可信度增加,并使之看起来已经非常流行。这个概念本身非常生动,而且很容易产生画面感——它拥有极高的认知流畅度。如果你恰好又不信任FDA和政府,那么他们故意隐瞒事实的结论便与你的世界观完美契合起来。

延伸阅读:

如何避免被朋友圈的谣言和假新闻欺骗

官话套话:你最反感的是哪一句?

除了自由,我什么都不想要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