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
···
手工斫(zhuo)琴师
两千多年前,
一位外交官音乐家,
赢得世人一片赞,
却独缺一个人的懂。
他叫伯牙,
那个懂的人叫钟子期,
后来,弦断无人听……
两千年间,
古琴经唐宋辉煌,
明清没落,
命运浮浮沉沉。
至今,
竟然真的“希声”了,
比伯牙还要孤独。
京城人梵戈决定做一名斫琴师,
成为呵护古琴的执剑人。
在此之前,
他游历四方,
也商海浮沉。
从幼年被父亲影响起,
那细若游丝般有关声音的奥妙,
一直若隐若现,
召唤着他。
求学,工作,
一场病痛,
让斫琴成为生活的重心。
双耳听出浑厚古朴,
双手炼出敲磨凿削。
这一次,
梵戈自创“禹冠式”制作古琴,
它更为宽厚,
声音更为浑厚高古。
制琴七步曲。
选材、开板、制作面板、
挖槽腹、合板、上灰胎、
配件安装调试。
除了开板,
整个过程几乎不用电动工具。
手动工具进行的每一点细小修正,
都是电动工具不能到达的欢娱。
他经常背着背包,
去旧市场里淘宝,
那些个已绝版的铁具小玩艺儿,
就是他的宝。
买回来后,
他还要电焊加工,
一个木匠做起了铁匠的活儿。
挖槽腹。
多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
其中微妙,
让人失言。
琴底琴面雏形初具,
需要上绷子试音。
还要将每一次的声音录下来,
便于日后对比和存档。
这个过程,
需要反复平衡和取舍,
会长达半年甚至更久。
将琴面和琴底用胶合在一起,
静待风来干透,
就可以上灰胎了。
琴面逐渐润泽光滑,
配上岳山、承露等配件,
最后上琴轸、琴弦、进行调音。
一把古琴,
平均周期三年,
才能最终发出真正属于它的声音。
三个春夏秋冬,
梵戈熟透每一块木头的纹理,
掌握它的青葱前生,
推测纹理的漩涡后世。
一点点削,
一凿凿敲,
是为求过,也为知音。
葡萄酒的秘密是时间,
琴的秘密是时间,
一切的秘密都是时间。
双手划过琴的脊背,
厚厚的漆面包裹着整个琴身,
琴,瑟瑟发抖,
体内有一股力需要释放。
时间在推移,
琴声在震动,
琴体才会慢慢松透,
漆面也会慢慢干燥,出现裂纹。
呼吸顺畅了,
火气去掉了,
琴也更加苍松、脆亮了,
这也就是断纹的由来。
而断纹就是琴的美,
不仅是文物佐证,
也是上等音色的说明。
常年声学研究和数据搜集,
梵戈也把书法、喝茶、
修身、养心放到日常中。
所谓道法归一,
跟斫琴一脉相承。
他和知名古琴演奏者,
不定期以琴聚会,
切磋琴艺。
制琴者、
奏音者、
听声者、
都是都市忙碌人。
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余音袅袅中静坐。
减去周遭浮躁,
聆听自己内心。
(图片来自《了不起的匠人》视频,